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此恨固應知

字數:2880   加入書籤

A+A-




    公元621年,大唐武德四年,天台山,國清寺。
    深冬的寒意在江南雖不似北地嚴酷冷冽,卻亦不放過江南的山林煙雨。不過好在,我隨廣郎在北地生活了許多年之後,相較北地的寒冷倒更習慣江南的微寒了。這一年的深冬十二月,時隔四十年後,在這天台山國清寺的山門之前,我身披著當初和廣郎第一次共臨天台山造訪智顗師父的錦玉狐裘,指尖卻是微微顫抖,縱使有璿璣與璧月攙扶陪伴也實在艱難地不忍踏進國清寺內,隻是孤身一人煢煢抬頭仰望這當時大業初年我和廣郎親手題寫的“國清寺”寺匾,淚眼模糊、久久無法移步。
    “主子,這冬日寒冷,在這山寺之前駐足良久隻怕著了風寒。不若,我們還是進去吧?”璿璣固然知道我內心的萬千感慨回憶,但總還是柔聲勸我移動步伐。此時已是李淵的唐朝,陳朝已亡,我陳姮不再是大陳長寧公主;隋朝也已亡,我陳姮也不再是大隋蕭嬪了。故而,仍然還忠心陪伴侍奉在我身邊的璿璣和璧月不再喚我“殿下”或“娘娘”的舊稱,便隻喚我“主子”了。
    “罷了,咱們進去吧。”在璿璣和璧月的勸慰陪伴下,我下意識地攥緊了腰間和廣郎一生的愛情信物瓊華珮,終究是跨越心坎邁入了天台山國清寺的山門。
    當初,四十年前,江南深冬、雲水禪心,當時還青蔥年少的廣郎和我便在這天台山上第一次聽到智顗大師對二人命運之禪語預示“情極緣卻,難為宿命。因果輪回,幻滅如空。”當初,對智顗大師的這番深奧禪語我們隻是懵懂無知、麵麵相覷一笑而已。後來,我們共同的佛門師父智顗大師圓寂之前特意留下修建國清寺的遺願給我和廣郎,留下“寺若成,國乃清”的美好遺願。於是我和廣郎便遵從了智顗大師的遺願,在他身後就在這他創始天台宗的天台山上修建了國清寺,更在廣郎即位後的大業初年共同題寫這“國清寺”的匾額。
    可是,就像我和廣郎當初命運經曆不足而無法洞徹智顗大師那十六字命運偈語的深意一樣,當時的廣郎和我又怎麽會知道這“情極緣卻,難為宿命;因果輪回,幻滅如空”十六字的命運偈語竟然是預示了我們一生的情緣坎坷呢——我和廣郎當初那般甜蜜美好地相知相戀,情到深處卻緣分退卻,空餘廣郎誤娶蕭縈姐姐、我和廣郎陷於隋陳對壘和身份敵對而無奈暫別的痛苦。而我和廣郎的一世情緣卻終究繞不過宿命擺布。他滅我大陳家國,我曾經那樣恨他滅我大陳家國、誓要報仇,可最終當我終於接受曾經的大陳江山並入大隋江山裏、和廣郎終於大婚相守有了我們幸福的四口之家之後,隋朝卻也在曆史洪流中悲情滅亡了。最後陳隋皆亡、廣郎也在江都兵變中與我生死永隔,一切因緣際遇終究因果輪回之下幻滅如空!
    瓊花落盡後驀然回首,這走過一生再回頭望,原來在當初智顗大師的超凡得道慧眼一眼便望透了我和廣郎的一生情緣命運;原來,智顗大師當初引用《金剛經》給我們的提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其中便深深蘊含著與命運鬥爭終究枉然無用、終究難敵因果宿命之寓意!隻是當時年少,意氣輕狂,廣郎與我又如何能懂得與明白。
    原來,智顗師父這世間最智者,早已洞破紅塵世間。580年在天台山上第一眼看到廣郎與我二人時,就一眼看出我們二人特殊的深情而虐戀的緣分,便有禪語暗示我們二人一生坎坷的緣分命運:“情極緣卻,難為宿命;因果輪回,幻滅如空。”
    智者大師此十六字,竟然是總結了我與廣郎的一生癡纏虐戀了。情深到極處,緣分卻退卻;當我與廣郎愛到極處,竟然是蕭縈姐姐誤嫁給廣郎插足我和廣郎的一生感情。我和廣郎相愛至此,卻難敵天生注定敵對的家國出身,彼此相愛一生卻彼此一生放不下自己的家國最終導致互相耗盡的悲劇結局。愛情家國萬般因果報應輪回,終是難分對錯卻最後陳隋皆亡,彼此互相糾纏耗盡彼此的一切,最終彼此都失去了對方和自己的家國。虐緣一世,如是乎?
    心中這萬般波瀾起伏跌宕之後,我已緊緊攥著與廣郎的一世愛情信物瓊華珮在國清寺的佛像金身前敬香禮畢了——智顗師父,陳姮我與廣郎經曆一世沉浮,終於頓悟四十年前天台山雲水禪心裏您對我們道破的“情極緣卻,難為宿命;因果輪回,幻滅如空”的十六字命運偈語了;廣郎,四十年後,雖然你已不再在這人間與這天台山上,我卻會永遠帶著我們之間的深愛和我對你永遠的思念繼續在這天地之間延續著我們和揚州瓊花一樣永遠綿延璀璨的深情。
    “智顗師父,您當初圓寂前對我和廣郎說若這國清寺建成,天下必將國泰民安、太平祥和。很遺憾曾經我守護的大陳江山和與廣郎共創的大隋江山沒能做到國清永泰,但而今我和廣郎的女婿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也算是圓您當初國清太平的美好祈願了。陳姮我與廣郎一世經曆沉浮之後終於明白當初您那十六字命運偈語了。雖然您已不再,廣郎已不再,四十年前這天台山上的雲水禪心也已不再,但這一切往昔種種皆在我心中永誌不忘。師父,廣郎,安好……”
    走出天台寺之前,冬日寒風吹拂起了我幾縷雪白的頭發。冬日寒氣之下,透過深冬暖陽看去,此時年過半百的我的白發銀絲竟與那瓊華珮上的如玉光澤十分類似。我淡淡一笑,環顧了國清寺裏我除了廟宇殿堂之外無一熟悉的環境和人員,望著曾經我和廣郎相聚的智顗師父的禪室雙手合十,在心中虔誠默念如斯。
    廣郎逝後,心神大傷之下我的精神身體日益憔悴,且我的年紀也漸漸大了、再不複四十年前的豆蔻少女年華,不知道日後是否還有機緣與體力再爬這麽高的天台山再來造訪國清寺;且沒有了廣郎的陪伴,我看著這熟悉又陌生的國清寺更是處處回憶傷情並不想觸及。故而,對這次造訪國清寺,我總是分外用心與虔誠。
    人生忽已逝,誰又能洞知多少歲月重逢和確定?不求緣分絕對,隻求每一段走過的旅途都無悔無愧。那麽,這一生便沒有虛度,此天台山國清寺便沒有孤身枉來。從這天台山國清寺裏進來,便是走進我和廣郎的美好回憶裏;從這天台山國清寺裏走出去,則是走回我和廣郎的一世情緣中。因這一世深愛,走入世間萬般天地,都逃不過廣郎你與我的相思天幕。
    情極緣卻,難為宿命;因果輪回,幻滅如空。
    一世緣忽過,此恨固應知。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