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恨流年(一)

字數:7392   加入書籤

A+A-




    公元五百八十二年,南陳太建十四年,北隋開皇二年,西梁天保二十一年,六月,大陳帝都建康,太子東宮。
    今年正月十日是大陳高宗宣皇帝陳頊駕崩的喪日,依禮宣帝陳頊的皇室子女因守孝三年,但因皇室國務重任之艱無法耽擱三年隻守孝而不理國事,故而皇室諸位成員以三月代三年為他們的父皇陳頊守孝。至此六月,三月守孝已過,故而諸皇室成員已然恢複了正常規矩生活、各司其職,不再拘於國喪之限製。
    在這過去的半年中,大陳王朝前朝後宮的朝局也是大有變動。
    前朝中,阿姮於三月乙巳改封自己的兩位堂兄、原來的尚書左仆射、伯父世祖文皇帝陳蒨之子晉安王陳伯恭為湘州刺史,永陽王伯智為尚書仆射,以進一步分解伯父伯父世祖文皇帝陳蒨一支的勢力,保護自己父皇這一支的皇族勢力。經過阿姮的如此用心處理,在世祖文皇帝陳蒨庶子陳伯固和始興王陳叔陵共同篡位失敗後,伯父陳蒨這支皇族總算安生,不再對父皇陳頊他們這支皇族構成威脅。
    後宮中,縱使太後柳敬言和阿姮如此敲打張麗華,還是耐不住陳叔寶對張麗華的無比寵幸和張麗華的魅惑之術。於是陳叔寶待皇後沈婺華日益變薄,而貴妃張麗華在後宮最為得寵,後宮的事務全部由她管理。縱使對此格局太後柳敬言和阿姮都十分不滿,但難以動搖陳叔寶的心誌,故而柳敬言和阿姮母女二人對付妖妃張麗華的計劃隻能徐徐圖之。
    而於當今大陳帝王陳叔寶而言,正月父皇陳頊剛駕崩之時,當時陳朝剛失淮南、隋軍逼近長江邊、又受大喪,陳叔寶患病不能處理政事,其誅殺陳叔陵、辦理陳宣帝喪事、邊境防守及百官事務,多虧皆由母後柳敬言和妹妹長寧大長公主陳姮決斷。到而今六月,半年已過,陳叔寶已然病愈,才把大權收回,開始真正親政。
    但其實,於大陳而言,於滿朝文武和大陳百姓而言,讓君主陳叔寶親政反而遠遠不如他們長寧大長公主陳姮主政。長寧大長公主阿姮主政的六個月裏,廣施德政、愛惜民力、公平清明、整肅朝綱、任用人才、親賢遠佞、賞罰分明、紀律嚴明、大力恢複經濟民生發展、與北隋政治軍事交好、合理調度邊防、使百姓安居樂業,儼然一片延續她的父皇陳頊在位期間的太建之治的清平盛世之態,令陷於在先帝陳頊駕崩和北隋犯邊雙重陰影下的大陳王朝平穩安寧地度過了改朝換代的艱難時期。但自從陳叔寶病愈親政後,排擠原來的如吏部尚書毛喜等一幹骨鯁老臣,隻信賴於身邊施文慶、孔範、司馬申、沈客卿等一眾小人奸臣,整日在後宮醉心詩書玩樂,也不怎麽上朝理政,事事多交付給貴妃張麗華打理,而偏偏張麗華等一眾小人利用得政權勢小人得誌,處處收買人心、謀取私利、打擊異己、賣官鬻爵、打壓忠臣,把整個大陳朝廷搞得是烏煙瘴氣、不堪入目,甚至還在後宮行巫術,假借鬼道來迷惑陳叔寶,使眾人無比懷念長寧大長公主阿姮的執政時期。但是無奈,滿朝文武和大陳百姓隻能慢慢試圖勸諫改變君主陳叔寶的昏庸無能。
