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石三鳥!
字數:11887 加入書籤
在隋波印象裏,aol曾經是美國最早、最大的互聯網公司。
不過在和時代華納的“世紀並購”之後,好像就一路下滑,被後起之秀雅虎、google等公司超越,後來就慢慢銷聲匿跡了……
對於這種前世早已被時代淘汰的美國早期互聯網公司,隋波了解的並不多。
不過,aol竟然會引發google、微軟、雅虎的爭相競購?
這倒讓是引起了他的興趣……
於是,好奇心起的隋波,讓陸奇幫他搜集aol的相關資料。
他這才知道,
aol實際上是一家互聯網接入服務公司(isp),就有點類似當初國內的瀛海威……
在互聯網發展初期,撥號上網是唯一接入互聯網的途徑。
提供撥號上網和在線信息服務的aol,也因此成為了美國最大的上網服務提供商。
對於當時的美國人來說,
aol就是互聯網,要是沒有aol的軟件,他們都不知道該怎麽玩網上遊戲、聊天和收發電子郵件……
1999年,aol的財政年度收入為48億美元,利潤為7.62億美元,擁有雇員12100人,成為世界最大的網絡服務公司。
一度在美國市場獨占鼇頭。
可以說,aol在當時就是代表美國“新經濟”的最著名的網絡公司,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身價最高、經營最成功的互聯網企業。
其股票市值一度高達1600億美元,相當於電腦巨人ibm的兩倍。
2000年1月10日,
aol和時代華納公司宣布合並,組建“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公司”,合並交易額是1660億美元,而新公司的價值在合並後更是高達3500億美元。
在當時震驚了世界,被稱為是“世紀並購”!
不過,隨後的互聯網泡沫破裂,很快就打破了這一“神話”。
而真正導致aol衰落的,
還是新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寬帶業務的蓬勃發展。
這讓核心業務是撥號上網的aol,在進入新世紀後,一下子從領先者變成了落伍者……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aol畢竟是美國曾經的互聯網霸主。
品牌影響力和用戶的使用習慣,在短短幾年內,還沒有完全消失。
根據nielsen/netratings的統計數據:
aol現有的用戶占美國全部網民的49%,約為7250萬人;
相比之下,雅虎的這2個數字是67%、9900萬人,微軟是61%和9100萬人,goog0萬人。
盡管aol的撥號用戶人數持續下滑,aol broadband會員訂戶從最初的40萬。
但近兩年裏,aol的戰略轉向了加強網絡廣告業務,先後推出了眾多免費內容服務和新的aol網站(門戶)。
憑借著以前多年積累的龐大用戶基礎和眾多應用產品。
aol目前依然稱的上是美國互聯網領域的巨頭之一……
以一季度為例:
aol的訂戶業務的收入下降了8%。廣告業務收入卻增長了45%,在美國總規模近120億美元的網絡廣告市場中,占有大約10%的市場份額。
而且aol訪問者喜歡點擊搜索廣告,其點擊率是google搜索引擎上廣告點擊率的逾兩倍。
因此,aol現在在美國搜索引擎市場占有2.5%的份額,實際相當於總搜索廣告市場份額的6%!
google在過去數年,每年向aol支付逾6億美元的搜索廣告費用……
換言之,
如果被微軟或者其他互聯網巨頭買下aol。
google將喪失美國市場接近6%的搜索廣告市場份額,以及來自aol接近12%的adsense廣告營收!
這也是為什麽google一定要參與競購aol的原因!
此外,aol推出了免費的aol.com網站,做為協調aol其它業務諸如aol及時通訊、aol音樂和mapquest等業務的樞紐。
aol網站(門戶網站)中,集成大量的免費內容和服務,包括新聞、視頻、音樂、電影等多樣化的內容服務。
現在每月仍然吸引了1.1億名美國用戶,為ao億美元的廣告收入!
其門戶網站的訪問量,僅次於雅虎,位居市場第二。
aol旗下還有其他在市場上處於領導地位的產品:
<101nove.comq,以及ao0萬的即時通訊用戶,市場份額超過52%!
而微軟的msn在美國本土的即時通訊用戶數才2900萬……
aol的其他業務還包括:
數字城市(當地城市指南)、地圖查找、aol moviefone (影片相關信息以及和訂票服務)、icq、aol instant messager、spinner(流式音樂)和p下載等。
用戶、流量、廣告、搜索、即時通訊……
這就是google、微軟、雅虎紛紛入局,競購aol的利益所在!
這些資源,也許aol自己因為公司的戰略、製度、人才等問題,利用不好。
但如果被其他巨頭納入囊中。
很容易就在某個業務領域,對其他競爭對手形成局部優勢和超越!
………………
看完aol的資料,隋波也心動了……
他發現,其實aol的這些資源,也是現在的百度美國最需要的!
