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字數:3103   加入書籤

A+A-




    孟青油鹽不進,行事頗似商賈,不見利益便不鬆口,然而她又根本瞧不上太皇太後許出的利益,仿佛隻當那是天上的浮雲,看看便罷,就是不肯伸手去夠,這又極不似那些逐利而往的人。

    若是那些朝堂上的臣子能學到她這一點,就會少了許多無端的爭執,可當這樣一個人坐在了太皇太後的對麵,並且冷硬得像是塊石頭,捂不熱也容易被撞破了頭,太皇太後就覺得鬱悶了。

    她看得出來,祁澤根本就以孟青的想法為主,一點兒都沒想過要去爭皇位。他那冷淡的臉色裏,太皇太後竟然品出了一點避之不及。

    但他一個男人,說話真是不中聽,換了個年輕氣盛的,得被他們給氣死。饒是太皇太後有求於人,可見他們這般,也是略咬緊了牙。

    這場談話並沒有像太皇太後預想的那樣順利,顯然已經陷入了僵局,可等他們鬆口也不行,難道現在就要將她的籌碼拋出去?

    太皇太後心裏知道,之前她說的所謂“誠意”,根本比不上她認為的“正事”,甚至根本不能算是一個籌碼,交換不來什麽。

    那件秘辛除了能勾起不堪的回憶以外可能毫無用處,聽了反而可能讓他們兩人都被激怒。隻要想想就知道是虧本的買賣,就是最吝嗇的商人都不會拿來換取金銀,怎奈何他們並沒有對太皇太後許下的利益心動,才讓她陷入了窘迫之中。

    往常太皇太後想要做成什麽事,都不需明說,可能隻是身邊人“巧合”說漏了嘴,透露出風向來,便有無數人爭搶者來做她的馬前卒,需要她自己做這樣兩難抉擇的時候仿佛都是上輩子了。

    可孟青和祁澤不是“那些人”,他們並不需要討好太皇太後,而她甚至都看不穿他們究竟有沒有,好像唯一能動搖他們的隻有他們自己的同情和憐憫,然而因為舊事,對太皇太後而言,這點縫隙都被堵上了。

    剩下的路好像隻有“以誠相待”了,太皇太後想了想,決定冒險一試。

    隻這麽一會兒功夫,孟青很敏銳地察覺到太皇太後的眼神變了。她原本倒也不是目下無塵,但此刻比之方才,還是少了些輕視。

    這輕視或許隻是因為她這些年養尊處優習慣了,但不得不說,撇開這些輕視,太皇太後的態度都顯得鄭重了許多。

    事出必定有因,改變不代表都是好的,孟青暗自警惕起來。

    祁澤雖然在這宮裏生活了十年,但對太皇太後的了解並不比孟青深,他一樣察覺到了太皇太後的變化,隻是不明白為什麽。

    在他們已經明確表明明都城的前程對他們而言毫無意義之後,她還能有什麽籌碼?

    別人的秘辛、朝堂上的風向,這些都是卓淩想要的,或許可以在他那裏換到些什麽,可也沒有必要從他們手裏過一次,再交到卓淩那裏去。

    卻不想,太皇太後要說的事和他們兩人都有關係,但與孟青關係更大,竟是當年她被“拐”的緣由。

    原本因為聽說孟青對孟家大房不假辭色,覺得在這件事上“有利可圖”,也有前麵的鋪墊,太皇太後才會留在最後做她所謂的誠意。

    然而就算是這會兒說出去隻會激怒他們,也不得不說了。

    既然要說,便沒有那些雜七雜八的客套話,太皇太後單刀直入,道“既然我沒有能力打動你們,便也不費這個力氣了,還有一件事沒有說,希望你們能有這個耐心聽我說完。”

    祁澤本來都想走了,但隻是一會兒功夫,倒也能等。

    主要還是他們本就想知道太皇太後究竟為何如此反常,來都來了,聽過她的話再走也不是不行。

    可太皇太後再一開口,竟是說“當年選了小六繼任是出自我的私心,其中的打算我想你也能猜到,但還有你不知的。因為你又與卓淩不同,和我並非親生,未免你被養大了胃口,我聽了家裏的建議,準備給你選一個家世不顯的皇後,免了再來一家外戚爭權。

    “幾個小官家裏,挑了一家姓孟的,他家大房的嫡女有父無母,父親又沒本事,竟是所有人選裏最好的。隻不過這件事還在商議中,隻是給孟家透出了一點風聲,並未下明旨,也沒告訴你。哪能想到不久宮中就起了大火,你丟了,那宮外的孟家這麽巧也把女兒給丟了。

    “我不同於宮中婦人,心硬,不見你人,便當你是死在了火災裏,另選了別人做皇帝,那孟家嫡女沒了,在我這裏也不過是一筆帶過,也另選了皇後。哪能想到卓淩被送去風泉莊,十五年後回來的時候,帶回的他無比信任的人,竟是你們兩個,當真是世事難料。”

    當初太皇太後得了消息,隻覺荒唐,也覺得他們是想報複,所以才會跟著卓淩一道回來,於是當時就想讓人去了結了這段孽緣。

    不過因為種種原因,太皇太後隻出手了一次,隻是那次她派出的人成功地重傷了孟青,讓她幾度在生死邊緣徘徊,卻也能更進一步,反倒是自己丟了性命,也讓太皇太後失去了得力的幫手。

    當年跟在她身邊的老人隻剩下一個,孟青那邊卻有了防備。這些江湖上闖蕩過的年輕人有著太皇太後沒料想到的頑強和堅韌,以及出眾的武功,並不是好惹的人,太皇太後也不能再賭一次,隻好放棄了。

    她倒是察覺到孟青似對當年的真相不甚了解,即便是知道了當初被拐是繼母作祟,卻也以為她是為了家中的財物才起了蠢鈍的心思,也不知道當初她曾差點成了祁澤的皇後。

    祁澤同樣不像是知道這個的,他們之間的感情更多是因為幼時都親人不慈、遇顛沛流離之苦,後來有了青梅竹馬的情誼,這才水到渠成做了夫妻。

    她又感慨道“我原先見了你們,隻覺天下巧合竟是聚在了一起,還真有月老的紅線,你們兩個都離開了明都城,竟也能走到一起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