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山河破(一)

字數:8350   加入書籤

A+A-




    公元五百八九十年,陳朝禎明三年,隋朝開皇九年。
    自從阿姮蕭世廉的大婚之夜楊廣領兵攻破建康城、蕭世廉為護阿姮身死之後,楊廣便把阿姮抱回了軍營中私下保護起來、自己在外繼續征戰伐陳。雖然阿姮現在在國破家亡、大婚之夜就和夫君蕭世廉陰陽永隔的情況下傷鬱過度正在昏迷不醒,但在楊廣親信在楊廣軍營中的悉心保護照料下到底沒有大礙、對外麵大陳江山所遭受的一切災難尚且一無所知。但正在遭受隋軍攻破建康城後進一步全麵猛烈進攻的大陳江山百姓可沒有如此好運。
    自阿姮和蕭世廉的大婚夜由楊廣引導的隋軍攻破建康城之後,丙寅,采石戍主徐子建馳啟告變;丁卯,找不到妹妹鎮國長寧公主阿姮的大陳君王陳叔寶隻得自己召公卿入議軍旅。
    戊辰,陳叔寶下詔曰:“犬羊陵縱,侵竊郊畿,蜂蠆有毒,宜時掃定。朕當親禦六師,廓清八表,內外並可戒嚴。”於是任命驃騎將軍蕭摩訶、護軍將軍樊毅、中領軍魯廣達並為都督,司空司馬消難、湘州刺史施文慶並為大監軍,遣南豫州刺史樊猛帥舟師出白下,散騎常侍皋文奏將兵鎮南豫州。重立賞格,僧、尼、道士,盡令執役。
    而對於不知下落的阿姮和在建康城南門找到的被戰火燒焦的蕭世廉遺體,太後柳敬言、皇帝陳叔寶、皇後沈婺華、驃騎大將軍蕭摩訶、寧遠公主陳淑媃、蕭世略等多人皆痛哭大悲,在焦灼戰事中一麵厚葬為保護阿姮殉國而死的蕭世廉、一麵派人四處尋找阿姮。但他們卻不知道,阿姮已然被楊廣保護藏在楊廣自己的隋軍軍營裏了。
    庚午,賀若弼攻拔京口,執南徐州刺史黃恪。賀若弼軍令嚴肅,秋毫不犯,有軍士於民間酤酒者,賀若弼立斬之。所俘獲六千餘人,賀若弼皆釋之,給糧勞遣,付以敕書,令分道宣諭。於是所至風靡。
    樊猛在建康,其子巡攝行南豫州事。辛未,韓擒虎進攻姑孰。半日,拔之,執巡及其家口。皋文奏敗還。江南父老素聞韓擒虎威信,於是來謁軍門者晝夜不絕。
    魯廣達之子魯世真在新蔡,與其弟魯世雄及所部降於擒虎,遣使致書招納其父魯廣達。魯廣達時屯建康,大怒斥責逆子不忠不孝,又上表自劾,詣廷尉請罪;陳叔寶知魯廣達忠心也不怪罪,慰勞之,加賜黃金,遣還營。樊猛與左衛將軍蔣元遜將青龍八十艘於白下遊弈,以禦六合兵。但陳叔寶卻因為樊猛的妻子在隋軍,害怕他有異誌,欲使鎮東大將軍任忠代之。於是陳叔寶就下令命蕭摩訶下召召回樊猛。樊猛不悅,於是陳叔寶重傷其意而止。
    於是賀若弼自北道,韓擒虎自南道並進,緣江諸戍,望風盡走;賀若弼分兵斷曲阿之衝而入。陳叔寶命其三弟司徒豫章王陳叔英屯朝堂,蕭摩訶屯樂遊苑,樊毅屯耆闍寺,魯廣達屯白土岡,忠武將軍孔範屯寶田寺。己卯,任忠自吳興入赴,仍屯硃雀門。
    辛未,賀若弼進據鍾山,頓白土岡之東。晉王楊廣遣總管杜彥與韓擒虎合軍,步騎二萬屯於新林。蘄州總管王世積以舟師出九江,破陳將紀瑱於蘄口,陳人大駭,降者相繼。於是晉王楊廣把伐陳攻破建康的如此大勝戰況上報給其父皇楊堅。楊堅得知此平陳大業如此順利而大為欣悅,在大隋帝都大興宴賜群臣。
    當時建康甲士尚十餘萬人,但失去胞妹阿姮鼎力襄助的大陳皇帝陳叔寶卻如失了左膀右臂和主心骨一般十分怯懦,不達軍士,唯晝夜啼泣。台內處分,一以委施文慶。
