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一個巴掌一個棗,拿下董賢良

字數:7396   加入書籤

A+A-




    李老神仙見皇帝的臉上都是抑製不住的喜悅,連忙進言道:“皇上...貧道就覺得,這火藥裏麵大有文章可做。

    像做成一個大炸藥包,裏麵放一些尖細的鐵藜子什麽的。

    一個人持火藥包從城頭上往下一丟,‘轟’的一炸就是一大片,不死即傷,比一群弓箭手還好使。

    這可是守城利器啊,有了此神器,賊叛軍也好,匈奴也罷,根本不敢強行攻城!

    再如用來攻城,城門城牆一炸就塌,攻無不利。

    還有,火藥容易回潮,還要注意防火、防水。

    而且這火藥配方,還有極大的改進餘地。

    貧道回去之後,對這火藥多研究研究,改良配方,爭取研究出更大威力的火藥配方來,獻給皇上,為大楚皇朝立奇功。”

    這些東西,李自然也沒仔細去想過。

    但是小昏侯跟他說過,要把“研究火藥”抓到手,能發大財,後半輩子享用不盡。

    皇帝項燕然點頭,深以為然,朝李榮叮囑道:“嗯。平王,李老神仙煉製出火藥居功至偉,火藥方麵他是大行家,有事多跟李老神仙商議。

    太尉府那邊,也要盡快研究出一些新式火藥的兵器,戰術和戰法,也讓朕看看效果如何。三個月,三個月朕要看到效果!”

    “是!”

    李榮看了一眼李老神仙,立刻沉聲道。

    他原本想著,把火藥這件大殺器太猛,最好還是收進太尉府,由太尉府專門研製,不允許其他民間私人再去碰。

    但是李老神仙搶在前頭,說還要繼續改良火藥配方,這意味著老神仙想要留著火藥的使用權。

    李老神仙發明的火藥,立下奇功,正在皇帝麵前得寵。

    要是強行禁止李老神仙用火藥,未免顯得有些太過河拆橋。

    顧慮到這些,他也隻能把話給憋回去了。

    ...

    眾王侯朝臣們,跟著皇帝項燕然,回到金鑾殿內。

    項燕然此刻的心情,無疑是極為愉悅的。

    庚子新政尚未有什麽大收獲。

    火藥卻是橫空出世。

    這離他踏平匈奴的夢想,又近了一大步。

    尤其是這個成果,幾乎是忽然一夜之間天上掉下來,根本不在他預料之內,也沒花多少心思和代價。

    一覺醒來,白白撿到一件稀世神器,誰不開心?

    “宣朕旨意,為嘉獎李自然老神仙煉製火藥,賜黃金百斤,世代降等‘火丹伯’爵位,食邑三百戶。”

    皇帝項燕然正色道:“朕一向是明察秋毫,賞罰分明。誰為大楚立功,朕心裏是清楚的。”

    李自然都懵了,他做夢也沒想到,忽然得到一個伯爵的賞賜,激動的渾身顫抖,連忙跪謝:“謝皇上恩典。”

    眾朝臣們都震住。

    賜黃金百斤,謝胡雍丞相辭官的時候,賞賜也不過如此了。

    外加一個伯爵的賞賜,這幾乎是立下一份大戰功才能得到的封賞了。

    眾朝臣們的心情,則無比的複雜。

    誰也沒料到,玄武廟遭雷擊事件的真相...遠比他們預料的還簡單。

    僅僅隻是李自然老神仙在玄武廟煉丹,煉著煉著鼓搗出了一個會猛烈爆炸的火藥,把廟給炸了。

    跟天雷沒半點關係。

    當然也談不上什麽雷神爺的天罰。

    真相太簡單了,以至於他們根本沒辦法爭論。

    孔寒友反複思索了許久,唯有歎息。

    這事件已經水落石出,皇帝親自重賞定了案。

    現在誰要是還敢說,這玄武廟雷擊事件是什麽“天災預示**,老天爺震怒示警”,估計要被直接拉出去砍頭了。

    忽然,卻聽到金鑾殿內一聲嚎啕大哭,一名侯爵從王侯中滾了出來,哭的那叫傷心欲絕啊。

    “皇上,為臣做主啊!

    臣當初,是為了給沈太後盡孝,才請李老神仙煉長生仙丹。

    這仙丹沒成,卻意外煉成了火藥。

    臣這份純孝之心沒盡上,卻意外對皇上盡忠。臣為了助李老神仙煉丹,鞍前馬後,勞苦功高,何等的辛苦啊!

    可是,就是有那麽一群人看臣不順眼啊,睜眼說瞎話,散布‘天災警示**’的謠言,說什麽臣諂媚太後,遭天打雷劈。

    他們還把文章發到《大楚邸報》,當著臣的麵羞辱臣。

    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臣上有君,下有父母。臣犯了錯,自有皇上和父母來懲罰,需要什麽鬼天罰?

    臣請皇上主持公道,還我小昏侯一身的清白啊!”

    眾朝臣們回頭一看。

    這匍匐在地上哭的傷心欲絕,除了小昏侯楚天秀還能有誰!

