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節瑪雅文明

字數:7731   加入書籤

A+A-




    胡嬌嬌好奇的問;“對了,你們大家都來暢抒己見,都來說說看,什麽是瑪雅呀?完全沒有聽說過,真是太孤陋寡聞呢,幸好有這個飛碟的好東西,順便出了一趟國,真是大開眼界,親眼所見了傳說中的埃及金字塔的神秘和壯觀,不過瑪雅真是沒有聽過,有這麽一個國家嗎?瑪雅到底在哪裏呀?還有金字塔不一直被認為是是埃及的象征,這瑪雅也有金字塔嗎?是那些埃及法老派人過去修的嗎?小飛哥,你古書看得多,見多識廣,博聞強識,還是你來說說吧。“

    小飛洋洋灑灑的說起來:“瑪雅是瑪雅人、和瑪雅文明的統稱和簡稱。瑪雅文明是北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美洲古代文明的傑出代表,因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馬拉、伯利茲以及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雖然處於新石器時代,但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麵都有極高成就。瑪雅文明與印加帝國及阿茲特克帝國並列為美洲三大文明瑪雅文明形成於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400年建立早期奴隸製國家,公元3—9世紀為繁盛期,15世紀遭受西班牙人等歐洲移民者的毀滅,此後瑪雅文明衰落,長期湮沒在熱帶叢林中。瑪雅文明,是地球上最神秘的文明之一,曾經的科技與文化的高度繁榮,為瑪雅人帶來不可估量的財富與權力,給世人留下的遺跡也讓後人研究不輟。大約發端於公元前1800年,奇琴伊察則始建於公元5世紀,7世紀時占地麵積達25平方公裏。瑪雅人在這裏用石頭建造了數百座建築物,這是瑪雅文明發展到鼎盛時期的產物。這些建築不僅高大雄偉,而且雕有精美的裝飾紋,顯示出古瑪雅人高超的建築藝術水平。瑪雅金字塔的造型與埃及金字塔截然不同,不過同樣很不可思議的建築物,那些巨大的石塊如何切鑿,搬運到叢林的深處,再把一塊塊十幾噸的石塊堆積起來,堆高至七十米處,沒有先進的交通工具及起重設備,是難以完成的。而生活在叢林裏的民族,為何花費如此巨大的人力建立一個天文觀測網?曆史記載,望遠鏡是伽利略十六世紀發明的,接著才有大型天文台出現,而天文觀測網的觀念是近代才出現的,如此的觀念相當先進。至今是個迷,由此可以肯定,瑪雅人當時的天文科學與今天相比毫不遜色。傳說瑪雅人在3000年前就開始建造宗教性建築,最早的遺跡由一些簡單的土墳組成,後來演化為金字塔——瑪雅人的金字塔與埃及人的金字塔在造型上略有不同,其建築作用有本質區別:埃及人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統治者法老的陵墓,科學家推測瑪雅人的金字塔其中的一個重要作用則是舉行祭祀與慶典祭壇。早期的瑪雅文明似乎受到更早的奧爾梅克文明的影響。

    依據中美洲編年,瑪雅曆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後古典期。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也稱形成期,曆法及文字的發明、紀念碑的設立及建築的興建均在此時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約4世紀-9世紀),此時期文字的使用、紀念碑的設立、建築的興建及藝術的發揮均在此時期達於極盛;後古典期(約9世紀-16世紀),此時期北部興起奇琴·伊察及烏斯馬爾等城邦興起,文化也逐漸式微(衰弱)。瑪雅從來不像中國、埃及等文明擁有一個統一的強大帝國,全盛期的瑪雅地區分成數以百計的城邦,然而瑪雅各邦在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及習俗傳統上卻屬於同一個文化圈。16世紀時,瑪雅文化的傳承者阿茲特克帝國被西班牙帝國消滅。瑪雅文明是最古老而充滿智慧的一個部落種族,瑪雅文明因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是美洲印第安瑪雅人在與亞、非、歐古代文明隔絕的條件下,獨立創造的偉大文明,其遺址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東南部)、猶加敦半島、巴拿馬、危地馬拉和洪都拉斯等地,後古典時期瑪雅人主要生活在卡瓦頓多。瑪雅文明誕生於公元前10世紀,分為前古典期、古典期和後古典期三個時期,其中公元3至9世紀為其鼎盛時期。