    而這小人施文慶既知諸將嫉恨自己,恐其有功,於是向陳叔寶上奏說:“此輩怏怏,素不伏官,迫此事機,那可專信!”由是諸將凡有啟請,率皆不行。
    賀若弼之攻京口也,蕭摩訶強忍著喪失愛子蕭世廉的喪子之痛請將兵逆戰,而陳叔寶卻不許。及賀若弼至鍾山,蕭摩訶實在忍不住看大陳陷於此亡國危局不可挽回便和陳叔寶進言說:“賀若弼懸軍深入,壘塹未堅,出兵掩襲,可以必克。”但陳叔寶莫名其妙地又不許蕭摩訶如此。
    陳叔寶再召蕭摩訶、任忠於內殿議軍事,任忠說:“兵法:客貴速戰,主貴持重。今國家足食足兵,宜固守台城,緣淮立柵,北軍雖來,勿與交戰;分兵斷江路,無令彼信得通。給臣精兵一萬,金翅三百艘,下江徑掩六合,彼大軍必謂其度江將士已被俘獲,自然挫氣。淮南土人與臣舊相知悉,今聞臣往,必皆景從。臣複揚聲欲往徐州,斷彼歸路,則諸軍不擊自去。待春水既漲,上江周羅睺等眾軍必沿流赴援,此良策也。”但陳叔寶卻偏偏不能從。
    明日,陳叔寶欻然道:“兵久不決,令人腹煩,可呼蕭郎一出擊之。”
    任忠見陳叔寶如此不智地執意一戰,叩頭苦請勿戰。
    而孔範又向陳叔寶上奏:“請作一決,當為官勒石燕然。”
    聽聞素來迎合自己心意的孔範此言,陳叔寶從之,對蕭摩訶說:“公可為我一決!”
    聽聞陳叔寶如此任命,蕭摩訶想到自己剛剛殉國喪命的長子蕭世廉,更是老淚縱橫,淒然向陳叔寶跪地叩拜領命,誓死捍衛大陳、誓死對抗隋軍報殺子之仇:“從來行陳,為國為身;今日之事,兼為妻子。”
    聽聞蕭摩訶如此回複,陳叔寶欣然,多出金帛賦諸軍以充賞。甲申,使魯廣達陳於白土岡,居諸軍之南,任忠次之,樊毅、孔範又次之,蕭摩訶軍最在北。但由於陳叔寶不通兵法隨意布陣,導致諸軍南北亙二十裏,首尾進退不相知。
    賀若弼將輕騎登山,望見眾軍,因馳下,與所部七總管楊牙、員明等甲士凡八千,勒陳以待之。
    不想就在此時,喪失理智的陳叔寶竟然和蕭摩訶的妻子私通,使得蕭摩訶寒心至極、毫無戰意;唯魯廣達以其徒力戰,與賀若弼相當。
    隋師退走者數四,賀若弼麾下死者二百七十三人。賀若弼縱煙以自隱,窘而複振。陳兵得人頭,皆走獻陳叔寶求賞。賀若弼知陳朝士兵驕惰,更引兵趣孔範;孔範兵暫交即走,陳諸軍顧之,騎卒亂潰,不可複止,死者五千人。員明擒蕭摩訶,送於賀若弼。看到自己抓到了陳朝頭目大將蕭摩訶,賀若弼大喜過望,佯裝威脅地要斬首蕭摩訶。
    可蕭摩訶乃是追隨三代陳朝帝王南征北戰、殺伐一生的不世悍將,又如何會被賀若弼這區區恐嚇嚇倒?於是蕭摩訶顏色自若,麵對賀若弼的死亡威脅毫不懼怕,反而大怒悲斥隋軍毀他大陳家國、殺他愛子蕭世廉,於是賀若弼反而沒有殺他,而是釋而禮之、把蕭摩訶暫時拘禁。
    任忠馳入大陳台城皇宮,見到皇帝陳叔寶言明陳朝敗狀,和陳叔寶上奏說:“官好住,臣無所用力矣!”
    於是此時慌了主意的陳叔寶給了任忠金兩縢,使募人出戰。任忠對答說:“陛下唯當具舟楫,就上流眾軍,臣以死奉衛。”
    但其實,任忠此言卻是大大地背叛了大陳和君主陳叔寶!
    但此時已經被攻城隋軍嚇破膽的陳叔寶不加思索地就輕信了任忠,敕任忠出部分,令宮人裝束以待之。可久久卻等不到任忠的出現。
    原來,此時韓擒虎自新林進軍,任忠已帥數騎迎降於石子岡,完全背叛了大陳!
