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謀算
字數:9148 加入書籤
傻妮回到宅子裏時,於淵也剛回來。
他連衣服都未來得及換,一身天青色衣袍,腰身緊束,箭袖緊扣。
這種裝束,傻妮隻在他們從小靈山逃朝廷追兵的時候見過。
幹淨利落裏,透著難掩的緊張感。
“下這麽大雨,你們還在外麵一天,可有冷著?”她往裏麵走著跟於淵搭話。
水蓮在門口接了她的披風,就退下去了。
此時屋裏隻有兩個人。
於淵起身,過來拉了她的手,感覺到她手上的涼意才說“是有點冷。”
頓了一下才又問“你怎麽還出去?”
“我就是去看看呂大人他們,怕來這裏住的不習慣。”
於淵偏頭看著她笑了一下,語意溫柔“那你到了這裏可習慣?”
傻妮的頭低著,耳側染了幾許紅潤。
她見過好多麵的於淵,也見過他對自己溫柔,可他每次這樣,她仍會很害羞,很感動。
在外麵被風吹涼的手指,被他握在掌心裏已經暖熱了。
身體因靠他太近,也慢慢去了涼氣,有了些回暖的跡象。
這會兒他偏著頭,溫熱語氣掃過鬢邊,波及耳廓,那一帶便都熱乎乎的。
傻妮抬眼看他。
他的眼角微微往上挑著,裏麵含著幾許淺淡的笑意,是平時最常做的表情。
總是給一種很溫和,很容易親近的感覺。
可她與他相處這麽久了,總還是了解一些他的習性。
於淵長著一張溫柔繾綣的臉,如果沒什麽特別的事,一般也不會有什麽冷酷的表情。
可內心裏卻並不是一個容易親切的人。
而且,每次在他最溫柔的時候,傻妮都會生出一種錯覺。
要有事發生了。
於淵的聲音移到了額前,帶著一種深情的錯覺,看著她的眼睛,聲音輕的好似耳語“怎麽了?怎麽這麽看著我?”
他這麽一問,傻妮又不好意思了,慌忙把目光移開。
人也往旁邊挪了一點,這才清醒少許,慢吞吞地問他“你們……今天出去怎樣了?可找到豐安城裏,有什麽地方好玩?”
於淵笑著鬆了手。
他走到桌旁,把上麵的一包東西打開,遞過來說“這是城南的梨花糕,我嚐了一塊,有山梨的清甜,想著你可能會喜歡,就買了一些。”
傻妮依言拿起來一塊。
或許是南梁與北盛的梨子不同,這梨花糕的味道,並沒有山梨好吃。
跟那年於淵在小靈山上摘的山梨,更是沒法相提並論。
所以她吃了一口後,便把梨花糕拿在手裏,沒再吃第二口。
反而緩緩說道“我們在豐安城還要住一段時間,不用急著出去看的。就算,就算真有什麽好玩的地方,冬日天冷,出門也不合適,不如等到明年春。”
於淵的眼神,從她臉上掃過,落在她握著梨花糕的手上。
笑還在,語氣也一樣輕鬆,“出去玩當然不急呀,但咱們一塊這麽多人來,也不能全靠著公主府養吧。所以我和雁之商量了一下,準備在外麵開個藥鋪,這樣多少可能維持一點生計。”
果然,說到這個,那個低頭憂慮的小姑娘,就把腦袋抬了起來。
“你們想開醫館?”
於淵笑著點頭“對呀,開了醫館,多少也能有個收入吧。”
他解釋道“就算咱們這裏有公主府照拂,可呂家在南梁無親無故,總不能一直在這兒白吃白喝。要是把醫館開起來,大家也都有個事情做,日子便沒那麽難過了。”
傻妮十分讚同,忙著點頭道“是呀,我今日去呂府時,也想到了這些,隻是不知道呂大人他們是怎麽想的。”
“他們那邊不用擔心,自有雁之去說。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快把醫館開起來。”
兩人說起這個,傻妮倒真來的興致。
她把手裏那塊梨花糕放下,手肘支在桌子邊上,往於淵那邊傾著身子問“那你們今天出去,可有看到合適的鋪麵?”
於淵微挑了一下眉尖,笑的興味盎然“沒有呀,今天這麽大雨,我們也沒怎麽在外麵跑,就是找了一個地方偷懶喝茶而已。”
他說的輕鬆自在,有實有物,好像真是有了想法,沒辦成事,白白出去喝了一回茶而已。
傻妮之前心裏提著的那口氣,便慢慢鬆了下來,人也往椅背上靠了靠。
“也不著急的,左右現在還能過得去,慢慢找吧。”
說完又轉頭問他“要不要麻煩公主府的人,或者王府裏的人找找看?”
