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與陛下有交易

字數:5063   加入書籤

A+A-




    回到良鄉,

    程敏政在草棚前踱步,焦急地望著小徑的道口,不一會兒,梁小一和梁小二回來了。

    “先生!”

    梁小一和梁小二躬身行禮。

    雖是流民,經過程敏政的教導,兩個孩童與私塾裏的讀書人一般,彬彬有禮。

    程敏政蹲下來,慈眉善目:“明昭,應寧,你二人告訴先生,可願應試?”

    梁小一和梁小二相視一眼,點點頭。

    “好,那先生與你們大父說。”

    夜裏,程敏政在屋子裏,等著梁中送飯來,來良鄉後,他的吃食由梁家供給,從不開火。

    與往常一樣,梁中笑著端著晚膳進來:“青山啊,今日買了些酒,天寒了,你暖暖身子,剛溫好的。”

    “明日起,明昭和應寧不去船場了。”

    梁中疑惑:“明昭和應寧是誰?”

    程敏政臉色微微一紅,給二人取字的事,還沒征得老梁同意。

    “是小一和小二,他們二人極聰慧,會中第的。”

    梁中有點為難,從沒指望這兩個小兔崽子,能中第。

    “這個……”

    “在下門生遍天下,豈會騙你。”

    良鄉的理科開講,宋景一人講《宋氏天工》、《力學》、《算數學》三門,嚴成錦教授給他,他再在這裏講學。

    “嚴大人,為何不親自來講?”宋景慚愧地問。

    “有許多不便之處。”

    來聽課的,多為良鄉胥吏的子弟、匠人和賤民的子弟,讀書人一個人沒有。

    謝玉作為良鄉商會的會長,來聽了一堂算數學,極有興趣。

    嚴成錦聽了一下,加減乘除,講得還不錯。

    下了課堂,匠人們散去,胥吏子弟回家。

    “搭建棚子容易,難的是造船的材料,漕運停了,南方的木料無法運往到北方。”宋景為難。

    造船需要楠木作為主體,還需鐵、釘、桐油、黃麻、煤炭、棕毛、石灰、蘆席等必須之物。

    楠木產自四川、貴州、廣西一帶。

    通常以水運木,如今冬天,北邊的運河全部被凍結,水路無法通行。

    張賢猶豫:“大人,如今開始準備木料,是否太急切了一些,不如明天開春?”

    “不早,運輸木材花費的時日,快則半月,慢則月餘。”巨木運輸費時,現在就要開始準備木料。

    船體的材料,楠木為上等,栗木次之。

    楠木南方一帶才有,

    王不歲為難了:“天寒地凍,木料從哪裏來?”

    “京城有木料。”

    嚴成錦知道哪裏有木料。

    工部!

    工部修繕宮中的宮殿,承重柱用的正是楠木,還有屋頂的木架,宮中桌椅板凳、床榻和箱櫃,這些木料不是現買,工部的府庫中囤積有一定數量的木材。

    從良鄉返京,

    嚴成錦來到工部衙門找曾鑒,曾鑒道:“木料有,賢侄要多少?”

    “全部。”

    曾鑒一口茶噴出來。

    “木料是準備修繕宮殿用,你全要了,老夫如何向那些宦官交差!”

    大明修繕宮殿的是工部,而督工卻常常是太監。

    這樣一來,修繕花了多少銀子,皇帝心中有數。

    “向陛下稟明就是,督工太監也不敢阻攔。”

    “陛下一向節儉,不會同意的。”曾鑒直勾勾地看著嚴成錦:“開府庫不是簡單的事,賢侄慎言啊!”

    東暖閣,

    天寒了,弘治皇帝極少召見內閣和六部,天下安定,兩京十三道傳回的疏奏少了,多處理朝貢之事。

    歲末多夷朝貢,朝鮮使臣剛走,琉球使臣就進京了。

    “陛下,琉球使節到京城,亦帶了大量番商,欲與我朝貿易,不可讓他們去良鄉啊。”吏部尚書馬文升麵帶憂慮。

    好不容易追回幾本書,嚴成錦那家夥,又放到藏書館去了。

    張升站出來一步:“舊例,夷人朝貢到館後,五日一次放出,不如就在這五日內,打發他們回去。”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諸夷朝貢,是借機會貿易,朕豈會不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門口,兩個小太監凍得瑟瑟發抖,瞧見嚴成錦來了,笑道:“嚴大人要麵聖?”

    “嗯,勞煩公公。”

    小太監堆著笑意進去稟報:“陛下,嚴成錦求見。”

    “讓他進來。”

    內閣和六部幾個大臣魚貫而出,在門口遇見了嚴成錦。

    “諸公好啊!”

    李東陽頷首點頭,大步離去。

    馬文升見了嚴成錦,老臉笑得像擰在一起的麵皮,“天寒,多穿幾件衣服。”

    “馬大人也是。”

    當上吏部尚書,馬文升的脾氣變得極好。

    嚴成錦踏步入大殿中,陛下日夜勤政,這麽冷的天,也不會給自己偷個懶。

    “朕還想著,將新商稅的銀子,留作軍餉,大雪封地,順天府和河間府又來找朕要靡費了。”弘治皇帝長歎一聲。

    陛下,日後這樣的日子還很多,習以為常就好。

    弘治皇帝瞥了他一眼:‘你來找朕做什麽?’

    “陛下,臣來求工部的木料。”嚴成錦躬身行禮。

    “用來做什麽呀?”弘治皇帝慵懶問了一聲。

    “造漕船。”

    白給你造漕船?

    弘治皇帝抬眼皮看了他一眼,目光又落到書上,漫不經心:“工部的木料,用於修繕宮殿,不準。”

    “可是陛下……按工部如今囤積的木料算,若做成漕船,能值一萬三千兩銀子。”

    弘治皇帝正坐起來。

    半個時辰之後,

    嚴成錦從宮裏出來,徑直去了曾府,“下官已得陛下口諭,請曾大人派人將木料運到良鄉。”

    曾鑒睜大眼睛,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這小子定與陛下有交易。

    “老夫知道了。”

    次日一早,工部將囤積的木料陸續送到良鄉。

    宋景讓匠人拖進廠房的車間裏。

    造船,要先從船底造起,船底兩邊立起船壁,船壁再支撐上麵的棧板,這樣往上一層層建造上去。

    船梁和船壁,用楠木、樟木,船底和甲板用什麽木料都可以。

    但桅杆,一定要用筆直的杉木。

    這就需要對匠人分撥,處理各種木材。

    韓斯門苦著一張臉,坐在船廠的大門前。

    這裏有一個木亭,作為人質,也不能白吃大米飯,鑒於他木工手藝不咋樣,王不歲讓他看大門。

    嚴成錦寫了一封書信,讓人送去海南瓊州,海南有楠木,明年開春雪化了,正好讓李康和許進忠運回來。

    算著日子,玉米應該長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