    瑪雅文明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前人類取得的驚人成就。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等諸多方麵,都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相比而言,西半球這塊大地上誕生的另外兩大文明——阿茲台克文明和印加文明,與瑪雅文明都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讓人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瑪雅文明與奇跡般地崛起和發展一樣,其衰亡和消失充滿神秘色彩。公元8世紀瑪雅人放棄了高度發達的文明,大舉遷移。創建的每個中心城市都終止新的建築,城市被完全放棄,繁華的大城市變得荒蕪。瑪雅文明一夜之間消失於美洲的熱帶叢林中。到11世紀後期,瑪雅文明雖然得到了部分複興,然而,相對於全盛時期,其輝煌早已不比往昔。隨著資本主義海外擴張的血腥行動,瑪雅文明最後被平行空間的大明殖民者徹底摧毀。

    19世紀30年代,美國人約翰·斯蒂芬斯在洪都拉斯的熱帶叢林中首次發現了瑪雅古文明遺址。從此以後,世界各國的考古學家在中美洲的叢林和荒原上又發現了許多處被棄的瑪雅古代城市遺跡。瑪雅人在沒有金屬工具、運輸工具的情況下,僅憑借新石器時代的原始生產工具,創造出燦爛而輝煌的文明。瑪雅文明的建築工程達到世界最高水平,能對堅固的石料進行雕鏤加工。通過長期觀測天象,已經掌握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的運動規律;雕刻、彩陶、壁畫有很高藝術價值,被稱為“美洲的希臘”。瑪雅文明是一個非常古老而神秘的文明。首先瑪雅文明屬於石器文明,瑪雅人未發明使用青銅器,更不用說鐵器。其次,掌握高度的建造技術,瑪雅人不會使用銅鐵、輪車。輪子的概念雖然在陶器等文物中出現,但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實用化,卻創造了高度的城市文明。再次,農業以玉米為主食,所以又稱為“玉米文明”。沒有牛馬豬羊,沒有出現畜牧業的痕跡,農民采用的是一種極原始的米爾帕耕作法。還有數學采用二十進製,發現並使用了“零”的概念(一說由奧爾梅克人傳授),掌握高度的數學和天文曆法知識。最後使用獨特的象形文字——瑪雅文字。瑪雅文字比現在的文字更為複雜,因為例如字母文字,是一維,隻有左右之分;漢字,二維,有上下左右之分;但瑪雅文字,是三維,不僅有上下左右之分,還有遠近之分;其閱讀順序是先左後右,先上後下,先近後遠。

    後來探險家約翰·史蒂芬斯在中美洲洪都拉斯的熱帶雨林中發現古瑪雅人的遺跡:壯麗的金字塔、富有的宮殿和用象形文字刻在石板上的高度精確的曆法。瑪雅人的文明足跡北起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南至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直達安第斯山脈。考古學界對瑪雅文明湮滅之謎,提出了許多假設:諸如外族入侵、人口爆炸、疾病、氣候變化等,給瑪雅文明塗上了濃厚神秘的色彩。為解開這個千古之謎,20世紀,一支包括考古學家、動物學家和營養學家在內的共45名學者組成的多學科考察隊,踏遍了危地馬拉佩藤雨林地區。這支科考隊用了6年時間,對200多處瑪雅文明遺址進行了考察,得出結論:瑪雅文明是因爭奪財富及權勢的血腥內戰,自相殘殺而毀滅。瑪雅人並非傳說中熱愛和平的民族。相反,在公元300—700年這個全盛期,毗鄰城邦的瑪雅貴族們一直進行爭權奪利的戰爭。瑪雅人的戰卒們用矛和棒作兵器,襲擊其它城市,其目的是抓俘虜,並將其交給已方祭司,作為向神獻祭的祭品,這種祭祀正是瑪雅社會崇拜神靈的標誌。

