第84章
字數:5064 加入書籤
宋銀暈乎乎地回了柯家。到家後,他從懷裏掏出一雙筷子, 遞給自己媳婦, 道:“孩他娘, 快看, 這不是一雙普通的筷子!這是侯爺用過的筷子啊!我偷偷帶回來給你長長見識。你快來沾沾貴氣。”
宋銀媳婦兩眼發亮地接過筷子,當即就想要把它們供起來。
“謝二爺不是侯爺,不能這麽說的。”宋氏無奈極了,“還有,哥你怎麽把酒樓的筷子拿回來了。”
宋銀趕緊解釋說:“沒白拿!我放了二兩銀子在桌上呢!”
整整二兩啊!
夠換多少雙筷子了!
宋柯兩家人中除了宋氏是知道真相的,其餘人都以為侯府是真有心要照顧宋家的生意。宋家人對柯祺的印象別提有多好了。再加上柯祺上次回來時還帶了曆年科考的卷子,柯家人也覺得他有心了。
兩家人都圍在堂屋聽宋銀在那裏吹。
“就拿我們縣內的縣太爺侄子來說, 那真是給謝二爺提鞋都不配,結果還習慣用鼻孔看人呢!謝二爺卻親手給我夾了菜……”宋銀說得唾沫橫飛,“可見小九在侯府裏是個得寵的,婆家在幫他長臉呢。”
小九指的就是柯祺。
柯祐覺得這話怎麽聽著就這麽別扭呢?
宋銀說了一堆不著四六的話後終於說到了重點:“山核桃有的是,這七根茶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七根茶?這我知道, 你問我啊!”宋銀媳婦是從鄉下嫁到鎮上的,“這不是我們鄉下人常喝的玩意兒麽?說是茶, 其實是一種叫不出名字來的樹上長的葉子,在穀雨前後把葉子摘了, 混上野山楂等七種植物的根,一起炒製成茶,就是七根茶了。它味道挺好的,村裏誰有些小病小災了, 都會泡點喝。”
說白了,這就是窮人看不起病後給自己抓的萬能方子。雖說鄉下人家裏都習慣備上一些,但他們自認為這東西根本上不得台麵,因此不會刻意宣傳,也不覺得這從山上免費摘來的東西能夠換成錢。
宋銀雖是泉延縣人,卻從小過著富足的生活,病了就按方抓藥,都不知道有這種藥茶的存在。他聽了媳婦的解釋後,整個人都嚇住了,說:“我的乖乖啊,侯府真是手眼通天,竟連這個都知道了!”
宋氏恨不得立刻用帕子捂住宋銀的嘴,“手眼通天”這詞是這麽用的嗎?!
柯家讀書讀得最好的柯福說:“舅舅!兩百年前,泉延縣出過一位探花,那位探花曾寫過一首詩,詩裏有‘最憶七根苦’一句。也許謝二爺就是從這首詩裏知道七根茶的。”整個泉延縣隻出過這麽一位厲害的人物,他不僅是探花,還尚了公主。泉延縣在他住宅原址上建了一座文曲星廟,至今仍有香火。
泉延縣中當然也出過一些別的秀才、舉人和進士,但混得最好的便是這位探花郎。
不過,這位名人對於外麵的人來說就不算是什麽名人了,其實他在曆史上並沒有留下多少痕跡。柯福要不是因為自己母親來自於泉延縣,讀到史書上的那寥寥幾字後就不會刻意去翻閱了很多資料。
宋銀轉了轉眼珠子,道:“我的乖乖,都說貴門娶親查三代,侯爺們查了可不止三代啊!小九去了他們家,他們竟把兩百多年前的事情都翻了出來。那他們豈不是都知道我三歲被雞攆五歲被狗追了?”
“你就不能想點好的嗎?”宋銀媳婦說。
宋銀清了清嗓子,說:“我這不是沒好意思誇自己抓周時抓到大元寶,閉著眼睛都能打算盤嗎?”
“對對對,孩他爹打算盤真是一絕。”宋銀媳婦與有榮焉。
宋氏懶得解釋了,作為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她必須要提醒宋銀謹言慎行,便說:“二哥,侯門重規矩。日後和侯府做生意時,家裏不許拿著侯府的名頭在外頭說事,隻含糊說是京裏的貴人便是了,有一點姻親關係。侯府的管事若去了咱們縣裏收貨,你們更要恭敬對待。別事情辦不好給家裏招了禍。”
慶陽侯府的目的就是能正大光明地把自己人送去泉延縣,派管事去做生意就是個很好的理由。
“妹你就放心吧。在家時,爹常常教我的,要想和氣生財,就得把人家當爺爺,把自己當孫子,我都懂的。”宋銀說得義正言辭,“再說,我也不能讓小九難做,是不?他是高嫁,肯定不能事事順心。”
雖然柯祺是庶子,但最近的一些事顯得他和宋氏間很是母慈子孝,宋家人自然願意說他好話。
“小九是小子,不是姑娘。”宋氏無奈地說。
“小子養得好比姑娘還貼心。”宋銀搓了搓手,“對了,七根茶這東西,連我都沒喝過,謝二爺真想收了它來京城賣?能賣得出去?我怎麽覺得謝二爺就是找了個借口呢?他的真實目的一定不止如此。”
宋氏心中一跳。
宋銀接著說:“哎,他們是想給我們送錢吧?這真是……叫人怪不好意思的。”
宋氏歎了一口氣。她若以為家兄能察覺真相,那真是高看他了。
被宋銀誤以為是百年難得一遇的賢妻孝媳的柯祺正陪著謝瑾華抄報紙。這手抄報隻有一張a4紙那麽大,隻正麵寫著字,因此全抄一遍,也費不上多少時間。現今的讀書人,誰沒有一手抄書的功夫?
