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第251章 欽差

字數:945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混唐 !

    入夜時分,張寶兒、江雨樵、華叔和影兒四人避開官兵的包圍圈,潛入大山深處。

    南蠻人基本都住在偏僻的山嶺內,找到他們不是一件易事。張寶兒四人對大山的一無所知,僅憑著江雨樵從朋友那裏弄來的簡易圖示,朝著大概方位潛行。

    子夜時分,他們來到了半山腰,有一處瀑布砸開的深潭,潭水特別清澈。從山上順流而下的泉水滾過一塊巨石,俯衝而下,瀉入深潭,發出陣陣鳴響。

    江雨樵借著月光,看著手中的圖,對張寶兒道:“應該不遠了,過了前麵的小河,應該到烏頭蠻的山寨了。

    他們順著從深潭流出的小溪往前走,果小溪匯集到了一條河流裏,河岸兩邊是青山,形成一個寬闊的河道,蔚為壯觀!

    再往前看,已經可以看到山寨的燈火了。

    山寨很大,人也住的分散,一幢幢的吊腳樓隻能看見輪廓的房頂,遠遠近近,連成一片。看見眼前的一切,張寶兒一夜的疲倦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輕鬆和期待。

    輕聲行進在南蠻人的寨中,終於,他們看到了寨中一個與眾不同的大竹樓。

    幾人潛伏在草叢中,細細打量著麵前的竹樓。

    之所以說它與眾不同,是因為這個吊腳樓竟然有三層,而別處的隻有兩層。除了屋頂蓋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鑿眼,柱與柱之間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連在一起,。房子四周還有吊樓,樓簷翹角上翻如展翼欲飛。房子四壁用杉木板開槽密鑲,裏裏外外都塗著桐油又幹淨又亮堂。

    樓外的空地上點著篝火,慢慢靠近後,他們發現竹樓外戒備森嚴。

    不過,這些人卻阻擋不了江雨樵。他讓華叔和影兒在原地等候,自己則攜張寶兒悄悄潛縱上了竹樓的樓頂。

    他們聽見竹樓內有爭吵之聲傳來。

    “官兵已經被我們打得落花流水,我們何不趁現在殺了那個狗官?”一個聲音叫囂道。

    “對,我們打進蜀州城去,殺光那些唐人,看他們還敢欺負我們!”另外一個聲音附和道。

    “你們說的好聽,打下蜀州城以後又怎麽辦?大唐的援兵來了,我們能抵擋得住嗎?”一個反對的聲音辯駁道。

    “是呀,現在他們雖然對我們沒有什麽辦法,但唐人要比我們多得多,我們能鬥得過他們嗎?”另一個聲音憂心忡忡道。

    “關鍵是現在,現在該怎麽辦,我們也不想造反,可是我們不造反又有什麽路可以走呢?那個狗官在把我們望絕路上逼呀!”

    “大祭司,我們聽聽大祭司的意見吧!”一人虔誠道,眾人連忙附和。

    這時,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打是不現實的,造反更是自尋死路。真要造反,早幾年仲文煥逼我們背井離鄉的時候,我們就造反了,還用等到今天?”

    說話的顯然是眾人口中的大祭司,他頓了頓又道:“我估摸著仲文煥就是想把我們逼反,然後再名正言順的剿滅我們。他的行徑大唐朝廷肯定不知道,現在的關鍵不時造不造反的問題,而是怎樣讓朝廷知道這件事,由朝廷來處理,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張寶兒聽了不由暗自點頭,這個大祭司非常有遠見,他說到了問題的關鍵。如果是朝廷真要剿滅他們,他們反抗也無濟於事,關鍵是此事是仲文煥欺上瞞下做出來的,朝廷並不知曉。

    張寶兒想了想,附耳對江雨樵悄悄說了句話,江雨樵聽罷愣了愣,張寶兒肯定地點點頭,江雨樵便不再說什麽,帶著張寶兒掠下了竹樓。

    江雨樵將華叔與影兒叫了過來,站在張寶兒身後,張寶兒衝著竹樓的方向大聲喊道:“長安張寶兒前來拜訪烏頭蠻大祭司!”

    張寶兒這一嗓門不僅將外麵的守衛嚇了一跳,而且竹樓內眾人也是一陣慌亂。

    倒是大祭司麵色不變,起身往竹樓外走去,眾位寨主也走出竹樓,他們並沒有下樓梯,而是居高臨下看著張寶兒等人。

    張寶兒也借著火光也打量樓上眾人。

    大祭司朝著旁邊一人使了個眼色,那人向前一步用漢語問道:“不知你等是何人,前來有何貴幹?”

