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十年一覺揚州夢(一)
字數:20257 加入書籤
公元五百九十八年,隋朝開皇十八年,十二月,隴州。
這一年,已經是楊廣自請為揚州總管以來鎮守揚州的第八年了,阿姮和楊廣也已在揚州安寧相守了八年、度過了難得相對安寧幸福的揚州歲月。這麽多年揚州歲月以來,雖然阿姮對楊廣隋朝滅陳的國仇家恨念念不忘,但到底在和楊廣天長日久的相守相伴中慢慢和楊廣深情複燃,雖然內心仍然不忘對楊廣和隋朝的國仇家恨,但到底已由陳朝滅國最初的憤恨瘋狂轉化為長久平靜的內在謀劃報複。故而縱使國仇家恨不忘,此時的阿姮與楊廣卻仍是兩情繾綣、阿姮也在慢慢被楊廣的深情愛護所感動融化。
而這一日趁著年底閑暇,楊廣的表哥表嫂李淵、竇靈朧夫婦邀請身為揚州總管的晉王楊廣和阿姮赴此時唐國公李淵為隴州刺史鎮守的隴州來北上遊玩,邀請阿姮楊廣二人剛好在隴州遊玩一圈後再赴長安度過新年。
李淵在九年前七夕與阿姮在長安街頭再見如故、默契為知己之後,再在楊廣之前和自己的酒後吐真言之後就明白楊廣與阿姮才是真心相愛的一對愛人、與晉王妃蕭縈不過是逢場作戲的利益需要而已,故而隻是邀請了楊廣和阿姮而沒有邀請晉王妃蕭縈。而此時蕭縈早已與楊廣達成表麵夫妻和純利益聯盟關係多年,她現在隻是安心做好自己的晉王妃和楊昭、楊暕、楊璟三位孩子的母親,再不涉足阿姮和楊廣的二人愛情了。而對於阿姮、楊廣、蕭縈這段糾結複雜的三角關係,唐國公夫人竇靈朧知道此事當中原委之後,氣魄見識果然不同旁人,不但沒有任何疑慮,反而十分同情理解阿姮、更因和阿姮同為亡國貴族而惺惺相惜、十分渴望與阿姮結識。
此時年底,楊廣與阿姮基本已經把手邊的江南事務處理完畢,正好需要北上赴長安過新年,於是正好欣然同意表哥表嫂李淵和竇靈朧的邀請共同北上隴州、攜手同遊。阿姮雖生長於江南,但生性靈活冒險,對於別樣的隴州北地風寒也可謂有與不同於故地江南的興趣。
此時阿姮與楊廣已經從揚州一路出發已經大半個月、終於快要到唐國公李淵所駐蹕的隴州刺史府了,阿姮望著這馬車之外別樣雄渾的西北風物,想到近來挑唆秦王妃崔婕給秦王楊俊下毒報複之事,阿姮便笑得更歡了。
這秦王楊俊在當年的陳朝滅國戰爭中在分明可以放過阿姮最親愛的、年僅十八歲的十六哥陳叔慎的情況之下卻故意將他和其他數十位陳朝將領全部斬首於漢口,令阿姮痛不欲生、泣血立誓一定要為慘死在楊俊手下的十六哥陳叔慎報仇!
而秦王楊俊那好色而驕奢淫逸特點和那潑辣凶悍的王妃崔婕正給了阿姮絕佳的報複機會。而在其他四位兄弟中,楊廣的三弟秦王楊俊也參與當年平陳戰爭、功績最大、最可能和楊廣競爭太子之位,且在楊廣被父親楊堅和三弟楊俊對調為揚州總管之後,他們的父親楊堅則把楊俊轉任為並州總管、都督二十四州諸軍事替換了楊廣原來的職位,令楊廣大為忌憚。因此,楊俊不僅是阿姮的殺兄滅國死敵亦是楊廣的奪嫡政敵,故而謀害楊廣的三弟秦王楊俊而奪嫡複仇的計劃在阿姮與楊廣之間一拍即合。
為了報複殺死十六哥陳叔慎的死仇楊俊,阿姮第一步便是故意利用楊廣的助力為其三弟秦王楊俊提供的奢淫逸的條件使楊俊惹楊堅獨孤伽羅帝後厭棄。起初,楊俊很有好名聲,隋朝帝後楊堅和獨孤伽羅知道了很高興,下詔書獎勵他。其後楊俊在二哥楊廣的暗示放縱下逐漸奢侈,違反製度,放債收利息,官吏、百姓都大感痛苦。於是隋帝楊堅派人調查他的事,受牽連而坐罪的有一百多人。即使如此,楊俊還是不知悔改,在二哥楊廣的肯定鼓勵下不知收斂而反而繼續大修宮室,窮奢極欲。與大哥太子楊勇和三弟秦王楊俊的驕奢淫逸相反,晉王楊廣則做出艱苦樸素之態、日日隻和“蕭妃”一人相守而無異生之子,令楊堅獨孤伽羅帝後對二子楊廣大為滿意、真正繼承他們夫婦二人勤儉之風而對長子楊勇和三子楊俊甚為不滿。楊俊有巧思,常常親自拿起工具製作器具,並拿華麗的珠寶玉石去裝飾。還為他的妃子製作七寶幕籬,又建造水上宮殿,塗香粉刷,玉牆金階,梁柱楣棟之間,全都裝上明鏡、裝飾寶珠,極盡裝飾之美,常常與賓客、妓女,在上麵唱歌,更是惹得楊堅獨孤伽羅帝後對三子楊俊的驕奢淫逸大為不滿、屢次嗬斥不止。
而阿姮為了報複殺死十六哥陳叔慎的死仇楊俊,這第二步便是利用其王妃崔婕嫉妒心毒死楊俊。這秦王楊俊的嫡妻崔婕可是個潑辣厲害的狠人物。這秦王妃崔婕出身北朝五姓七望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範陽盧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中的名門望族博陵崔氏,乃是行軍總管崔弘度的妹妹。而這崔弘度不僅妹妹崔婕是秦王楊俊的王妃,且其侄女崔琇還是楊廣的長兒媳、楊廣與蕭縈的嫡長子河南王楊昭之嫡妻,故而這崔弘度的博陵崔氏一門姑侄二人分別為秦王妃與河南王妃,與大隋皇室聯姻甚密,一時風頭極盛。而這行軍總管崔弘度和秦王妃崔婕這博陵崔氏的貴族兄妹可是出了名的不好惹的暴脾氣。當時身為行軍總管的崔弘度禦下極嚴,有一次對那些說假話恭維他的人沒人打了八十大板直接打成了殘疾,是當時隋朝有名的酷吏,令時人皆驚駭惶恐、再不敢欺瞞他,故而當時民間就有了“寧飲三升醋,不見崔弘度”的傳言。而和她這酷吏哥哥崔弘度一樣,這秦王妃崔婕也是個眼裏容不得沙子的火爆性子。楊俊特別喜歡女色,有很多姬妾,而這秦王妃崔婕王妃本來就火爆善妒、嫉妒心極強,為此心中很不平,於是在一次晉王府與秦王府兩府共同出席太子府宴會之時,阿姮給了秦王妃崔婕一種嶺南慢性毒藥、暗示崔婕瓜中放毒來懲戒浪蕩風流的秦王楊俊,於是崔婕聽後大為欣喜感激,連忙收下阿姮的慢性毒藥回去就給丈夫楊俊下毒報複他風流不忠,楊俊因此身體生病。