柯祺卻忽然說:“謝哥哥,靠人工終究抄不了多,不如拿去印刷吧?”
謝瑾華忍不住笑了起來:“印刷多麻煩。我們隻用抄出十幾份來,就夠大家傳閱的了。”
“難道謝哥哥隻把目光放在書院中嗎?這樣的報紙合該讓天下的書生都看到!”柯祺認真地說。
謝瑾華笑得更厲害了。他覺得柯祺是在異想天開。這個時代雖有報紙的存在,但官報隻在官員內部流通,並不針對天下人發行。所以,謝瑾華還沒有形成相關的概念。而且,謝瑾華現在也沒有狂傲到覺得自己的文章或者觀點已經能像慕老那樣傳遍天下了。柯祺看他樣樣好,但世間隻有一個柯祺。
柯祺握住謝瑾華的手,把筆從他的手中取出來放在一邊,說:“我們來一場嚴肅的對話吧。”
謝瑾華看他這樣子覺得很好玩,問:“難道是男人和男人之間的對話?”柯弟又開始裝小大人了。
柯祺抽了抽嘴角,但他還是點著頭,表示確實想和毛都沒長齊的謝瑾華進行一場男人間的對話。他組織了一下言語,說:“謝哥哥,你讀書是為了什麽?為了科舉做官?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謝瑾華曾經在慕老麵前回答過這個問題。他無心仕途,隻想著書立言。
“既然如此,這份文報不就是一個機會嗎?隻要努力把這份報紙推行開來,你就擁有了一個完全屬於你的推廣渠道,你甚至可以操控天下輿論。當然,後者有些危險了,所以等到後期,我們還要去尋合作者。”柯祺給謝瑾華勾畫了一幅宏偉藍圖,“憶仙樓匯天下文人,文報推謝派之言,相輔相成啊。”
“謝派?”
“對,謝哥哥這一派。謝哥哥-日後肯定會開山立派的吧?”柯祺不怕謝瑾華驕傲,自家的小孩怎麽誇都不為過。文字沒有偏向,但報紙是有偏向的。謝瑾華開創的報紙,當要秉承謝瑾華的文學理念。
謝瑾華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他覺得柯祺是在胡說,然而這樣的胡說真叫人心潮澎湃。
柯祺繼續幫謝瑾華出主意:“秋林文報,這名字倒是不用改了。但你可以去請慕老為你題字。不不不,還是請公孫山長來題字吧。雖說他在文人中的地位不如慕老,但他作為山長,其實比慕老更為適合。然後,在第一期正式對外發行的報紙中,您可以向慕老約一份稿子,讓老先生幫你撐一下門麵。”
“你的年齡是個硬傷。”柯祺越說越覺得思路開闊,“但這個問題很好解決。你可以邀請書院裏的先生們成為文報的名譽編輯。但總編的權利絕對不能下放。你不要急,文章以外的東西都可以交給我。”
“我沒有急。”謝瑾華眨了眨眼睛。
“對,你沒有急。”柯祺又忍不住笑了,“是我急了。”
辦報紙的想法雖好,實現起來卻困難重重。這和開酒樓不一樣。憶仙樓能在兩三個月裏建好,能靠著一副對子就把名聲傳開,可報紙卻沒法在這麽點時間裏被天下人接受並讓他們養成讀報的習慣。
“莫急。我相信你說的話都能實現。”謝瑾華用力握著柯祺的手,仿佛這能傳遞他的情緒。
柯祺用力回握。和謝瑾華不同,柯祺相信的不是自己,他相信的其實是謝瑾華。他相信,隻要給謝瑾華更大的舞台,他就會有更亮眼的表現。有能力的人永遠不會退縮,有才華的人永遠不會怯場。
柯祺願意為謝瑾華搭建舞台。
有人為你拚殺,願你平安喜樂。有人為你開疆拓土,願你清名傳天下。
——————
“在他心目中,我好像才氣無雙、無所不能。”
“啊,那我要加倍努力,不叫他失望才行。我不舍得見他失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