    縱使大陳國政自新帝陳叔寶即位後逐漸腐敗糜爛,但正常的生活和流程還在繼續。
    今日正是由太後柳敬言欽定的太子陳胤和太子妃蕭世瑤的大婚之日,太子夫婦的婚禮就在太子東宮盛大舉行,不僅以太後柳敬言、皇帝陳叔寶、皇後沈婺華、長寧大長公主阿姮領銜的大陳皇室和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綏遠公蕭摩訶蕭家的新婚夫婦雙方家族全數出席,由於是先皇陳頊國喪之後的第一件喜事、又是太子夫婦的大婚,全大陳皇室的所有高官權貴和貴族士族全部悉數出席,一時之間太子東宮自是漫天喜慶紅色、無比熱鬧繁華、煊盛鼎沸。
    這蕭世瑤是大陳皇室安定家國江山的最大依靠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綏遠公蕭摩訶的膝下獨女,蕭世廉和蕭世略唯一的妹妹,雖和太子陳胤隔了一輩,但與太子陳胤年齡卻相仿、自幼和太子陳胤相伴長大,最是情真意切、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再加上蘭陵蕭氏的蕭摩訶蕭家和大陳皇室的蕭陳皇室聯盟對於大陳皇室和蕭家而言都是彼此互利、十分有利的,故而蕭世瑤和陳胤的婚姻結合雖然也是一樁政治聯姻,但可謂是最完美的天作之合、令人豔羨不已,人人聞之而盛讚祝福。
    在這日太子東宮的盛大婚禮上,身為太子陳胤親姑姑的阿姮和身為太子妃蕭世瑤親哥哥蕭世廉的二人自然出現在這太子夫婦的盛大婚禮上。
    這邊阿姮正和母後柳敬言、哥哥陳叔寶、嫂子沈婺華端坐於婚宴上首觀禮太子陳胤和太子妃蕭世瑤的婚禮。在這一天一地的婚禮喜慶氛圍中,阿姮望著身著大婚吉服、宛若璧人的陳胤和蕭世瑤,神思不禁飄飛到年幼之時她、十九妹陳淑媃、侄子陳胤和蕭世廉、蕭世略、蕭世瑤六人玩鬧嬉笑的兒時場景。
    而想到此處,阿姮又不禁想到心上至愛楊廣,黯然神傷。陳胤和蕭世瑤是兩情相悅、郎情妾意、情深似海,可她和楊廣又如何不是呢?陳胤和蕭世瑤的出身門第最相匹配,故而能成為萬人祝福的天作之合,如此光明正大地風光大婚、相愛相守。但她和楊廣呢,縱使情深如此,因北隋南陳的天生出身身份對立,在而今隋陳南北敵對的危機時局之下,他們便永無正式成婚相守的機會,他們之間永無如此風光大婚的可能,他們之間的婚禮就算發生也隻會遭兩國萬民唾罵、被安上“叛國”罪名而不會得到祝福。何況,此時,楊廣無論如何已經誤娶了蕭縈,她和楊廣更無如這般光明正大地大婚相守的可能了。
    此時此刻,這般郎情妾意、幸福大婚的陳胤和蕭世瑤夫婦二人,倒成了阿姮最羨慕豔羨的對象了。阿姮此時最渴望的,不是如何把控朝政、操縱江山,而是能與楊廣以最珍貴的人性中的真心真情相愛相守,能如此刻的陳胤和蕭世瑤一般光明正大地舉辦一場盛大的婚禮而正式相守。縱使阿姮權傾朝野、予奪生殺,這心中最愛情最深最真的渴望期許卻是無可替代的。與楊廣的真愛真心,對阿姮而言,比什麽都重要。可是,阿姮到底舍不下父皇陳頊的重托和大陳江山百姓的家國重擔啊!