當然,阿姮不敢一下過激地毒死楊俊太過醒目、也不甘讓楊俊一下就死了那麽痛快,故而她通過秦王妃崔婕而給楊俊下了三年慢性毒藥而讓楊俊受盡病痛折磨而慢慢死亡。
自然,阿姮告訴秦王妃崔婕的是這隻是一種無毒無害的慢性藥、隻會讓秦王楊俊日日不安而不傷身體,當然沒有告訴崔婕這是一種慢性致死毒藥的真相。
於是乎,自去年公元五百九十七年、隋朝開皇十七年,阿姮利用楊俊王妃崔婕給其嫉恨的丈夫楊俊下慢性毒來設計毒害楊俊,直到三年之後楊俊被罷黜官職、正式病死。當然,這份慢性毒在公元六百年、隋朝開皇二十年秦王楊俊正式病逝之後才被查出來,秦王妃崔婕當時深恨她的丈夫楊俊對他不忠多年、絲毫不悔自己無意間下毒害死他,也無怨無悔、自然也沒有供出其中阿姮的參與。
對於阿姮這番對自己三弟秦王楊俊的毒害,楊廣是默許認可的,畢竟這亦是為了鏟除三弟對自己的奪嫡危害,完全既符合他對阿姮的深愛與百依百順、亦符合他和阿姮的奪嫡利益聯盟。
在開皇十七年七月十三日秦王楊俊被秦王妃崔婕下慢性毒而因病被調回京師之後,隋帝楊堅因為他生活太奢侈驕縱,便將他的官職都免去,僅讓以王爺身份回到王府去。為此,左武衛將軍劉升進諫說,楊俊並無別的過錯,隻是花費官府的錢物,營造自己的府第宮室罷了,似乎可以原諒。但隋帝楊堅認為法律不可違反。劉升堅持勸諫,隋帝楊堅憤然變色,劉升才作罷。後來楊素為體現晉王府的無辜與孝悌特意向隋帝楊堅進諫說楊俊的過失不該落到如此地步,而隋帝楊堅則說說:“朕是五個兒子的父親,如按你的意思,何必不另外製定一個天子之子的法律?想當年以周公的為人,都可以誅殺管叔與蔡叔。我和周公相比,還差得很遠,怎能有損法律的尊嚴呢?“到最後也不同意。
到底,在阿姮和楊廣的一番幕後操縱設計後,秦王楊俊被王妃崔婕下毒抱病、被父皇楊堅免職回府軟禁形同廢人,也算是大報了其殺阿姮十六哥陳叔慎之仇的部分、完全阻斷了其和楊廣競爭太子之位的奪嫡威脅,大大有利於阿姮與楊廣二人的各自利益與共同利益。
故而想到此處,阿姮望著這馬車外的西北曠野自然是十分心曠神怡、心情大好。
在馬車裏坐在阿姮身旁摟抱著阿姮的楊廣看到她如此開心,心下知道阿姮是十分開心得意她狠狠地報複挫敗了自己三弟秦王楊俊一把、同時為他們二人的奪嫡大業再鋪平道路,於是楊廣看到阿姮如此開心自己更是高興、再想到他們二人奪嫡大業的一陣高歌猛進、順利進行,自然心內更是無比幸福激動,摟著阿姮就把頭俯靠在阿姮的肩上,貪婪幸福地細嗅著二人獨有的瓊露凝香而對著阿姮欣然而笑:“姮兒啊,我們已在揚州相守鎮守八年,十年一任,我答應你,後年的十年之期之前,我們二人一定奪嫡成功、榮返帝都長安!”
聽到楊廣和她傾訴他們二人籌謀多年而即將成功的奪嫡大業,阿姮內心自然是歡喜的,歡欣於她至愛楊廣的即將成功、他們二人的奪嫡大業的即將成功、她的複仇大計的來日有望,縱使她最終複仇大計的成功意味著她最終將失去至愛楊廣,但此時畢竟還沒到最後圖窮匕見的那一刻、這一切痛苦糾結還沒這麽凸顯、這麽近,故而,此時在阿姮的心裏,固然有脫不掉的國仇家恨作為底色,漸漸地她還是更沉醉於與楊廣漸漸恢複如初的兩情相悅。
想到他們即將奪嫡成功阿姮固然高興,但想到又要離開阿姮自幼生長的江南故地、必須引誘楊廣與關隴貴族離心而傾向南方才能毀滅隋朝,阿姮欣喜激動中還是不忍不舍地回眸望著楊廣盈盈道:“楊廣,我固然期盼你我二人的奪嫡大業成功,可是,要回到長安於我到底不適。我們的揚州、我們的江南呢?”
看到阿姮眼中對故地江南和自己的百般眷戀不舍,楊廣心中更是情意大動,恨不得付出自己此生一切來護他和阿姮一世長安。於是,楊廣一把把阿姮摟入懷中,用自己的下巴抵著阿姮頭頂的如雲青絲,堅毅篤定又深情繾綣:“姮兒,等我日後登基為帝之後,我們就修通北起涿郡、南至餘杭的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來年年春日下揚州去看我們最初相遇的揚州瓊花好不好?或許,你不喜歡帝都長安或東都洛陽的北地寒冷,我們就把揚州設為江都陪都,把你我大業江山的大部分時間都放在揚州度過好不好?這樣一來,不僅你我二人可以永遠相守在你我共同熱愛且相識相愛的揚州江南裏,我們更可以親力親為拉近南北統一融合、真正進一步促進江南經濟的發展、真正把南方江南融入大隋萬裏河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好不好?為了你,為了我,為了我們,為了我們共同的大業江山,縱使我們不得不暫離揚州、暫別江南,日後,我們也一定會回來的!相信我好嗎,我怎麽會舍得一生離開我們相識相愛的揚州呢?日後便是死,我楊廣也要死在揚州而非長安啊!日後啊,你我二人一定要在江南揚州共創獨一無二的千古大業江山!”
聽到楊廣這般認真而用情至深的深情告白,阿姮無比感動動容,既是深深沉醉於楊廣的似海深情,亦是痛心又慶幸於自己一步步把楊廣往背離關隴貴族集團的江南方向拉扯、步步走向滅隋大計了。但到底,再由國仇家恨,阿姮從內心底還是深愛著楊廣不舍得他的,故而阿姮一把感動回報住楊廣,用手堵住他的雙唇、嬌嗔著不讓他說自己的“死”,“呸呸呸,楊廣,誰要你死了!好好好,我自然信你!”
