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讀書,下棋

字數:3567   加入書籤

A+A-




    (98)讀書人下棋

    01

    今天不知道為何,私塾先生早早地就結束了授業,這與平時他的習慣是大不一樣,

    放在平常的私塾先生,總是會遵守時間,隻要是到了下課的那一秒就會按時下課,絕不多一分也不會少一秒,對於時間的掌控那是剛剛好,

    而每到上課或者自習做作業的時間,私塾先生更會一改平時的威嚴,反而和顏悅色無不詳細的為每一位學子解惑,直到那個學生明白所有後,他才會放心,

    要是那個學生過於愚鈍,講了好幾遍還是不知道的話,他依舊會不勝其煩的換著方子讓他明白,

    他從來沒有因為學生的愚鈍而發脾氣,也重來沒有把自己當做是學富五車,與眾不同,高高在上的夫子,

    而是以自己的學問為主,盡量做的能夠把自己肚中那聖人學問淺顯易懂的傳授給自己的學生,好讓他們為自己的家鄉,國家出一份力,

    他始終告訴他的學生:“不論這世間如何變幻,這世間也定然存有浩然正氣!”

    而這位先生在小鎮裏,可是出了名的德才兼備和脾氣好,

    所以小鎮的居民,不論是豪門貴族還是平民子弟對這私塾先生都是無比的尊敬,

    平民百姓和豪門貴族雖然身份上有點懸殊,思想也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對於有學問有知識品德之人是無比的尊敬。

    說是民風淳樸,那也是理所當然,畢竟真正崇尚學問而不知道自己崇尚的學問到底為何物的人也不是很多,

    但是迷迷糊糊的意識中知道那是好的東西就行,這對於古鎮本就識字不多的村民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不知所以然卻勝過知所以然!

    而每到了下課的時間,私塾先生也從來不會拖遝課堂,反而問一句:“今天學的東西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不要著急,不會的明天來問我!”

    學子也會認真的回上一句:“知道了,夫子!”

    而私塾的學生也不是那麽多,畢竟在這個古鎮,在這片生存不易的空間裏,能讀書的人也就那麽幾個,

    古鎮上的豪門貴族,那是自然沒有問題,倘若像趙陽這樣的外來窮小子就不能了,

    古鎮雖小,但像這種極具魅力與特色的私塾和擁有大學問的先生可不是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得起的,

    這個古鎮雖然識字的人不多,但是對於讀書來說那是十分重視的,自古以來,無論是在道德思想上,還是生活物質待遇上,

    古鎮的村民都知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縱使是黃泥腿子的人也知道學問這東西雖然不知道是什麽,但歸根到底也還是個好東西,

    因為他們至少可以從那位德才兼備的私塾先生上可以感受得到,那一股書生意氣,舉手投足間與自己這些經常在田間地頭勞動的人上大不一樣的,

    至少在學問上,自己就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是那股子讓人感到如春風沐浴的感覺是不會差的,

    先生講就教書育人,做大學問,但每次遇見對他們這幫泥腿子也沒有太多的拘束和架子,反而很熟撈的跟自己打招呼,那是一種讓人從骨子裏都能感受到的友善,

    每次這位先生都會笑著和自己這些泥腿子說話,那位先生笑起來讓人感到如春天的太陽,

    隻可惜自己付不起那高昂的學費讓自己的孩子去學一學聖人學問,畢竟這個空間是有規則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去學聖人之言的!

    而這片生活不易的空間,哪裏又能夠有免費的午餐降落呢?

    所以他們不斷的積累自己的時間,哪怕拚盡自己這一輩子還要加上兒子那一輩子也要讓自己的孫子輩去學一學聖人學問,

    這就是他們對於讀書人的追求,隻能夠放在孫子輩上了,

    隻要是他們中出了個讀書的人,這個人就能夠免去許多要做的農活,轉而騰出時間去讓那讀書的人去溫習知識,

    畢竟積累了兩代人的時間心血就隻是為了第三代人能夠去學一學聖人學問,

    因為讀書是這裏唯一出去的路,隻有讀書才能改變自己與那些豪門貴族之間的鴻溝差距,

    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會讀書,或者說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讀書,有的人讀著讀著就不想讀了,

    有的人卻是一直都在讀著聖賢書,但是讀這書到底有沒有用,那就如先生對趙陽說的那一句話:“道理都在書上,而做人卻在書外!”

    02

    在私塾的後麵,便是與一般尋常人家毫無差異的青翠院子,院子之所以青翠,那還不是私塾先生喜歡種竹子,蘭花之類有書香代表性的靈物,還有就是那些花花草草,顯得院子青翠欲滴。

    這個時候還在老槐樹下麵的吳當歸和他那丫鬟正遠遠的聽著他認為那是那說書先生說的一派胡言,

    一位青衫少年正向他們走來,說是叫他們下棋,吳當歸本來不情願,但是那青衫少年說是私塾先生的吩咐,看一下他的棋藝有無長進,他隻好勉為其難的答應,

    但說要等聽完說書先生的故事後才去,那青衫少年無可奈何,隻能嘮嘮叨叨的說著:“先生向來最講究時間規矩,叫他不要磨蹭太長時間,也不要不去赴約……”

    吳當歸不勝其煩的用右手挖著左耳,腦袋扭向一邊說道:“知道了,知道了……真說話多……”

    吳當歸最後還是來到了私塾後麵的小院。小院不大,卻青雅別致,透著一股仙家別院加儒雅大方的氣息,

    清風徐來,一位文質彬彬的白衫少年正端端正正的像往常一樣坐在棋桌的一側,等待著吳當歸,

    吳當歸一屁股就坐在那白衫少年對麵,孔先生這時就站在他們的一側,與他們兩人一線間成垂直狀態,他一向觀棋不語。

    而吳當歸的丫鬟宋姊佳每次遇上自家公子與白衫少年下棋則是選擇去竹林散步,以免打擾到這三位讀書人,今天當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