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決戰開封(一)

字數:3445   加入書籤

A+A-


    吳廷祚在樞密院忙前忙後一整天,搞得焦頭爛額,回到家屁股都還沒坐熱,李延慶就上門了。

    “三郎啊,你來得正好,快來陪我吃飯。”吳廷祚正在餐廳吃晚飯,一聲招呼,立刻就有侍女取來碗筷。

    李延慶也不好推辭,隻能乖乖坐下吃飯。

    吳廷祚的正妻與迎娶的繼室都因病相繼亡故,這兩年公務繁忙他也沒再續弦,隻是納了一堆小妾,小娃娃也生了一堆,平常都是分開各吃各的。

    故而在這餐廳裏用餐的也就吳廷祚與李延慶二人,邊吃邊聊倒也正正合適。

    在朝中當了幾年官,吳廷祚的用餐口味依然還是當年軍中那一套,大酒大肉少不了,五盤菜有四盤是飄香四溢的肉食。

    雖說食物很粗獷,但或許是在官場浸淫數年,吳廷祚的飲食習慣倒頗為斯文,他撕下小塊芝麻蒸餅,配上一筷子燒至軟爛的燜羊腩,小口小口細嚼慢咽。

    該說不說,這種吃法和後世的印度餐飲倒頗有相似之處,除了夾菜要用筷子之外。

    吃了一陣,李延慶當先開口“樞相,朝廷已經確定要調兵了?”

    吳廷祚將手中最後一小塊蒸餅吞下,回道“等令尊等人明日入京,當天就會出兵。”

    開封禁軍高度職業化,常日裏都屯駐在城內軍營中,每日也都有專門的軍官負責操練,到了戰時隻需稍作集結就能快速出兵,靠著四通八達的官道能夠在半月內抵達疆域內的任何角落,像河北這樣地勢平坦的地方,前鋒騎兵甚至隻需三天左右就能馳援邊疆。

    也就是說,如果契丹當真大舉入侵,那算上加急軍情送抵開封的時間,開封禁軍能夠在五日之內火速馳援。

    這正是周朝收攏天下精兵屯於開封的底氣所在。

    李延慶又問“領兵人選定下了沒有?”

    吳廷祚放下筷子,喝了口小酒“雖然還未定下,但基本已確定是趙匡胤,軍情太過緊急,契丹又是大舉入侵,北上援軍必須包含騎兵,隻能是殿前軍北上。”

    通信條件以及交通條件的落後讓趙匡胤有了打時間差的可能,他賭的就是朝廷不敢先調查後派兵。

    也確實給趙匡胤這個賭徒賭對了,就連吳廷祚也不敢在樞密院裏反對出兵。

    李延慶再問“樞相認為這次契丹入侵是真是假?”

    “九成是假的。”吳廷祚頓了頓,歎道“但我們賭不起那一成,趙匡胤這步棋委實精妙,搶在七八月發難,讓我們的諸多謀劃都落了空。”

    別說九成假了,就算契丹入侵九成九是假的朝廷也得調兵北上。

    這是原則性問題,含糊不得。

    本來,李延慶與吳廷祚已經在商量如何針對北邊的韓令坤、李繼勳等趙匡胤同黨了,可這幫人個個都是手握兵權的邊疆重將,不是可以隨便對付的阿貓阿狗。

    哪怕李家在樞密院中占據兩席,但要想將這幫武將搞倒搞臭,也需要一個不短的流程。

    “那看來隻能讓這廝領兵出城了,不過隻要能為家父爭取到守城之位,這也不成問題,範質總不至於愚蠢到讓趙匡胤將城內大半兵馬都帶出城,更何況有樞相在,侍衛步軍是一定會留在城內的。”李延慶算是領教了趙匡胤的手段,但他並未慌張,依然成竹在胸。

    雖說趙匡胤的果決出人意料,不過這種情況也早在李延慶的預料之中,針對各種突發情況也都做好了對應預案。

    “你說得對,問題不大,接下來我們隻要爭取守城之位就夠了,這緊急軍情若是偽造的,那趙匡胤就沒有任何退路可走,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領兵出城而後兵變,隻要令尊能守住開封,擊破趙匡胤,那就能將一切盡握手中,屆時無論是攝政亦或是禪讓皆由令尊做主。”

    說著說著,吳廷祚都快燃起來了,開國功臣以及國舅的位子就在眼前,他豈能不燃?

    趙匡胤畢竟是劣勢方,哪怕他通過手段爭取到了一定主動權,但他的劣勢依然不小,他已無路可退,隻能強行攻城,拿下開封城就能得到一切,拿不下那就萬事皆休。

    可殿前司滿打滿算也就四萬兵馬,其中還有一萬是騎兵,麵對數量高達六萬的侍衛步軍,這攻城的難度可想而知。

    李延慶略帶擔憂地說道“趙匡胤無論如何掙紮勝算都很渺茫,我就怕他使些陰損招式,譬如刺殺下毒之類的,家父離開侍衛親軍司有些日子了,侍衛親軍中恐怕就有趙匡胤安插的內應,我在來之前已派人知會家父,讓他務必注意安危。”

    吳廷祚稱讚道“很正確的判斷,都到這份上了趙匡胤什麽陰招都使得出來,我這邊也會加強護衛人手,你們李府也切莫鬆懈,這廝到了絕路上或許會對你們這些家屬痛下殺手。”

    “多謝樞相提醒,我會注意的。”

    “好了好了,先吃飯,等會菜都涼了。”正事聊完,吳廷祚又拿起筷子開動起來,忙活了一整天他連中飯都沒來得及吃。

    深夜,開封東麵的官道上,李重進一行百餘人分作前中後三個隊伍,正打著火把連夜趕路。

    隨行隊伍精簡卻不簡單,吳觀、趙普、朱昂、楚昭輔等幕府臣僚皆隨行在旁,李家老二李延福則留守曹州,並未隨行。

    夏夜的涼風絲毫撲滅不了李重進心頭燃燒的熊熊火焰,他現在隻想盡快回到開封,與趙匡胤這位命中注定的勁敵一決勝負。

    埋頭行進的途中,忽有親衛從前鋒隊伍打馬回撤,高聲道“使相,前頭有人正往這邊來。”

    李重進頓時警覺“人數多嗎?”

    “不多,聽聲音就兩騎。”

    “可能是來送信的,將他們好生帶過來。”李重進下達命令後又對身旁的親衛頭領道“趕了三個多時辰路,正好喝口水歇息一下。”

    朝廷能夠六百裏加急那是因為中途能夠換坐騎、換信使,李重進這行人可做不到,每隔幾個時辰就得停下來歇息,否則不但人吃不消,胯下馬匹更吃不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