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雲計算競爭
字數:8412 加入書籤
“去ioe”這個說法,
是在王堅博士加盟百度研究院、原“大中台”事業群改組為易趣雲。
隋波提出了公司係統平台的“自主研發”道路和“雲計算”戰略之後。
在去年初的長城會議上,正式確定的。
星河係旗下的電商、搜索、社交業務,都是平台級的應用。
隨著業務發展,
無論是海量暴增的數據,還是大規模高並發的互聯網行為、對計算能力的巨大需求……
現有的傳統服務器架構和集中式oracle數據庫架構,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業務擴展的需要。
不僅成本高,維護費用高。
甚至可能會導致,係統被主機和硬件廠商所“綁架”,不得不持續增加投入成本。
而隨著星河係的盤子越來越大。
所需要付出的升級硬件和維護的代價,也會越來越驚人……
在這兩年易趣618大促、淘寶雙11促銷活動,電商業務量暴增;百度全球化擴張步伐導致的數據存儲和檢索量激增;易迅在社交和遊戲業務上的快速增長等情況下……
“去ioe”,就更加變得勢在必行了!
所謂“去ioe”。
其核心是低成本、線性可控、去中心化(分布式):<101nove.co小型機;mysql+自研數據庫替代oracle;去emc,用中低端存儲”。
簡單來說,
傳統的ioe代表的是集中式架構,而“去ioe”,就是推動分布式架構代替集中式架構。
其實質,與“雲計算”戰略是緊密相連的。
在今天的合夥人會議上,
王堅博士第一次向所有合夥人,詳細闡述了目前“去ioe”和雲計算的進度。
“像我們星河集團這樣大規模的互聯網應用,采用開源、開放的係統架構,這其實並不是什麽新的發明。
國外的google、亞馬遜這些公司,都是采用的類似係統架構。
隻不過,它們幾乎一開始就沒有采用it商業公司的架構,所以他們不用“去ioe”。
而我們在前期,由於沒有足夠的技術實力來開發自有係統。
為了係統的穩定性和高性能的運算存儲,采用了高端的it商業公司架構。
現在基於集團業務發展的需要,同時也積聚了一定的技術實力。
是時機可以開展自主研發了。”
王堅顯得頗有感觸: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困難是非常大的……
多虧了波總、龐總的支持,和所有團隊的認同和協作。
如果沒有技術、產品和業務等各團隊的相互協同,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根據他的介紹,去ioe的困難,主要是技術層麵的……
比如,“去i”,技術架構是關鍵:
小型機作為it係統的主要計算設備承載了大部分的業務,但從擴展性、性價比、核心能力掌控等角度而言,不適宜集團目前業務發展。<101nove.compu處理能力一直在提升,應用了分布架構和雲計算技術,可以用一個數據中心去替代某一台大機。
不過,應用采用分布式架構,提升處理能力,必須對應用代碼進行改造。
所以,應用層可以直接替換成廉價的x86服務器,難點在涉及到部分代碼重構;
數據層(易趣)也可以采用x86服務器或者是數據庫雲平台,分析型業務(百度)則主要遷移到大數據平台。
“去e”的主要難點,僅限於技術架構,對應用基本無影響。
但同時,“去e”也需要在存儲性能、可靠性和容災方麵考慮對策。
實際上,“去i”和“去e”,在技術上難度和複雜程度都不算太大……
“去ioe”真正的難點和重點,
是“去o”!
因為數據庫非常難被替換。
它處在整個產品或者產業鏈最底層的位置,替換風險很大,但收益相比起來卻小得多。
這也是為什麽像ibm、微軟這樣的後來者,也無法取代oracle。
而對於星河集團而言,“去o”的主要難點在於:
傳統關係數據庫都是通過外部硬件來保證可用性,在用便宜的pc機替換高端服務器之後,硬件更容易出故障了,如何保證數據庫高可用?
高可用和數據一致性如何同時保證?
