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陳曉的猶豫

字數:13690   加入書籤

A+A-


    永樂電器的總部,並不在魔都的繁華區域。

    而坐落是在南匯周浦,一個依然帶有些許鄉土氣息的小鎮街道上,一棟略顯簡陋的三層辦公樓。

    這也從另一方麵可以看出,

    這時的陳曉,在管理風格上依然保持著魔都人特有的“精打細算”,也難怪他在家電業內綽號“鐵算盤”。

    得知隋波準備來拜訪的消息,陳曉很是驚訝。

    要知道,易趣這次轟動全國的“618大促”,很明顯就是易趣蓄謀已久,殺入家電零售市場的一次進攻。

    受影響最大的,就是國美、蘇寧、永樂這些家電連鎖企業。

    陳曉也在永樂的經營會上,和管理團隊們商議對策。

    評估易趣大促對永樂線下家電賣場銷量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最重要的是,

    分析國美、蘇寧等,永樂真正的競爭對手,麵對這種情況下會怎麽做……

    永樂這時還不像國美已經傲視群雄。

    他們目光始終盯著的,還是排在前麵的兩家對手。

    陳曉坐在上首,看著管理團隊熱烈的討論著。

    他們都認為,易趣的這次“大促”,首當其衝,受影響最大的,就是國美。

    畢竟現在是國美剛剛和格力決裂的時候,而易趣的大促,正是以格力空調為主打……

    相當於董小姐和隋波聯手,給剛剛上市,春風得意的老黃,臉上狠狠來了一下。

    易趣和國美對上,這必然會分散老黃的注意力。

    正好是永樂可以借機擴張的好機會!

    陳曉卻沒那麽樂觀。

    老黃剛剛套現了88億,以他的性格和國美現在的實力,可不是那麽好對付的!

    萬一國美、蘇寧都卷進來,一起大規模促銷……

    永樂該怎麽辦?

    別易趣和這兩家打起來,最後受傷的,反而是邊上看熱鬧的永樂、五星這些老三、老四、老五……

    而且,就算有機會……,可永樂怎麽擴張?

    沒錢啊!

    同時,陳曉心裏又開始琢磨起易趣來。

    永樂早在2000年,也開通了網上商城。

    但他們這些搞傳統零售的,對互聯網思維還沒有概念。

    永樂的網上商城,基本上沒有掀起什麽水花來,影響力極低,流量和銷售額,也寥寥無幾。

    對於像易趣這樣一家由大學生創立,隻是在網上銷售it產品起家的網站,居然能發展到現在這樣的規模……

    陳曉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歸根結底,還是易趣上市早啊……

    手裏握著十幾億美金,真是想怎麽搞就怎麽搞。

    光是靠燒錢,就能讓他們這些傳統零售連鎖企業,焦頭爛額了!

    資本對於零售行業而言,太重要了……

    永樂如果想發展壯大,現在這樣按部就班的積累,肯定是不行的。

    國美、蘇寧先後上市,資金充沛。

    再這樣下去,永樂就要遠遠被拋在後麵了!

    可上市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啊……

    這個年代,傳統家電零售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可不像互聯網這種“新經濟”的熱門概念,受資本市場歡迎。

    現在民營公司在國內a股上市條件很高,而且還需要經過層層審批,難度極大。

    就好像蘇寧,這次在深交所上市,也沒有登陸主板,而隻是上了中小企業板。

    就是因為中小企業板對上市公司要求的條件,相對寬鬆。

    而海外上市更麻煩……

    就不說ipo的時間成本了。

    就算h股上市,條件限製也很多。

    比如法人股流通性較差,且申請手續繁雜,每次發新股都要大陸和香港特區政府審批,而且發行h股後,公司高管人員不能順利實行期權製。

    而如果“紅籌”方式上市……

    光是複雜的離岸公司架構,就必須要找那些專業的機構來操作。

    永樂團隊之前都是一群“土鱉”,根本沒有這方麵的資源。

    此外,沒有國外那些大的機構投資者的資金進來,並幫忙推介,海外投資者誰知道永樂是誰?