於淵笑著問她“你這才剛來,就學會了走關係?”
傻妮被他說紅了臉,聲音也低了下去“不是那樣的,他們也願意幫咱們。再說,就是托他們找個鋪子,別的事都還是咱們自己做呀。”
於淵幹脆把椅子挪過去,坐在她對麵,連膝頭都抵到了一起。
“找一個合適的藥鋪,不是什麽大事,一天找不著,就多去兩天。一家不成,就多看幾家,總有合適的。但要是讓公主府或者王府出麵,那便是大事了,你說呢?”
傻妮沒有說,但她心裏明白,大公子說的對。
她是可以受公主府的照顧,別人也覺得理所當然,但於淵是有傲骨的人,一定覺得極不舒服吧?
再加上呂家,他們還真是必須盡快做點什麽才好。
此結兩人說通後,傻妮便安下幾分心,也就不管於淵他們,是否經常出去跑,反而把精力都放在為他找解藥的事上。
而於淵,在當天晚上跟她聊過之後,就去找了沈鴻。
開醫館是他臨時想出來的,隻是為自己找個可以合理出去的借口,且不被傻妮懷疑。
但話既然說出去了,這事就得去辦,不然前麵說的話就都成了廢話。
而且他仔細想了想,還覺得這事不錯,至少可以給呂家一個安身之處。
有宅子不叫安身,有事業,能立足才是。
所以,當天晚上傻妮睡著以後,他便起身去敲沈鴻的門。
“讓咱們的人,在豐安城裏找一家醫館。”
沈鴻都呆了“大哥,我的於爺,咱們接下來有很多事要做,還得去上都幫蕭煥救兒子,開醫館做什麽,誰去打理?”
“白姑娘不是在嗎,讓呂淩辰跟她一起打理就好。”
沈鴻“……”
他們兩個白天冒著大雨,在外頭跑了一天,先去靖親王府,跟蕭煥密談過,了解了他兒子蕭宇的所有細節。
之後,就是去找那些最後跟他兒子接觸的人,以及當初他住的地方。
要去上都救人,不是那麽容易的。
就算大家都知道南梁皇帝把人扣下了,可他們也不能貿然出手。
上都城也不是隨便出手的地方,他們在那兒行動,必須一招製敵,把人給救出來。
一旦失手,就會打草驚蛇。
而後果,就是把蕭錦蕭煥兩兄弟的平衡打破,那後麵再發生什麽,就很難預料了。
但絕對不會是好事情,可能要用不知多少的人命,才能平息此事。
在這麽嚴峻的情形下,他哥,他家的爺,竟然還想著開醫館,安置呂家的人?
說實話,沈鴻現在都後悔把呂家的人帶來南梁了。
他們一行來這裏避難,根本就不是單純的避難,還有許多事要做。
這些事情做好了,靖親王歡喜,從安公主也高興,但這些都與他們無關。
做的不好,那就一發不可收拾。
就算他們幾人能靠大嫂保著,苟活下去,可呂家怎麽辦?
依著呂家大小姐的德行,沒事也能找出事來,到時候呂家不會比在北盛好多少,很可能還會更慘。
沈鴻撓著自己的頭,憂心的不行。
“開醫館沒有那麽容易,白姑娘還得照顧那兩個崽子,一旦醫館開起來了,她要兩邊跑,很可能什麽都做不好……”
“這個你不用擔心,”於淵打斷他,“那兩個孩子早不用照顧了,他們就是平時皮一點,故意鬧著玩而已。一旦沒人管他們,他們立刻就會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隻會更加努力。”
沈鴻一臉懷疑“你是說真的嗎?”
於淵點頭。
沈鴻“……可為什麽我每次去看他們,他們都在瞎鬧?”
