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故都引03

字數:6455   加入書籤

A+A-




    寵妃係統03:千裏之馬時一, 其利緩;駑馬日售,其利

    子期被引至後院, 院子規格十分簡單, 一個庭院, 幾間屋子而已。然過了遮蔽的圍障, 便別有洞天, 陳設和佘下學宮幾乎類同。

    子期有如無人之境一般坦然進去。

    “你呀你,這性子……”

    “師叔有話同我講。”子期撇了眼他那脫毛的羽扇,眼神無謂,擇了一個地方便坐下了。

    齊步諒也索性隨子期去了,連茶水都是自己斟。

    也是悲哀。

    不,相對於師哥收的關門弟子是這種性子, 勞駕不起, 還時刻有被反駁乃至於打臉的可能性, 他也許算得上是種幸運。齊步諒強行挽尊。

    “你出師之後不是回東周國了嗎?怎麽偷偷地來這裏了?”齊步諒故意強調偷偷地這三個字眼,以此揶揄子期。

    況且, 他才不會認為這個半年即出師,在師門裏計謀無敵手,不會服氣誰, 冷血無情的師侄會特意來看他這個師叔。

    齊步諒特特為子期加了若幹個前綴, 似乎還不足以體現出他的特質。

    話說當初, 他還曾為這個冰雪聰明的師侄肯開口第一聲叫他師叔而暗自竊笑了大半個月呢。當然, 此等事情隻適合自己偷偷的回味。

    “騎馬。”

    齊步諒被子期噎個半死, 這是說, 他是光明正大來得。

    “我來見一見穆國的王。”子期切入正題。

    “穆王不是你說見就能見的。”對於師侄的自信,齊步諒頗喜歡潑上一大盆冷水,就想著看著這個師侄那一張冷臉能換個表情。

    子期從懷裏裏掏出一本薄書,放在石桌上。

    “這是……”齊步諒嘴剛張開,手已經掀開了書。

    “《奇說》,你已經編纂完了?”齊步諒剛打開看到第一行字,就驚詫地問道。

    子期道:“還有一章。”

    齊步諒忍不住翻閱起來,當時,子期初入門,就被師兄宣布說這個他的關門弟子,一些人不服氣,師兄就讓子期閉關十天,寫一本論出來,就是他手裏的這本《奇說》。

    當時是,子期的書一完成,就被師兄從三年修習改成了半年。全門上下,觀摩過此書之後,被師兄禁止外傳。

    齊步諒當初看完之後,就已經倒背如流。當時,這個小師侄說,要再修改。

    今日再看,果然精進許多。

    齊步諒翻閱完,長歎一口氣,大才和地材的區別,就如同半年即出師的子期和十年才出師的鍾卜厲,亓可為。

    更何況,子期不背負門裏的任何責任,而鍾卜厲、亓可為卻承擔著重責。

    在他看來,這書已經很完備詳實,是足以傳世的書,“為什麽說還差一章?”

    “最後一章,帝王心術。”子期放下茶杯,眼神並沒有落腳點。

    齊步諒忍不住再次長吸一口氣了。

    帝王心術!

    士如何可以揣測帝王的心術,若是流傳出去,豈不是把王的手段都披露出去,惹得王震怒,這是惹禍上身。

    太驕傲了。齊步諒內心歎息一句。

    心高氣傲,他真怕這個師侄會遭受人生重大打擊。多少計策高手,都毀於這一點。

    但他深知,自己的話根本就不會被聽進去。

    齊步諒又歎了一口氣,想起師兄為子期占卜的卦象顯示,他命中有一險,本是坦途卻有所掛礙。

    不知會應在何處。

    這也是這個師侄下山,師兄給他諫語,卻不讓流傳,也是子期為何是關門弟子卻名聲不顯,不為人所知的原因。

    然子期鋒芒畢露,無法遮蔽,拖一時也隻不過是拖一時而已,遲早是要被世人所知的。

    “把這書遞上去,穆王會見我。”子期說道。

    “我想知道你執意見穆王一麵的原因?”齊步諒不再做老頑童之狀,而是換上一副認真的樣子,居然有了仙風道骨的世外高人的風範。

    齊步諒可以猜出一些他為什麽不去應招賢令,做內史,升侍郎的做法,卻不知道他執意要麵見穆王的原因。

    “我見過東周國王太子,麵憨實奸,功於心計。”子期兀自說出對王太子的評語。

    齊步諒悚然一驚。

    傳說王太子表麵暴虐,實則為人豪爽,禮賢下士,不拘小節,門下聚集了一幫士人,唯他聽命,而東周的王卻已老邁,朝政大事多半已交給王太子處理。

    幾乎是所有人都認為,王太子能帶領東周國和穆國相抵抗。

    如今,乍然聽到子期對王太子的評價,他怎麽能不驚訝,齊步諒絲毫不懷疑子期的看人水準。

    子期拿蓋子蓋上茶杯,看向齊步諒,斷言道:“王太子不可輔佐。”

