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故都引04
字數:4873 加入書籤
故都引04 寵妃係統04:去其智, 絕其能, 下不能意
大朝會。
洛安九品以上朝臣, 武官甲胄,文官儼然,皇室貴族著黑色大官服, 列席其上。
皆向穆王朝拜。
五德之中, 穆國尚黑。
穆黎一身黑色袞服,有暗紋浮動,站在龍椅之前,俯瞰朝臣,劍眉入鬢,鳳眼生威。
太監總管手拿旨,躬身站在穆黎左前側。
“大朝會,起。”
內殿之外,分列左右的甲胄士兵, 吹響號角。
穆國皇宮的大鍾聲,經久不息。
這是自收歸大人國、西弋國之後的第一次大朝會,就此開始。
穆黎垂坐龍椅, 端看左右文武。
和平日裏的早朝不同,大朝會並沒有固定幾日之後就舉行, 而是有大事征辟的時候, 比如登基、出征大人國商議軍務之類, 諸如此類, 才會召開。
也因此十分肅穆。
文武百官也不會就近咬耳朵竊竊私語。
表麵上兀自猜測著各種想法, 因為往常大朝會的召開的時候,皇家貴族隻會出幾人做代表出席,不會連皇族的家主也請到。
不過麵上都是端正著一雙臉,十分真誠,十分嚴肅。
穆黎讓太監總管念詔書,第一道詔書是封賞有功之臣。
一些老成持重的大臣分別被封賞,加官進爵。
隻不過官職雖大,卻是從實權職位轉為虛職,爵位和金子卻是實打實的封賞,爵位可傳承,金子有麵子。
這些老臣也是恭恭敬敬地接受了。
第二道詔令,卻是震驚所有人。
總而言之,一句話,王不立後。
眾臣兀自驚訝,以為出現了幻覺,麵麵相覷之後,才發現沒有聽錯。
拄著杖坐在特製椅子上的皇室家主,一直半闔住眼,似睡非睡的狀態,聽到這道詔令,以不似垂暮老人的眼神陡然看向穆黎。
穆黎麵上帶笑,卻毫不示弱的回看過去。
穆黎給太監總管示意,太監總管繼續。
不僅僅是不立後,更是讓後宮內所有女子皆是一個等級,無妃無嬪,隻有美人。若是有美人生下皇子,都一並交予前殿,跟隨太傅教習,哪一個學業出眾,就可領旨做事。
穆黎隻一個目的,不讓她們伸手攬權。
穆國十代,有五代王後篡權,三代太後執掌,他不會步後路。
當然,時至今日,穆黎還是個未曾親近過女子的王。
他想不讓這種後宮攬權的事情重現,從登基的那一刻,就下定了決心,隻是沒有找到有效方法。
直到他看了《奇說》,連讀三遍之後,他有了想法。
權勢集於他,製衡發展,才是為王之道。
所謂仁君,是盛世所為。
治天下,就得集權□□於一身。
皇室家主首先出來阻止,他拄著拐杖,嗑在大片石板的地麵上,響聲十分突兀。
“王欲斷交諸國?”僅一句話,就令群臣麵色發白。
六國互為姻親,穆國的王後多是他國公主所任。若是穆黎頒布此詔令,便會拒絕和他國聯姻。
這是自斷於諸國,自絕於天下。
“臣不敢苟同。”皇室家主最後一句,令群臣有些騷|動。
穆黎麵色未動,“王叔不要動怒。”
“此乃我家事,非國事。”穆黎一句話,一錘定音。
“還有一道詔令,列位也聽聽看,一並討論。”穆黎環顧殿下所有朝臣,目光從他們臉上一一掃過,把眾人的反應看在眼中。
太監總管念道:“封王楚為上將軍,率領驍勇軍、封劉節被封為大將軍,統領三軍;封錢沛為禦史大夫;封趙翡為大鴻臚……”
“大家,有異議嗎?”
皆是陛下近臣,戰功赫赫,謀略過人,宵小官吏,都不敢吱聲。
整個大朝會,皆在穆黎預料之中。
收權,分權,集權,穆黎牛刀小試,戰果不錯。
而皇室家主,自然在大朝會之後換了穆黎另外一個王叔去任職了。
不說大朝會之後,群臣唏噓,就連後宮之中,大人國、西弋國的公主妃嬪收納於宮室,饒是美人如何驚豔,也被穆黎的一道詔令,弄得異常心碎。
穆王不好色,穆王欲稱雄的傳聞,隨著這三道詔令而傳遍天下,自然也傳入了其他四國皇室之中。
東周國,後宮。
一妖嬈女子獨坐梳妝台。
她打開首飾匣子,取出一個白色珍珠,繼而雙手一擰,那白色珍珠居然成了兩半,打開是一份書信,上麵寫著如豆粒一般大小的內容。
“子期,入秦,奇說顯,穆王,詔令,拒和親。”
妖嬈女子臉色變得灰暗。
她垂首喃喃自語,穆王,再過三年,就是開天辟地,統治天下的皇帝了。
沒有人相信他能收歸六國,就像沒有人知道她不是東周國的公主,而是一抹孤魂野鬼。
她前世和東周國皇室有血海深仇,這世卻披上了東周國公主的皮。
真是命運捉弄。
子期,這才是她的本名,而非如梨。
在她重生的半年後,子期的身世終於被她打聽清楚,一如她前世。
天下大勢,她這次不是被卷其中,而是趁勢而為。
子期,如梨念叨著自己前世的名字,嘴角漸漸地綻放一抹邪惡的笑容,如同鬼魅。
她定要看看,是命運逆轉,還是披著她的皮囊。
佘下學宮,勢力頗大,出眾者無數。隻可惜前世助紂為虐,勢力四分五裂,最後被穆皇帝封閉起來,勢力凋零,不複存在。她既然重生了,就要利用這勢力攪動這天下,天翻地覆。
子期便是這佘下學宮老道兒些子的關門弟子,如梨計上心來。
佘下學宮會有一些出名的弟子,世人皆以為學宮隻有這些徒弟,實則不然,有更多的弟子隱藏身份和姓名行事。
據她所知,有不少弟子都藏於六國後宮。
而東周國後宮,就有一位琴師延初,就是佘下學宮一名徒弟。
她召延初以問琴名義,而探子期之實際。
————
子期的消息和重生的如梨十分不對等。
如梨知道佘下學宮目的打算以及種種故事,而子期卻從未參與其中,雖是佘下學宮的弟子,然而實際上,比之如梨所知,少之又少。
他隻能試探。
以《奇說》投石問路。
一試探佘下學宮。
二試探穆王。
子期在冀裏書社靜待的第三天,穆王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