百度如果能夠取代google,成為aol的搜索引擎技術提供商……
就能夠在美國的搜索引擎市場廣告份額提升到6%,同時在顯示廣告方麵有所突破。
而ao1nove.comebook在下一步進入公眾市場時,獲得爆發式的增長。
<101nove.comebook,也能大幅度的提高其估值……
最後,就算最後在競購中出局。
也可以因此在美國市場和媒體,形成一場聲勢浩大的“營銷事件”,提升百度的品牌知名度!
這可比自己花錢做廣告劃算多了……
雖然當初設立百度美國公司,隋波的主要目標是和google爭奪矽穀人才。
但如果能夠在殺入google腹地,搶奪美國本土市場份額上,有所突破,自然也是意外之喜。
現在百度在美國搜索市場還是個“小角色”。
並不會引起華盛頓方麵的高度重視。
最近幾年裏,在美國相對寬鬆的投資環境中,是有一些騰挪空間的。
這就不得不說一下百度美國的股權架構了:
百度美國公司是由在納斯達克上市的bvi公司百度網絡全資控股,換言之,從股權上來看,百度美國是100%的英屬維京群島離岸公司,不屬於中資。
這也降低了華盛頓對“中國公司”的敏感心理,在類似的並購運作中,容易通過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核。
同時,喜歡做事算盡,獲取最大收益回報的隋波,目光可不是光盯著aol。
他還看上了aol背後的時代華納!
作為美國最大的媒體集團之一,時代華納擁有包括時代雜誌、體育畫報、財富雜誌、生活雜誌、特納電視網、cnn、h101nove.com漫畫公司、華納兄弟、華納唱片、新線等著名娛樂內容品牌。
易迅正在進行“互動娛樂”戰略轉型。
在電影、電視、音樂、視頻等眾多內容領域,都可以和時代華納進行深入合作……
最後,一直以來,隋波在美國的布局都在矽穀。
這主要是因為矽穀的人才是互聯網業務布局最重要的一環。
但是,從長遠考慮,隋波也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契機,打入紐約-華盛頓的主流圈子。
要是沒有之前的鋪墊,和美國各方麵打好關係。
08年以後,他想在金融危機時,進行的很多收購計劃,也會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和阻礙。
所以,隋波經過一番深思後,
發現aol的事,竟是個極好的機會!
第一,“借勢營銷”,打響百度在美國的知名度;
第二,繼續阻擊google,如果能夠“火中取栗”,拿下aol中搜索引擎業務,就能大幅提升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繼續緊追三大巨頭;
第三,和時代華納建立合作關係,豐富易迅的內容資源,同時還可以借機進入美國傳統主流圈子。
一石三鳥!
隋波想好之後。
就召集了陸奇、王川,以及他在美國的bn辦公室高級法律顧問、流波基金(swf)合夥人戈登.k.戴威爾等人。
商議百度加入競購aol行列中的可行性……
“what?競購aol?”
戈登聽了隋波的想法後,驚叫出聲。
“ao0億美元左右,和baidu市值相當,這不可能……”
也難怪他驚訝。
要知道,現在競購aol的三家中:
goog00億美元,手裏握著7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
微軟市值2830億美元,現金儲備640億美元;
雅虎市值現在雖然隻有560億美元,但手中的現金儲備也高達40億美元!
再看百度呢?
市值204億,現金儲備10億美元……
說實話,百度跟三大巨頭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
如果想要參與競購aol,唯一的籌碼就是“換股”,利用百度的高成長性和未來的想象空間來打動時代華納……
“bowen,這一定不是你想要的結果!”戈登分析了一番後,對隋波道。
隋波點頭,笑道:
“是的,如果單純是並購或者合並,這種方案是沒錯的!
不過,戈登,我真正的目標,並不是要全部拿下aol……
首先,我希望通過這次百度加入競購aol,來獲得美國市場和用戶的關注,提升百度在美國的品牌影響力;
其次,我隻需要aol中的一些業務,比如搜索引擎合作、即時通訊業務等。
我們可以就部分aol的股權進行談判,這樣收購的金額就會小很多;
第三,我覺得,可以置換部分百度股權,隻要不超過10%,都是可以接受的。
最後,我需要阻擊google,……你明白嗎?”
