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九話 告發

字數:11610   加入書籤

A+A-


    壬氏在別第收到了書信。
    不是木簡也不是紙,是用繩子捆起的羊皮紙,並以蜜蠟封起。各地傳遞書信的文化各有不同,而這是常見於西方的形式。
    「這是西都寄來的信。」
    高順做了不必要的解釋。
    「是玉鶯閣下寄來的吧。紙在他們那邊應該已經普及了才是。」
    即使在製紙木材較少的西方,應該還是比羊皮紙便宜才是。
    壬氏看看蜜蠟的印章。這印章他最近看慣了,跟壬氏側腹部的烙紋很像。
    壬氏扯扯繩子。他想拆信,卻覺得有點難撕開。繩子的材質有點脆弱,感覺一扯就要斷了。
    「高順,有剪刀嗎?」
    「請。」
    壬氏拆開信件,然後歎一口氣。換成馬閃的話早就急著問內容了,但高順絕不會這麽做。隻看壬氏願不願意開口。
    「要看嗎?」
    壬氏故意晃晃羊皮紙,但高順搖搖頭。
    「寫的是什麽內容?」
    「關於讓女兒進入後宮一事,看來一如所料,將會在我們離開後入宮。這樣三番兩次地聯絡做確認還真煩人。」
    難道對方還把壬氏當成了後宮總管?
    「然而實際上在您回國之前,入宮的事必須暫緩。」
    盡管對遠道前來的千金過意不去,但可能隻得讓她在某棟別第等等了。隻要玉葉後拒絕,她就進不得後宮。
    至於勢必將會提出的次等要求——皇弟娘娘的寶座,壬氏自然無意娶她。
    壬氏出了一身冷汗,心想真是千鈞一發。要不是在側腹部燙了個烙印,皇帝恐怕已經要他安分娶妻了。
    「……」
    壬氏用指尖敲了敲太陽穴。
    他再次確定事情有一個不合理之處。
    玉葉後知道壬氏的烙印。此一秘密對皇後而言既是武器,也是雙刃劍。絕不能讓外人知道壬氏肚子上有皇後的印記。雖是當著皇後與皇上的麵做的,但看在外人眼裏隻會覺得是通奸的證據。而且還會被誤解為一種怪誕淫行。
    即使是玉葉後的侄女,令其成為壬氏的妻室也太過危險。
    站在玉葉後的立場想,寬大為懷讓侄女進入後宮,帶來的弊害較少。就算侍過幾次寢,皇後事到如今心胸想必也不會那般狹窄,對皇上醋勁大發。
    那麽可能是對那侄女本身有些芥蒂了?
    「高順,玉葉後與玉鶯閣下以及其女,關係親密嗎?」
    「這個問題,竊以為水蓮嬤嬤知道得更清楚。」
    壬氏看向初入老境的侍女。
    「並不親密。玉鶯大人在玉葉後仍在西都時並沒有過女兒,因此這女兒與皇後應該不曾打過照麵。」
    水蓮將配茶的煎餅放在壬氏麵前。不是壬氏愛吃,想必是為了即將前來的貓貓準備的。貓貓在離宮時不會碰點心,但壬氏知道讓她帶回去吃能讓她開心。
    「……叫孤去西都是吧。」
    怎麽聽都像是想把壬氏趕走。壬氏在皇後進入後宮時就與她認識,知道她有些地方不好惹。
    「雖然我寧願相信她本性善良……」
    壬氏自言自語。這也要看善良的定義是什麽,隻能當成她有她的考量。
    隻是壬氏基於立場,也不能全麵信任她。
    壬氏的視線,再度落在書信上。
    印章是真貨,但文章應是請人代筆。文筆寫得誇大其辭,內容卻隻寫到一些要確認的事宜,讓壬氏白緊張了一頓。不過還是得收藏在信匣裏,他把信拿給高順。剪斷的繩子本來想直接扔進字紙簍——
    這時壬氏發現,繩子是用紙撚成的。難怪感覺有些脆弱。
    信紙是羊皮紙,捆信的卻是紙繩,總覺得不太相襯。
    壬氏心有疑惑地觀察紙繩,試著將它揉鬆看看。紙繩是用一張長長的紙折疊後仔細搓撚而成。
    打開一看,上頭寫著成串的數字。
    「月君……」
    高順已不再用壬氏這個稱呼,不會再呼喚這個名號了。
    「看樣子,西都是得好好調查一下了。」
    雖不知是什麽的數字,總之有種可疑的味道。印章是真貨,看不出偽造的痕跡。至少書信應該是真的。不知是偷偷換掉了繩子,抑或是有人能代替玉鶯蓋印。總不可能是玉鶯自己藏的吧。
    「究竟為何要這麽做?……會是密告嗎?」
    「以密告來說似乎有那麽點拐彎抹角,但也可能是沒有其他方法。」
    高順說話留有餘地。
    對方這招用意微妙,也許能讓收信者發現,也許不能。假若壬氏沒發現,那人打算怎麽辦?或者也有可能已經送來過好幾次,這次是壬氏頭一回發現。
    「至於這些數字,孤一點也看不出端倪。找個對數字較有見識的人問問好了。」
    他知道一個適任過頭的人選。