    領軍蔡征守硃雀航,聞韓擒虎將至,眾懼而潰。隻念私利、喪心病狂的叛國賊人任忠此時引韓擒虎軍直入硃雀門。守城的陳軍素日受阿姮督導訓練本來還想拚死一戰不願輕言放棄,但任忠蠱惑指揮他們說:“老夫尚降,諸軍何事!”於是眾兵皆愧疚無奈逃跑。
    於是城內文武百司皆遁,唯尚書仆射袁憲在殿中,尚書令江總等數人居省中。
    見此國破家亡之際,陳叔寶無限感慨地和袁憲說:“我從來接遇卿不勝餘人,今日但以追愧。非唯朕無德,亦是江東衣冠道盡!若是阿姮此時助我就好啊!”可惜,陳叔寶臨到亡國關頭,還不知自己的大陳為何而亡、對自己的昏庸禍國毫無反省,悲也歎也!
    感歎畢,陳叔寶遑遽,將避匿,袁憲卻和陳叔寶正色道:“北兵之入,必無所犯。大事如此,陛下去欲安之!臣願陛下正衣冠,禦正殿,依陛下您的曾外祖父梁武帝見侯景故事。”
    陳叔寶聽此言後惶惶不從,下榻飛奔逃跑,倉皇恐慌地和袁憲說:“鋒刃之下,未可交當,吾自有計!”於是陳叔寶就和宮人十餘出後堂景陽殿,將自投於井,袁憲苦苦勸諫陳叔寶不要如此奈何陳叔寶不從;後閣舍人夏侯公韻以身蔽井,陳叔寶和他爭執許久,才惶恐驚慌地躲入了這景陽井中。
    而當這隋軍攻入了這大陳台城皇宮後,既而隋軍窺井,明明看到陳叔寶就躲在井下,但隋軍就是想捉弄一下這個亡國之君陳叔寶,於是大聲呼喊井下,不曾想卻無人應答。於是隋軍更是想捉弄陳叔寶讓他出醜,於是就說要是再沒人應答就往井下仍石頭了!就在這時才聽到了井下陳叔寶大喊“不敢!不敢”的怯懦驚叫聲。隋軍聞言大笑不止,於是用繩子把井下的陳叔寶拉起來。起初隋軍還感慨這陳叔寶一代文藝青年皇帝怎麽體重如此之重,可等他們把井下之人一道拉上來之後,隋軍才恍然大笑——原來這陳叔寶是死也要做個風流鬼,在井下還摟著愛妃張麗華與貴嬪孔麗珍一道躲在這景陽井下呢!因隋軍把這陳叔寶、張麗華、孔麗珍帝妃三人從井下拉起來時二位妃子的唇上胭脂蹭到了這井上,故而後來這口躲有陳叔寶、張麗華、孔麗珍帝妃三人的景陽井也被後入戲稱為胭脂井。
    而與驚慌失措的陳叔寶、張麗華、孔麗珍三人迥然不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皇後沈婺華居處平靜如常,盡是澹然大家風範。
    而十分難得的是,與生母張麗華禍國亂政、生父陳叔寶昏庸無能不同,太子陳深年十五,卻閉邠而坐、絲毫不亂,身旁隻留舍人孔伯魚侍側。待隋軍軍士叩閣而入,陳深安坐,不僅絲毫不慌,反而澹然慰勞隋軍軍士:“戎旅在途,不至勞也!”見陳朝太子陳深在如此亡國關頭還如此淡定安然、從容不迫、處變不驚,於是眾軍士都對陳朝太子陳深肅然起敬。
    時陳朝宗室王侯在建康者百餘人,陳叔寶恐其為變,於是把這些宗室親王皆召入宮,令屯朝堂,使三弟豫章王陳叔英總督之,又陰暗地裏深深防備這些弟弟親族為之備。想不到到了亡國此時了,陳叔寶竟然還在內鬥防備著有可能篡位的弟弟卻不提防對抗隋軍!直到台城失守,這些大陳宗室才相帥出降。
    賀若弼乘勝至樂遊苑,魯廣達猶督餘兵苦戰不息,所殺獲數百人。魯廣達率最後一點親兵苦苦鏖戰到日暮時分實在不敵隋軍,才不得不悲哀投降解甲。麵對著大陳台城皇宮的方向,魯廣達再拜慟哭,和眾軍士大悲道:“我身不能救國,負罪深矣!”士卒皆流涕歔欷,於是不得不就擒。
    自從昨夜阿姮蕭世廉的大婚之夜隋軍開始攻打建康城後,建康城內的守軍漸漸潰散奔逃。於是賀若弼夜燒北掖門入,聽聞韓擒虎已得陳叔寶,呼視之。陳叔寶惶懼,流汗股栗,向賀若弼屈辱再拜。
    見到陳叔寶如此昏懦,賀若弼蔑視冷笑:“小國之君當大國之卿,拜乃禮也。入朝不失作歸命侯,無勞恐懼!”
