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丹陽縣,本老爺來了!

字數:7534   加入書籤

A+A-




    楚天秀將《石頭記》前半本的印刷任務,交給魯老匠人,又把印刷作坊的諸多瑣事交代清楚,一一理順,便隻等出發上任縣令了。

    這日一大早。

    平王府已經準備好了一溜的豪華馬車,李虞帶著狄兒,將小昏侯前往丹陽縣所需攜帶之物,全都備齊全。

    裏麵有各色被褥、綢衣,以及臘肉。

    甚至還有平王府暖室種的新鮮瓜果、蔬菜,現在還天寒地凍不容易腐壞,夠吃好幾天了。

    這些鮮果蔬菜吃光之後也不怕,反正丹陽縣離金陵城也近,每日派人送過來就是。

    準備的如此充分,說是去丹陽縣上任,其實跟出城郊遊踏春差不多。

    楚天秀心情頗為暢快。

    出了平王府金陵城,他這個上門贅婿,終於不用再看二夫人和平王的臉色。他可以和李虞,還有兩個丫鬟,自由自在的遊山玩水,無所顧忌。

    楚天秀、李虞,還有狄兒、祖兒上了其中的一輛豪華馬車,在一支大隊平王府侍衛的護送下,正準備出發前往丹陽縣城赴任。

    楚天秀忽然發現,馬車外麵畢恭畢敬的站著一個年青人,居然是李敢年。

    李敢年也背著一個粗布包裹的行囊,看樣子正準備出發。

    楚天秀這才想起來,李敢年是殿試的中等甲名,要去外地郡縣上任小吏。看樣子上任的地方,離的也挺近,拖到今天才出發。

    “李敢年,你去哪裏上任啊?”

    楚天秀好奇。

    “姑爺,您還不知道麽?”

    李敢年見姑爺居然問,頓時滿臉尷尬,拱手連忙道:“小人家父托了關係,在丹陽縣補了一個縣丞的缺。小人以後,就是您手下的縣丞了。這不,正要跟著您一起去丹陽縣赴任。”

    縣令之下最大的官,就是縣丞了。

    縣丞是一個縣城裏僅次於縣令,極為重要的執行崗位,需要得力的幹將才行。

    按理說,剛上任的新吏一般是郡縣裏的最小官吏,要在縣衙熬資曆、排座次,按照資曆和功績來晉升,正常是很難直接補位縣丞。

    縣丞再往上一步,便有少許的機會熬成縣令了。

    就算你是金陵城來的門閥士子,到了縣裏地方上,也不太好使。

    畢竟其他小官吏,要麽也有些身份背景,要麽便是本地的地頭蛇。大家都等著升官呢,根本不會給你麵子。

    李敢年能補縣丞的空缺,說來也是幸運。

    丹陽縣的老縣丞,聽說小昏侯楚天秀即將出任丹陽新縣令,居然嚇出病來。

    小昏侯這位金陵城頭號大紈絝的威名,在金陵城的周圍幾百裏方圓,無人不曉,誰不懼怕?

    民間有傳言,說小昏侯在金陵城裏強搶民女,打劫富戶豪門,從太後外戚沈府,搜刮豪脂豪膏,無惡不作。

    別人搶民,他敢搶官。

    甚至打破金陵府尹的狗頭,官府愣是沒人能管束他。

    連金陵尹這樣的大官,都臣服於小昏侯的淫威之下,誰能治得了他!

    還指望皇帝鎮壓他?

    皇帝看在平王的麵子上,都賞賜小昏侯一個殿試優甲,當上了丹陽縣令大老爺了!

    老縣丞嚇得惶恐難以終日。

    他好不容易搜刮地方,存下一筆頗為豐富的養老錢。說不定,被小昏侯給訛去。

    沒過兩日,便嚇的病倒了。

    他這把老骨頭哪裏經得住小昏侯的折騰,急忙向朝廷請辭,告老還鄉。

    惹不起,咱躲得起啊!