<101nove.comap的要求?(cap指:一致性(sistency, c)、可用性(avaibility, a)、分區容錯性(partition tolerance, p))
幾十年來,這麽多做數據庫的廠商,國內國外基本沒有人成功過……
而且從公司的業務發展的角度,也不可能等你幾年把數據庫做出來,再去發展業務。
更可行的做法,是先基於開源做出一些東西,讓業務先往前走。
所以,目前王堅為首的技術團隊,采用的是數據切分(sharding)的策略。
將部分海量數據應用,先從集中式oracle切換到分布式mysql集群,從縱向擴展到水平擴展,解決了數據庫擴展性的問題。
同時,目前百度研究院正在研發自有的分布式關係數據庫——obase。
這裏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陽振坤博士。
這也是一位“超級大牛”:
84級帝大數學係,碩士師從本係的張恭慶院士,後又轉向計算機領域,博士師從計算機係的王選院士。
大學隻用了3年,碩士1年多,24歲成為王選院士博士……
95 年其所在團隊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四),1997 年, 32 歲被破格晉升為教授、99年成為帝大首批“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他是跟隨王堅博士,從微軟亞洲研究院“跳槽”,來到百度研究院的十幾名科學家之一。
目前擔任百度研究院係統數據庫項目組組長、高級技術專家(p9)。
陽振坤博士一直都是研究分布式技術和分布式係統的。
他十分看好雲計算係統的發展機會,在加入百度研究院後,就主動請纓,開始擔綱支持分布式關係數據庫obase的研發。
而王堅對於他的研發項目,也非常支持。
認為obase數據庫,將會是未來星河雲計算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
隋波聽到這裏,也不禁有些慶幸。
正是他提前請來了王堅博士,並且全力支持“雲計算”戰略。
才能有這麽多前世的技術大牛,匯集到星河旗下,並且能夠提前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最後,王堅博士也向大家匯報了目前集團“去ioe”計劃的工作進度:
易趣商品庫已在去年6月,完成去“i”,計劃於今年年中,完成去“oe”;
百度搜索數據庫,將在今年3月完成去“i”,10月完成去“oe”;
易迅社交及遊戲數據庫,將於今年年10月,一次性完成“去ioe”;
目前集團數據量最大的易趣交易庫、現金流結算係統;易付寶交易係統和賬戶係統,則預計要到明年底,才能完成去“ioe”。
之所以各公司的進度不同,主要也是因為不同業務對係統的需求不同。
比如,
易迅是即時通訊和社交、遊戲業務,注重實時和可靠的在線服務。
服務要“永不中斷”,對係統的要求是健壯、容災、負載能力強;
百度是搜索業務,注重分布式計算能力。
對係統的要求上,不論是扒取海量內容還是響應並發請求都需要高效迅速;
而易趣是電商業務,最重視的是並發事務的處理,對事務狀態的控製、交易安全的控製……
盡管平台係統複雜,技術開發難度大。
但王堅博士依然稱:
“預計到2008年,集團所有業務,都將完成去ioe!”
隋波第一個用力的鼓起掌來!
他心中興奮莫名。
雖然“去ioe”,隻是星河集團自研係統,邁出的第一步。
但這一步,卻是最關鍵的!
因為它實現了星河係在技術領域,“自主”的開始。
從此之後,
星河係就可以脫離i101nove.comle等國外硬件巨頭的“控製”,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而且,“去ioe”還是雲計算戰略,實現的前提和基礎。
“去ioe“的本質是分布化,讓隨處可以買到的cmodity pc架構成為可能,這就是使雲計算能夠落地的首要條件。
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建設、高速互聯網絡、計算資源虛擬化(hypervisor)和軟件定義網絡(sdn)技術的發展和成熟,是構成雲計算發展的技術條件。
現在已經是2006年了。
就在今年存儲服務、sqs消息隊列及ec2虛擬機服務。
這將是現代雲計算時代開啟的標誌!
在前世,亞馬遜在雲計算的先發優勢,是其成為未來的全球雲計算服務市場第一的關鍵。
阿裏前世要到09年才成立阿裏雲……,起步晚了很多。
而從全球市場來看,
2008年也是真正的雲計算元年。
2008年,google推出gae(google app engine)雲服務;
2009年,微軟推出azure雲服務;
隨後,ibware、at&t等巨頭都陸續入局,推出了各自的雲服務。
如果星河集團能夠在08年,就完全實現“去ioe”。
也就是說,
到那時,星河也可以推出自己的雲服務了!
雖然早期的雲服務,由於技術和網絡的原因,還不太穩定,產品服務還比較單薄。
但是這個時候,大家都差不多。
可以先推出免費服務,然後不斷的進行技術積累和改進。
等到雲計算進入爆發期和大發展的階段……
以星河係龐大的業務生態,數據中心的分布規模。
能夠一較高下的,估計也就是亞馬遜和微軟兩家了!
這可是一個千億美元的巨大市場啊……
而且,在巨頭之間的競爭中,
雲服務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作用:
鞏固生態和高建護城河!
對於巨頭而言,雲服務是鞏固生態、連接合作夥伴的重要利器。
因為對於企業客戶而言,一旦使用了某家的企業服務,就意味著將企業重要的運營數據放在該平台上,因此很可能會與這家公司深度綁定在一起。
換言之,
巨頭們可以能夠通過服務自己生態體係中的上下遊企業,鞏固自己的原有業務和生態帝國。
此外,雲計算的價值,還遠遠不止在商業層麵。
未來,當人口紅利期結束,消費互聯網進入到瓶頸時……
to b端業務,就是所有巨頭競爭的主要領域。
而b端的產業互聯網,核心就是雲服務!
政府采購、智慧城市、物聯網……
到那時,巨頭們將會轉型“新基建”。
5g網絡、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網絡基礎、人工智能等運算基礎,都將成為必要而普遍的新型基礎設施。
而雲計算和雲服務將是其中重要的基礎服務之一。
可以說,這將是星河係未來二十年,能夠始終屹立於巨頭行列的真正根基所在啊!
隋波這時看著王堅和龐勇這兩個“雲計算”戰略的負責人,
感覺就像看兩個金娃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