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想法
字數:3822 加入書籤
聽完了趙晴兒的想法,趙家人麵麵相覷,臉上都寫滿了疑惑和不解,趙徐氏忍不住驚訝的叫道:“啥,晴兒,你說要把這個法子教給別人?”小姑子是不是天天窩在家裏窩傻了?人家誰家有個掙錢的法子不是想盡辦法的藏著掖著?要是把這法子教給別人,那他們家還能掙到錢嗎?
“恩,也不是所有人都教。”趙晴兒想了想,畢竟要是所有人都會了的話,那這東西可能就真的不值錢了,“教給一部分人吧。”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其實從很早以前她就一直都想要有一個法子能夠使大家都能掙到錢,幾年前的那件事情除了給她敲響了警鍾之外更是讓她堅定了這個想法。在她看來,那件事情之所以會發生,主要還是因為村子裏的人收入太少了,貧富不均勻,不怕大家都窮,就怕有一家和別人的差距拉的太大。要是大家都能有收入,相互之間的差距縮小,或者說如果大家都能生活富足,衣食無憂,那麽那種事情應該也就不會發生了吧?
“那晴兒都是想要教給誰呢?”趙全福和趙王氏倒沒有覺得趙晴兒的話有什麽不對,本來這手藝就是自個兒閨女的,自然是她願意教給誰就教給誰,這個即使是他們為人爹娘也沒辦法阻止的,還有就是他們覺得這天底下掙錢的路子那麽多,他們總不可能每一個都抓在手裏吧?閨女有一顆為他人著想的心,這也是很好的。
趙晴兒心裏早就有了章程:“咱們家的人得會,然後娘你要不要去姥娘家一趟,看看舅舅他們要不要學,還有大嫂,你也可以回去問問你們家的人,如果願意學的話俺也可以教。”趙晴兒並不是什麽偉人,她雖然想要帶著大家一塊兒致富,但是在能力達不到之前,自然還是要先緊著自個兒的親人朋友來了。姥娘一家都是好人,從以前就一直給他們家很多幫助,所以肯定是要帶上他們一份的,大嫂嫁進來的日子也不短了,據她觀察,品性也是信得過的,因此,對於大嫂的家人,趙晴兒也是抱著幾分好感的,如果可以拉一把的話那就拉一把唄,總比以後大嫂拿著自家東西補貼娘家搞得兩口子鬧矛盾好吧?
“晴兒,你的意思是,俺家裏的人也能?”趙徐氏張大眼睛看著趙晴兒,不敢相信的問道。
“可以啊,為啥不能學?”趙晴兒笑著回道,“不過大嫂要提前跟他們說清楚,必須得心思端正,不能有啥歪門邪道之類的,啥缺斤少兩啊、以次充好啊,這些心思都不能有。”這東西畢竟是要入口的,不像是別的,萬一有個心術不正的,那後果可就不好說了,她可不想把自個兒的辛苦和好意浪費在這些人身上。
“這個你放心,別的俺不能保證,這個還是能保證的了的。”趙徐氏喜滋滋的對趙晴兒說道,沒想到自個兒娘家人也能學這門手藝,這下子她對趙晴兒要把做豆腐的法子教給別人這件事情是一點兒意見都沒有了。她娘家的日子過得比趙家還差一大截子,嫁過來之後她也沒少拿趙家的東西貼補娘家,雖然對此公公婆婆和傳忠都沒什麽意見,可是她心裏也清楚,這樣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日子長了,婆家人肯定會有意見的。如果以後幾個小叔子也都娶了媳婦兒,估計就該天天吵架了。這下子要是有了小姑子的法子,自個兒以後就不用再擔心娘家的日子了。
“很多東西都是物以稀為貴,要是多了就不值錢了,所以這做豆腐的法子也不能所有人都教。一個村子裏有個一兩戶也就差不多了。至於村子裏的其他人,可以多讓他們種些黃豆,畢竟以後如果是豆腐做的多了,光靠咱們一家人種的豆子是遠遠不夠的,那咱們就可以從村子裏收,這樣村子裏的人也就都有錢賺了。”其實趙晴兒心裏還有另一個想法,就是以後等她把其他的豆製品琢磨出來的話,可以在村子裏建一個作坊,請村子裏的人來作坊裏工作,不過眼下那些東西她能不能研究出來還是個問題,所以現在就先不跟他們說了。
其餘的人也都覺得趙晴兒說的有道理,隻是趙王氏還是有些擔心:“這萬一要是做的多了,賣不出去可咋辦啊?”要是賣不出去的話不就浪費了嗎?