在陳朝滅亡的這九年之中,雖然阿姮對於隋朝滅國的國仇家恨日日不忘,但到底在原來就以命深愛楊廣的基礎之上在與楊廣的九年相愛相守中更是被楊廣的深情真愛漸漸感動,雖然亡隋複仇之心不滅,但阿姮已經不忍心像誓死殺死其他滅陳仇人一樣想要當年平陳統帥楊廣的命了。
正在阿姮楊廣二人在馬車上相依相偎的美好時刻,二人的車駕已然到了唐國公李淵的隴州刺史府之前了,故而阿姮與楊廣便準備下車了。
李淵與竇靈朧夫婦此番邀請楊廣與阿姮前來而非楊廣與蕭縈前來,就是擺明了已經理解和認可了楊廣與阿姮真正的愛人身份了,故而楊廣與阿姮自然而然地就攜手並肩走下了馬車。
在這下馬車之時,因這車轅離地麵甚高,楊廣便自己率先跳下車來,都不讓仆人用腳墊或人背來讓阿姮踩著下車,而是自己親自用雙臂一把把阿姮橫抱下車,對阿姮疼愛親昵至極。
這邊唐國公夫婦李淵與竇靈朧正在隴州刺史府門口並肩等候著阿姮與楊廣二人的來到,正好親眼目睹了楊廣親自把阿姮橫抱下車的甜蜜場麵,惹得素來與表弟楊廣兄弟親厚的李淵直接被酸得對阿姮楊廣二人開玩笑道:“看來我這阿廣弟弟可真是個寵妻狂魔啊,讓老哥我自愧不如啊!”李淵的母親獨孤曼陀和楊廣的母親獨孤伽羅乃是親姐妹、都是北周上柱國衛國公獨孤信的女兒,且李淵與楊廣表兄弟二人自幼經常相伴玩耍長大,且因並非至親手足而無皇族利益衝突,故而表兄弟二人雖為表親卻情分勝似親兄弟、極其親厚,自幼玩笑開慣了少有忌諱。
看到阿姮與楊廣二人如此般配親密、宛若最相宜的璧人眷侶,李淵之妻竇靈朧聽到丈夫李淵的感慨亦是望著身邊的丈夫爽朗玩笑:“淵郎啊,你可對著晉王殿下的模範例子好好反思反思你自己!算上前頭我懷著建成和明昭這一雙兒女的時候再加上現在我懷著老三的時候,你可沒有這般對我如此體貼我一次啊!”
在九年前開皇九年的七夕,阿姮與李淵第一次相遇於長安街頭時,當時竇靈朧正懷著將要出生的二人第一子李建成,五年之前,竇靈朧又生下了二人的第二個孩子、第一個女兒李明昭。而今,竇靈朧已經懷了她和李淵的第三個孩子十個月了、即將臨盆。
楊廣這邊剛嗬護貼心地把阿姮橫抱下車來,聽到表哥表嫂李淵竇靈朧夫婦的這般打趣,想到自己和阿姮雖早已兩心相許、兩情相悅相愛多年但因阿姮還是並未放下她的國仇家恨且他現在還無法給阿姮一個名分,故而他們二人雖終日相愛相守形同愛人夫妻卻尚無夫妻之實,因此對李淵的這番打趣,楊廣這儀表堂堂的八尺西北男兒竟然罕見地紅了一次臉,把阿姮扶好之後朝表哥李淵親厚隨意地回懟了一句趕快匆匆引開話題:“淵表哥你瞎說什麽呢!嫂子月份這麽大了不宜久站,咱們還是先進府吧!”
聽到楊廣此語,李淵也是大笑了然,請遠道而來的阿姮和楊廣入內,“也是,你們風塵仆仆一路從揚州趕來辛苦了,快去裏麵歇著吧!本來啊,靈朧的產期也快到了,我本想讓她靜養不要出來,誰想她反倒嫌我扭捏不像樣了!哈哈,進去吧!”李淵此語亦可看出,這竇靈朧乃英武豪氣之女中豪傑而非尋常柔弱女子。
在李淵、楊廣表兄弟二人這麽一說之下,楊廣、阿姮二人與李淵、竇靈朧夫婦二人在隴西刺史府門口簡單見禮之後,四人便入堂飲茶談笑了。
楊廣、阿姮二人與李淵、竇靈朧夫婦二人這四人在燒滿紅炭而溫暖如春的正堂之內坐定之後,竇靈朧率先開口望著如此容華絕美、俏麗絕色、氣質清雅卻又通身氣宇非凡的阿姮友善笑道:“弟妹啊,這西北民風淳樸剽悍不比你們江南清雅精致,這迎接貴客本是要以酒相待的。隻是一來我即將臨盆不宜飲酒,二來也到底是怕你生長於江南喝不慣這西北烈酒,故而,今日就特意備了一些北地特色的馬奶酒請你一嚐了!”自從九年之前七夕李淵於阿姮相遇於長安街頭引為知己、李淵回來之後把阿姮的一切真實情況告訴她之後,竇靈朧便一直渴望與阿姮相識相知,同身為亡國貴族對阿姮仿照她說的那句“恨我不為男以救家國之難”的話印象尤為深刻、更深深敬服阿姮親自以大陳鎮國長寧公主的身份鎮守保護陳朝多年。故而在今日一見阿姮之後就立即爽朗結交。
這竇靈朧乃神武公竇毅與北周襄陽長公主宇文茹之女、扶風竇氏千金的天之驕女,貌若天仙、聰慧勇毅、智武不凡,當年李淵求娶竇靈朧時可是因這雀屏中選的佳話而被傳聞千古美談。而從竇靈朧之母北周襄陽長公主宇文茹這邊的身份算,竇靈朧的外祖父是北周開國皇帝太祖文皇帝宇文泰,三位舅舅分別是北周孝閔皇帝宇文覺、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故而竇靈朧乃是最正統的北周皇親國戚,亦可算與阿姮有相似經曆的亡國貴族。李淵竇靈朧這小夫妻二人成婚多年,已共同育有長子李建成和長女李明昭,而現在竇靈朧腹中即將臨盆生產的便是李淵竇靈朧夫婦二人的第三個孩子。
而當下,阿姮聽到竇靈朧如此毫不扭捏、爽朗直接之語十分驚喜,再見到這竇靈朧眉目雖亦是極其秀美、縱使懷胎十月亦難掩窈窕婀娜的身材曲線感慨她也是個難得美人,但阿姮更被竇靈朧眉目間那女子少有的別樣的英武豪氣深深吸引,再加上早已聽聞竇靈朧的英豪美名,故而當下也立即和竇靈朧生出了傾蓋如故、相見恨晚的神奇知己之感,十分想和竇靈朧親切結交。但到底自己和楊廣未有夫妻之實,故而對於竇靈朧的這聲“弟妹”,阿姮還是有些害羞不敢當,“唐國公夫人不必客氣!叫我阿姮就好!多謝唐國公夫人美意!”