    李自然老神仙重賞之後,小昏侯終於開始反擊了。

    句句痛罵,罵的主相孔寒友和董賢良,都沒法吭聲。

    眾朝臣們一個個觀鼻,觀天,觀地,渾然未聞。

    這事情果然是一個大坑,還好之前沒有跳下去,否則直接被埋了...他們不想沾邊,免得惹的一身禍。

    他們可以當做沒看見,但皇帝不能不表示。

    項燕然淡淡道:“小昏侯,你的功勞,朕心中有數。爵位是不能再給,賜你五十金吧。

    董賢良,你有什麽要說的?

    你的那個什麽《陰陽災異說》,朕也看了,說什麽天災示警,奇奇怪怪的學說,可把小昏侯給罵的不輕啊。可眼下,事實確鑿,並無什麽天災,更無**。你要給小昏侯一個交代!”

    董賢良麵色灰白。

    他這是出師未捷,剛發表最新研究出來的學說,原本想著借此功成名就,豎立新一代大儒的威望,卻遇上玄武廟雷擊事件,犯下一個天大的錯誤。

    董賢良“噗通”一聲跪下,叩首道:“小臣,請罪!

    小臣這學說,剛剛發表出來,並未經過實例的驗證,多有失謬之處。

    小臣從未抨擊過小昏侯,一向視其為同道知己。

    但是金陵許多讀書人,打著小臣學說的幌子,攻擊小昏侯,這都是小臣的罪過。

    小臣百死莫贖!”

    他沒法辯解。

    錯了,就要躺下老老實實挨打。

    挨完打,回頭再去琢磨那《陰陽災異說》,究竟哪個環節出了錯。

    “哦....孔愛卿有何看法?”

    皇帝項燕然沉默了一下。

    他看了看董賢良,又看了看主相孔寒友。

    他對董賢良這個已亥歲舉殿試第二名的印象,還是挺好的。

    而孔寒友新晉主相,也正是大刀闊斧,推動庚子新政的時候。

    這個節骨眼,把孔寒友的弟子董賢良拿下,砍了腦袋。怕是孔寒友會在朝堂新政上,陷入極大的被動。

    這對他寄予厚望,全力推動的庚子新政,無疑是帶來很糟糕的影響。

    “董賢良發布未經驗證,不成熟的學說,在朝野中帶來極大影響,極大的損傷了小昏侯的聲譽,必須給小昏侯一個交代...臣請革除董賢良官職,三年不用!”

    孔寒友心痛無比。

    不管如何,他都要保住董賢良的政治生命。

    革職三年,處罰稍弱一點。

    這是陣前斬大將啊,這一耽擱,三年無法再重啟為縣令,董賢良步步落後,前途至少會影響長達十年。

    “嗯..”

    皇帝項燕然微微點頭,看來也隻能這樣從輕處理了。若是處罰太重,孔寒友這主相也坐不住。

    楚天秀眨了眨眼睛。

    他的目的,是毀掉董賢良的《陰陽災異說》,讓這歪理學說無法在大楚興風作浪。可不是把董賢良給趕跑。

    革職?

    董賢良要跑?

    你跑了,誰幫我鞍前馬後。

    誰人帶他殺入儒派中心去。

    那第一份協議,豈不是白簽了。

    董賢良現在被幹趴下了,但是儒派還沒有趴下。

    他還要借助董賢良,這個孔寒友弟子之手,親手破了儒家“獨尊儒術”的圖謀。

    “臣謝皇上、主相大人主持公道!”

    楚天秀連忙道:“那些人雖是一群詆毀臣聲譽的小人,但是臣大度,臣原諒他們了。

    至於董賢良,他也是被人利用。

    他既然當眾承認了《陰陽災異說》的錯誤,臣也不跟他計較了。雖然他做錯了事,但他人還是挺厚道的。”

    董賢良匍匐在地上,正等著發落呢,聞言不由懵了,錯愕的抬頭。

    小昏侯居然主動原諒他,他不用革職三年?

    太仁厚了!

    跟小昏侯相比,他和眾儒生落井下石,簡直不是人啊!

    他欠小昏侯的,不僅僅是那一份協議,還有今日的不趕盡殺絕之恩。

    董賢良一念及此,不由眼眶微紅。

    滿朝文武百官都是麵麵相覷,神情震動。

    這跟小昏侯大紈絝的風格不符啊,他哪次出手,不是打的對手下不來台啊!

    眾皇子皇孫們,都被搞怕了。

    謝胡雍主相就是最慘痛的教訓。

    小昏侯...居然決定放董賢良一馬?

    小昏侯這打的什麽念頭?

    “哦。”

    皇帝項燕然的眼眸中,露出一抹異色。

    政治鬥爭,不將對手往死裏打!

    小昏侯的心胸居然如此寬闊?

    難得啊!

    要是朝臣們都這般大度,這朝堂上,也少了許多刀光劍影啊!

    不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項燕然也不是頭一次見小昏侯。

    小昏侯這個金陵大紈絝,縱橫金陵城十年,從來隻占便宜,不肯吃半點的虧。眼前這個大虧,絕對沒道理就這樣算了。

    小昏侯在朝堂上,已經得罪了謝胡雍和門閥勳貴派。

    現在又得罪了孔寒友和儒派。

    滿朝上下,沒個官員會和小昏侯站一起。

    小昏侯要留下董賢良,打一巴掌,給顆甜棗子,多半是要留著董賢良幹點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

    “既然小昏侯不計較,那此事就此揭過!明日登邸報,董賢良向小昏侯謝罪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