    “天下之主,另有他人。”

    齊步諒隻聽第一句,他的臉上冒出些許虛汗,隻是太過於震驚。

    聽到第二句,汗水簌簌而落。

    “師叔為何如此震驚?”子期微抬頭,再次看向齊步諒。

    “沒事,沒事,都是天氣燥熱。”齊步諒苦笑一下。

    子期把茶水推向他。

    “清肺。”

    子期站起,起身離去,而後突然轉身道:“鍾卜厲,亓可為兩位師兄真的北嘉國和南雍國嗎? ”

    子期並不聽答案,隻是問過而已。

    幾杯淡茶,一番談話,子期便已經牽馬離開。

    唯齊步諒一驚再驚,最後又被子期的一句反問最後定住。他幽光獨坐,怔然看子期離去,直到對影成三人的時候,還未離開那處。

    他心裏百般心思,千般輾轉,最後化為一聲歎息。

    起身去書房,提筆寫了四封書信,送予延初、鍾卜厲,亓可為,孫不疑四人。齊步諒吩咐派送之人,“連夜趕往,急。”

    派送之人點頭,立即分別吩咐四波人送去。

    十裏一匹快馬換乘,三日後抵達東周國、四日後送達灃國、五日後抵達佘下學宮。而最快的書信則是當夜就已經送達。

    廷尉府,孫不疑啟開信。

    “引穆王現身冀裏書社。”

    孫不疑看過信即焚燒毀掉。

    有書童敲門,原來是這時,正好廷尉回府邸,召他前去議事。

    孫不疑換了身衣衫,便去廷尉府書房。

    廷尉麵色沉鬱的坐在一側,孫不疑嗅到他身上有酒味,蹙起眉頭,瞥到廷尉臉上愁緒凝結,又放慢了步子。

    “你來了,坐。”

    “坐的近些。”

    孫不疑又蹙起眉頭。從廷尉的對麵坐到他的旁邊。

    “你書讀得多,知不知道有一本叫《奇說》的書是誰所作,其人還在不在人世?”

    孫不疑顧不得廷尉身上的酒氣,他強自鎮定,腹內翻江倒水,麵上仍是如常。

    《奇說》,他別說見過,還倒背如流。但佘下學宮上下都被嚴格禁止不得走漏風聲,透漏當日子期師弟所著之書的絲毫言論。

    為何廷尉會知道這本書呢?

    “書講的是什麽?”孫不疑問道。

    廷尉搖頭。

    “發黃,皺巴巴,較薄,有殘缺。”廷尉按照小太監所說描述《奇說》。

    孫不疑心仍舊砰砰亂跳,卻放下一半心來。他確信廷尉並未見過書。

    “我未曾見過。”孫不疑假裝悵然道。

    然而廷尉的下一句話卻讓他的心再次提起,“你想看嗎?我去向陛下求來。”廷尉的聲音溫柔許多。

    孫不疑猛然抬頭,看向廷尉,不知他是試探還是什麽。

    但他心卻是亂跳如麻。

    “陛下讀過此書?”孫不疑強自鎮定的問道。

    “愛不釋手。”廷尉道。

    孫不疑心如擂鼓,是誰把此書流傳出去的,難道佘下學宮裏有人叛變了。

    孫不疑一邊思索,一邊說道,“我明日想去冀裏書社一趟。”。

    廷尉點頭,“你去休息吧。”

    孫不疑起身離開,廷尉的目光追隨他的背影而去,幽深而陰鬱。

    一向愛書如命,為何偏偏無欣喜之情,卻多閃躲呢。

    他身上還有什麽秘密。

    廷尉的腦海裏閃過今日和穆王的對話。

    穆王問他,為什麽還沒有成家,有沒有喜歡過一個人,是什麽滋味,怎麽喜歡的。

    他答不上來。

    但他知道,穆王和他不同,穆王有吞天下之雄心,自然應是三宮六院,女人無數。

    而他不同,他是臣。

    冀裏書社,一間小舍。子期伏案疾書之後,便換了一身青衫,燒起一壺茶,彈起琴來。

    夜幕四合,隻有蟲鳴相和。

    子期卻更加沉醉其中。

    夜漸漸便淡,從宮裏傳來早朝的敲鍾聲。

    子期抬頭看了天色,卻在雲裏突兀地看到一雙泛著光澤的眼眸,朝他眨眼。

    子期搖晃下腦袋。

    再抬頭,那眼眸已經消失。

    子期再次搖搖頭,疲憊而生幻覺,他大概應該是要去補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