看到阿姮這般又是驚喜又是有些羞澀,竇靈朧更覺出阿姮的可愛魅力之處,心中難怪這蓋世英豪、閱人無數、眼裏從來瞧不上一般女子的英雄楊廣會如此隻為阿姮這位容貌絕麗、才情橫溢的南國佳人如此情有獨鍾、輕憐蜜愛、視如瑰寶、一世傾心、神魂顛倒。於是,竇靈朧更是和阿姮一見如知己、十分親厚:“好!阿姮!你也不必這麽生分地喊我‘唐國公夫人’,我早仰慕你大名已久、早想認識了!你或隨晉王殿下喚我‘嫂子’,或喚我閨名‘靈朧’都可。”
看到竇靈朧如此巧笑親厚,阿姮亦不在拘束,更得神奇的天然知己之感,便自然而然地脫口而出和竇靈朧姐妹相稱:“多謝靈朧姐姐!”
這一世,阿姮和李淵、竇靈朧夫婦是難得的天然知己、一見如故啊。
而這邊李淵看到愛妻竇靈朧和阿姮相談甚歡、一見如故,便轉頭向楊廣打趣道:“阿廣,我說什麽來著吧,她們妯娌倆一定和得來!”
“是是是,淵表哥你總是如此遠見卓識!”楊廣正在飲著馬奶酒,聽到表哥李淵說的這一聲“妯娌倆”,樂得直接嗆了一口酒,連聲向表哥李淵笑答應是、表示對李淵所喊的這個“妯娌”稱呼的十分滿意受用。
這邊阿姮、竇靈朧、楊廣、李淵四人又歡談著寒暄了一會兒,李淵便想到談起了朝中政事:“這前頭大義公主被都藍可汗所殺之後,突厥突利可汗來求親,皇帝姨父便以你們楊隋宗室女安義公主楊婉真和親突厥。這皇帝姨父欲離間這突利可汗和他堂兄弟都藍可汗的關係,故特別加厚了給突利可汗的禮,遣太常卿牛弘、納言蘇威、民部尚書斛律孝卿相繼為使。這突利可汗本居北方,既然已經求娶了安義公主之後,這素有大智慧的長孫晟大人便說服他率領部眾南徙,居度斤舊鎮,錫賚優厚。因此啊,這都藍可汗果然被離間,大怒說他一介大可汗還反不如染幹,於是朝貢遂絕,經常來抄掠邊鄙。突利伺知動靜,輒遣奏聞,由是邊鄙每先有備。這皇帝姨父以聯姻之手段挑撥離間突厥內部自相殘殺,真乃妙計啊!”
聽到此事,阿姮想到為和親複國而一生悲劇、被其夫都藍可汗殺死前將未遂的亡國複仇大恨通過一方染血絲帕而傳遞給自己的周朝千金公主、隋朝大義公主宇文女貞便十分感慨悲傷,一時臉色大變,默然低頭飲酒不語。
而楊廣深知阿姮的這個心結,不敢當麵回應怕傷到了阿姮,於是一麵在桌子下緊緊握住阿姮的手以示體貼安慰,一麵模糊地接下表哥李淵的話匆忙轉開話題怕惹阿姮悲傷:“哦,是啊,父皇英明!隻是,最近父皇嚴刑峻法愈發嚴重了,搞得人心惶惶啊。禦史於元日不劾武官衣劍之不齊者,父皇竟然直接就殺了這些武官衣劍之不齊者!連這諫議大夫毛思祖對此上諫,父皇都一並殺之。將作寺丞以課麥遲晚,武庫令以署庭荒蕪,左右出使,或授牧宰馬鞭、鸚鵡以代上繳之物,誰知道這事被父皇知道之後勃然大怒而親自監斬這些人!這些人雖是有罪但最不當死啊!父皇既喜怒不恒,就再也不複依準科律了。父皇信任越國公楊素,楊素複任情不平,與鴻臚少卿陳延有隙,嚐經蕃客館,庭中以馬屎,又眾仆於氈上樗蒲,然後上報父皇。父皇得知後大怒,竟然把主客令及樗蒲者皆杖殺之,棰陳延幾死,令滿朝聞之變色大驚。隻是,最近年近花甲的父皇越發變得喜怒無常、暴怒不定,實在不敢輕易冒犯天顏啊!”
聽聞楊廣如此感慨,李淵心中亦是深深認可,正欲出言附和,卻被竇靈朧出言阻止。竇靈朧出身於扶風竇氏的貴族名門、又自幼被舅舅周武帝宇文邕愛若親女地抱養在周朝宮中,最了解這皇權鬥爭和朝廷風雲的其中可怕,知道“慎言”這二字無與倫比的重要性,雖李淵、楊廣兄弟二人今日隻是做兄弟閑談聊天,但這一個是唐國公、隴州刺史、獨孤皇後的親外甥,一個更是大隋晉王、揚州總管、隋朝帝後特別鍾愛的第二子,若是這番含有怨懟不滿的言論傳出去了還不知道有什麽可怕後果呢。
因此,竇靈朧禮貌機智又不失體麵地及時和阿姮聊起了一樁她十四姐樂昌公主和徐德言“破鏡重圓”的美事來引開李淵、楊廣這表兄弟二人的敏感言論。
於是,竇靈朧瞪了丈夫李淵一眼警告他閉嘴,又笑望向阿姮道:“好了,咱們兩家人難得相聚何苦聊那些無趣之事呢!阿姮啊,你的姐姐樂昌公主和她的夫婿徐德言的‘破鏡重圓’之美談你可知道了?”