    張寶兒微微一笑,也向前一步:“我來貴寨本來是有一事相求。不過呢,現在想先為貴寨解決一件天大的麻煩!”

    大祭司心中一動,親自問道:“你能替我們什麽麻煩?”

    “以朝廷的名義公正解決蜀州和南蠻之間糾紛!”張寶兒靜靜地說道。

    大祭司轉轉了眼珠:“我們憑什麽相信你?誰能保證你不是仲文煥那狗官的人?”

    “你們不相信我有情可原……”說著張寶兒從懷中掏出一物,向竹樓上丟去。

    大祭司接住張寶兒丟過的物什細細打量。

    張寶兒大言不慚道:“我是朝廷的欽差,專門替陛下巡視各州政務民情這是陛下賜於我的金牌,可以先斬後奏,你說能不能代表朝廷?”

    大祭司半晌無語,突然話題一轉道:“要讓我們相信你,你得有讓我們相信的實力!”

    張寶兒愕然道:“怎麽樣才能算有實力?”

    大祭司直截了當道:“你得派你的手下與我寨中的高手切磋一二!”

    張寶兒細一思量,便明白了大祭司之意。

    果然,大祭司接著說道:“如若我蠻寨最後僥幸勝了,隻請欽差大人答應我等一個條件!”

    張寶兒接口道:“大祭司放心,你的心意我心裏清楚,不會發生你想象的那種情況。無論輸贏,我都答應你了!”

    大祭司見張寶兒侃侃而談,不相信張寶兒猜出了自己的心意:“欽差大人真能答應?”

    “南蠻十八寨雖然是被仲文煥所逼,但畢竟是造反,大祭司是想讓朝廷對此事既往不咎吧?”張寶兒胸有成竹道。

    大祭司果然露出驚訝之色:“欽差大人果然心思縝密,我這也是為南蠻各寨的將來考慮呀!”

    “大祭司,你看我們怎麽切磋比較好?”張寶兒接著問道。

    “這樣吧,你的手下有三個人,我們蠻寨也出三個人,勝者可以繼續,敗者下,直到一方全敗為止!”大祭司見憂心之事已經解決,心情大好,對切磋武功也不是很在意。

    說完,大祭司朝身後一招手。

    張寶兒這才看見大祭司身後立著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都是二十歲上下的年紀。男子渾身散發著淡淡冷的漠氣息,凜冽桀驁的眼神,細細長長的單鳳眼,高挺的鼻梁下是兩瓣噙著驕傲的薄唇。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脖子上帶著一個大大的銀項圈,和他的眼神一樣閃著犀利的光芒。

    女子微小麥色的皮膚看起來很健康,烏黑的頭發瀑布般垂直地披在肩上,臉蛋微微透著淡紅,清澈明亮的瞳孔,彎彎的柳眉,長長的睫毛微微地顫動著。

    見到大祭司招手,年輕男子首先走下樓梯,麵向張寶兒而立。

    “這是我的弟子朗昆,他用的是蠻家功夫,欽差大人請吧!”大祭司向張寶兒介紹到。

    張寶兒還未說話,江雨樵趕緊道:“寶兒,這種事情還是交給我吧!”

    對江雨樵張寶兒是一百個放心,他趕忙小聲叮嚀道:“嶽父大人,咱們是來求人家的,可千萬不能傷人,否則後麵的事就不好辦了!”

    江雨樵點點頭:“我知道輕重,你放心吧!”

    朗昆用的蠻家拳,的確怪異,張寶兒從來沒有見過。不過讓張寶兒感到到更怪異的的是朗昆這個人,也不知怎麽的,張寶兒從見到朗昆第一眼的時候,就感覺到不舒服,但也說不出是什麽原因。

    江雨樵和朗昆兩人你來我往,鬥了數十個回合,江雨樵這才一招險勝朗昆。當然,他這麽做是完全為了給對方留足麵子。

    接著,江雨樵又和另外那個年輕女孩鬥了起來,聽大祭司介紹,這個女子叫作阿芙。女子似乎武功比朗昆要差了許多,沒幾招也敗下陣來。

    最後,大祭司親自出場了。

    大祭司一上場,江雨樵的臉色立刻嚴肅起來,他看得出來,大祭司的武功非常高,而且高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

    江雨樵和大祭司麵對麵站立,互相望著對方,誰也沒有出手,片刻之後,大祭司一抱拳,深深一躬:“閣下功力純厚,老朽甘拜下風!”