    所以,從2003年開始,陳曉就找到了摩根士丹利(大摩)。

    希望借助大摩的資源,進行關於融資和未來上市的計劃。

    不過由於對於融資談判的經驗不足,而且陳曉一直覺得大摩提出的條件太苛刻。

    在曆時一年多的討價還價中,永樂也錯過了自己最佳的上市時間……

    現在不僅國美和蘇寧兩個最大的競爭對手,都已經先後上市。

    就連“攪局者”易趣這樣的新對手,也開始出現。

    陳曉心裏壓力極大。

    或許,迫不得已,也隻能接受大摩的條件了……

    隻是想到大摩提出的“對賭”的內容,陳曉不禁感覺有點頭疼。

    現在想想,

    也不知道隋波那個年輕人,怎麽能夠在和這些海外投資機構的合作中,遊刃有餘?

    易趣、易迅的先後上市,無不表現出隋波在資本運作中,手段之嫻熟。

    要知道,當年易趣融資上市的時候,他才是個剛剛大二的學生!

    陳曉也隻能感歎,時代的變化太快了……

    後生可畏啊!

    對於在這個時候,隋波忽然來訪,陳曉心中也有幾分猜測。

    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如果隋波的易趣,真的準備和老黃的國美對上……

    永樂這種國美的直接競爭對手,和易趣是有合作的空間和邏輯的。

    隻是陳曉想不明白,

    線上和線下零售渠道,怎麽看都是對手啊?

    易趣和永樂又能怎麽合作呢?

    這個想必在見到隋波之後,就清楚了。

    …………

    雖然不懂互聯網的那一套。

    而且易趣的大促,對永樂的業務也有一定的影響。

    但對於隋波這個在國內大名鼎鼎的“首富”的到訪,陳曉還是表現出了足夠的重視和禮遇。

    他帶領永樂經營會的主要管理人員,到總部大門處,親自迎接隋波一行人。

    雙方客氣寒暄後,來到了會議室就坐。

    隋波這次來魔都比較低調。

    隨行的高管隻有張奕,以及新加盟的投資並購部總經理,湯和鬆(原微軟大中華區戰略投資總監)。

    此外就是他的兩個助理,張軒和王強。

    永樂方麵參加會談的,則是公司的前三號人物:

    董事長兼總裁陳曉、副總裁束為、經營會副主任兼江蘇公司總經理劉輝。

    隋波兩世曆練,如今的身份地位,也足以讓他脫離前世商務談判中,比較低端的層麵和方式。

    說的直白一些,

    他現在有足夠的資本,可以不按套路出牌,表達真實的自我和想法。

    就好像前世的老馬。

    後來地位高了,談合作都是很輕鬆幾句話的事兒……

    所以,落座後,隋波就笑道:

    “陳總,我這個不速之客,今天冒昧登門,是帶著誠意,來和永樂合作的。”

    陳曉麵容清瘦,一身得體嚴謹的西裝,帶著銀絲邊眼鏡,有著典型的“海派商人”的儒雅風度。

    不仔細觀察,也看不出他腿上的殘疾。

    他聞言笑道:“隋總你客氣了。

    首富大駕光臨,我們永樂也是蓬蓽生輝啊!

    ……不知道你說的合作是指?”

    隋波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

    “我聽說,陳總正在和摩根史丹利談合作,希望進行融資,並且有將永樂ipo的計劃?

    我對這方麵,很感興趣。”

    陳曉本來以為隋波的來訪,是在業務方麵的合作。

    但聽隋波這麽說,他立刻明白,隋波是想在資本層麵,和永樂進行合作。

    他腦子裏立刻飛快的轉動起來。

    易趣也好,隋波也好,手裏有大筆的美金,資本雄厚,這是市場上眾所周知的事情。

    而且隋波喜歡投資。

    據他所知,魔都就有個典型的例子:

    去年底剛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攜程,易趣就投資了2500萬美元,占股40%。

    陳曉還知道,在剛剛經過一輪增發後,現在易趣的現金儲備,更是高達12億美元!

    說實話,

    對於國美、蘇寧、永樂這些老牌家電連鎖企業而言。

    易趣的“網上商城”這種模式,他們一點都不擔心。

    他們都是在中國零售市場摸爬滾打了十幾年、幾十年的老將了,最了解市場現狀和中國老百姓的購買心理。

    連鎖門店這種線下渠道,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而且,現在會上網的人才多少?

    最多1億,比起13億人的總人口,比例太小了。

    真正讓他們頭疼的,還是易趣雄厚的資金實力。

    說它是家電零售連鎖行業的“顛覆者”,那是誇張了。

    但是“攪局者”這個名號,易趣當之無愧!