    瑪雅社會曾經相當繁榮。農民墾植畦田、梯田和沼澤水田,生產的糧食能供養激增的人口。工匠以燧、石、骨角、貝殼製作藝術品,製作棉織品,雕刻石碑銘文,繪製陶器和壁畫。商品交易盛行。自公元7世紀中期開始,瑪雅社會衰落。隨著政治聯姻的增多,除長子外的其他王室兄弟受到排擠。一些王子離開家園尋找新的城市,其餘的人則留下來爭奪繼承權。這種“內鬥”由原來為祭祀而戰變成了爭奪珠寶、奢侈品、王權、美女等,戰爭永無休止,生靈塗炭,貿易中斷,城毀鄉滅,最後隻剩10%的人幸存下來。公元761年,杜斯-彼拉斯城的王宮覆滅可視為瑪雅社會衰落的一個起點。杜斯-彼拉斯是方圓1500英裏的中心城邦,它遭到從鄰近托瑪瑞弟托城來的敵人的攻擊。一個裝有13個8歲—55歲的男人頭顱的洞窟證明該城被攻占時遭到斬草除根的大屠殺。8天後(這些細節被精確地記錄在石頭刻板上),勝利者舉行了“終結典禮”,砸爛了王座、神廟和刻板。一些貴族逃到附近的阿瓜迪卡城——一個巨大裂縫環繞的天然要塞,苟延殘喘了40年,最終還是遭到敵人的攻占陷落。公元800年,阿瓜迪卡已是一座鬼城。

    今日仍有200萬以上的瑪雅人後裔居住在危地馬拉低地,以及墨西哥、伯利茲、洪都拉斯等處。但是瑪雅文化的精華如象形文字、天文、曆法等知識已消失殆盡,未能留給後代。

    還有就是著名的瑪雅語言,地球並非人類所有,人類卻屬於地球所有。——根據瑪雅預言,我們的地球已經在所謂的第5太陽紀,迄今為止,地球已經過四個太陽紀,而在每一紀結束時,都會發生驚心動魄的毀滅。第一個太陽紀是馬特拉克堤利,最後為一場洪水所滅,一說為諾亞的洪水。第二個太陽紀是伊厄科特爾,被風神吹的四散零落。第三個太陽紀是奎雅維洛,則是因天降火雨而步向毀滅之路。第四個太陽紀是宗德裏裏克,是在火雨的肆虐下引發大地震滅亡。瑪雅預言說,從第一到第四個太陽紀末期,地球皆陷入空前大混亂中,而且在慘不忍賭的悲劇下落幕,地球在滅亡之前,一定會先發出警告。瑪雅預言大多是年代紀錄,宣告在“第五太陽紀”時終結,因此,瑪雅預言地球將在此時更新。第五太陽紀始於瑪雅紀元3113年,曆經瑪雅大周期5125年後,走向新紀元,並非世界末日。現今公曆對照此日期,在公元2012年12月21日。瑪雅人篤信宗教,文化生活富於宗教色彩。他們崇拜太陽神、雨神、五穀神、死神、戰神、風神、玉米神等。太陽神居於諸神之上,被尊為上帝的化身。此外,行祖先崇拜,相信靈魂不滅。瑪雅國家兼管宗教事務,首都即為宗教中心。自從1839年美國人約翰·斯蒂芬斯在洪都拉斯的熱帶叢林中第一次發現瑪雅古文明遺址以來,世界各國考古人員在中美的叢林和荒原上共發現170多處瑪雅古代城市遺跡,瑪雅文明的足跡北起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南至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直達安第斯山脈。神秘的瑪雅民族在南美熱帶叢林中建造了一座座規模驚人的巨型建築。雄偉壯觀的提卡爾城,其電腦複原圖出現時,許多現代城市的設計師也自歎弗如:建於7世紀的帕倫克宮,殿麵長100米,寬80米。烏克斯瑪爾的總督府,由22500塊石雕拚成精心設計的圖案,分毫不差。奇琴·伊察的武士廟,屋頂雖已消失,巍然聳立的1000根石柱仍然令人想起當年的氣魄。這一切都使人感到,這是個不平凡的民族。隨著對瑪雅文化的進一步考察,人們驚奇地發現,幾千年前的瑪雅人竟有無與倫比的數學造詣,有獨特的謎一樣的文字。奇琴·伊察、提卡爾、帕倫克等地的巨型建築並非出自瑪雅人的實際生活需要、而是嚴格依照神奇的瑪雅曆法周期建造。