果然,竇靈朧此語一出,成功分散開了阿姮和楊廣對於朝局政務的注意力。本來阿姮正沉浸於大義公主宇文女貞的悲慘命運裏難以自拔、楊廣正一時感慨父皇楊堅晚年的嚴刑峻法、過度嚴酷,這竇靈朧關於樂昌公主和徐德言的“破鏡重圓”之美談一下便吸引住了阿姮和楊廣的注意力,把阿姮和楊廣共同拉到廣姮二人在江南初戀時最純真美好的初戀回憶——當時,阿姮還告訴楊廣她是“蕭姮”,楊廣還告訴阿姮他是“獨孤英”,他們就站在大陳上林苑鳳儀殿的側殿承歡殿裏甜蜜相依著一起觀看了阿姮十四姐樂昌公主陳淑婼鳳台選婿而選中大才子徐德言的全部過程,同時他們二人還不知真實身份殘酷地彼此相擁期許二人無限甜蜜美好的愛情未來。當時,楊廣還和阿姮說了這樣一番“既然公主如此恨嫁,承蒙公主不棄,公主玉言,在下哪敢不從。日後在下迎娶公主時,必定來十回文試武試、鳳台選婿,再來十場比武招親、雀屏中選。在下不才,也一定拚盡畢生本事絕學全力抱得美人歸!”那樣無限美好的年少情語。
聽到樂昌公主和徐德言的名字,阿姮楊廣不約而同地同時相視暖笑,縱使而今他們二人之間已經隔了這麽多命運陷阱和國仇家恨,彼此還是都同時墜入了當時年少最純真美好的青春愛情裏,無限深情,無限懷念。
與楊廣相視暖笑後,阿姮轉頭望著竇靈朧,殷切關懷地道:“十四姐和徐姐夫還好嗎?”到底,雖然當年在陳朝十四姐樂昌公主陳淑婼的生母錢貴妃錢綰被披香殿彭貴人彭蘭心、始興王陳叔陵、永嘉公主陳淑妘一家挑唆後誤以為是他們柏梁殿害死了陳淑婼的同胞兄長、錢貴妃錢綰之子大陳河東康簡王陳叔獻而後來與他們柏梁殿素為仇敵、後來甚至協助始興王陳叔陵發動兵變叛亂被阿姮處死,但到底樂昌公主陳淑婼至始至終是信賴阿姮和她母後柳敬言、哥哥陳叔寶這柏梁殿一家的,故而阿姮與十四姐樂昌公主陳淑婼並無仇恨。且陳朝已經滅亡九年、父皇陳頊已然去世十六年,舊日的陳朝宮鬥往事而今於阿姮而言已是過眼雲煙、與和隋朝的滅國仇恨相比更是微如塵泥無足輕重,故而,這些多年之前的陳朝舊日宮鬥阿姮也不再計較了。且在這亂世的亡國分別之中,每一位昔日陳朝手足血親都是那樣難得。故而,阿姮亦是十分關心自己失散多年的十四姐樂昌公主陳淑婼和她夫婿徐德言的近況的。
因在座的楊廣、李淵、竇靈朧都知道阿姮真實的陳朝鎮國長寧公主陳姮的身份,故而對談及陳朝之事並不避諱。
聽到阿姮此問,竇靈朧便和阿姮、楊廣二人娓娓道來她和丈夫李淵最近剛剛得到的最新的陳朝樂昌公主陳淑婼和其夫婿徐德言“破鏡重圓”的千古美談:“阿姮啊,你這十四姐樂昌公主如今可算是和她的夫婿徐德言破鏡重圓、苦盡甘來了!也恰好是因為前幾日越國公楊素的妻子鄭夫人來府上拜訪啊,我和淵郎才知道。自從九年之前陳朝滅亡之後,你十四姐樂昌公主便被陛下賜給越國公楊素作為小妾,這楊素大人倒是十分寵愛欣賞這樂昌公主。可誰知,這樂昌公主遵守著舊日和她夫婿徐德言在陳朝滅亡前夕年年元宵節以破鏡售賣於長安街上、以求認出破鏡以複合的諾言。於是這年年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啊,長安市上熱鬧非凡,樂昌公主都命貼身的年老女仆拿著自己一直珍藏在身邊的半麵銅鏡沿街求售。人們看到一個衣著樸素的老婆婆手持半麵銅鏡高聲叫賣,有人隨口問價,老婆婆的開價居然高得離譜,眾人都以為這老婆婆神誌不清,誰也不再搭理她。誰曾想,恰好今年元宵佳節,卻有了喜出望外的消息。老仆人回來向樂昌公主報告:市上有一位書生模樣的年輕人,也手持半麵銅鏡求售,聲言此鏡價值連城,隻有能拿來另一半與它契合的銅鏡,就分文不取地相贈。我趕緊拿出我們的半麵銅鏡走上前,正巧與他的半麵完全相合,他把銅鏡慷慨地送與了我,並向我詳細打聽公主的下落,我向她述明了詳情,他似乎有些失望,留下他自己在城中的地址就走了。於是這樂昌公主連忙仔細端詳兩半銅鏡,果然是絲毫不差地契合在一起。年輕書生給老仆人的紙箋上,除了地址外,還有一首字跡熟悉的五言絕句“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無複姮娥影,空留明月輝。”於是樂昌公主把破鏡緊緊抱在胸前,一邊默誦著詩句,一股混合著驚喜、感傷、幽怨的激情湧上心頭,她控製不住地放聲大哭起來,她到底是終於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至愛夫君徐德言了。於是這樂昌公主便向楊素大人傾訴她和夫婿徐德言自年少時鳳台選婿開始的一生情緣、苦苦哀求楊素大人讓他們夫妻二人複合,還私下回了一首五言詩“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給徐德言。最終,到底這楊素大人被樂昌公主和徐德言二人的一世深情所深深感動,成人之美地放走了樂昌公主、讓她和徐德言夫妻團聚、破鏡重圓,還好意請他們留在長安,並答應為徐德言在隋延安排一個官職。但徐德言卻不願在異朝為官,情願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帶著妻子樂昌公主返回江南故地。於是這楊素大人也不勉強他們,還設法幫助他們離開長安返回故土、歸隱江南。於是啊,阿姮你十四姐樂昌公主和十四姐夫徐德言‘破鏡重圓’的美事現在正傳為這長安城中的一段佳話呢!”
自當年樂昌公主陳淑婼的父皇陳頊為她特意舉辦的鳳台選婿開始,她陳淑婼此生第一眼看上的就是徐德言、至死不渝!而這段樂昌公主陳淑婼與夫婿徐德言從鳳台選婿到破鏡重圓的曲折而幸福的愛情故事的後來結尾則是——到後來,隋文帝楊堅病逝,隋煬帝楊廣繼位,楊素壽終正寢以後不久闔門被斬,唐高祖李淵攻下長安建立了唐朝取代了隋朝。這一幕幕的世事變化,仿佛走馬燈似的在他們夫妻二人眼前晃過,人世的盛衰榮枯,恍如一夢,榮華富貴也隻不過是過眼雲煙。這對曆盡繁華又最終歸於平淡的這對夫婦,對這一切都付以淡淡的一笑。經曆了陳、隋、唐三代,陳淑婼、徐德言這對夫婦終於在歸隱江南的相守中走到了暮年,達到了世間多少愛人渴望而不得的白頭偕老之美好愛情結局,在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十年同時死去,夫妻合葬一墓,而陪葬的就是那麵曆盡滄桑的破銅鏡。
彼時,陳朝也亡了,隋朝也亡了,沒了大陳樂昌公主也沒了大陳建昌侯,而陳淑婼與徐德言二人至死不渝的愛情不亡。
當世,千年之後,楊素平陳的千古偉業不再為人所熟知、陳隋興衰離亂再少人關心,可這“破鏡重圓”的千古佳話、人性真情卻至今仍在人們的心中千秋萬代地廣為流傳。
後世稱夫妻分離而複合為“破鏡重圓”的典故就是從陳朝樂昌公主陳淑婼和其夫婿徐德言這裏來的。
此係後話。
“好!真好……”而此時,聽到自己十四姐樂昌公主陳淑婼和其夫婿徐德言終於幸福地破鏡重圓而歸隱江南的幸福結局之後,阿姮無限唏噓亦是無限感慨。她十分慶幸高興十四姐樂昌公主陳淑婼和她此生至愛的夫徐德言終於能最終破鏡重圓、從當初鳳台選婿的美好初心最終挺過而今破鏡重圓的離亂重逢而最終幸福相守一世,但與此同時,阿姮卻亦因此感慨自己和楊廣的愛情命運——十四姐樂昌公主陳淑婼能與她至愛的夫婿徐德言從鳳台選婿走到破鏡重圓而最終幸福地攜手同歸江南歸隱而幸福餘生,那她和她的至愛楊廣呢?她和他已經錯失了鳳台選婿,她和他正在走向他們二人的“破鏡重圓”,那她和他最終能走到克服隋亡大難而最終消解一切仇恨隻餘深愛地走向攜手歸隱到他們最初相愛相識的江南揚州、恩愛和美而白頭偕老的終極美好歸宿嗎?