    動輒就是幾十億大單拋出來……,這誰受得了?!

    不過,隋波忽然插進來,表現出投資永樂的興趣,那對於現在永樂和大摩的談判……

    陳曉想到這裏,靈機一動。

    他和束為、劉輝對視了一眼。

    然後笑道:“這樣啊……,隋總,不如我們到我辦公室裏,喝杯茶,慢慢談。

    我讓束總陪易趣的朋友們,參觀一下永樂公司?”

    隋波聞弦歌知雅意,明白陳曉是想和他單獨談。

    當下點頭笑道:“好啊!

    ……不過我是個閑人,joe是易趣負責投融資的老大,他和我們一起談吧。”

    然後對湯和鬆道:

    “老湯,你和張軒、強哥一起跟束總去參觀一下。

    永樂以善於經營聞名,有很多我們要學習的地方啊!”

    湯和鬆會意的點點頭。

    現場勘查,這也算是提前盡調的一種方式了。

    隋波和張奕來到陳曉的董事長辦公室。

    陳曉喜歡喝功夫茶,當下親手泡茶,三人落座品茗。

    陳曉本來隻是想著,先聽聽隋波的想法和對永樂的估值。

    隻要易趣想投資入股的消息,被大摩得知,一定會推動大摩加快和永樂的談判進程。

    但是,和隋波聊了幾句後。

    卻讓陳曉有了不一樣的觸動……

    “陳總,我很欣賞永樂的經營理念,珍視消費、尊重權益。

    在進入家電市場前,我們易趣也評估了國內的家電連鎖企業。

    永樂各方麵的指標,都排名第一。

    當然,我們評估的標準,可能和外界不同。

    不僅僅是以規模和營收來評估,像企業文化、領導人的發展理念、經營水平、戰略方向……,這些都是我們更看重的。

    我們易趣雖然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但電子商務是和傳統零售密切相關的,所以我們也算是同行。

    信息化是時代的大趨勢。

    傳統行業和互聯網今後的交集,會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密切。

    這一點相信像陳總你這樣的優秀企業家,一定也有所了解和思考。

    就拿這次的易趣618大促來看。

    可能是從一定程度上,對傳統的家電零售行業有所衝擊的……

    但其實,這並不是我真正想做的。

    我一直在想,怎麽樣去更好的將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和傳統零售行業相結合。

    既能夠利用新技術,去提高現在零售行業的效率、降低成本;又能夠保持線下零售門店貼近用戶生活,方便用戶購物體驗的優點。

    我們易趣的目標,不是去搶奪市場、打敗傳統的零售連鎖企業。

    而是想通過對互聯網技術和網絡便捷、覆蓋廣的優勢,來推動中國傳統零售產業鏈的效率提升,更好的為用戶提供產品和服務。

    從這個角度上,

    其實我們和像永樂這樣的優秀傳統零售連鎖企業,不僅不是對手,反而是能夠攜手並行的合作夥伴!

    我舉個例子:

    永樂現在有108家門店,基本上集中在6個省份的12個城市,想要覆蓋到全國的其他省份和城市,就需要一個城市一個城市,一家家去開店。

    那需要的資金、人力等成本,就非常高了,而且時間也會拖的很久。

    擴張和發展速度是比較慢的。

    但是如果和易趣合作呢?

    易趣網現在的用戶已經超過了6000萬,遍布全國。

    在全國200個城市,易趣都建有倉庫和物流配送點,有著接近3萬的專業物流配送人員。

    用戶可以直接在網上,瀏覽永樂電器的門店產品,並通過網絡直接進行采購,我們的物流團隊會很快將永樂門店的產品,直接送貨上門。

    所需要做的,隻是從永樂的倉庫調貨到易趣的倉庫而已……

    這就相當於,永樂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在全國開滿200個城市的虛擬門店!

    再舉個例子,

    現在永樂的庫存和調貨,應該也是有後台erp係統的吧?

    畢竟那麽多連鎖門店,對大量庫存的管理和調配,是個大問題。

    而易趣有著全世界一流的電商平台管理係統的體係,可以實現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實時管控。

    如果易趣和永樂達成合作,這無疑能極大的提高,永樂現有的係統、倉儲等管理水平!”