    高順皺起眉頭。雖是看慣了的動作,但這次皺紋很深。
    「你想到什麽問題了嗎?」
    「沒有,隻是想起以前也發生過類似的情形。」
    「以前?」
    高順看向羊皮紙。
    「十七年前,戌字一族被滅正是起因自一個密告。」
    戌字一族,是在玉袁功成名就之前管轄西都的一大家族。西都之地過去被稱為戌西州,然而作為名稱典故的戌字一族後來遭到女皇——太皇太後滅族。此事以該族涉嫌謀反了結,隻是壬氏當時虛歲四歲,不可能記得。
    「戌字一族的族誅,與後宮政策被並列為女皇的兩大暴政。」
    女皇就是太皇太後。她並未真正即帝位,隻是作為宰相代替先帝執政而有此稱呼。
    「太皇太後陛下雖以女兒身積極參政,但並非昏庸無道。」
    「孤明白昏庸無道的是誰。」
    先帝——壬氏之父對政事不感興趣。在壬氏的記憶中,父皇總是病得站都站不穩,偶爾還會兩眼無神地來到宮中。晚年則是始終躲在屋裏,以丹青自娛。
    女皇從政手段強硬,但多為德政。她致力於任賢使能,但同時也受到重視血統的眾高官排斥。
    女皇做事乍看之下像是徒勞無益,但總有它的意義在。族誅一事或許也跟擴大後宮一樣有著某種理由。
    聽聞戌字一族由於密謀造反而被滅。但從沒人具體告訴壬氏謀反的細節,連密告一事都是這回才初次耳聞。
    「戌字一族謀反的計劃是什麽?」
    講到族誅,子字一族之事記憶猶新。壬氏回想起那事,摸摸右頰的傷痕。
    「這若是人盡皆知的事,月君應該也會知情。」
    高順講話拐彎抹角。換言之,就是那家族連想怎樣謀反都不知道,就被誅盡殺絕了?
    「這於情於理說得通嗎?」
    「說不通。」
    高順意外幹脆地回答了壬氏的問題。壬氏覺得這問題問得太殘酷了。高順當年已是壬氏的監護人,不再過問政事。
    「隻能說太皇太後陛下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畢竟先皇就是在那段時期失常的。」
    壬氏隻記得精神失常的先帝。
    「殿下應該還想問個明白,但小貓就快來了。」
    「你還這樣叫她?」
    壬氏眯起眼睛。
    「現在忽然改變稱呼,小貓會起疑的。」
    說得有理,但總覺得不甘心。
    「那你怎麽不叫麻美小美?」
    麻美是高順之女,壬氏是明知她對父親態度強硬還故意這麽說。
    高順一臉疲倦。
    「以前是這麽叫她的,但現在被禁止了,請殿下恕罪。」
    「禁止?是你在外頭這樣叫她,惹她生氣了?」
    「不,是微臣不小心把另一人叫成了大美。」
    「大美……」
    高順之女名為麻美,妻子名為桃美。事情聽起來本來沒什麽大不了,但高順懼內,妻子又比他年長。
    「你們差幾歲?」
    「六歲。」
    高順豎起六根手指給他看。
    丈夫年長的夫妻司空見慣,反之則很少見。就算高順沒有惡意,很容易就能想像當時的情況變得有多尷尬。
    「嗯,孤明白了。麻美就繼續叫麻美吧。」
    「謝殿下。」
    高順深深低頭致謝。
    壬氏把信收進了帶鎖的抽屜。
    走廊上傳來鈴鐺聲。那兒有機關,客人一來鈴鐺就會響。
    「貓兒來了。」
    貓貓每隔幾天就會來看他的傷。上回在藥房才剛談過那事,這回可能要聽她一頓抱怨了。
    壬氏決定把在意的問題延後處理。他臉頰微帶笑意,等著那腳步聲逐漸靠近。
    小說
    壬氏在別第收到了書信。
    不是木簡也不是紙,是用繩子捆起的羊皮紙,並以蜜蠟封起。各地傳遞書信的文化各有不同,而這是常見於西方的形式。
    「這是西都寄來的信。」
    高順做了不必要的解釋。
    「是玉鶯閣下寄來的吧。紙在他們那邊應該已經普及了才是。」
    即使在製紙木材較少的西方,應該還是比羊皮紙便宜才是。
    壬氏看看蜜蠟的印章。這印章他最近看慣了,跟壬氏側腹部的烙紋很像。
    壬氏扯扯繩子。他想拆信,卻覺得有點難撕開。繩子的材質有點脆弱,感覺一扯就要斷了。
    「高順,有剪刀嗎?」
    「請。」
    壬氏拆開信件,然後歎一口氣。換成馬閃的話早就急著問內容了,但高順絕不會這麽做。隻看壬氏願不願意開口。
    「要看嗎?」
    壬氏故意晃晃羊皮紙,但高順搖搖頭。
    「寫的是什麽內容?」
    「關於讓女兒進入後宮一事,看來一如所料,將會在我們離開後入宮。這樣三番兩次地聯絡做確認還真煩人。」
    難道對方還把壬氏當成了後宮總管?