由十四姐樂昌公主陳淑婼和其夫婿徐德言這“破鏡重圓”的美好佳話,阿姮不由得聯想到了她自己和楊廣的曲折未測的愛情一生。於是她在祝福感慨十四姐樂昌公主陳淑婼的同時,不由得轉頭望向她的心上至愛楊廣,恰巧楊廣也在一直深情凝視著她,眼底流露著隻有對她才有的溫柔守護、深情繾綣。
“啊……啊……”
阿姮正欲就此和楊廣討論交談,卻是竇靈朧因方才說了這一大段樂昌公主陳淑婼和其夫婿徐德言“破鏡重圓”的美好佳話而過度勞累了心神,動了胎氣,本就懷胎足足十月的她也恰好到了生產的時候了,故而過度興奮而動了胎氣的她現在已經開始將要生產分娩了。
李淵與竇靈朧已經生育了李建成和李明昭兩個兒女十分有生育經驗了,但看到愛妻快要生了,李淵還是十分擔心著急,立馬召集一個月前就請入府中的產婆和醫生待產,把竇靈朧著急地抱入了內室臥榻上待產。
因竇靈朧突然要生了,備工具的備工具、做儀式的做儀式、拿東西的拿東西、喊人的喊人,這一時之間隴州刺史府中亂作一團,李淵、竇靈朧和阿姮、楊廣也再顧不上談話,李淵一把橫抱起愛妻竇靈朧就跑進了內室,隨著進去了一大幫產婆進去準備接生。
而阿姮與楊廣畢竟是來客不宜入產房,故而隻能暫時在外室等待。
此時即將生產的竇靈朧那撕心裂肺的痛苦喊叫之聲響徹整個府邸,這女子生產之時因為分娩劇痛而發出的慘叫之聲恍若來自十八層地獄,聽得阿姮的心都揪起來、全身倒出冷汗,無比害怕自己日後的分娩生產,於是情不自禁之下、下意識地就緊緊攥住身旁楊廣的手,五官恐懼地扭曲成一團而害怕道:“楊廣,你說以後我生我們孩子的時候也這麽疼這麽可怕嗎!”
聽聞阿姮此下意識的害怕反應,楊廣立馬意識到阿姮到底是從心底深深認可了他是她此生唯一至愛的“廣郎”夫君,心下隻覺得湧起從未有過的責任與感動,緊緊回握住阿姮顫抖的手、把阿姮顫抖的身體緊緊擁入懷中給她自己能給的一切愛與溫暖,磁性聲線沉穩而溫暖:“姮兒,別怕,我會永遠守護著你們母子,我會永遠撐著我們的家的!”
感受到楊廣的溫暖懷抱、聽到楊廣如此動情之語,阿姮才意識到自己方才害怕之下竟然本能地就說出了自己心底期望和至愛楊廣有自己家庭的最深的潛意識向往,一時之間反倒是有些臉紅不好意思,紅著臉在楊廣懷裏抬頭嬌羞地瞪了楊廣一眼道:“誰要和你生孩子了!”
看到阿姮如此滿麵羞紅的嬌羞可愛,楊廣隻覺得心神欲醉、魂魄離散,一天一地的世界裏隻有阿姮的音容笑貌和清甜氣息,漸漸地就情不自禁地低頭想吻上阿姮的柔嫩櫻唇。
可就在阿姮楊廣柔情蜜意的甜蜜此時,卻是竇靈朧的貼身侍女七巧滿手是血、驚慌失措地跑出來慌張大喊道:“不……不好了!夫人難產了!”
聽到七巧的這聲驚呼,阿姮一下驚得再顧不上楊廣的深情之吻而匆忙地從楊廣懷抱中掙脫,一把握住七巧沾滿鮮血的雙手焦急問道:“怎麽了?靈朧姐姐怎麽難產了?”
七巧驚慌過度,顫抖著揮舞著沾滿鮮血的雙手泣不成聲:“夫……夫人胎……胎位有些不正,可是這些產婆不會逆轉胎位!若……若是此時胎位不矯正,隻……隻怕母子懼亡啊!”
聽聞如此驚人消息,阿姮大驚失色,再顧不及和楊廣親熱,便在此生死時刻本能地匆匆親了一下楊廣的臉頰、深情地望了楊廣一眼,就匆匆地跑進產房去看自己如何能盡力救治竇靈朧了。
麵對如此熱忱善良、奮不顧身地去就竇靈朧的阿姮,楊廣心內隻覺得阿姮更溫暖更可愛。楊廣自然是不方便進產房的,故而隻能在外不安等待。但楊廣輕輕撫著阿姮方才匆匆在他頰上印下的輕輕一吻,楊廣隻覺得自己撫摸著這世間最溫暖美好的暖陽與珍寶,戀戀不舍地望著阿姮奔跑遠去的嬌俏背影,無限深情,隻覺得自己甘願為阿姮愛到不顧一切地付出一世、守護一世。
而阿姮不舍地匆匆告別楊廣進到竇靈朧的產房之後,房內悶著的血腥昏沉之味一瞬間把從未見過生產的阿姮驚得幾乎昏死過去。但到底阿姮還是堅強地跑到竇靈朧的床前關切她的難產情況。
此時,三位產婆都守在竇靈朧的床榻前,李淵更是無限焦急地緊緊握著愛妻竇靈朧的手跪在竇靈朧的床榻前心痛地守護著愛妻竇靈朧,恨不得以身代愛妻竇靈朧之痛卻又不知如何相助,更是痛苦,擔心痛苦的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幾乎就要垂淚。而竇靈朧更是滿頭虛汗、極其憔悴地倒在床榻上痛苦呻吟、慘叫淒厲。
“靈朧姐姐怎麽回事?”阿姮見此產房慘狀更是憂心,一把就拽住一位產婆這當中情況。
這產婆正不知所措、戰戰兢兢地跪在竇靈朧床榻前,被阿姮這一怒問,顫抖著害怕答道:“夫……夫人有些胎位不正,若是不矯正過來,隻怕母子不保啊!”