這回於淵沒回他,隻是眼皮往上翻了點,眼白露出來的有些多。
沈家公子把頭發都撓掉好幾根,結合於淵說的話,總算是把大小寶,故意皮給他看的事情想通了。
可對於開醫館,仍是抗拒。
不過他們家於爺,一向也沒有與人商量的好品性,隻要他決定的事,誰也攔不住。
幾句話把事情交待了,後麵就是商量怎麽做起來,最重要的是做的天衣無縫,掩人耳目。
詭異的是,在這種討論細節的過程裏,沈公子竟然慢慢被他說服了。
“醫館一旦開起來,不但呂家有個歸宿,可以在裏麵自由行走。
就是我們,出來進去也有很好的理由。
再加上白姑娘和呂淩辰都在此處,還可以幫忙聯絡南梁的探子,把咱們要的消息歸結到一處。
如此,你以後就不必四處跑著找他們,隻要統一一個聯絡的信號,所有事都能解決。”
沈二公子睜著大一號的大眼睛,又吃驚又驚喜地看著於淵。
半晌,才憋出一句“原來你不是要開醫館,是在開消息聯絡站?”
“都是,醫館也很重要,至少呂家得靠這個活著。所以你有時間,多在這裏坐診。”
沈鴻“……”
他就知道,在他們家於爺的計劃裏,他永遠都是頭號人物,永遠都要做最多的事。
還有一件事,於淵沒對他說,也是怕他擔心。
今日傻妮去呂家他知道,在呂家發生的事他也知道。
當然,從安公主對呂家的針對,他也看出來了,這也是醫館必須開起來的原因之一。
隻是他把所有的人和事都算進去了,隻是沒算自己。
已經接近十月中,這是他過去每月毒發的時間點。
之前的藥浴斷了,雖還吃著沈鴻的藥,每日也有行針,盡量克製毒發。
但這個月會不會毒發,卻並沒人知道。
所以他把醫館的事安排妥當後,就開始著手找另一個地方。
城外的荒山。
體內毒發是一件大事,如今他們又是在南梁,他不能讓人知道他的慘狀,更不能因此涉及到無辜的人。
所以毒發之時,從安公主安排的宅子,是萬萬不能住的。
去城外找荒山,也隻能是他一個人。
沈鴻要料理醫館的事,別人不方便同行。
而且現在蕭煥和蕭錦的關係緊張,城外也不是什麽安全之地,所以還是一個人去最安全。
傻妮這些天裏,都沒什麽重要的事可做。
她每天一早起來,會先去公主府裏請安,然後陪著從安公主用過早飯。
這事她做的特別認真,陪從安公主用飯時,也不會像先前那樣,話少人靜。
而是盡可能的把自己的性子放開,陪著她說話,偶爾也會表露出一些小女兒家的心思和態度。
她在母親麵前,本來就占著多方麵優勢,一旦放開態度,有意跟母親親近,別說是從安公主了,就是她身邊的李嬤嬤,及一眾下人都開始偏寵傻妮。
話裏話外,全是小郡主的好。
“公主,小郡主今日把這盤冬筍吃完了,她定然知道,這是公主親手做的,所以才會特別喜歡。”
從安公主斜瞥了她一眼“她怎麽知道?是你們說的?”
“我們可不敢,但小郡主冰雪聰明,肯定能猜得到。”
公主知道她們的話裏摻了水,可還是忍不住高興。
而從沈宅裏傳回來的消息,更是讓她開心。
“小郡主今日繡了一方手帕,說是要送給公主。”
“今日郡主送去公主府的八寶羹,是她親手熬製的,還說公主喜歡甜一點的食物,她又怕吃的蔗糖多了不好,所以那裏頭加的是蜂蜜。”
“小郡主夜裏睡的晚了,奴婢問她想什麽,她說天氣涼了,也不知公主是否怕冷,所以決定明日給您做一件毛羽的大氅。”
“毛羽大氅已經開始動手做了,小郡主說暫時保密,等做好了,再親手呈給您。”
“……”
這些日常的小細節,源源不斷地從沈宅傳到公主府裏。
從安公主本來就軟的心,這時候已經化成一灘春水了,恨不得傻妮天天都在自己身邊才好。
原本就是自己的女兒,為何非要住到外麵呢?她的公主府不香嗎?
她也就是想想而已。
可李嬤嬤剛把這個意願,委婉地說給傻妮,她立馬就答應下來了。
還特別開心地道“住在這裏也好,天氣寒涼,母親不常出去走動,我也好多陪陪您。”
從安公主激動的指尖都有些發抖。
她可沒忘記,當初他們從北盛回來時,女兒的態度是什麽樣的。
這才不過半月有餘,就有如此大的改變,真的太出她的意料了。
所以,她高興之餘,也把水蓮幾人叫到了跟前,問她們“你們除了小郡主的事,可知道沈家另外幾人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