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趙宋氏
字數:3734 加入書籤
“二叔,二嬸,你們咋來了哩?”趙全福一家到老宅的時候老趙頭和趙全貴爺幾個下地還沒回來,出來開門的是趙傳信新娶的媳婦兒小楊氏,見是趙全福一家,趕緊笑著迎了進來。
“是傳信媳婦兒啊,就你自個兒在家嗎?你爺爺奶奶他們呢?”趙王氏看到侄媳婦兒也露出了一個笑臉。
“爺爺和爹他們下地還沒回來,奶奶和娘在灶房裏準備晚飯哩。”小楊氏回答道,接著又轉頭朝院子裏喊了一聲:“奶奶,二叔和二嬸一家過來了!”
“行了,別喊她們了,俺今天也帶了點兒吃的來,正好過去看看能不能幫上啥忙。”趙王氏忙笑著阻止了小楊氏,接過趙全福手中的籃子,往灶房的方向走去。看到婆婆去了灶房,趙徐氏當然不能在旁邊閑著,不用小楊氏招呼,也跟著趙王氏過去了。
見趙王氏去了灶房,小楊氏趕緊把趙全福幾個人帶到了堂屋裏,讓他們先坐著,自個兒又去翻出茶壺杯子來準備給他們倒水,趙全福對侄媳婦兒說道:“你放著俺們自個兒來就行,那啥,一會兒你三叔他們一家也過來,一會兒還得麻煩你到地裏跑一趟,看看你爺爺和你爹他們,要是忙得差不多了就讓他們先回來吧。咱一家人也好長時間沒在一塊兒吃過飯了。”
聽到趙全福這麽說,小楊氏忙應了一聲,擦了擦手轉身出去了,趙全福又對大兒子說道:“你去灶房裏問問你奶奶,就說一會兒你三叔他們也來,問問你奶奶家裏的菜夠不夠,不夠的話你再回家去拿點兒。”也怪他想的不周到,光想著早點兒過來好把豆腐的事情跟爹娘兄弟們說說,卻忘記了這一大家子飯量可都不小呢,光指著那一塊兒豆腐可遠遠不夠,他們事先也沒跟老宅這邊打個招呼,現在估計家裏也沒啥準備。他記得自家灶房的房梁上還掛著趙晴兒從外地帶回來的臘肉和風幹鴨,不行就讓傳忠拿來,也給爹娘添兩個菜。
於是趙傳忠也出去了,屋子裏就剩下了趙全福一個人,早在進門的時候,趙晴兒就跟小楊氏打了個招呼,這會兒跑到她哥屋子裏去看趙傳信剛出生幾個月的小娃娃去了。屋子裏沒人,這會兒離著吃飯也還早著,趙全福一個人坐不住,總不能去灶房裏去幫他娘燒火去吧?他又素來是個閑不住的,在院子裏轉了兩圈,看到西屋簷下扔著兩個編了一半的竹筐,索性拿了把凳子坐在那裏接著編了起來。
“娘,大嫂……”這廂趙王氏和趙徐氏拎著籃子進了灶房,趙李氏正在忙著和麵,趙宋氏則坐在一邊擇著一把子韭菜,旁邊還擺著一個簸箕,上麵已經放了不少弄好了的,正好一抬頭看到趙王氏進來了,趙宋氏趕緊站了起來,笑著對趙王氏說道:“喲,弟妹你咋來了哩?還有侄媳婦兒也過來啦?這屋裏熱,你們先出去坐會兒涼快涼快,等下子留下來吃飯啊。”
“就算是大嫂不說,俺們今兒也沒打算走哩!”趙王氏把籃子放在小凳子上,笑著回答道,“娘,大嫂,你們這是準備做啥呢?”
