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天下名巧

字數:4399   加入書籤

A+A-




    “是右扶風,你快急死我了!”太史慈看著馬鈞憋得臉紅耳赤,覺得他自己都快喘不過氣來,不由得替馬鈞說了一句。

    “是……是……是……”馬鈞急的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卻再多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馬鈞自幼喪父,家境貧困,是母親含辛茹苦把他一手拉扯到這麽大。

    固然他的口吃為所有人所恥笑,但是他知道,天底下唯一一個不笑話他的人,便是他的母親。

    有這一人,就足夠了。

    隻可惜,他長大到這麽大,正準備報答母親養育之恩的時候,卻無端被當做奸細抓到了許都。

    選來選去,最終隻有他落入那草菅人命的“殺人惡魔”手中。

    想到這裏,馬鈞的眼淚再也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他很清楚,自己是被冤枉的。

    自己平常隻是愛瞎琢磨一些弓弩器械之類的東西,哪是什麽奸細?

    “家……家……有……母……饒……饒……饒……”

    可憐的是,他連分辨的話都無法成句的說出口。

    其餘眾少年聽了,不由發出一陣嗤笑,更加深了各自的判斷。

    “看來那便是使君要找的人了,害的咱們受了半天驚嚇,真該死。”

    “原來竟是個結巴,紅……紅……紅……右……右……右……連話都說不清楚,著實可笑,死了活該……”

    在他們看來,那人就是劉平要找的奸細,而他們自然就沒有嫌疑了。

    要不是那個馬鈞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事,也不至於連累他們。

    如今落入劉平手中,必然沒好果子吃,活該!

    “都給我閉嘴!”

    劉平突然一拍桌子,滿臉怒容的斥責了一句,然後指著馬鈞對眾少年厲聲道:“他雖不善言辭,但卻精於巧思。

    所做任何一件物事,要麽決定一場戰爭勝負,左右數萬人生死,要麽有功於農桑,拯救無數人性命。

    他乃天下之名巧,你們有什麽資格去恥笑他?”

    眾少年聽了,嚇得全都低下了頭。

    怎麽聽著話鋒不對啊,這少年高官為什麽對那小磕巴評價如此之高?

    難道……那小磕巴是因禍得福,有了好事?

    此時馬鈞聽著也有些發蒙,自己並沒有跟著念出那“紅鯉魚”啊,而且連一句完整的話都沒說出來過。

    聽這位貴人的意思,好像並沒有怪罪自己,“我……我……”

    劉平擺了擺手,對他說道:“我在許都給你一處宅院,從此之後,你便在許都住下。

    我會安排人手聽命於你,你隻需將腦中奇思妙想做出來即可。

    如若能用的上,我將來便舉薦你到朝中為官。”

    雖然現在劉平隻是對馬鈞改良的諸葛連弩跟加強版拋石機感興趣,但是劉平知道,馬鈞的發明遠遠不止於此。

    他還原了指南車,改進當時操作笨重的織綾機,並且發明一種由低處向高地引水的龍骨水車。

    隻可惜馬鈞的身份太過於低微,那些有利於生產力進步的發明創造,並未受到世人重視,而埋沒於亂世之中,華夏大地也錯失了生產力大跨步飛躍的機會。

    可是劉平自然能意識到那些物件的價值,就衝那些物事,給馬鈞封個爵都不為過。

    所以劉平既然尋到了馬鈞,自然要將這等人才留在身邊,不惜以許都的宅邸相贈。

    要知道,許都此前不過是一個縣,驟然成了大漢都城,成為大漢王朝的政治中心,城內早已人滿為患,土地早已變得寸土寸金。

    隻不過那是對別人而言,對劉平來說,宅邸自然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劉平一番話,令其他眾少年差點驚掉下巴。

    一個小磕巴,話都說不利索,竟然能得到大人物的賞識,獲贈都城的宅邸,還有到朝中為官的機會。

    自己也叫馬鈞,為什麽差距那麽大呢?

    難道怪自己舌頭太利索了?

    “我……我……”此時馬鈞已經驚的說不出話來,這怎麽聽著像是在做夢一樣……

    劉平雖然痛斥了那一眾少年,但還是每人發了一千錢算是補償,並充做回去的盤纏。

    眾少年更是牙酸,落選的都能得到一千錢,選中的那自然是平步青雲了,隻可惜已經跟他們無緣。

    劉平命仆從先去帶著馬鈞洗漱,然後換衣服。

    待馬鈞走後,劉平對滿寵道:“看樣子,這馬鈞還是個孝子,你速派人去往右扶風,將他老母親請來,這種時候不能讓他分心。”

    “諾!”滿寵躬身施禮。

    “記住,我說的是請,不是抓,用上最好的車駕,派侍女小心伺候著,”劉平又叮囑了一句。

    ……

    馬鈞洗漱一番,並換了一身幹淨的衣服,雖然依舊麵黃肌瘦,但整個人顯得清爽了許多。

    劉平帶領他來到一處作坊。

    這裏已經有了許多匠人,正在試製劉平畫的似是而非的圖紙,自然是一次失敗連著另一次失敗。

    馬鈞突然看到這些半成品器械,眼睛頓時變得明亮無比。

    這些東西對別人來說是吃飯的手段,對他來說卻是愛好。

    劉平拿起一支“諸葛連弩”,當然此時諸葛亮還高臥隆中,並沒有發明這種器具,這完全是劉平根據後世對諸葛連弩的圖紙仿製的。

    “你看這支連弩,巧則巧矣,隻可惜威力太小,你看能否改進一下?”

    “好像……可以……讓……我想……想……”

    在三國後期,蜀軍北伐之時,有人在戰場上撿到了諸葛連弩,拿給當時已至暮年的馬鈞看,馬鈞見過之後,覺得經他改進,威力至少可以增加五倍。

    別人不相信,馬鈞改過之後,果然威力大了五倍不止。

    不過那已經是暮年的馬鈞,對各種機械已經了然於胸,這少年馬鈞顯然還達不到那種水平。

    隻是他已經拿著那支連弩坐在地下,左擺又擺,完全沉浸在了裏麵。

    “威力增加是一方麵,”劉平道:“最重要的是,如何能改造這支弩,讓其使用弓箭之箭矢。”

    弩箭短,沒有箭尾,而弓箭有箭尾,在戰場上也比較常見,所以劉平扔給馬鈞的另一個難題就是,如何在戰場上隨時隨地撿取“子彈”。

    要不然,這連弩一次就可以發射數十之箭矢,消耗也是個問。

    如不能就地取材,他還需要臨時打造弩矢,顯然來不及。

    “嗯……嗯……”

    馬鈞頭也不抬,始終在把玩著那支連弩,如同一個頑童得到了最喜愛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