    於阿姮而言,此生心底最期許的,不過是與至愛楊廣的一顆真心,一世相守。她多麽希望,她寧願此刻不是大陳長寧大長公主、不用承擔千斤家國重任,而為一介庶女平民,沒有了皇家身份的桎梏反倒沒這麽多束縛忌憚,不用和至愛楊廣生生分離了。
    易求千金物,難得有情郎。
    權勢榮華皆空影,隻羨鴛鴦不羨仙。
    而阿姮正陷於與楊廣大婚的種種遺憾沉思中,卻是一旁的母後柳敬言望著坐席不遠處清俊逸然的蕭世廉對阿姮關切地開口道:“姮兒,看到今日你侄兒胤兒和阿瑤的大婚,你可有所觸動?你看看蕭世廉對你何其上心愛護啊,今日這婚禮上目光基本就沒離了你!你去了的父皇和母後我可是很期待這下一場大婚是你和蕭世廉的婚禮啊!”
    麵對父皇母後對她和蕭世廉結合的如此期待,阿姮內心揪痛,神色一暗,但還是無比堅定,“母後,我的心裏……隻有楊廣!”
    “哎……”看到愛女阿姮還是如此堅定地非楊廣不嫁,柳敬言長歎一聲,無比擔憂,更和阿姮娓娓道來這其中的擔憂道理,“姮兒,最近的軍國大事都是你主理的,你應該比誰都清楚,雖然此刻北隋暫時退兵,但他們堅定要滅我大陳的賊心不死,你和楊廣注定是敵國敵對的身份啊!且不說他已經娶了阿縈,就算是此刻他尚未成婚,以隋陳的敵對,你不能夠叛國而嫁給楊廣、楊廣也不可能叛國來娶你啊。母後知道,能讓你如此傾心,楊廣一定很好很愛你,可就算你真的不顧一切強行嫁給楊廣了,日後隋朝攻打我大陳時,你能坐視我們大陳江山百姓不管不顧而完全去維護你夫家楊廣的隋朝利益嗎?你嫁給了楊廣,又讓你們日後的孩子如何自處呢?難道是讓他們從小就知道他們的父族和母族互為死敵嗎?父皇母後何其愛你,大陳子民百姓何其尊敬愛戴你,且不說天下悠悠眾口,你自己過得去你自己心裏良心那道坎嗎?因而,你是無論如何不可能以大陳長寧大長公主的身份嫁給楊廣的!反之,你若是嫁給了蕭世廉,他一樣很好很愛你,你還能順利地嫁給他得到一切順遂美滿的祝福,不用再有任何如麵對楊廣一般的身份為難。如此,你又是何苦不嫁蕭世廉非要苦苦等待你和楊廣之間等不到的未來呢?”
    聽到母後言及此處,阿姮心裏想到和楊廣的無果未來更是無比哀傷苦悶、神思糾結,一時無法作答。於是,在這番熱鬧喧囂、喜慶喧鬧、繁雜瑣碎又感人至深的大婚典禮和祝賀應酬後,阿姮更是觸景傷情、寥落感懷,便悄悄地中途離席而偷偷地溜到太子東宮的園林後庭裏呼吸透氣。
    而與阿姮離的不遠的、一直密切深情地關注著阿姮的一舉一動的蕭世廉看到阿姮離席了,知道她內心看到蕭世瑤和陳胤的幸福婚禮想到自身的痛苦糾結,於是便也跟著阿姮悄悄離席,隨她靜靜地到了太子東宮的園林後庭。
    待蕭世廉關切地尾隨阿姮到了太子東宮的園林後庭後,他隻見阿姮一身藕粉色素蟬絲裙獨自煢然孑立於玉白花瓣已然落盡、隻餘滿樹綠蔭的瓊花樹下,雖仍是烏發玉顏、容色傾國,卻秀眉含愁、清目含情、玉頰含傷,在太子東宮漫天喜慶紅色和遠處喜慶熱鬧的婚禮禮樂的反襯下顯得更加寥落悲傷。彼時園林庭院裏清清流水潺潺、夏日蟬聲陣陣,看似是一片生機盎然,可這靜謐活力依然喚不起阿姮玉容上的一點曾經的天真爛漫、展顏歡笑,卻反而把一身清雅的阿姮反襯得更加寂寥憂慮、傷懷無盡。
    看到阿姮如此悲傷淒憂,蕭世廉隻覺得自己的心都要疼碎了。他多想傾盡全力,再護阿姮一次天真展顏如初,哪怕是在瓊花樹下。可此時,蕭世廉卻不知如何才能寬慰阿姮、讓她安心開心,於是他隻能靜靜站在阿姮身後一步的地方,看她黯然傷神又無限深情地癡癡凝望著凋零的瓊花樹,而自己則站在她身後一步黯然傷神又無限深情地癡癡凝望著她。
    時光仿佛就在此園林後庭裏凝固靜止了許久,似乎能隔絕這後庭之外的塵世喧鬧。
    但蕭世廉再忍不住看到阿姮如此傷懷悲愁,於是蕭世廉終於開口,故作輕鬆地想逗阿姮開心,便以這句自幼蕭世廉不知對阿姮說過多少遍的話故意對阿姮玩笑道:“姮兒,你怎麽又逃席了?”