    丹陽縣衙裏的小吏們,年青一些的官員,卻是苦了,他們年青沒辦法告老請辭。

    誰都怕這糊塗的小昏侯,在丹陽縣裏幹出一些昏庸的事情。

    萬一出了大事,最先倒黴的就是負責執行的縣丞了。

    那豈不是倒大黴?

    丹陽縣也沒小吏敢主動請纓去頂縣丞這個缺,這才出了一個寶貴的縣丞空缺。

    李敢年尋思,他到哪個郡縣幹,也是一個最底層的小吏。何不到自家姑爺手底下去幹事?

    姑爺怎麽也不至於,挖坑把他埋了吧!

    李敢年的父親便去了丞相府,找人疏通一下關係,就任丹陽縣丞了。

    “本縣令的手下,居然是你?”

    楚天秀吃了一驚,很快欣喜,“那感情好啊!有你在,正好可以交代你去幹活。本縣太爺能省事不少啊!”

    他這個縣令掌管一縣,隻需要高高在上發號施令就行。

    縣丞是縣令之下的第一佐官,負責縣衙的文書、檔案、倉庫、糧馬、征稅等的管理,負責具體執行辦事。

    再往下,縣尉,掌管縣城士卒防禦。典史,掌管緝捕、監獄的小雜官。等等不一而足。

    縣城裏當了一二十年的小吏,各個都是陰奉陽違的老油條了,不狠狠收拾一頓,都不肯老實幹活。

    有李敢年當縣丞的話,至少有一個聽話的人,肯用心幹活,他能省心多了。

    ...

    楚天秀的一支豪華馬車隊伍,來到金陵城南門的時候。

    出了城門,便是修葺的寬大筆直的驛道,四通八達,方便馬車同行。

    此時,另外三名新縣令,早已經到了城門口。

    董賢良和晁方正,各雇了一輛馬車,馬車裏帶上一些簡單的行禮,來到金陵南城門匯合。

    隻有主父焰不同。

    他自己一人背著一個行囊,包裹裏就一身衣裳和從煙雨畫舫花仕女圖掙來的一筆百兩銀兩,別無長物。也舍不得花銀子雇請馬車。

    主父焰看到董、晁兩人都雇傭了一輛馬車赴任,這貧富差距太明星了,不由臉色酸溜溜。

    唉,這就是差距啊!

    董、晁兩人雖非門閥士子,但也是出生富戶人家,並不太缺錢。

    隻有他主父焰,是個窮縣令。

    董、晁兩人談笑,指著主父焰調侃。

    可是,他們很快看到,小昏侯乘著座駕,帶著一溜豪華馬車座駕從城裏出來,足足一排十多輛之多。

    這才叫真正的豪門氣派。

    他們兩個,顯得太窮酸。

    “小侯爺,你,這是去上任,還是去遊玩?為何要帶如此之多的行囊?”

    董賢良目瞪口呆。

    區區縣令上任而已,居然出動了十多輛豪華馬車,數十多名全副鎧甲武裝的王府侍衛隨行。

    如此奢靡鋪張的,恐怕整個大楚也是頭一個。

    其餘縣令,哪個不是低調上任,一輛馬車幾個仆從已經算是很奢侈了。再奢靡一些的話,隻怕還沒上任,就想被扣上“貪官汙吏”的帽子。

    不過,小昏侯當然不怕被扣帽子。

    小昏侯的紈絝名聲,比貪官汙吏更壞。

    “不愧是小侯爺,上任縣令都是一副紈絝侯爺的作風啊,丹陽縣怕是要倒黴了!晁某,佩服之至!”

    晁方正搖頭感歎,一副酸溜溜的語氣。

    可惜,他不是禦史大夫。

    否則頭一個打擊的,就是小昏侯這種大紈絝,昏庸縣令。

    “沒轍,吃穿住行用的多。你們兩個少在這裏嫉妒本侯。本小侯爺屈尊一個個小小的縣令,難道還要虧待自己不成?”

    楚天秀看了一眼主父焰,笑道:“哎呦,主父老弟何以如此寒酸。可要我給你派一輛馬車,送你去湖熟縣上任?”