“那你們倒是矯正啊!”聞言阿姮更是大急。
可是產婆卻顫顫巍巍地答道:“老身方才已經試過了,但是還差一點矯正不過來,若此時強行生產,隻怕胎衣難落、母子俱損啊!”
聞言,阿姮突然拽起腰間的另一個瓊花香囊著急問道:“我曾在西域醫書上讀過,西域天山雪蓮可治胎衣不下!我恰好今日身上有帶西域天山雪蓮,可能就靈朧姐姐母子啊?”
“西域天山雪蓮?這可是稀世奇珍良藥啊!好!好!若有此便可救夫人產後之憂了!”產婆聽此言大喜,立馬從阿姮手中接過西域天山雪蓮拿去給外麵的醫生熬藥準備了。
於是在有天山雪蓮保胎之後,產婆便放心地對竇靈朧催產助產,終於在李淵、阿姮和三位產婆的共同守護下,一個時辰之後竇靈朧在一番極其痛苦的生死掙紮之後終於誕下了一個男孩,是竇靈朧和李淵的第三子。
果然,半個時辰後竇靈朧胎衣不下、有大出血之象,幸虧了阿姮的天山雪蓮才使竇靈朧順利止血而脫落胎衣、保住了竇靈朧母子平安。
對於這最終有驚無險、母子平安的歡樂結局,李淵、竇靈朧夫婦二人都對阿姮感激不盡,連連道謝。
看到竇靈朧和這位小公子母子平安無事,阿姮便心滿意足、十分高興,對李淵、竇靈朧夫婦二人笑道:“你們夫婦二人不用謝我啦!今日這天山雪蓮能救靈朧姐姐母子兩命就是我的幸運與福分啦!還好無事,方才真是嚇死我了!”
聽聞阿姮此言,李淵感激笑道:“姮兒啊,這天山雪蓮采於西域天山的萬仞雪山之上,價值萬金、十分稀少難得,連我這唐國公府裏都沒有,得虧你今日隨身帶著這天山雪蓮才救我妻兒兩命!我李淵感激不盡!”
聞言,阿姮欣然而笑:“這天山雪蓮原是西域進貢給隋朝的稀有珍品,因極其珍貴稀少和難以采集,十年的舉國進貢也就得這麽這麽些。隋帝楊堅全給了楊廣,他又全給我了,我怕這路上有些不測才隨身帶著。還好這次救靈朧姐姐母子得以用上了也是不負這雪蓮珍貴了!”
聞言,李淵竇靈朧夫婦二人共同抱著懷中剛出生的小兒子溫情相偎、望著阿姮感激而笑。
看著李淵、竇靈朧、新生兒這一家三口幸福相依的美好畫麵,一瞬間,阿姮腦中竟然抑製不住地幻想起日後自己和楊廣一家三口的幸福畫麵了。
可阿姮想到此時既難以完全放下國仇家恨、又有些害羞不好意思,於是趕快轉開腦中和楊廣生兒育女的幻想而關切感慨起竇靈朧的艱難生產:“靈朧姐姐,這女子生產也太不容易了啊!太可怕了我都害怕了!”
聽聞仍為處子之身的阿姮如此感慨,竇靈朧溫然一笑,輕輕逗弄著懷中新出生的小兒子,周身盡是溫柔慈愛的母性光環,柔聲開導寬慰阿姮卻道出事實:“阿姮,哪個母親不偉大?你自己以後有了孩子就明白了,女子生產都是九死一生從鬼門關裏走過啊!但當你看到你可愛的孩子時,卻都覺得值得!”
阿姮聞言感慨深歎,望著李淵、竇靈朧夫婦二人共同抱著懷中孩子的溫暖畫麵,心中恐懼害怕與溫暖向往共同翻湧波動。
阿姮正望著李淵、竇靈朧和小公子一家三口的三人幸福美滿,卻是李淵懷抱著愛妻竇靈朧和新出生的愛子對開口道:“阿姮啊,你今日救了靈朧和幼子兩命,又是我們夫婦二人難得有緣的知己朋友。不若,你給我們的第三個孩子起一個名字吧!”
“我……我給這個小公子起名字?”聽到李淵、竇靈朧夫婦如此鄭重盛情的邀請,阿姮指著自己有些受寵若驚、不可置信。
看到阿姮這不可置信又受寵若驚的可愛勁,竇靈朧靠在丈夫李淵懷中、愛撫著李淵手中抱著的新生幼子對阿姮溫柔笑道:“你既是這個孩子的叔母、又是這個孩子的姨母,更是救了他一命讓他平安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救命恩人,可以說今日若是無你這個孩子還誕生不到這個世界上呢!你若無資格給我們家老三起名字,那還有誰有資格給我們家老三起名字?”
聽聞竇靈朧此語,阿姮欣然大學,到底是接下了李淵竇靈朧夫婦這為他們第三個孩子命名的重任:“哈哈,好!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啦!《尚書·五子之歌》有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乃江山社稷之本。我們都希望這個孩子將來有治理天下、安定萬民的不世之功,不如,就叫這個孩子‘世民’如何?”
“李世民?好名字!謝謝你姮兒,給這個孩子取了這麽個好名字!”聽到阿姮給他和愛妻竇靈朧的第三個孩子、第二個兒子取名李世民,李淵與竇靈朧大喜,深深認可,於是,就決定將他們的第三個孩子命名為李世民!
這一日,這一刻,日後名垂青史、名震千古的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就此誕生了!
不過此時,這李世民還是個不知世事、剛剛落地的小小純真嬰兒,隻知道含著母親竇靈朧的手指咯咯直笑。此時的李淵、竇靈朧、李世民這一家三口也不知道他們日後永垂青史的千古名聲。
“李淵和靈朧姐姐你們夫婦二人不用客氣!我和你們夫婦二人如此有緣,能及時救下你們的第三個孩子、為你們的第三個孩子取名是我的福氣和榮幸啊!”看到李淵竇靈朧夫婦對阿姮給這個小男孩取的“李世民”這個名字如此滿意,阿姮也是十分開心。
竇靈朧聞言亦是開心,繼續對阿姮笑道:“阿姮,真的謝謝你啊!對了,我和淵郎都很感激你對我們家老三的救命之恩,你又是我們夫婦二人的難得知己摯友,還打算請你做他的義母,不知你是否願意啊?”
聽聞李淵竇靈朧夫婦二人請她做李世民的義母,阿姮自是高興答應:“好啊!既然我和你們夫妻二人和世民如此有緣,我安能推辭!”