    這聲問候,一如從小到大多少次蕭世廉打趣總愛逃席的阿姮。以往每每這時候,蕭世廉都是奉阿姮父皇陳頊的命令把阿姮“逮”回宴席的。隻是這一次,再也沒有父皇陳頊來催阿姮回席、再寵溺地笑罵她一句沒公主樣子了。
    聽到這聲熟悉的問候,阿姮驀然回首,內心湧滿溫暖感動,望著站在自己身後一步的蕭世廉,慢慢揚起了嘴角真心的溫暖弧度:“蕭大哥!”隻是,這次聽到這聲隻有蕭世廉會對說她的熟悉問候後,阿姮不再是如往日少女一般活潑玩笑地大笑著回應蕭世廉,而是望著蕭世廉、沉浸在這種種往事回憶和感動裏,便忍不住地任淚水滑落眼角。
    這時候,唯有蕭世廉會如此在乎、深愛與關心著阿姮,唯有蕭世廉會這般無怨無悔地永遠真心關切著阿姮的喜怒哀樂、真心歡愁,唯有他會永遠不問因果地永遠癡心守護在阿姮身後一步。
    看到自己這句話竟然把阿姮惹哭了,在戰場上麵對多少無眼刀劍都毫不驚慌的武將蕭世廉竟然瞬時慌得和做錯事的孩子一樣不知所措,不知怎麽惹阿姮傷心了,隻能本能地趕忙趕到阿姮身前把阿姮眼角的淚水拭去,連忙真誠用心地和阿姮賠不是:“對不起啊姮兒,我說錯了!我說錯了!”
    看到如此豐神俊朗的八尺男兒蕭世廉如此不知所措,阿姮倒被蕭世廉逗樂了,感慨他如此真心情切,便破涕為笑,輕輕拍了一下蕭世廉堅實的臂膀笑道:“蕭大哥,你沒有錯!我隻是感動你一直如此守護陪伴我,比我的哥哥們對我還好……謝謝你,蕭大哥!也不知道日後哪個女子這麽有幸能得你愛護一世!”
    聽聞阿姮如此明知自己對她的深愛心意還如此排斥他和他刻意保持距離,蕭世廉內心抽痛,神色變黯,落寞失望又痛心望著阿姮道:“姮兒,你知道我對你的情意啊!難道一定要如此刻意避著我,如此刻意傷我嗎?”
    望著蕭世廉眼中的深深傷痛與一往情深,阿姮亦是痛心不忍,但她無法逃避她和楊廣的真心相愛。於是,阿姮隻能痛惜無奈地望著蕭世廉明亮含情的雙眸道:“蕭大哥,我正是因為深知你對我的情意我才不得不這麽做的啊!我真的很感念你對我的愛護與深情,我知道你無法不愛我,可是我無法不愛楊廣啊!就像我身後這瓊花樹,縱然它一年芳菲隻有一時,可我就是愛它四季輪回的任何模樣,無法忘卻亦無法割舍啊!你看這清蓮池中的此刻盛放的荷花,它也很好,它的美好清芬並不遜於瓊花,可我愛的就隻有這瓊花而已啊!蕭大哥,我正是因為深知你的心意,正是因為我知道自己無法不愛楊廣,我才不得不狠心把你推開啊!你永遠都是我的好哥哥,但既然我們無緣,我就不能白白拖著你、浪費你的時間和感情!你值得這世間最好的女子愛你一世的!”
