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氣長 第一百八十章 那個地方的皇帝

字數:5448   加入書籤

A+A-


    劍氣淩霄!
    大年初一,慶元四處都有著濃烈喜氣,一來是慶祝新年,二來則是慶祝新皇登基。
    那位在雪中跪了許久的皇帝還是沒熬過除夕,就在除夕當晚駕崩。
    而朝堂官員好像對此早有準備,在皇帝駕崩之後,隻花費了極少功夫便重新立下皇帝。
    速度之快,舉世罕見。
    最新的這位慶元皇帝叫做李安民,是慶元很偏遠的一處王爺支脈所生,按理來說應該得不到這個位置,隻不達這是按理,那除此之外自然有不按道理的。
    這位新皇登基,背後有著讀書人的身影,更準確來說是三教。
    原因為何?則是因為大周天子。
    大周天子已經掌握了氣運之法不再受三教所製衡,就算以後在爭鬥隻是保持中立,也是一件麻煩事。
    畢竟氣運之道,玄之又玄,能打,但又殺不得,就像是一條泥鰍滑不留手,看著就有些鬧心。
    而為了應對大周天子,三教聖人在合計之後便做出個決定,既然你大周天子可以擁有氣運之法而等同於聖人,那我再扶持一個便是。
    大周天下雖大,慶元比之不足,可同樣是一方天地,隻要慶元吞並其餘小國,再加上三教在後麵助力。
    同樣是不差的。
    國家對國家,以氣運之法互相攻擊,雙方不沾因果,這算是最好的應對法子。
    李安民坐在龍椅上,麵對百官朝拜,麵容雖然稚嫩,但在龍椅龍袍襯托之下卻是有著格外一番的威嚴。
    而在這位皇帝身旁,木華先生赫然同在。
    世俗皇帝的事情雖然重要,但卻並不能讓三教聖人親自下場,於是便由木華先生來做這件事。
    依舊是儒教占了大頭。
    百官朝拜完之後,李安民便算是徹底坐上了這個位置,而就在朝拜結束的這一刻,便有大量氣運向他湧來。
    這位不通修行的皇帝開始默念氣運之法,就在這短短一刹那間,便走完了許多修士要花費百年的功夫才能達到境界。
    現如今的他,是洞虛,距離下一個境界悟道也隻是差那麽半步而已。
    隻要吞並幾個國家,境界自然便會上去。
    修行如此簡單,實在讓人不禁感歎。
    朝會結束之後,李安民站在皇宮城頭,通過氣運看著自己的國家,心中不由豪情萬丈。
    這時的他沒有再穿龍袍,而是穿著一身儒衫,冷風吹過衣罷,很像是個讀書人。
    準確來說就是個讀書人。
    這也是儒教為何會選他的原因,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皇帝是自家的,那自然是最好不過。
    木華先生依舊是在他身旁,兩人就這麽站在城牆上,頗有些高處不勝寒之意。
    李安民摸著城磚,心中思緒紛飛,然後很快便下了一個決定。
    “
    我想出兵。”
    木華先生聽到這句話並沒有意外,而是覺得在情理之中,並且還希望更快一些。
    扶持著一個普通人走向聖人位格,哪個讀書人不想?
    除去爭鬥之外,想的最多的便是治國與平天下。
    慶元說大也大,說不大也不大,很難讓這位先生施展拳腳。
    木華先生看著城牆下守城的將士,說道“兵將足,糧草豐,隨時可以出兵,必要時刻,三教會出手。”
    前麵半句話其實並不怎麽重要,重要的是最後一句,三教出手,幾乎就算是奠定了勝局。
    畢竟這些人在世俗人眼中可以算作神仙,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不須去戰場上真刀真槍廝殺,隻要施展幾個法術,就可以改變一場戰爭走向。
    戰爭之間,有著天時地利人和一說。
    而修士,占據的就是天時。
    李安民嗯了一聲,然後沒有說什麽,隻是就這樣跳下城牆。
    平安著地。
    李安民自身無恙,倒是將在下麵候著的待從嚇了個半死,一個個心有餘悸。
    哪怕他們知道了皇帝得到神仙傳授可以刀槍不入呼風喚雨,也難免會心生害怕。