“那就好!世民有你這麽好的義母疼愛,日後啊一定是個有福之人!若來日你和晉王殿下有了女兒,正好來嫁給我們家世民做我們李家的媳婦啊!”聽到阿姮欣然答應了,李淵竇靈朧夫婦二人亦是大喜,竇靈朧更是和阿姮約起了娃娃婚的玩笑。
“哎呀靈朧姐姐你瞎說什麽呢!”聽聞竇靈朧打趣她和楊廣日後的女兒要嫁給她的義子、李淵竇靈朧夫婦之子李世民,阿姮想到自己還是處子之身、和楊廣還無夫妻之實,再想到自己方才看到李淵竇靈朧李世民一家三口幻想自己和楊廣的一家三口便羞紅了臉,扭過身去不理李淵竇靈朧夫婦二人,害羞地跑出去找楊廣來,惹得李淵竇靈朧夫婦二人懷抱著剛剛由阿姮命名的第三個孩子李世民大開懷笑、十分歡欣。
不過,確實,日後,阿姮與楊廣的獨女大隋華陽公主楊瓊確實與竇靈朧與李淵之子李世民相知相愛,楊瓊確實嫁給了李世民成為他最珍愛一世的楊妃,楊瓊與李世民二人還育有李世民第三子吳王李恪、第六子蜀王李愔、清河公主李敬、蘭陵公主李淑共二子二女。
至此,在阿姮楊廣受邀來隴州遊玩期間,在阿姮的相助下,李淵竇靈朧夫婦二人的第三個孩子終於誕生,且由阿姮命名為李世民,阿姮更是在李淵竇靈朧夫婦的建議下收這個孩子為自己的義子。而這個孩子,就是未來大名鼎鼎、名垂千古、和他的叔父兼嶽父楊廣形成臨水倒影的千古一帝唐太宗。
而此時,在李世民出生後,阿姮楊廣二人在楊廣表哥李淵的隴州刺史府慶賀逗留幾日後,就啟程前往長安準備度過新年,與李淵竇靈朧夫婦二人相約來日再見。
而在這阿姮楊廣二人從隴州離開的路上,其中一段路上,藍天白雲、晴空萬裏之下,阿姮楊廣二人共騎一馬漫步在這遼遠空曠的塞北草原,楊廣把阿姮緊緊摟在懷裏,一麵駕著馬,一麵把下巴抵在阿姮的頭頂上無比親密柔情地阿姮低聲私語,無限深情期許:“姮兒,你看現在淵表哥和竇嫂子兩人的一家五口多幸福啊。什麽時候你我二人也能有一家五口啊?”
聽聞楊廣提到和她的成婚生子,阿姮一麵是還暫時無法接受縱使自己這樣深愛楊廣卻和是自己滅國仇人的楊廣生兒育女,且看到竇靈朧的痛苦難產對成婚生子有些懼怕害羞,於是阿姮故意拿他和蕭縈的表麵家庭來堵楊廣的話:“你不是和蕭縈已經有一家五口了嗎!”
楊廣知道阿姮此語是賭氣,便策著馬猝不及防地快速咬了一口阿姮的耳垂親昵曖昧道:“姮兒,你從來都知道我隻想和你生兒育女、共組家庭!”
聽到楊廣如此深情纏綿,阿姮反倒從心底開始恐懼糾結了——她當然深愛楊廣,這麽多年以來她早已期盼和楊廣永結同心、早日成婚相守,可她同時又到底放不下她的家國仇恨……
可糾結了這麽多年後,阿姮到底愛恨兩難——她愛楊廣愛到那樣的國仇家恨都無法消磨她對楊廣的的愛分毫;可是,同時,她亦恨楊廣滅他家國,恨到她那樣愛楊廣都無法消磨她對他的深恨分毫。
在如此愛恨兩難之下,可終究,終究,阿姮無法克製和否認這將近二十年以來對楊廣的如呼吸生命般不可割舍的深愛,她到底無法抑製自己和楊廣真愛相守的一切本能衝動和願望!至於對楊廣的國仇家恨,阿姮自然也不會放下,隻能對楊廣愛恨兩難任命運裹挾了!
堅定此沒有辦法的愛恨兩端之後,阿姮緊緊靠在楊廣的懷裏,貪婪地呼吸楊廣身上和自己相同的瓊露凝香,終於讓步認可,難掩深情:“我如今在你身邊沒有任何名分,你讓我如何與你光明正大地長相廝守,你讓日後我們的兒女如何自處?”
聽聞阿姮終於默認答應嫁給自己的此語,楊廣無比激動,大喜過望,激動地直接在遼闊的西北大地上策馬狂奔,一麵策馬奔騰、一麵摟著懷中的阿姮欣然大笑、深情允諾:“哈哈哈!好!姮兒!這麽多年你終於又答應和我再一起了!你終於再次答應嫁給我了!姮兒,你知道我有多開心嗎!哈哈哈!好,姮兒,你等著,現在父皇母後在世我固然無法娶你,但請你一定等到日後我登基為帝之後,我一定以這天下間最隆重盛大的皇後之禮光明正大地迎娶你為我楊廣此生唯一摯愛發妻、與你如當初你我所願一般一生一世一雙人地相愛相守一生!你等我!”
聽聞楊廣對自己的允婚認可如此欣喜若狂、無比激動,阿姮隻覺得此刻西北戈壁裏吹來的刺骨冷風都是暖的,她安然臥在楊廣的懷裏無限期許、幸福溫暖,隻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女人,美好幸福到簡直要忘掉如此痛苦的國仇家恨而全心沉醉於自己和楊廣的無邊真情幸福……
------題外話------
公元五百九十八年,隋朝開皇十八年已經是楊廣自請為揚州總管以來鎮守揚州的第八年了,阿姮和楊廣也已在揚州安寧相守了八年、度過了難得相對安寧幸福的揚州歲月。而這一日趁著年底閑暇,楊廣的表哥表嫂李淵、竇靈朧夫婦邀請身為揚州總管的晉王楊廣和阿姮赴此時唐國公李淵為隴州刺史鎮守的隴州來北上遊玩,邀請阿姮楊廣二人剛好在隴州遊玩一圈後再赴長安度過新年。與此同時,阿姮也挑唆秦王妃崔婕給秦王楊俊下毒以報複楊俊的滅國殺兄之仇。共同的奪嫡大業期許裏,楊廣與阿姮亦計劃起了未來有大運河和東都洛陽的大業江山。北上造訪唐國公府之時,阿姮與李淵的夫人竇靈朧一見如故、引為知己,交談當中更涉及阿姮的十四姐樂昌公主陳淑媃和其丈夫徐德言破鏡重圓的千古佳話。阿姮更是救下了難產的竇靈朧和其第三子李世民,認李世民為義子。長久的相處與感動中,阿姮漸漸放下了對楊廣的深恨,不知不覺中沉淪與她和楊廣的千古深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