    瑪雅人的曆法和天文知識非常精確,他們使用一點、一橫與一個代表零的貝形符號來表示數字。考古學家研究瑪雅人的數字係統時,發現他們的數字表達與算盤的算珠有異曲同工之妙,使用三個符號:一點、一橫、一個代表零的貝形符號就可以表示任何數字。類似的原理今天被應用在電腦的二進位製上。這種計數方法,使用於天文學的數字,在危地馬拉的吉裏瓜發現稱為石標的雕刻石柱中,記載著九千萬年、四億年的數字。瑪雅的曆法非常複雜,有以260日為周期的卓金曆、6個月為周期的太陰曆、29日及30日為周期的太陰月曆、365日為周期的太陽曆等不同周期的不同曆法。現代天文觀測一年是365.2422天,而瑪雅人已測出一年是365.2420天,與現代隻相差0.0002天,大約18秒。瑪雅人運算出來著名的金星公式:月球 20x13=260260x2x73=37960太陽 8x13=104 104x5x73=37960金星 5x13=6565x8x73=37960這些公式的意思是,每一種周期經過37960天後,便會相遇在一條直線上,根據瑪雅人的神話傳說,那時神祇就會到一處寧靜的休息處所。金星曆年是指金星環繞太陽一周所需要的時間,瑪雅人費了384年的觀察期,算出584的金星曆年(他們發現金星在八個地球年中剛好走了五圈,然後重複循環,便用5除8個地球年的天數——2920——得出584天),今日計算則為583.92天,誤差率每天不到12秒,每月隻有6分鍾。以如此高的精確度計算出金星曆年,實在是不可思議。瑪雅計日的單位出奇的大,考古學家已經知道的數值為:20金(Kin)(天)=1烏納(Unial)(月)或20天,20盾(Tun)=1卡盾(Katun)或7200天20(卡盾)=1伯克盾(Baktun)或144000天,20金奇盾=1阿托盾或23040000000天。他們為何要發展如此巨大的數字?這個數字單位大到即使是現代人也用不上。以今天的科學眼光來看,如此巨大的數字隻有天文學會用到。天文學家經常要用很大的數字單位表示星係間的距離,隻有天文學才會這麽大。在瑪雅曆法中卓金曆的曆法,以一年為260天計算。奇怪的是在太陽係內卻沒有一個適用這種曆法的星球。依照這種曆法,這顆行星的大致位置應在金星和地球之間。卓金曆中的符號,表達瑪雅人所描述的銀河核心,與太極陰陽圖非常相似。有瑪雅學者認為,卓金曆的曆法記載了銀河季候的運行規律,據卓金曆所言:地球已處在第五個太陽紀,這是最後一個太陽紀。在銀河季候的這一時期,太陽係正在經曆一個曆時5100多年的大周期。時間從公元前3113年起到公元2012年止。在這個大周期中,地球以及太陽係正在通過一束來自銀河係核心的銀河射線。這束射線的橫截麵直徑為5125地球年。換言之,地球通過這束射線需要5125年。瑪雅人把這個大周期劃分為13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演化都有著十分詳細的記載。13個階段中每一個階段又劃分為20個演化時期。每個時期曆時20年。曆法循環與中國的天幹地支十分相似。曆法是循環不已的,不是像公元紀年直線似的沒有終點。認為自創世以來,地球已經過四個太陽紀。當太陽係諸星體經曆完這束銀河射線的大周期之後,將會發生根本變化,