    江雨樵趕忙回禮:“大祭司謙讓,我們應該算作平手!”

    江雨樵的確沒有謙虛,剛才兩人雖然沒有出手交鋒,但是互相施展內勁之力絞纏較勁。大祭司的功力並不亞於江雨樵,他雖然是認輸了,但江雨樵心中清楚,大祭司並沒有使全力,心裏對大祭司有了一份惺惺相惜的感覺。

    過完招之後,張寶兒向大祭司一抱拳道:“在下這就回去,將此事盡快解決,明日我們此時此地再見!請大祭司靜等消息!”

    “等等,欽差大人,請將他們二人帶上!”大祭司指著朗昆和阿芙,對張寶兒道:“他們熟悉地形,抄近路帶你到蜀州城可以節約不少時間,他們還會說漢話和南蠻語,欽差大人帶著他們或許會用得上。”

    張寶兒點點頭,也不再說話,幾人跟著朗昆、阿芙離開了山寨。

    回到客棧,張寶兒和幾人商議了一番,便各自歇息了。

    第二天一早,張寶兒便直接前往蜀州刺史府。

    仲文煥還在指揮軍隊圍攻南蠻山寨,刺史府中隻有別駕和長史在。見到欽差大人突然來到,刺史府內一片慌亂,他們趕緊派人去通報仲文煥前來迎接欽差。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仲文煥帶著親軍回到了刺史府,但他並沒有前來參見欽差,而是指揮親軍將刺史府團團圍住。

    華叔見勢不妙,對著仲文煥的親軍大喝道:“張大人乃是陛下親派的欽差,你等難道要造反嗎?”

    眾親兵頓時一愣,讓他們造反,他們還沒有那個膽子!

    仲文煥見親兵猶豫連忙喊道:“別聽他們胡言,他們假冒欽差,就地格殺勿論!”

    原來,仲文煥得知欽差大人到了蜀州城,就明白了大勢不妙,牙一咬,心一橫,就準備先將欽差殺死,然後嫁禍於南蠻山寨,以混淆視聽。

    關鍵時刻,張寶兒絲毫不含糊,他亮出了金牌,對眾人大喝道:“這是當今聖上賜予我的金牌,眾兵丁聽令,速速將仲文煥拿下,可免死罪,否則謀害欽差之罪等同於謀反,勢必將會株連你等家人,何去何從速做決定!”

    聽到張寶兒的話,眾親兵更猶豫了,江雨樵卻不管這些,上前直接將仲文煥擒下。

    張寶兒再次對仲文煥親兵道:“這是最後一次機會,若還不繳械,一律按謀反論處!”

    仲文煥的親兵見大勢已去,紛紛棄械。

    張寶兒一揮手,命令蜀州別駕,手持欽差金牌迅速趕往圍困南蠻山寨的軍營之中,將軍隊悉數撤下。

    本來依著張寶兒的想法,不必等到晚上,現在就去烏頭蠻山寨與大祭司會合,可跟張寶兒一起下山的阿芙卻將他製止了:“欽差大人,下山的時候,大祭司交待過,要我們把屈死的同胞屍體運回山寨去,必須要等到晚上!”

    張寶兒聽罷詫異道:“這個我們可以幫忙運送,為何非要等到晚上……”

    沒等張寶兒說完,阿芙便擺手道:“我們自有辦法,這是南蠻的規矩,欽差大人就再等等吧!”

    張寶兒無奈,隻要答應了阿芙。

    到了晚上,張寶兒等人隨朗昆和阿芙來到停屍房,總共十三具屍體,一溜擺在屍房內,都蓋著白布。

    剩下的事情都是阿芙和朗昆在做,張寶兒等人隻能幹看著。

    阿芙先是挨個把一隻隻叫“噬心蠱”的蠱蟲放進是屍體的嘴裏。

    接著,朗昆很有節奏搖起銅鈴,阿芙開始念咒。

    念完後,阿芙用事先準備好的符貼在屍體的腦門和嘴巴上。

    貼好以後,阿芙從朗昆手裏接過銅鈴,站到一個事先看好的地方,搖一下鈴大叫一聲“起!”

    那些躺著的屍體,竟然直直的立了起來。

    阿芙然後又搖一下銅鈴,大叫“跳!”。

    屍體就會跳出來,站在地上。

    然後再搖一下,大叫“排!”