最後一個理由,讓戈登閉嘴了。
實際上,自2002年以來,aol就開始與google進行合作,目前是google的最大客戶。
而ao06年到期。
可以說,現在對於時代華納方麵而言,更希望找到類似google這樣優秀的搜索引擎合作方,從而獲得更高的網絡搜索廣告收入。
這也是前世goog億美元拿下aol5%股權的原因。
但百度也不是沒有機會。
對於時代華納的股東而言,營收和利潤隻是一方麵,切實的資本收益才是關鍵。
他們又不能從這筆交易裏,獲得google的股權……
所以,如果百度真的願意以“股票+現金”的方式,加入競購,憑借著在搜索引擎方麵的優勢,還真是有一拚之力。
而且,隋波自已也說了,拿下aol不是主要目標。
阻擊google和提升百度在美國市場的品牌影響力,才是真正目的。
戈登琢磨了半天之後,才點頭道:
“好吧,boss,如你所願。”
…………
2005年5月15日。
隋波悄然乘坐私人飛機飛抵紐約。他將親自前往時代華納總部,進行一次秘密拜訪。
雖然aol總部在弗吉尼亞州。
但是真正能夠對這次的交易做出最終決定的人,依然是時代華納董事會。
具體來說,就是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帕森斯(richard d.parsons)。
隋波的突然來訪,自然令理查德很意外。
全球前20的超級富豪,每一個都是真正的“大人物”!
理查德畢竟隻是個職業經理人。
雖然他也算是億萬富翁、商界巨子……,但比起隋波,還是差了幾個層次的!
這就相當於微軟的比爾蓋茨、google的拉裏和謝爾蓋親自來訪。
兩人在之前帝都舉行的《財富》論壇上,曾經見過麵,也算認識。
於是,理查德熱情的接待了隋波一行。
隨後,兩人進行了一番密談。
“bowen,你是說,百度也想加入競購aol?”
理查德乍聽之下,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畢竟在他眼中,百度雖然潛力無限……,但還是一家“小公司”。
說實話,就連時代華納也沒想到,aol準備剝離的消息一傳出之後,竟然會引起互聯網各大巨頭的爭搶……
在他們眼中,aol現在就像是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不僅拖累了時代華納的股價,使得時代華納的股價從2000年的100美元,縮水至現在的17.74美元;
而且ao億美元,aol隻貢獻了其中的1/8。
因為股價的下滑,也使得時代華納董事會和管理層,承受著來自股東的巨大壓力。
比如擁有2.8%股份,卻是大股東的卡爾·伊坎最近就頻頻“炮轟”董事會,甚至要求理查德下台,分拆時代華納……
這種情況下,恰好微軟提出希望收購aol,並且報出的價格還算理想。
時代華納董事會自然願意就此進行談判。
能夠把aol賣個好價錢的話,也能向股東交代。
結果,後麵就變成了google、雅虎先後殺出來,參與競購……
已經很久沒有被關注的aol,忽然間又變成了香餑餑!
時代華納也是驚喜交加。
而隨著加入爭搶的互聯網巨頭越來越多,他們的心態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這很正常,換正常人的思維,肯定也會覺得:
既然大家都搶,說明是好東西啊!
……賣掉是不是有點可惜了?
於是這段時間裏,時代華納的談判條件也在不斷變化中,從最早的出售aol“絕大部分股權”,變成了“部分股權”。
沒想到,連隋波也感興趣了……
理查德聽了隋波的來意,皺眉沉思了一會兒,才道:
“bowen,你也知道,現在google、微軟、雅虎正在和我們進行談判。
在這種情況下,百度再加入的話,或許並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
……恕我直言,百度還沒有實力收購aol。”
對於理查德的婉拒,隋波不以為意的笑笑,抽了一口雪茄,悠然道:
“我知道,你們更傾向於和goog1nove.comk,多加入一個競爭者,對時代華納來說,並不是壞事,也許我們的條件更優厚呢?”
看著隋波輕鬆的神情,理查德.帕森斯心裏一動。
是啊,百度加入競爭,對於直接競爭對手google而言,無疑是一個促動,或許有利於時代華納在談判中占據更多的主動……<101nove.comk,其實我這次來,還想和你談談關於時代華納在中國市場的更多合作,比如娛樂產品,電影、音樂……”
理查德.帕森斯聞言也來了興趣,笑道:“這個話題,我想傑夫一定很感興趣!我叫他過來一起聊聊。”
他所說的,是傑夫.布克斯(jeff bewkes),時代華納娛樂及網絡業務公司董事長。
………………
5月16日,
美國媒體忽然傳出關於aol競購的最新消息:
超級億萬富豪,bowen sui旗下的中國互聯網巨頭百度,也加入了競購aol的行列!
這個消息,一時間驚爆了中美兩國的互聯網行業……
雖然百度這兩年發展迅速,尤其是在納斯達克上市後,更是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市值)。
但目前百度的市值才不過200億美元。
而aol目前市場上預測,在微軟、goog-200億美元了!
這雖然算不上“蛇吞象”,但也有點太冒險了吧……
隨後,百度對外宣布:
確認了公司董事長隋波的確在近期,曾和時代華納董事會主席理查德.帕森斯進行了會談,討論關於aol合作的問題。
但雙方還處於前期的接觸交流階段,百度並沒有正式提交收購報價。
與此同時,
百度美國在媒體熱炒的時候,順勢推出了新版火狐瀏覽器(baidu firefox),並在瀏覽器上集成了q美國版)、百度街景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