“這不是你爹今兒早上說想吃韭菜餅了嗎?正好今兒也沒啥事兒,下午就割了點兒韭菜,準備晚上烙韭菜餅吃。”趙李氏一邊往盆子裏加水一邊說道,這邊趙徐氏已經蹲下幫趙宋氏一塊兒擇韭菜了,趙宋氏看這個樣子,估計這婆媳兩個一時半會兒也不會出去了,就又順手往侄媳婦兒屁股底下塞了一個木墩子,省的她蹲的時間長了等會兒起來的時候麻了腳。
如果要評選這幾年中變化最大的人的話,趙宋氏肯定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幾年前她看不過趙全福一家日子過得比自己好,又不肯吃苦下力,一門心思的想要走捷徑,失敗了之後又因為嫉妒而編造出“晴兒是妖怪”的傳言在村子裏流傳,沒想到一時的快意最後卻引發了巨大的後果。村子裏的人都逼著趙全福家交出趙晴兒,最終害的趙晴兒高燒昏迷,惹得老趙頭和趙全貴大怒,直接把趙宋氏送回了娘家。
剛被送回宋家的時候趙宋氏還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她出嫁以前就嬌生慣養,屬於“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主兒,嫁到趙家後更是憑借著宋家對趙家的恩情在趙家作威作福,因此這次在娘家依舊是整天好吃懶做,遊手好閑,可是卻忘記了如今的宋家早已經不是她未出嫁以前的那個宋家了,幾個嫂子都不是吃素的,以前對她笑臉相迎是看在她每次都帶回不少好東西的份上,現在的趙宋氏可是被人家趙家給送回來的,本來這件事情就已經夠讓他們家在村子裏抬不起頭來了,幾個妯娌平日裏要是沒什麽要緊的事兒輕易都不敢出門,怕被村子裏的人白眼,可是這個小姑子倒好,還整天跟個沒事人兒似的,在家裏白吃白喝不說,還老是沒事兒找事兒,今兒嫌被子不軟和,明兒嫌菜不好吃,又少油了又缺鹽了的,天天嘰歪個沒完。一天兩天的還能忍,可是幾個嫂子誰也不是泥捏的,時間長了就忍不下去了。從此宋家就開始整天雞飛狗跳的生活,再也沒了消停日子。一開始的時候宋老婆子還護著趙宋氏,可是後來也護不住了,也是,養老的兒子和嫁出去的閨女之間,隻要不是老糊塗了誰都知道該怎麽選。
沒了宋老婆子的庇護,幾個嫂子如狼似虎,哥哥們也都冷眼旁觀,於是趙宋氏在宋家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難過起來。原本在趙家的時候大部分都是趙李氏和幾個孩子的活計,這下子幾乎全都落在了她的身上,被幾個嫂子使喚的團團轉。她哪裏吃過這種苦啊?於是就狠狠地鬧騰,那段時間宋家簡直成了村子裏所有人茶前飯後的笑料,結果最後鬧騰的連宋老頭都看不下去了,也不管她都已經是兩個娃兒的娘了,逮住她狠狠的揍了一頓,趙宋氏這才消停下來。
在宋家的日子遠遠沒有當初在趙家那樣舒坦,於是趙宋氏就開始日日盼望趙家能來人早點兒把她接回去,可是她這些年在趙家的所作所為早就已經讓趙家人傷透了心,再加上這次老趙頭的態度又十分堅決,寧願豁出自個兒的這條命全了宋家當初的救助之恩,又怎麽肯輕易開口讓趙宋氏回去呢?
最後還是趙宋氏自個兒實在受不了偷偷跑了回來,對趙李氏和老趙頭發誓說自個兒以後一定要改掉所有的壞毛病好好做人,一開始的時候趙家人根本不相信她,可是趙宋氏天天在門外哭求,趙家人沒辦法,又考慮到還有傳信傳賢兩個娃兒,要是真不要趙宋氏了以後對兩個娃兒的親事也會有影響,這才勉為其難的讓趙宋氏進了家門,不過還是對她持保留態度,具體的還要看趙宋氏以後的表現。
經過這麽一出,趙宋氏哪裏還敢有什麽意見?她算是想明白了,原來她會有這樣的下場都是她自個兒作的,以為憑借著自家曾經對趙家的恩情就可以把趙家踩在腳底下,卻不懂得對於一個嫁出去的女人來說,隻有自個兒的男人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要是沒了男人孩子,那你就啥都不是。至於娘家人,對於他們來說,嫁出去的閨女就已經是別人家的人了,他們也有自個兒的日子要過,哪裏還有那麽多的功夫來像以前那樣依著你順著你?所以說過好自個兒的日子才是真的。
從此以後趙宋氏就把以前的小心思都收了起來,踏踏實實的在趙家過日子。趙家本來也不是什麽蠻不講理的人家,見趙宋氏一直都安安分分的,照顧老人,照顧孩子,天長日久之下也就慢慢的重新接納了她。
至於趙全福一家,趙宋氏也多次上門道歉,當初雖然趙宋氏給他們一家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但是見趙宋氏確實是真心誠意的在悔改,也決定多給她一次機會試試,因此這幾年,在趙宋氏的努力之下,兩家的關係也漸漸有了很大的好轉,平日裏也會經常走動走動。
趙王氏正要挽起袖子幫忙,聽了父親的話的趙傳忠正好也來到灶房,讓趙王氏有些吃驚,問道:“你咋過來了哩?你爹呢?”
“俺爹還在堂屋裏呢,他讓俺過來問問今天家裏的菜夠不夠?要是不夠的話俺再回家看看拿點兒過來。”
趙李氏和趙宋氏聽了趕緊對趙傳忠說不用了,家裏的菜夠吃,趙王氏在灶房裏看了一圈,除了幾個茄子土豆也沒看到別的,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頓飯,總不能光吃這個吧?於是就打發趙傳忠回去把昨天家裏剩下的那點兒五花肉拿來,灶房裏的風幹鴨也摘一隻下來,說實話自從趙晴兒拿回來以後他們家也還沒吃過呢,正好這次一塊兒嚐個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