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攻勢

字數:5906   加入書籤

A+A-




    &esp;大雨過後,天氣晴朗,陽光燦爛,但行走在鯉魚柵水泊邊上的楚軍將士,心情可沒有陽光那麽燦爛。

    &esp;之前,連日大雨,水泊南側的山體滑坡,導致山腳下的齊軍大營被埋,無數人葬身泥土之中。

    &esp;現在,埋在土裏的死者,因為天氣炎熱,所以“臭”得很快,招來大量蒼蠅聚集。

    &esp;甚至有野狗聞著氣味而來,在這大片狼藉之中,刨挖著“食物”。

    &esp;遠遠看去,這片被埋的齊營,仿佛發黴的巨大米粥,麵上籠罩著一層發黑的“黴”,不時有“小蟲”在蠕動,讓人看了就覺得胃不舒服。

    &esp;向西行軍的楚軍將士,大部分都不清楚這山體滑坡的起因,所以看了現場的一片淒涼後,一致認為這是天意。

    &esp;想想,若是己方剛好在這裏紮營,即便不是全軍覆沒,恐怕人也被埋了大半。

    &esp;前幾日的大雨,導致他們的行軍速度放慢,而早來一步的前軍,上山據守後紮營的位置剛好避開了滑坡區,於是,趕來攔截的齊軍倒了大黴。

    &esp;這不是天意,是什麽?

    &esp;行軍中的兵卒,議論著“天助我也”,帶隊的軍士則不忘提醒:“這裏的水可別喝啊,就算要喝,也得燒開了才能喝。”

    &esp;有小兵看看旁邊偌大的水泊,問:“這是為何?這麽多水。”

    &esp;軍士笑起來:“你不看看南邊,那麽多死人埋在土裏,這又是雨水浸泡,又是烈日暴曬,屍體裏流出的水,匯入這水泊...”

    &esp;“這種水,你喝?”

    &esp;兵卒們聞言麵色發白,不住搖頭:這水哪裏能喝啊!

    &esp;“頭,那這些屍體,就這麽埋在土裏了?”又有人問,軍士想了想,說:“事後會收拾的,現在顧不上了。”

    &esp;“等拿下晉陽,滅了齊國,太平了,再組織青壯,給這些倒黴鬼撿骨頭吧。”

    &esp;但有人覺得錯過了發財的機會:“整個軍營都被埋了,那麽多鎧甲、隨身財物,還有軍需輜重,現在不收攏收攏,真可惜。”

    &esp;軍士指了指前方一處營地:“所以咯,有人留守這裏,即是作為驛站,也是作為看守點,你們要不要留下來,搭個手?”

    &esp;“別說我不提醒,這裏死了那麽多人,都是慘死,到了晚上,保不齊到處都有幽幽的火光,飄忽忽的,四處遊蕩。”

    &esp;“見著活人,就聚過來,你走,火也跟著走,你停,火還是向你靠近....”

    &esp;“甚至,到了夜裏,土裏忽然有動靜,有什麽東西,慢慢爬出來....”

    &esp;這麽一形容(恐嚇),兵卒們隻覺後背發涼,沒哪個想在這裏值守、“拾荒發財”。

    &esp;他們看著這片被掩埋的區域,不由得加快腳步向前走。

    &esp;前方營地,在此暫時逗留的行軍總督王顗,聽人匯報被埋齊軍的情況。

    &esp;之前,行軍都督樊毅,率部作為前軍開路,在鯉魚柵這裏,與齊軍相遇。

    &esp;樊毅根據地形以及天氣,加上活用火藥,以及對應的土工作業,形成了一次人為的山體滑坡,把山腳下的齊軍大營給埋了。

    &esp;這次“土攻”,幾乎將齊軍一舉殲滅,被俘的幸存者,交代了大概的情況。

    &esp;譬如大概兵力,以及將帥情況。

    &esp;齊軍主帥、南安王高思好,以及各部將領,所在營區已經被埋,應該全部都死了。

    &esp;所以,這一仗可不得了:晉陽東麵門戶大開,他們可以衝出群山,接近晉陽。

    &esp;戰局之順利,出乎王顗意料之外,畢竟之前因為連日大雨,影響了行軍的速度。

    &esp;導致前出的樊毅所部兵馬,無法得到後方的及時增援。

    &esp;若樊毅當時選擇在鯉魚柵和敵軍正麵交鋒,恐怕撐不了多久。

    &esp;而現在,一場“山體滑坡”,把齊軍給殲滅了,現在,他們就可以如計劃那樣,接近晉陽,施展攻勢。

    &esp;隻要拿下晉陽,齊國就完了。

    &esp;想到這裏,王顗有些激動,但很快冷靜下來。

    &esp;此次作戰,皇帝的要求是“各部合作”,不許吃獨食。

    &esp;己方要取晉陽,先得阻援,所以攻齊的行軍分南北二道,他這一路目標是晉陽城,即攻城。

    &esp;阻援的任務,由南路負責,如果南道行軍在平陽一帶擋不住齊、周聯軍的進攻...

