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英雄時代

字數:4121   加入書籤

A+A-


                      兩日後,布蘭望著對麵敵人雄偉古堡--拜仁城。

    共有九十九個房間,還藏有“英雄時代”的許多藝術品。

    經過黑暗時代的混亂,無序,光明世界終於迎來小複蘇,此時人們崇尚騎士精神,領主將莊園擴大化,新商品誕生,城市的出現,宮廷繼承製度越趨成熟……從簡單走向繁瑣,是這時代特點。

    但當時人們沒有統一稱法,教會書頁上,有教士敏銳察覺到變化,稱此為“曙光時代”。

    英雄時代這說法,首見於ae1232年左右,由威尼斯公國的一位小貴族“杭特?格林”,在他的私人著作提出。

    ae1226年冬,杭特為了寫書,賣掉賴以為生的驢子跟田地,走訪書中人物的故鄉,但花費巨大,剛走出半島,就囊中羞澀,隻能回到故鄉。

    此書以不同地區十位君主的生平見聞,杭特到不了其他地區,便從印刷房買來當地所出版的文學抄本,或者在港口用一杯加水的朗姆酒,詢問水手風土人情。

    耗時數年,終於“編出”這本書--英雄之歌。

    錯漏之處甚多,比如搞混地名,甚至還有許多道聽途說情節。

    但越受批評便越被市場歡迎,使英雄時代之詞流傳開來,世人朗朗上口。

    ae1066年的“征服者威廉”入侵英格蘭建立王國,威震北境,為起始之年。

    ae1230年的“屠龍者尚格”受羅馬教廷加冕封爵(也是鼠疫爆發之年),停筆於此。

    作為窮困的公國貴族,不客氣說,杭特這本書大拍尚格大公的馬屁,且拍的非常舒坦,過癮。

    杭特把前九位君主生平,都抽出一件不為人知的雅事,全灌注最後一位英雄身上。

    尚格名號被這書提高至少三倍身價,有一場叛亂還因此平息,杭特從此也走上人生巔峰,獲得新頭銜跟封地。

    而這書因隻有光明教世界的君主,當時除了尚格還存世,其他都是古人,離人們太遠,後來便催生不同地區的騎士文學誕生,多以這十位君主身邊之騎士或者後代,至今日未衰。

    順帶一提,杭特便是卡羅爾家族的先祖,但後代棄文從武……

    ……

    拜仁城雖好,但因設在平原地帶,商業發展,道路寬大,使無險可守,所以後來動工挖了條護城河,並在外圍設立防禦性塔樓嘹望塔,鞏衛此城。

    城中貴族此時正進入機密會談。

    由昂布提供的假情報說,敵軍巴薩的尼弗伯爵已陷入彌留狀態,所以對麵聯軍人心不穩,即將後退。

    同時會在撤離時,派人沿路收割成熟麥田跟破壞水利設施。

    這樣一來,自己方也很難度過這個冬日。

    “諸位跟遠方而來的貴客(星辰傭兵團),你們覺著如何應付為好?”

    抵抗布蘭的城主卓爾伯爵問道。

    就在前兩個月,巴薩尼弗伯爵還派出使者跟長女來這想要談婚事,可沒想到那是刺探,之後自己領地就受到攻擊,一直陷於被動局麵。

    現在城中的食物,也僅剩一點,加上請來的外援,十分浪費,廚房已經沒有多少食物。

    卓爾伯爵說完,所有人都看向星辰傭兵團,該團一位身材中等的副團長起身,比著沙盤圖上講解戰況。

    他是副團長卡迪奈?布雷登,也是星辰傭兵團團長之子。

    他因身材矮小,所以故意留著胡子,使外表更穩重成熟。

    出自名為“布雷登”的巴伐利亞貴族家係,到祖父那一代,祖父離開主家的伯爵家門,創立星辰傭兵團。

    父親內利?布雷登更曾帶人抵抗施瓦本王國的邊境入侵,獲賜一塊邊境土地,成為“邊境男爵”。

    中歐跟東歐地區,因為陸地廣大,接壤的國家又多,容易麵對敵人第一波入侵。

    所以國王大公們,常給予此一地區的領主特殊權限,並且逐漸為各國所效仿。

    “邊境”表示可“專斷獨行”,貴族應治理需要,自創法律跟提高軍隊人數上限。

    所以但凡頭銜加“邊境”者,直屬上司不是伯爵,公爵,而是該國最高統治者。

    兩年前,邊境貴族聯合舉辦比武大會,觀戰的卡迪奈在那遇見卓爾伯爵的女兒羅拉。

    驚為天人!

    那樣的高貴氣質,他未從曾見過。

    品德敗壞,酗酒無行,濫殺好鬥,是當地教會給卡迪奈的評語。所以靠近她的女人,都不是什麽正派女子。

    羅拉當時穿著修女白袍,修長白皙的頸部,鎖骨,以及那更下的隱秘處,都讓卡迪奈莫名激動。

    羅拉正在替丈夫跟家族禱告,沒注意有登徒子正打量自己。

    卡迪奈囂張慣了,不清楚羅拉來曆,見羅拉要走,更直接在教堂內搭訕,強硬求愛,言稱讓聖十字見證。

    後來雖發現羅拉名花有主,但是卡迪奈一顆心,已經被美人的臉占據的無法喘氣。

    巴伐利亞國中貴族喜愛近親結合,遠勝其他周邊國家,所以畸形兒或者得病的比例很高,很多大家族都有遺傳病。

    卡迪奈的妻子心靈雖美但外貌醜陋,注定得不到卡迪奈的心。

    這是政治婚姻,但嶽父或者父親都允許他私下養著情人。隻要生下合法繼承人就行。

    所以卡迪奈也十分放蕩,加上羅拉的丈夫已經六十歲了,離開俗世早晚之事。

    卡迪奈開始學著詩人寫信,外出時“製造偶遇”。

    羅拉擾不勝擾。

    直到半年前,羅拉丈夫病死,因她沒有子女,被丈夫族人要求宣誓守貞,她拒絕,便隻能離開丈夫城堡,回到故鄉來。

    卡迪奈的的妻子也在此時難產而死(他選擇保小,生下兒子,獲得妻子出嫁帶來的財物)。

    障礙完全消失,卡迪奈不肯放過這機會,繼承人他也有了,父親不能再幹涉自己。

    他幾次三番私下來拜仁城,這次正好碰見這場戰事,便不跟父親商量,自己帶了一部份傭兵,加上自掏腰包,請認識的貴族跟傭兵支援自己,湊了五百人到這地方。

    不請自來,卻又極為關鍵,卓爾伯爵無奈答應這婚事。

    幾日前的河灘決戰,卡迪奈向城堡上下都證明它的價值,重創了巴薩聯軍,今日會議,卡迪奈的話分量很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