    而且他們把一年分為18個月,測算的地球年為365.2420天,現代測算為365.2422天,誤差僅0.0002天,就是說5000年誤差僅一天。測算的金星年為584天,與現代測算50年內誤差僅7秒。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幾千年前的瑪雅人如何能有如此精確的計算?特殊的宗教紀年法卓金年從何而來?實在令人不解!因為這種紀年法不是以地球上觀察到的任何一種天體的運行為依據,以致有人認為,卓金年曆法是瑪雅人的祖先根據另一個至今我們尚不知道的星球製訂的。瑪雅人至少在公元前4世紀就掌握了0這個數字概念,比中國人和歐洲人早了800年至1000年。瑪雅人創造了20進位計數法,數字演算可沿用到400萬年以後。這樣龐大的天文數字,隻有在現代星際航行和測算星空距離時才用得上。而幾千年前的瑪雅人刀耕火種,用樹葉遮體,用可可豆作媒介以物換物,如此的數字演算他們用得著嗎?瑪雅人的曆法可以維持到4億年以後,計算的太陽年與金星年的差數可以精確到小數點以後的4位數字,有自己的文字——用800個符號和圖形組成的象形文字,詞匯量多達3萬個。有精美絕倫的雕刻、繪畫和藝術。然而在這個登峰造極的高度文明誕生之前,瑪雅人巢居樹穴以采集為生,這樣的原始部落為何突然產生如此高度的文明?即使到了16世紀,西班牙人在布滿古跡遺址的尤卡坦半島上看到的印第安人,還是以樹葉遮體、住泥巴茅屋、以采集狩獵糊口。顯然那種精確的天文曆法和數學,那種令全世界景仰的文明、藝術,都遠超出當地印第安土著幾近原始生活的實際需求。令人疑惑:古代瑪雅人是怎樣得到如此高深的知識的?燦爛的瑪雅文化是如何產生的?後來又是怎樣銷聲匿跡的?於是,有些學者提出一種大膽的假想:在遙遠的古代,美洲熱帶叢林中可能來過一批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智能生命,他們教授尚在原始時代的瑪雅人各種先進知識,然後飄然而去。他們被瑪雅人認為是天神。瑪雅文化中令人難以理解的高深知識,就是出於外星人的傳授。

    科學家利用尖端的光學技術,考古學家們在危地馬拉北部發現了一個隱藏在叢林之中的瑪雅文明特大都市,這裏有6萬多個房屋、皇宮、高架道路以及其他人造建築等的遺跡。專家稱,這是瑪雅考古的重大突破。報道稱,考古學家們運用的技術被稱作光學探測和測距(LiDAR),團隊利用這種技術,在2100平方公裏的範圍內繪製這特大都市的地圖。這一技術幫助他們從飛機航拍圖中移除了樹冠,無須砍伐森林,就揭示出這一隱藏在森林之中數百年的文明廢墟。考古學家還發現複雜的高架道路網,連接這一區域所有瑪雅城市,就算是雨季也能方便通行,而且路幅夠寬,可以推測當時交通量很大,貿易頻繁。LiDAR圖像還顯示,存在支持集約型農業的複雜灌溉和梯田係統,能夠為大量工人提供糧食。專家還發現驚人的防禦設施,包括圍牆、防禦牆和堡壘,顯示瑪雅文明投入防禦的資源比專家以為的多。伊達卡大學考古學家托馬斯·加裏森表示,LiDAR的圖像清楚顯示,這一地區是一個定居點係統,其規模和人口密度被嚴重低估。他表示,這一發現具有重大意義,改變遊戲規則。報道稱,瑪雅文明的鼎盛時期約在1500年前,這顯示瑪雅文明的規模比專家估計的更大,總人口可能達1000萬到1500萬。“

    不過瑪雅文明的內容太豐富複雜,所以小飛再怎麽博聞強識,也記不住那麽多,於是說了一會兒幹脆拿出手機照本宣科起來,其他的古代人除了段公子以外,其他人都聽得一頭霧水,雲裏霧裏。一休哥看小飛對著手機振振有詞,他和我們一路隨行了很久,還第一次看小飛用這東西,好奇的說,這什麽寶貝,小飛倒也大方,順便從背包裏麵拿出一個手機贈與他,說以前在我們那後山發現的古董,很高科技,他趕緊謝過小飛之後,在小飛的耐心指導下專心致誌,全神貫注的學習手機的用法。胡嬌嬌不以為然的說:“這有什麽,小飛哥,我還以為你博學多聞呢,原來是它的功勞喲。不過我對這手機的功能不太熟,以為隻能打電話,沒有想到居然還能查東西,上麵寫得都有,來,你快來教教我,我也想自己看看。“她也不由自主的拿出她的手機,好奇的讓小飛教她打開使用手機裏百度的功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