    &esp;那麽,他的兵馬即便抵達晉陽城下,甚至攻破晉陽,也鞏固不了戰果。

    &esp;所以,平陽那邊的戰鬥,很關鍵。

    &esp;前年,楚軍發動進攻,擊敗突厥,關上了河東的北麵門戶,斷了突厥伸手的可能。

    &esp;現在,隻有關上河東的南麵門戶,才能對晉陽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esp;周國不會坐視齊國滅亡,那麽,南道行軍要對對付周、齊聯軍,任務很艱巨。

    &esp;。。。。。。

    &esp;汾水東岸,齊國晉州州治平陽城,城中軍民正在加固城防,準備迎接即將發生的激戰。

    &esp;平陽南郊,汾曲,綿延十餘裏的軍營裏,旌旗招展,那是自玉璧北上的周國大軍,已經抵近平陽。

    &esp;齊、周兩國(東魏、西魏),以玉璧和平陽為據點,對峙、交鋒了三十多年。

    &esp;齊軍要入關中,就得拿下玉璧,才能攻蒲阪,然後渡河去關中。

    &esp;而周軍要攻晉陽,就得先拿下平陽,突破晉陽的南麵門戶,所以雙方每次大動幹戈,平陽-玉璧之間就必然是戰場。

    &esp;但現在,平陽齊軍並不是要提防南邊來的老對頭,而是要防禦東麵撲來的惡狼——楚軍。

    &esp;東麵數裏外,是楚軍營地,楚軍自滏口陘翻越太行山向西而來,一路勢如破竹,攻入河東東境,即將對平陽發動攻勢。

    &esp;所以,北上的周軍,對於平陽齊軍而言是友軍。

    &esp;因為齊國一旦滅亡、河東之地被楚國占據,接下來就該周國倒黴了。

    &esp;楚軍營地,行軍都督陳昌站在望樓上,用千裏鏡觀察平陽齊軍以及汾曲周軍的情況。

    &esp;營地外圍,大量兵卒和青壯正在挖掘壕溝,樹新的營柵和鹿角,加強營地的防禦。

    &esp;陳昌放下千裏鏡,問一旁的行軍都督長史沈恪:“沈叔,周軍這是等我軍先動,他們才動?”

    &esp;“對,他們不敢輕舉妄動,目前就等著我軍先動,再應對。”沈恪放下千裏鏡,答道。

    &esp;“那我軍...”陳昌說到這裏,看了看東麵,看著遠處的綿延群山:“我軍在等那些玩意運過來,會不會..”

    &esp;“會不會,對方看破我軍在等著什麽,於是搶先發動進攻?”

    &esp;沈恪點點頭:“這很有可能,所以,我軍要加強營地防禦,擋住對方攻勢,守住這個立足點。”

    &esp;“隻要卡住平陽,即便不破城,也能阻攔周軍北上,如此,北道行軍才好對晉陽發動攻勢。”

    &esp;“數日內,周軍遲早意識到我軍在拖延時間,很可能就會發動進攻,而且是強攻,這仗,可不好打。”

    &esp;兩人的對話,不像是佐官對主官進行戰況分析,更像是長輩向後輩循循教導。

    &esp;實際上,確實如此。

    &esp;陳昌稱沈恪為“叔”,是因為沈恪是他父親陳霸先的同鄉好友,也是幾十年的同僚、老部下。

    &esp;二十多年前,梁國大同年間,交州豪強李賁造反,在嶺表廣州任職的陳霸先奉命平亂。

    &esp;陳霸先臨行前,請好友兼同僚沈恪,護送自己的妻兒回江南,年少的陳昌就在沈恪的護送下,和母親離開嶺表回家鄉。

    &esp;之後,侯景作亂,陳霸先率部北上勤王、四方征戰,沈恪再次和老友匯合,常伴左右,出謀劃策。

    &esp;後來,陳霸先病死,隨他多年的故交、部將,以及嶺表諸將,陸續有了自己的出路。

    &esp;陳霸先一係的文武官員,漸漸散了。

    &esp;不過,沈恪依舊對故人之子陳昌依舊多有照顧,所以,陳昌尊稱沈恪一聲“沈叔”,不為過。

    &esp;此次朝廷出兵滅齊,皇帝問陳昌願不願意帶兵出征,陳昌當然求之不得,於是,皇帝特地調沈恪給陳昌當長史。

    &esp;用意,當然是讓沈恪好好的幫一下其實不太會打仗的“世侄”,幫陳昌立軍功,以便讓陳家子孫受益。

    &esp;畢竟,陳霸先當初的功勳,遺留的恩澤也就隻能保陳昌這一代的富貴。

    &esp;“這場仗雖然看上去難打,但其實不難。”沈恪見左右無人,向陳昌分析一些關鍵的事情。

    &esp;“皇帝派太子的丈人率軍來攻平陽,就是要穩穩拿大功,這仗,是不可能會輸的。”

    &esp;“如此安排,自然是日後兩家外戚保太子坐穩江山,穩穩鎮住勳臣,同時,兩家外戚也互相掣肘,所以此戰誌在必得。”

    &esp;“你得想辦法,立真正大功,才不枉走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