    說是資本合作。

    但隋波先說的,還是業務上合作的優點。

    有時候,談判是一個非常微妙的行為。

    在談判前,不僅要摸清對手的情況,包括他們的觀點、情感、需求、承諾方式、可信賴度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更有說服力。

    最重要的是,要能抓住問題的症結,找到最打動對方的點。

    陳曉的真正問題,是需要資金嗎?

    表麵上看是的,永樂現在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資金。

    但再深想一層,

    陳曉真正的需求是,通過融資或者上市,來獲取足夠的資金,然後進行全國擴張布局,和國美、蘇寧競爭……

    獲得資金隻是手段。

    他最終的目標,是進行全國的擴張布局,打敗國美、蘇寧,成為家電企業的龍頭老大!

    所以隋波先告訴他,和易趣合作,你現在就可以讓永樂快速覆蓋到全國用戶,並且利用易趣的技術優勢,在經營方麵能夠更有效率。

    這樣,就打破了陳曉之前固有的,認為易趣和永樂是對手,是線上和線下兩種不同零售模式的敵對情緒。

    接下來投資的事情才好談。

    至少陳曉不會從內心深處,來抵觸易趣的投資。

    至於為什麽先談投資,而不是收購?

    這就是談判策略中很重要的一條:循序漸進原則。

    很多談判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們一次所提的要求太多,步子邁的太大,容易嚇到對方,增加談判的風險,放大雙方的差異。

    所以,想要達成協議,一開始步子都要邁的小一點。

    尤其是初次談判,雙方還缺乏信任,這個時候循序漸進就格外重要。

    隋波先是開誠布公的表明,投資的興趣和對永樂的認可,然後又表明對雙方合作效果的期待。

    這些都是為了消弭陳曉的戒心,進行情感投資。

    果然,陳曉對這一點很感興趣,追問了一些易趣現在的數據指標。

    隨後,張奕開口了。

    他很直接的詢問了現階段永樂和大摩的談判進度。

    張奕笑道:“陳總,我以前在高盛負責投資並購業務,竺稼可是我的老對手了……

    我很了解他的投資風格,大摩投資,一定會有對賭條款。

    我想,這可能就是你們始終沒有談妥的問題所在吧?”

    張奕的話,直接點在了陳曉的要害。

    這些日子他幾乎快被大摩的條件折磨瘋了……

    答應的話,風險太大!

    可不答應,又沒有其他的辦法。

    融資、上市,這後麵有太多的事情,都需要依賴大摩這種國際大型投行的幫助。

    陳曉苦笑點頭:“是啊!……張總,你是行家,對此你有什麽建議嗎?”

    張奕笑笑:“陳總,你叫我joe就好。

    其實之前我和波總也談過這件事。

    國際投行自然有他的優勢和資源,但也不是說,一定要靠他們才能做事。

    如果易趣投資永樂的話……

    在赴港上市這方麵,我想,我們也能提供足夠的資源,來幫助永樂……”

    這話陳曉倒是相信。

    且不說隋波旗下的公司,上市就跟玩兒一樣,在海外的人脈、資源極廣。

    張奕本身,當年就是高盛鼎鼎大名的董事總經理,並不比大摩的竺稼差。

    但他又有些擔心,

    已經和大摩談了一年多了,這個時候如果引入易趣,會不會得罪了大摩?

    這時候,

    陳曉心裏,本來隻是想利用易趣,來壓一下大摩的想法。

    已經不知不覺變成了,真的開始考慮引入易趣的投資了……

    他想了想,終於問到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隋總,joe,不知道易趣對永樂的估值是多少?準備投資的額度呢?”

    隋波和張奕對視了一眼。

    微微一笑,隋波道:“1億美元,35%的股權。”

    陳曉心裏一跳,隨即眉頭緊緊皺了起來……

    這個金額很高了!

    但是比例就……非常微妙。

    要知道,大摩給出的是5000萬美元,20%的股份,而且有對賭協議。

    易趣給出的永樂總估值,比大摩高了3500萬美元,投資額高了5000萬美元,這些都很吸引人!

    但要的股份,也高了15%……

    雖然給出35%的股份,陳曉為首的管理團隊還有75%。

    但要知道,這可是12個管理團隊股東加起來的總股份,單獨看的話,陳曉自己隻有22%。

    當然,陳曉也可以通過一致行動人協議或者投票權委托的方式,將這75%的表決權都放在自己名下。

    以他現在在公司的權威和管理團隊中的威信,是可以做到的。

    但這麽高的股份分出去,他心裏總有點不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