“娘,你就放心吧,不會賣不出去的。”趙晴兒倒是一點兒都不擔心,真要是實在不行的話她也可以送一些到劉爺爺的雜貨鋪裏,讓劉爺爺幫忙代賣,劉爺爺認識的人多,做生意的手段也多,肯定會有辦法的,不過她覺得要是以後她真的把那些豆製品研究出來了,估計趙王氏就該擔心豆腐不夠的問題了。“就算做多了也不要緊,你忘了還有義父了?義父的酒樓裏一天也要消耗不少呢!”對了,還得把這法子給義父一份呢,義父的香滿樓可是遍布全國的,她可沒那個野心把豆腐生意發展到全國去,供應本地的香滿樓還行,外地的就隻能請義父自個兒想辦法咯。
“對哦,還有孫先生呢。”趙王氏驚喜的道,心裏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怎麽會把孫先生給忘記了呢?不過說到孫先生,趙王氏不禁又想到了三兒子趙傳仁,有些惆悵的說道:“唉,也不知道傳仁現在咋樣了,啥時候才能回來呢?”
“傳仁又不是出去玩兒,他是跟著孫先生學本事去了,你老是念叨他幹啥?”趙全福有些不滿的對趙王氏說道:“再說了,還有孫先生在旁邊看顧著呢,能有啥事兒?一天到晚的,家裏地裏的活兒難道還不夠你操心的?”雖然他也想三兒了,那個孩子可是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他們身邊這麽久呢。
“咋的,俺就是念叨念叨還不行了啊?”趙王氏瞪了趙全福一眼,“俺又沒說不讓他跟著孫先生學,你以為一個個的都跟你似的,心硬的跟石頭似的,三兒出去那麽久,也沒聽你吭一聲!”
聽到趙王氏這麽說,趙全福被氣得無話可說,總不能明目張膽的說自個兒也很想三兒吧?大老爺們的這麽惡心巴拉的像什麽話,隻好從鼻子裏哼了一聲轉過頭去不看她。
趙王氏和趙全福鬥嘴的時候,趙晴兒一直在一旁捂著嘴巴偷笑,這會兒見兩個人終於消停了,才開口說道:“義父估計也快回來了,爹,娘,你們忘了,再過幾天就是義父來咱們這裏巡視的日子了,到時候三哥肯定也會跟著一塊兒回來的。”主要是她之前曾經跟義父說過要做豆腐的事情,義父那時候就很感興趣,隻是當時義父手裏還有事情抽不開身,說好了她先回來試試看能不能做出來,等義父一忙完就趕回來,現在算算日子,應該也差不多忙完了吧?
聽到三兒子快要回來了,趙王氏和趙全福的臉色才稍微好看了一些,不再跟鬥雞似的互相瞪著眼沒完。
“爹,娘,既然這個法子你們都同意,那不如明天咱們再做一些,然後咱們都去爺爺奶奶家吃飯,順便問問大家的意見,看看他們要不要做,你們看行不行?”
趙全福點點頭,想了一下又說道:“正好明天也沒啥事兒,俺們就先不去地裏了,明天你們做的時候俺們也在一邊看看,到時候跟你們爺爺奶奶說的時候也好有個數。”
對於這一點,趙晴兒是完全沒有意見。於是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至於趙晴兒姥娘和趙徐氏娘家那邊,可能就要稍晚一兩天了。
昨晚剩下的豆腐被趙晴兒拿著個籃子裝了起來,籃子上拴了一條長長的繩子,把它吊到井裏,夏天雖然熱,但是井水卻是沁涼沁涼的,對趙晴兒來說,夏天家裏的這口井就相當於是一個天然的小冰箱,每次有吃不完的怕壞的東西都用這個法子保存,至少可以延長一至兩天呢。
於是今天早飯的時候一人麵前又多了一碗七彩豆腐羹,桌上還有一大碗豆腐蛋羹,更是讓趙家人見識到了豆腐的百變風味。
吃過了早飯,趙家人齊齊聚到後院,準備開始磨豆腐了。豆子是趙王氏昨天晚上臨睡之前泡上的,夏天夜短,睡得晚起的也早,因此泡一宿時間剛好差不多。
不過這次趙晴兒娘幾個就輕鬆多了,有幾個壯勞力在,趙晴兒全程幾乎都隻出了一張嘴,最後豆腐也順利的做了出來。當然,上次趙全福沒福享用的豆腐腦這次可是沒有錯過了,就連豆漿趙晴兒都大方的一人給了一碗。這更是讓趙家人驚喜不已,終於相信了趙晴兒的那句話,這豆子果然全身都是寶啊!
打發趙傳孝去叫趙全守一家,端著剛磨出來沒多久的豆腐,趙全福一家人浩浩蕩蕩的朝老宅走去,準備開始趙晴兒的“豆腐推廣”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