    「然而實際上在您回國之前,入宮的事必須暫緩。」
    盡管對遠道前來的千金過意不去,但可能隻得讓她在某棟別第等等了。隻要玉葉後拒絕,她就進不得後宮。
    至於勢必將會提出的次等要求——皇弟娘娘的寶座,壬氏自然無意娶她。
    壬氏出了一身冷汗,心想真是千鈞一發。要不是在側腹部燙了個烙印,皇帝恐怕已經要他安分娶妻了。
    「……」
    壬氏用指尖敲了敲太陽穴。
    他再次確定事情有一個不合理之處。
    玉葉後知道壬氏的烙印。此一秘密對皇後而言既是武器,也是雙刃劍。絕不能讓外人知道壬氏肚子上有皇後的印記。雖是當著皇後與皇上的麵做的,但看在外人眼裏隻會覺得是通奸的證據。而且還會被誤解為一種怪誕淫行。
    即使是玉葉後的侄女,令其成為壬氏的妻室也太過危險。
    站在玉葉後的立場想,寬大為懷讓侄女進入後宮,帶來的弊害較少。就算侍過幾次寢,皇後事到如今心胸想必也不會那般狹窄,對皇上醋勁大發。
    那麽可能是對那侄女本身有些芥蒂了?
    「高順,玉葉後與玉鶯閣下以及其女,關係親密嗎?」
    「這個問題,竊以為水蓮嬤嬤知道得更清楚。」
    壬氏看向初入老境的侍女。
    「並不親密。玉鶯大人在玉葉後仍在西都時並沒有過女兒,因此這女兒與皇後應該不曾打過照麵。」
    水蓮將配茶的煎餅放在壬氏麵前。不是壬氏愛吃,想必是為了即將前來的貓貓準備的。貓貓在離宮時不會碰點心,但壬氏知道讓她帶回去吃能讓她開心。
    「……叫孤去西都是吧。」
    怎麽聽都像是想把壬氏趕走。壬氏在皇後進入後宮時就與她認識,知道她有些地方不好惹。
    「雖然我寧願相信她本性善良……」
    壬氏自言自語。這也要看善良的定義是什麽,隻能當成她有她的考量。
    隻是壬氏基於立場,也不能全麵信任她。
    壬氏的視線,再度落在書信上。
    印章是真貨,但文章應是請人代筆。文筆寫得誇大其辭,內容卻隻寫到一些要確認的事宜,讓壬氏白緊張了一頓。不過還是得收藏在信匣裏,他把信拿給高順。剪斷的繩子本來想直接扔進字紙簍——
    這時壬氏發現,繩子是用紙撚成的。難怪感覺有些脆弱。
    信紙是羊皮紙,捆信的卻是紙繩,總覺得不太相襯。
    壬氏心有疑惑地觀察紙繩,試著將它揉鬆看看。紙繩是用一張長長的紙折疊後仔細搓撚而成。
    打開一看,上頭寫著成串的數字。
    「月君……」
    高順已不再用壬氏這個稱呼,不會再呼喚這個名號了。
    「看樣子,西都是得好好調查一下了。」
    雖不知是什麽的數字,總之有種可疑的味道。印章是真貨,看不出偽造的痕跡。至少書信應該是真的。不知是偷偷換掉了繩子,抑或是有人能代替玉鶯蓋印。總不可能是玉鶯自己藏的吧。
    「究竟為何要這麽做?……會是密告嗎?」
    「以密告來說似乎有那麽點拐彎抹角,但也可能是沒有其他方法。」
    高順說話留有餘地。
    對方這招用意微妙,也許能讓收信者發現,也許不能。假若壬氏沒發現,那人打算怎麽辦?或者也有可能已經送來過好幾次,這次是壬氏頭一回發現。
    「至於這些數字,孤一點也看不出端倪。找個對數字較有見識的人問問好了。」
    他知道一個適任過頭的人選。
    高順皺起眉頭。雖是看慣了的動作,但這次皺紋很深。
    「你想到什麽問題了嗎?」
    「沒有,隻是想起以前也發生過類似的情形。」