    “不必!自小貧寒,走貫了路,也沒什麽。金陵城到湖熟縣城,也就五十裏,本縣令走走便到。

    本縣令這一路跋涉,詢問農夫民生之艱難,查勘田地的肥沃優劣,還能順便考察地方民情,不受地方小吏的蒙蔽!

    這可不是你們三位大老爺,坐在高高的馬車上便能夠看到的。”

    主父焰也沒生氣,擺手爽朗大笑,道:“此去一別,不久便能再見。明年丞相府的大楚郡縣政績大考,本縣絕不相讓,定要奪得大楚頭名!諸位,告辭!”

    他說完,背著行囊,大步流星往東南方向的湖熟縣而去。

    “主父老弟,出身低微,卻胸有韜略...大氣魄啊!”

    董賢良大讚,“我也告辭了!如何治縣,本縣令浸潤儒術、陰陽之術多年,早有諸多研究。來年郡縣大考,我亦不逞多讓!”

    “來年郡縣大考,誰優誰劣,那可說不準。諸位告辭,來年再會!”

    晁方正心高氣傲,隨後也和楚天秀道別,各自上路。

    他們上任的四縣雖然都在丹陽郡內,距離不過百餘裏方圓,但是去路方向並不同。

    “走,出發吧!”

    楚天秀拉上馬車簾子道。

    “夫君,丹陽縣可是我的封地食邑,咱們家的錢糧,很多都是從封地收來錢糧稅賦。你治理丹陽縣,可得悠著點!”

    李虞幽幽道。

    夫君要是把丹陽縣的稅賦敗壞了,那她可立刻少了一大筆穩定的收入。

    朝廷把夫君安置到丹陽縣,就是怕小昏侯在其它縣裏瞎折騰,造成民怨沸騰,幹脆讓他“禍害”丹陽縣去。

    她也不放心楚天秀,自是要跟著去“監督”。

    “夫人隻管放心,為夫這一身本事,正無處施展呢!

    你信不信,他們三個吹牛皮震天,其實加起來還抵不上我一隻手能打。

    為夫定要幫你好好治理丹陽縣,成為天下郡縣之首。收入什麽的,翻個十翻,自沒問題。”

    楚天秀吃著祖兒塞進他嘴裏的葡萄,模模糊糊,應承笑道。

    “信~~,夫君的本事,當丞相都綽綽有餘了!小小的縣令,當然是手到擒來。”

    李虞笑道。

    楚天秀立刻朝馬車窗外道:“李敢年!”

    “在!”

    “本老爺命你立刻趕去丹陽縣,召集縣衙諸吏和衙役、各鄉的三老、亭長和裏正,以及各家各戶幾百名青壯百姓。

    敲鑼打鼓,出丹陽縣十裏接風,迎接本青天大老爺駕到。

    本老爺到任,乃是丹陽縣有史以來,千古第一縣令。這是丹陽縣鄉紳和百姓們的幸福啊!

    歡迎的聲勢要擺足,喜慶氣氛要到位,迎接的匾牌要準備好。誰敢陰奉陽違,有所怠慢,本縣令從不吃過夜飯,讓他當場撤職滾蛋。”

    楚天秀淡淡道。

    李敢年縣丞聞言震愕,心頭頓時生出隱隱不妙的感覺。

    姑爺,這是要上任三把火,要搞大事?

    一把火把丹陽縣給燒透半邊天?

    他看了一眼郡主,結果李虞郡主已經聽愣了,毫無反應。

    “是!”

    李敢年無奈領命,立刻馭馬,朝丹陽縣疾馳而去。

    十餘輛豪華馬車座駕,在一隊騎兵護衛之下,晃晃悠悠上路,前往西南麵的丹陽縣。

    丹陽縣的百姓們!

    本縣令大老爺來拯救你們於水火中了!

    楚天秀忽然想到一個問題,朝李虞道:“對了,夫人。他們三個說大楚全國郡縣政績大考,都考什麽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