    屍體就會整齊的排成直排。

    等他們排好隊之後,朗昆用朱砂浸過的繩子,把他們自手臂下方,也就是腋窩那裏,一個個繞一下,感覺像是串起來了。

    把他們都串起來之後,朗昆在繩子上塗上屍油。並且把裝屍油的瓶子,綁在繩子的最後麵。

    做完這些之後,阿芙開始領他們上路了。

    看來阿芙的道行很高,能讓屍體自己走路,隻是比較僵硬罷了。

    就這樣,他們一直走回了烏頭蠻山寨。

    到了山寨之後,阿芙揭去符,吐出蠱蟲,屍體又躺了下來。

    張寶兒和江雨樵等人算是開了眼界,這世上還有如此運送屍體的方式,烏頭蠻的神秘感在他們心中又增加了幾分。

    大祭司見了張寶兒,趕緊迎了上來:“欽差大人果然守信,老朽攜南蠻十八寨感謝欽差大人,請受我一拜!”

    說著,大祭司就要下跪行禮,張寶兒哪裏敢受,趕緊扶住大祭司:“使不得,我可受不起!”

    大祭司卻非要堅持,他率領十八寨寨主齊齊跪在張寶兒麵前,朗聲道:“南蠻十八寨罪孽深重,望朝廷寬恕!”

    說完,眾人齊齊叩頭。

    張寶兒知道,他們不是在向自己叩頭,而是向自己所代表的朝廷謝罪,他有些感動,對著眾人大聲道:“本欽差代表朝廷饒恕你等罪過,望今後思及朝廷恩惠,安居樂業,再勿反複!”

    眾人齊聲答謝。

    大祭司起身對張寶兒說道:“欽差大人是我南蠻人的恩人,請接受我最真摯的邀請,請欽差大人在烏頭蠻山寨做客幾日!”

    張寶兒正想要查訪蠱毒之事,於是沒有推辭,接受了大祭司的邀請。

    烏頭蠻之所以在南蠻各寨中聲名顯赫,就是因為蠱術。烏頭蠻中幾乎人人都會下蠱,但水平有高低,蠱術低的人若給蠱術高的人下蠱,就會被對方壓製住而使蠱反噬。

    烏頭蠻山寨中,蠱術最高的便是大巫師和大祭司二人。

    烏頭蠻大巫師主要負責製蠱、煉蠱,以意控蠱達到爐火純青之地步,可以說大巫師是蠻寨的保護神,無論何等強敵來襲,都無法逃得過大巫師出神入化的蠱毒。

    大祭司則相反,大祭司主要負責祭祀、解毒、治病,下蠱主要是通過蠱蟲在人體中探查病因,而後因病施救,可以說大祭司是寨中治病救人的郎中,因而威望也極高。

    烏頭蠻大巫師和大祭司居住的地方叫做“神峒”,位於烏頭蠻山寨深處的天柱峰腳下。

    天柱峰名副其實,就像一根直插雲霄的柱子,天柱峰背對山寨的一麵山勢直上直下,就像被刀劈開一般,山穀深不見底。朝著山寨的一麵雖然稍微有些斜度,但也是光滑異常,根本無法攀爬。峭壁上,插著一柄炳無把僅有利刃的鋼刀,鋼刀刀刃向上,兩兩相隔兩尺有餘,一溜自下而上順著山壁一直向上排去,直到雲霧之中看不清蹤影,這就是烏頭蠻傳說中的“天梯”,據說通過此梯可以直達天庭。

    一般隻有大祭司和大巫師各自帶著自己的徒弟住在“神峒”,“神峒”周圍方圓五裏都是禁地,烏頭蠻其他人如若擅入,將會受到族內最殘酷的懲罰。而大祭司卻邀請張寶兒等人住在“神峒”,可見對他的禮遇之高。

    大祭司在“神峒”已經居住了四十年了,上任大祭司在收他作為徒不久後,將全身一半的功力注入他的體內,然後運用剩下的一半功力,登天梯而去,再也沒有回來。

    這是烏頭蠻千百年來的傳統,登上天梯也是大祭司和大巫師最後的必然歸宿。所有登上天梯的大祭司和大巫師沒有一個再有音訊傳來,烏頭蠻所有人都堅信他們是上了天庭。

    大祭司原本計劃昨天就要將職位傳於徒弟郎昆,自己將登梯而去。偏偏仲文煥突然逼反了南蠻,使得他的計劃不得不擱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