    「以前?」
    高順看向羊皮紙。
    「十七年前,戌字一族被滅正是起因自一個密告。」
    戌字一族,是在玉袁功成名就之前管轄西都的一大家族。西都之地過去被稱為戌西州,然而作為名稱典故的戌字一族後來遭到女皇——太皇太後滅族。此事以該族涉嫌謀反了結,隻是壬氏當時虛歲四歲,不可能記得。
    「戌字一族的族誅,與後宮政策被並列為女皇的兩大暴政。」
    女皇就是太皇太後。她並未真正即帝位,隻是作為宰相代替先帝執政而有此稱呼。
    「太皇太後陛下雖以女兒身積極參政,但並非昏庸無道。」
    「孤明白昏庸無道的是誰。」
    先帝——壬氏之父對政事不感興趣。在壬氏的記憶中,父皇總是病得站都站不穩,偶爾還會兩眼無神地來到宮中。晚年則是始終躲在屋裏,以丹青自娛。
    女皇從政手段強硬,但多為德政。她致力於任賢使能,但同時也受到重視血統的眾高官排斥。
    女皇做事乍看之下像是徒勞無益,但總有它的意義在。族誅一事或許也跟擴大後宮一樣有著某種理由。
    聽聞戌字一族由於密謀造反而被滅。但從沒人具體告訴壬氏謀反的細節,連密告一事都是這回才初次耳聞。
    「戌字一族謀反的計劃是什麽?」
    講到族誅,子字一族之事記憶猶新。壬氏回想起那事,摸摸右頰的傷痕。
    「這若是人盡皆知的事,月君應該也會知情。」
    高順講話拐彎抹角。換言之,就是那家族連想怎樣謀反都不知道,就被誅盡殺絕了?
    「這於情於理說得通嗎?」
    「說不通。」
    高順意外幹脆地回答了壬氏的問題。壬氏覺得這問題問得太殘酷了。高順當年已是壬氏的監護人,不再過問政事。
    「隻能說太皇太後陛下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畢竟先皇就是在那段時期失常的。」
    壬氏隻記得精神失常的先帝。
    「殿下應該還想問個明白,但小貓就快來了。」
    「你還這樣叫她?」
    壬氏眯起眼睛。
    「現在忽然改變稱呼,小貓會起疑的。」
    說得有理,但總覺得不甘心。
    「那你怎麽不叫麻美小美?」
    麻美是高順之女,壬氏是明知她對父親態度強硬還故意這麽說。
    高順一臉疲倦。
    「以前是這麽叫她的,但現在被禁止了,請殿下恕罪。」
    「禁止?是你在外頭這樣叫她,惹她生氣了?」
    「不,是微臣不小心把另一人叫成了大美。」
    「大美……」
    高順之女名為麻美,妻子名為桃美。事情聽起來本來沒什麽大不了,但高順懼內,妻子又比他年長。
    「你們差幾歲?」
    「六歲。」
    高順豎起六根手指給他看。
    丈夫年長的夫妻司空見慣,反之則很少見。就算高順沒有惡意,很容易就能想像當時的情況變得有多尷尬。
    「嗯,孤明白了。麻美就繼續叫麻美吧。」
    「謝殿下。」
    高順深深低頭致謝。
    壬氏把信收進了帶鎖的抽屜。
    走廊上傳來鈴鐺聲。那兒有機關,客人一來鈴鐺就會響。
    「貓兒來了。」
    貓貓每隔幾天就會來看他的傷。上回在藥房才剛談過那事,這回可能要聽她一頓抱怨了。
    壬氏決定把在意的問題延後處理。他臉頰微帶笑意,等著那腳步聲逐漸靠近。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