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二節小河墓地(2)

字數:1998   加入書籤

A+A-




    “莫非這是個墓地?”曾呂仔細查看了下地上零散的骨骸,疑惑不解的說。

    “這一定是個墓地,毫無疑問,這一定是一個樓蘭古遺址———古城居民們的公共墓地,你們看四處散落的雜七雜八的隨葬物品就可見一斑,所以一定是這樣的。”王公子肯定的說,他羽扇綸巾的樣子可真是迷人。小飛醍醐灌頂的對我竊竊私語:“我知道了,這一定是小河墓地,沒有想到在千年之前,我們居然偶然邂逅了它,提前看到了它的廬山真麵目。這種事情真是可遇不可求呀,科學家們孜孜以求的東西我們這些普通人居然無意中發現了,真是讓人興奮不已呀。”

    我仔細查看了一下,這墓地的規模十分宏大,從形成到最終廢棄,應延續了較長時間,而我們看到的表麵應該屬上層遺存,是墓地晚期的文化麵貌。從我們攜帶的碳14測定,古墓溝第一類型墓葬的絕對年代在距大宋2800年左右。突兀而起的小河墓地經過長時間連續建構,可以肯定至少有3層以上的墓葬疊壓。越往下層,距今的年代應該更為久遠。

    我若有所思了半天,好奇的問小飛:“小河墓地是什麽呀,我怎麽一無所知呢?好像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小飛嬉皮笑臉的說:“不知道了吧,這回你是頭發長,見識短了吧,這可是大名鼎鼎的小河墓地喲!小河墓地位於羅布泊地區孔雀河下遊河穀南約60公裏的羅布沙漠中,小河以東102公裏就是著名的樓蘭遺址。墓地沙山高出地表7.75米,麵積2500平方米。小河墓地,被評為2004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瑞典考古學家貝格曼在1939年發表的《新疆考古研究》中大致推斷小河墓地的年代早於中國統治樓蘭王國時期,即公元2~3世紀。他認為墓地所屬文化等同於斯文·赫定在羅布泊西北發現的36號墓、斯坦因在孔雀河北岸發現的LT、LS,在羅布泊西北附近發現的LF、LQ墓葬。這些墓葬具有典型的土著特征,互相之間存在著年代上的差異,而小河墓地應該比羅布泊其它土著墓葬更為古老。通過小河墓地的發現,將更有助於了解遠古羅布泊居民物質、精神文化的眾多信息,據說這是個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葬。而且小河墓地被世界考古學界認為是中亞曆史和考古上沙埋文明中最難解的千古之謎。”

    我驚訝的長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故意對小飛讚不絕口的說:“確實佩服,你真是學識淵博,博學多才,學貫中西,學富五車,深得魏晉諸朝遺風,將唐風宋骨發揚得入木三分,我能在有生之年認識您這種傑出精英,實在是我三生之幸啊。你讓我深深地了解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句話的深意,今天我對你的佩服真是我對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呀。”

    小飛不好意思的紅著臉說:“其實也是職業習慣,知道多點兒很正常,其實本來我們盜墓集團的前身,盜墓革命委員會之前也有打算發現的,沒有想到被那幫外國人捷足先登了,所以一直耿耿於懷,所以集團要求我們必須有前瞻意識,高屋建瓴的能力,這可是我們學習時的經典案例呢。”

    流沙一不小心觸碰了什麽東西,突然沙地裏一陣巨響,如同巨雷一般,數口照型奇特,碩大無比,古裏古怪,用厚重的牛皮重重包裹的船一般的口口棺材衝破厚厚的黃沙,突如其來的出現在我們麵前,嚇得我們魂飛魄散,都拿出閃閃發光的寶劍嚴陣以待,不過好像沒有什麽反應,也沒有《鬼吹燈》,《盜墓筆記》那樣的血紅色,張開血噴大口的粽子向我們撲過來,等了半天,沒有什麽動靜,我們才長長的鬆了口氣,小飛好奇的問我們要不要打開棺槨,看個究竟,我們都異口同聲的答應了,確實也十分好奇木棺,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與眾不同的棺槨,真是令人歎為觀止,令人感覺匪夷所思,意想不到,這像倒扣在岸上的木船,將死者罩在其中,隔絕了生與死的時空。小河墓地出土的這種奇異墓葬引起了我們強烈的興趣,我們好奇的仔細打量起來,隻見兩根胡楊樹幹被加工成一對比人體稍長一些的括號形,這是棺木的側板,括號兩頭對接在一起,將擋板楔入棺板兩端的凹槽中固定,沒有棺底,棺蓋是10多塊寬度依棺木弧形而截取的小擋板。而那些厚厚的牛皮,估計是一隻隻活蹦亂跳的活牛被當場宰殺剝皮,所以最初這些整個棺木被新鮮的牛皮包裹。牛皮在幹燥的過程中不斷收縮,沙漠中幹旱的氣候會蒸發掉牛皮中所有的水分。最後牛皮緊緊地、嚴密地將棺木包裹,表麵變得像盾牌一樣堅固,棺蓋——那些擺放上去不加固定的小擋板便因此非常牢固,所以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神奇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