    賀若弼既而恥功在韓擒虎後,與韓擒虎相訽,挺刃而出;欲令蔡征為陳叔寶作降箋,命乘騾車歸己,事不果。賀若弼置叔寶於德教殿,以兵衛守。
    而高熲率先攻入建康,高熲之子高德弘為晉王楊廣手下記室,於是楊廣特意派高德弘奔赴其父高熲所在之地,令高熲務必留下張麗華給他——因為楊廣深知張麗華在陳朝多年與阿姮為政鬥宿敵、深害陳朝國政,阿姮蘇醒之後一定向手刃張麗華報國仇家恨。
    可惜高熲卻不知楊廣與阿姮的愛人關係與楊廣此番為了愛人阿姮的苦心,偏偏誤解了楊廣以為楊廣看上了這個比他大十幾歲的、媽媽輩的妖妃張麗華。於是高熲義正言辭地說:“昔太公蒙麵以斬妲己,今豈可留張麗華!”於是就把張麗華斬首於青溪,也算是這個禍國妖妃有所報應。
    高德弘苦苦勸父親高熲體諒晉王楊廣苦心卻反而被高熲誤解、勸阻不住父親高熲斬殺了張麗華,於是隻能沮喪地向楊廣回報此不幸消息。
    楊廣聽到高熲擅自殺了張麗華而眼中毫無自己、不給自己任何體貼阿姮的機會,於是楊廣變色大怒,恨恨地道:“昔人雲,‘無德不報’,我必有以報高公矣!”由是深恨高熲。
    雖然楊廣未能把張麗華留給阿姮親自處理,但為了平定江南民心和為阿姮報複這些素來敵對欺負她的陳朝奸佞勢力,楊廣還是十分有所作為的。
    丙戌,晉王楊廣入建康,以施文慶受委不忠,曲為諂佞以蔽耳目,沈客卿重賦厚斂以悅其上,與太市令陽慧朗、刑法監徐析、尚書都令史暨慧皆為民害,斬於石闕下,以謝三吳與阿姮,大得江南民心。
    除此之外,楊廣確實依諾做到了他當初親自領兵下南下滅陳以最大限度保護阿姮和他與她皆重視的江南基業百姓的初衷——楊廣命高熲與元帥府記室裴矩收圖籍,封府庫,對江南陳朝資財一無所取。於是天下皆稱讚楊廣十分賢德。楊廣此賢舉,一來是為了江南百姓安定、收買民心,二來是為了自己的良好名聲形象,當然三來亦是為了兌現當初自己對阿姮許諾的盡量保護她和她最在意的大陳江山百姓之諾。
    此後,楊廣以賀若弼先期決戰,違軍令,收以屬吏。
    隋帝楊堅驛召之,對楊廣下召說:“平定江表,賀若弼與韓擒虎之力也。”於是賜物萬段;又賜賀若弼與韓擒虎詔,美其功。
    而這隨著陳朝亡國,當年陳朝建立之初的舊賬也被翻出來落井下石地報複了。當年陳朝的開國皇帝陳霸先殺死了宿敵王僧辯,於是而今的隋朝開府儀同三司、王僧辯之子王頒便趁隋兵攻破建康城的這夜,挖開陳高祖陳霸先的萬安陵,將陳霸先的遺體鞭屍痛打、焚骨取灰、把陳霸先的遺體挫骨揚灰!王頒更是恨殺夫仇人陳霸先到把陳霸先燃燒盡的骨灰投到水裏再把陳霸先的骨灰水喝到自己的。
    王頒知道此舉會惹怒素來要求盡量對陳朝秋毫無犯的晉王楊廣,所以將陳霸先鞭屍焚骨之後就自縛向晉王楊廣請罪。楊廣聽聞王頒如此侮辱阿姮的叔祖父、辱大隋清明名聲自是大怒,但無奈父皇楊堅下令赦免王頒,於是楊廣無奈地隻能痛打了王頒一頓替阿姮泄憤再放王頒走了。此外,楊廣還特意總給五戶分守之陳高祖、世祖、高宗陵,以慰阿姮與江南陳民。