    聽到阿姮此番瓊花和荷花的比喻,感受到阿姮到底對他有的真心和真情,蕭世廉深深了然,可到底情不自禁,第一次勇敢地一把把阿姮擁入懷裏,任阿姮用力掙脫也緊緊地抱著她,勇敢地宣誓了自己的愛情告白:“姮兒,我在心裏想了許久也不敢對你說出口,但今日我一定要勇敢地對你說明我的心意——你就是這世間最好的女子,你就是我蕭世廉此生最大的幸福,沒有你、我此生是不會和其他任何女子在一起的!你不用歉疚,你沒有浪費我的時間和情感,對你的一切,我都是心甘情願的!隻要你回頭看,我永遠都會在你身後一步守護著你!你不用再故意把我推開、故意傷我了,因為我對你的心意是永遠不會變的!雖然我知道你和楊廣彼此深愛,曾經我以為他隻是‘北隋車騎將軍獨孤英’、你們尚有成婚相守的可能時,我沒有去和他爭你,雖然心痛,但隻要你真的能幸福我都甘願!可而今,他已經娶了西梁嘉寧公主為晉王妃了,他不僅已有妻室、更是銳意滅陳的北隋晉王,是我大陳死敵啊!這一切種種都注定了你們不可能在一起的!為了你的幸福,哪怕你不願嫁給我,你也不能嫁給楊廣在和他沒有可能的未來上浪費一生啊!所以姮兒,不管你是不是覺得我自私,為了你和我,我一定要爭取你,我一定不能讓你嫁給楊廣遭受一世折磨啊!姮兒,從今以後你再也不用傷我勸我了,我相信總有一日你能被我感動、你能愛上我、你能讓我走進你的內心的!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這一番勇敢堅決、慷慨激昂的告白之後,蕭世廉又狠狠地抱了阿姮一下,就猛然轉身離開,再不給阿姮反駁解釋的機會。
    蕭世廉內心心意已決——姮兒,無論要等多久,無論我們之間的前路還有多長,我都一定會永遠守在你身後一步守護著你,直到有一天你願意回首看到我、願意讓我走進你的心裏!
    而蕭世廉走後,阿姮無比動容又糾結痛苦地凝固在原地,癡楞地大喊了一聲“蕭大哥!你……”,卻隻等到蕭世廉深情而堅定的遠去背影。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這句話,楊廣也曾如此深情地對她深情說過啊!可此時,蕭世廉已經決意守護追求阿姮不移。
    看來,阿姮是再也無法躲開蕭世廉的真情,必須在他和楊廣之間糾結為難、情陷兩難了……
    如此好的兩個絕世好男兒,被其中的任何一個人愛上,都會是這世間女子此生最大的夢想吧。可是,當阿姮無法逃避地必須在楊廣和蕭世廉之間抉擇出自己唯一的愛情時,對於阿姮卻是無比喜悅幸福又糾結傷痛,是比爭權宮鬥還困難痛苦的甜蜜傷痛!
    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問世間,情,為何物?
    ------題外話------
    大陳王朝進入陳叔寶的後主朝之後,朝政日益被張麗華把持禍亂,但阿姮卻還在盡力平衡維持大陳王朝的江山社稷。同時,太子陳胤正式迎娶了驃騎大將軍蕭摩訶之女蕭世瑤,也算正式促成了大陳皇室和將門蕭氏的聯姻。在太子陳胤和太子妃蕭世瑤的大婚上,太後柳敬言依舊沒有停止勸阿姮下嫁給癡情於她的蕭世廉,但阿姮卻仍是在楊廣與蕭世廉兩位絕世好男兒當中情陷兩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