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氣度非凡,毫不猶豫

字數:8454   加入書籤

A+A-




    雖然稱其為股肱,天慶帝與桓老郡公並沒有見過幾回。

    

    但這並不影響桓家在朝中的權勢,更不影響桓老郡公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事實上,二十多年前兩人的初次會麵,他就已經被對方的風采折服。

    

    與眾多開國勳貴不同,如今的天水郡公府是桓老郡公親手締造的。

    

    曆經崇武、鳳平、天慶三朝,桓家的榮寵有增無減。

    

    明麵上蕭家是皇後母族,權勢略勝桓家一籌。

    

    但同是駐守邊陲,蕭家全族都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生活,桓家卻沒有一個人住在京裏。

    

    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能看出來,哪家更受幾代帝王的信任。

    

    大約是兒時留下的印象太過美好,天慶帝對今日的召見相當期待。

    

    大魏國力雖強,但地理位置居中,鄰國眾多。

    

    北戎、流雲兩大強敵時常滋擾北、西兩境,南邊離、錦二力雖然稍弱,卻十分富庶。

    

    一旦四國互相勾結,大魏太平難保。

    

    倘若桓老郡公的孫輩也如蕭家的後輩一般出眾,困擾多年的邊境問題迎刃可解。

    

    他在龍椅上安享幾十年的太平的願望也不難實現。

    

    書房外傳來了安公公那熟悉的嗓音,天慶帝給小年公公使了個眼色。

    

    小年公公提高聲音道:“宣桓鬱、桓際、曹錕覲見——”

    

    不多時,三名風華正茂的少年郎隨安公公一起走進了禦書房。

    

    饒是做足了準備,桓際和曹錕依舊無法完全控製緊張激動的情緒,隻覺得後背發涼腿腳也不聽使喚,腦海裏一片空白。

    

    動作僵硬地隨著桓鬱一起跪下行了大禮,直到天慶帝給三人賜了座,兩人才漸漸恢複正常。

    

    其實兩人真是多慮了,因為從他們進門那一刻起,天慶帝一大半的注意力都在桓鬱身上,留給他倆的頂多隻有兩三分。

    

    被皇帝陛下目不轉睛地打量了半天,桓鬱並不如表麵看上去那樣輕鬆。

    

    隻是他早已經習慣了淡然麵對一切,加之此次麵聖並無所求,所以不至於到緊張的地步。

    

    俊美的外表、非凡的氣度,桓鬱的優秀出眾甚至超過了天慶帝的預期。

    

    登基十三載,他見慣了各種人物和人才。

    

    曾經以為大魏的貴族少年中,能出一個蕭小五已屬難得,沒想到竟還有一個桓家二郎與之難分伯仲。

    

    當然,隻憑容貌和氣度就斷定良莠,天慶帝不至於這般膚淺。

    

    但他的心情明顯比之前更加舒暢,連說話的聲音都分外清亮。

    

    聽桓鬱介紹了老郡公的近況,天慶帝歎道:“老郡公年過花甲依舊在為國操勞,朕真是感佩不已。”

    

    桓鬱忙替自家祖父謙遜了幾句。

    

    見他談吐不俗應對得法,天慶帝越發滿意。

    

    “此次你們兄弟二人進京,打算停留多久?”

    

    桓鬱道:“微臣兄弟二人此次入京,是奉祖父之命前來開拓眼界增長見識,因此並無具體的打算。”

    

    天慶帝點點頭:“朕很是讚同老郡公的做法,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少年郎的確應該四處走走。”

    

    說罷他看向一旁的小年公公:“忠勇侯和弋陽還沒有到麽?”

    

    十八年前蕭元朗和蕭思淳戰死沙場,先帝給二人追封了爵位。

    

    蕭思怡是女孩子,先帝賜封她為雲汐縣主。

    

    蕭炫是男孩子,繼承了父親忠勇侯的爵位。

    

    小年公公忙道:“奴才估摸著差不多也該到了。”

    

    天慶帝道:“你出去迎一迎,待會兒不用通傳,讓他們直接進來吧。”

    

    “是。”小年公公躬身退了出去。

    

    天慶帝再次堆起笑容,這次卻是看向了桓際:“朕聽曹卿所言,三公子先一步抵京,可曾見過蕭家小五?”

    

    桓際忙道:“微臣對蕭家小五哥慕名已久,隻可惜抵達京城的時機不對,還沒能與他會麵。”

    

    天慶帝笑道:“你們幾人年紀相仿,又都是將門虎子,一定能相處得極為融洽。

    

    前些日子朕同弋陽商議,打算挑選一批勳貴子弟組建一支新衛。

    

    弋陽那孩子雖然武功不錯,但年紀小又是女孩子,朕擔心她太過辛苦。

    

    若你們兄弟感興趣,可助她一臂之力,也算是為朕分憂。”

    

    桓鬱心中微微一滯。

    

    早就聽聞皇帝陛下寵愛蕭九,沒想到他竟還有這樣的打算。

    

    現下蕭九尚不滿十五歲,陛下已經開始培養她帶兵的能力。

    

    再過幾年……

    

    以她的資質,陛下捧她做一軍統帥也未嚐不。

    

    因為天慶帝態度非常溫和,桓際剩下的那點小緊張早已不翼而飛。

    

    聽說有機會與蕭九共事,他真是滿心歡喜。

    

    “陛下,這事兒微臣替二哥應下了,聽聞弋陽郡主騎射工夫了得,微臣早就想討教一二。”

    

    桓際的性格和蕭姵差不多,天慶帝看了就覺得喜歡,又多問了他幾個問題。

    

    兄弟二人與皇帝陛下相談甚歡,曹錕難免受了些冷落。

    

    但他並不覺得難受,甚至還趁這個機會把天慶帝的話仔細琢磨了一番。

    

    方才陛下說得分明,想要挑選一批勳貴子弟成立新衛,交由蕭姵訓練。

    

    他父親品級雖然不低,但曹家並沒有爵位。

    

    也就是說,即便他的身手比那些勳貴子弟好得多,他也沒有資格加入新衛。

    

    不能加入新衛,他就沒有機會與蕭姵經常接觸,父親交給他的任務根本無法完成。

    

    思慮再三,曹錕決定抓住眼前這唯一的機會。

    

    趁其餘三人說話的間隙,曹錕站起身衝天慶帝跪下:“陛下,微臣有一事相求。”

    

    天慶帝挑眉:“曹大公子有話請講。”

    

    曹錕道:“微臣很想加入陛下的新衛,隻是自身條件不符,望陛下成全。”

    

    天慶帝笑道:“朕本打算在禁軍中替你安排一個職位,隻是還沒有來得及告訴曹卿。

    

    朕覺得你還是仔細考慮一番,究竟是選擇禁軍還是加入新衛。”

    

    如果可以選擇,曹錕當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禁軍。

    

    比起那連名字都還沒有定下來的新衛,禁軍顯然更有前途。

    

    況且聽陛下的意思,他入禁軍後是有職位的。

    

    而新衛有蕭姵和桓家兄弟,他恐怕連個小隊長都當不上,隻能和那些酒囊飯袋混作一堆。

    

    但他老爹是不會給他選擇的,若是錯過這個機會,等待他的將是一頓板子。

    

    曹錕毫不猶豫道:“微臣選擇加入新衛,望陛下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