    南陳才子許善心素來得隋帝楊堅親眼,於是這陳朝滅亡之後,隋帝楊堅特意遣使以陳亡告許善心以勸他歸隋。而許善心聽聞陳朝滅亡後衰服號哭於西階之下,藉草東向坐三日,敕書唁焉。第二日,隋帝楊堅有詔就館,拜許善心為通直散騎常侍,賜衣一襲。可許善心哭盡哀,入房改服,複出,北麵立,垂泣,再拜受詔,明日乃朝,伏泣於殿下,悲不能興。於是隋帝楊堅見此就顧左右感慨說:“我平陳國,唯獲此人。既能懷其舊君,即我之誠臣也。”敕以本官直門下省。
    而南境陳朝那邊,雖然隋軍已攻破建康城、抓獲大陳皇室陳叔寶,但平陳全境的戰爭仍在進行。陳水軍都督周羅睺與郢州刺史荀法尚守江夏,秦王俊督三十總管水陸十餘萬屯漢口,不得進,相持逾月。陳荊州刺史陳慧紀遣南康內史呂忠肅屯岐亭,據巫峽,於北岸鑿岩,綴鐵鎖三條,橫截上流以遏隋船,呂忠肅竭其私財以充軍用。楊素、劉仁恩奮兵擊之,四十餘戰,呂忠肅守險力爭,隋兵死者五千餘人,陳人盡取其鼻以求功賞。既而隋師屢捷,獲陳之士卒,三縱之。呂忠肅棄柵而遁,素徐去其鎖;呂忠肅複據荊門之延洲,素遣巴蜑千人,乘五牙四艘,以拍竿碎其十餘艦,遂大破之,俘甲士二千餘人,呂忠肅僅以身免。陳信州刺史顧覺屯安蜀城,棄城走。陳慧紀屯公安,悉燒其儲蓄,引兵東下,於是巴陵以東無複城守者。陳慧紀帥將士三萬人,樓船千餘艘,沿江而下,欲入援建康,為秦王俊所拒,不得前。是時,陳晉熙王陳叔文罷湘州,還,至巴州,陳慧紀推陳叔文為盟主。而陳叔文已帥巴州刺史畢寶等致書請降於楊俊,楊俊遣使迎勞之。
    當時建康城已平定,晉王楊廣命陳叔寶手書招上江諸將,使樊毅詣周羅睺、陳慧紀子正業詣慧紀諭指。時諸城皆解甲,周羅睺乃與諸將大臨三日,放兵散,然後詣楊俊投降,陳慧紀亦降,上江皆平。楊素下至漢口,與秦王楊俊相會。王世積在蘄口,聞陳已亡,移書告諭江南諸郡,於是江州司馬黃偲棄城走,豫章等諸郡太守皆詣王世積降。
    癸巳,詔遣使者巡撫陳州郡。二月,乙未,廢淮南行台省。蘇威奏請五百家置鄉正,使治民,簡辭訟。
    李德林以為:“本廢鄉官判事,為其裏閭親識,剖斷不平,今令鄉正專治五百家,恐為害更甚。且要荒小縣,有不至五百家者,豈可使兩縣共管一鄉!”然後隋帝楊堅不聽。丙申,製:“五百家為鄉,置鄉正一人;百家為裏,置裏長一人。”
    陳吳州刺史蕭瓛能得物情,陳亡,吳人推蕭瓛為主,右衛大將軍武川宇文述帥行軍總管元契、張默言等討之。落叢公燕榮以舟師自東海至。陳永新侯陳君範自晉陵奔蕭瓛,並軍拒宇文述。宇文述軍且至,蕭瓛立柵於晉陵城東,留兵拒述,遣其將王褒守吳州,自義興入太湖,欲掩宇文述後。宇文述進破其柵,回兵擊蕭瓛,大破之;又遣兵別道襲吳州,王褒衣道士服棄城走。蕭瓛以餘眾保包山,燕榮擊破之。蕭瓛將左右數人匿民家,為人所執。述進至奉公埭,陳東揚州刺史蕭岩以會稽降,與蕭瓛皆送長安,被斬之。
    ------題外話------
    自從阿姮蕭世廉的大婚之夜楊廣領兵攻破建康城、蕭世廉為護阿姮身死之後,楊廣便把阿姮抱回了軍營中私下保護起來,尚在昏迷中的阿姮對外麵大陳江山所遭受的一切災難尚且一無所知。但轟轟烈烈的隋朝滅陳戰爭和陳朝江山保衛戰卻仍在如火如荼地繼續。陳朝江山遭受隋軍攻破建康城後進一步全麵猛烈進攻,終究建康城破、大陳皇室全體被俘,陳朝江山難逃悲壯覆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