    李安民麵容溫和,溫聲說道“去把大將軍找來,朕有事對他說。”
    說完之後,李安民便回了書房,然後就在書房中,和大將軍說了許久的話,直到午飯過後的光景大將軍才一臉興奮的走出來,渾身都散發著彪悍氣息。
    有人問也不說,隻是笑著做神秘狀說你以後會知道的。
    然後這件事就在皇宮傳開,一時間眾說紛紜。
    李安民坐在書房椅子上,沒有去批奏折,而是在讀一本儒書。
    聲音朗朗,悅人動聽。
    ……
    楊亦禦劍回到劍宗,並未像往常一樣回到蕩劍崖,而是站在山下小道上,看著躺了一地的劍,神情感歎。
    他能成就劍仙,有著多方原因和多方助力,但這些藏劍樓的劍是同樣也是關鍵。
    要不是有這些劍撐住一擊,恐怕到後來也等不到秋風來臨。
    楊亦認真道“謝謝!”
    他四周無人,因此這句話不是對人說的,而是對這些劍說。
    長劍有靈,聽到這句話,紛紛震動起來,各式各樣的劍鳴散發,言語中也隻有一個意思,不用。
    楊亦隨即一笑,然後抬手,再次禦使這些劍。
    藏劍樓中,樓主正在看書,聽到劍鳴後便抬起頭,正好看見萬劍歸樓的光景,再然後,就見到了帶劍而來的楊亦。
    楊亦人還未至,聲以先來。
    “怎樣,不錯吧,有沒有嚇掉你的下巴?”
    滿滿的驕傲與意氣風發。
    樓主笑了笑,不在這個
    問題上多做爭辯,而是輕聲道“楊劍仙。”
    楊亦哈哈大笑,“你這句話我喜歡聽,不妨再多說幾遍來聽聽。”
    樓主並未如楊亦的願,隻是放下手中書,上下打量幾番楊亦,然後問了個問題。
    劍仙境界到底是個怎麽境界?
    楊亦坐在凳子上,摸了摸下巴,“不知道該如何同你講,就像當時林殊歸說的那樣,個人有個人的緣法,得自己去悟。”
    樓主木然無語,心想這個道理我早就知道還用得你來說,這不是畫蛇添足嗎?
    說了半天不還是一句廢話。
    楊亦笑了笑,繼續說道“從今日起,劍宗開山。”
    樓主點點頭,沒有說什麽,說句實在的,劍宗無論開不開山,都和這位樓主沒有什麽關係,畢竟樓主隻能待在藏劍樓,已經有很久沒有下過山。
    開了又能去哪?不還是在這裏待著,隻不過那些小輩應該會開心不少。
    消息很快隨著楊亦歸來傳出,劍宗上下一片歡騰,喜悅當真肉眼可見。
    劍宗終於出了一位屬於自己的劍仙,相比以後就不會再受人欺負了,並且劍宗能開山他們能下山,這也是一件喜事。
    總待在山上也不是件事,畢竟劍宗就隻有這麽大,除非那些一心想要突破劍道的前輩能困守於一地熬得住寂寞,其他弟子都是盼著想要下山曆練。
    依著最為閑不住的王存陽話來說,待在這地方這麽久,身上都快長蘑菇了。
    誠然長蘑菇是不可能,但也確實是這些弟子的心願。
    王存陽在得到消息後,心中很快就生出想法,若不是趙康不允許他這麽快就下山,說不定這時候他都到了山腳下了。
    王存陽抱著殘陽劍,看著靠在一棵鬆樹下飲酒的趙康,止不住嘟囔道“師父,我為什麽不能下去,我都已經煉法了。”
    趙康吐了個酒嗝,醉眼惺忪,“你境界不夠,下去就是找死。”
    王存陽張張嘴,惱怒搬出了許百川,說許百川都能在下麵混到風生水起自己也可以。
    趙康嗤笑一聲,心中有話沒說出,許百川能下山自然是有著依仗,這些依仗楊亦在後麵跟他說了個大概,甚至還提到了林殊歸。
    有著林殊歸這個劍仙作為依靠,自然是有驚無險。
    你有嗎?
    現在局勢這樣亂,還不如待在山上安心。
    反正不管怎麽說,王存陽依舊不能下山,除非到達心火境界。
    可惜王存陽距離這個境界還有挺長一段路途要走。
    於是便就這樣作罷,乘興而來,沮喪而回。
    趙康嘴角帶笑,倒是截然不同。
    不多時,酒喝完了,趙康就這樣提著空了的酒壇起身走上一條小道。
    小道通往薑令住的地方,那裏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