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唐之美食

字數:6166   加入書籤

A+A-


    直到哺食四刻,沸騰的曲江才漸漸消停了下來。

    此時正是夕照時分,漫天火燒雲,整天天空如火如荼,煞是壯觀!唐雲扭頭看著寧姑娘氤氳在橙紅夕陽之中的那張俏麗麵孔,隻覺得此時的小娘子就像三月盛開的桃花,美豔無比。

    那安碧如和茅諾騎馬隨在後頭,亦是有說有笑,仿佛尚未亢奮的情緒中緩過來,方才的龍舟競渡端的是激動人心!尤其是最後緊要關頭,更是扣人心弦,江岸上呐喊助威聲練成一片,響徹雲霄。

    來時路上不快的心情一掃而光,整個人看上去也是容光煥發。

    唐雲怎麽也沒想到在古代一場龍舟競渡,江邊人山人海,聲勢何等浩大!放在後世,絕對不會有這麽多人去看,沒有電視電腦,沒有手機,每個傳統佳節都是古人們備受重視的日子。

    唐雲身在其中,不能不被感染。

    “娘子,累了麽?

    想吃什麽,夫君帶你去!”

    車廂中,唐雲笑看著倚窗看街景的寧姑娘。

    寧姑娘轉臉笑看著自己的情郎,俏皮一笑道:“什麽都可以,奴家全憑雲郎做主!”

    看著她如此乖巧,唐雲伸手在她的瑤鼻上輕刮一下,笑道:“那咱們去泰和樓吧?

    泰和樓距悅來客棧近,且他們那裏的幾道招牌菜還是相當精致的!”

    能被大唐未來第一美食家稱讚的酒樓,還真是應當覺得榮幸倍至!唐大廚可是很少誇張人家的菜肴做得比自家好!“茅大哥,寧小姐,”唐雲起身將腦袋探出車窗,笑喊道,“咱們直接殺到泰和樓,小生做東,今天咱們一定喝個痛快!”

    “但憑賢弟做主!”

    茅諾回身衝唐雲一拱手,大笑道。

    自從愛徒平安歸來,茅主帥的心事就去了。

    連日來滴酒未沾的粗獷漢子也起了痛飲一番的心思。

    “安小姐呢?”

    唐雲把目光投向安碧如,舔著臉皮笑問道。

    “要去就去,問我作甚!”

    安小姐回頭掃了他一眼,滿臉不屑地說道。

    “安小姐說的是!”

    唐雲笑著搖搖頭,天底下沒有比女人更記仇的生物了,惹到了女人,如果沒有表示,這仇她能記你一輩子。

    當然,如果你對她好,她也能記一輩子。

    “李公子,”唐雲看向騎馬行在前麵一輛馬車邊上的李豫,“你和李小姐可不許推脫,多吃承公子厚意,無以回報,今日還請公子賞臉俯就筵席!”

    “卻之不恭,受之有愧!”

    李豫笑著拱拱手道,“既然唐公子相邀,我們姑侄二人,豈能不去?”

    “如此甚好!”

    唐雲哈哈笑著消失在窗口,坐定看著寧姑娘道:“茵兒,你還有什麽想去的地方,想吃的美食,盡管告訴夫君。

    夫君明日帶你好好玩個痛快!”

    唐公子估摸著此次長安之行,差不多就要結束了。

    如今趙環已死,安碧如也化險為夷,就等安縣令從獄中出來了。

    待安縣令平安歸來,便是離開長安之日。

    “這幾日雲郎帶著奴家已經吃了很多美食了,”寧姑娘俏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樂遊原也去了,今日又看了龍舟競渡,奴家已然心滿意足了。”

    “你開心就好!”

    唐雲拉起寧姑娘的白嫩纖手,目光深情地說道,“夫君所做的一切,無非就是為了讓你,還有我娘和小妹,過得更快了更幸福!”

    小娘子被唐掌櫃灼灼目光看得羞赧地勾下臉去,說道:“奴家隻要跟雲郎在一起,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子!”

    “娘子,你可真容易滿足!”

    唐雲心下一熱,一把將小娘子攬入懷中,哈哈一笑道,“不過知足常樂,成堆的銀錢本身並不能給人帶來任何快樂,錢隻是為幸福快樂保駕護航的工具而已!”

    小娘子深以為然,並且為自己的小情郎能說出如此高深的道理,而欽佩不已。

    溫馨的夕照之下,兩輛馬車一前一後行在朱雀大街上,行在數以萬計的人潮之中,整個畫麵猶如一副色彩濃鬱的古老畫卷。

    “諸位客官安和!快裏頭請,不知幾位客官今晚想吃什麽些什麽,本店的招牌菜式是——”見唐雲一行人從車上馬車紛紛下來,泰和樓的夥計笑容滿麵地快步迎了上來。

    對於酒樓夥計而言,每天見過的人不計其數,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什麽沒見過?

    時間一久,自然就養成了察言觀色的本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此時他見停在街邊的兩輛馬車裝飾都很華麗,又見行在前頭的兩位年輕公子,氣度不凡。

    態度自然十分熱情。

    “不必介紹了,貴店地招牌菜本公子一清二楚。”

    唐雲笑著擺擺手道,“怎麽,本公子昨日還來過,你這就不記得我了麽?”

    “恕小的眼拙了。”

    那夥計賠著笑臉道,“昨兒小的家中有事,公子所見的想必是舍弟。”

    “哦?”

    唐雲樂了,笑道,“你們兄弟皆在這泰和樓做工麽?

    我說我怎麽覺得眼熟來著。”

    “讓公子見笑了,請公子和諸位客館隨小的上樓上雅間就坐!”

    夥計殷勤備至地引領著唐雲一行人向樓梯口走去。

    此時正是華燈初上時分,裝潢講究的酒樓內,已掌燈。

    唐雲上次和裴旻來這裏,吃的是魚,泰和酒樓的招牌就是全魚宴。

    魚都是從曲江或者昆明湖裏打撈出來。

    原材十分新鮮,再加上酒樓的廚師技藝精湛,味道甚是鮮美無比!唐代平民飲食習慣與後世有很大不同。

    南方主食是米飯,北方以為主,具體而論,北方是以餅為主,各種餅多達幾十種。

    唐代有各種各樣的餅,比如蒸餅、煎餅、胡餅、湯餅等等。

    而北方肉食卻以羊肉為主,羊肉膻味大,所以能去膻味的胡椒在當時地位極高,價格也非常貴。

    在唐朝有的時候,雞鴨鵝等禽肉是不算肉的。

    一代英主李世民為了防止禦史巡查的時候加重各地的負擔,便要求禦史出巡不能吃肉。

    馬周巡視各地的時候,每到一個地方,一定會要求給他雞吃。

    有地方小官便告上京師。

    李世民卻認為他隻禁止禦史吃肉,但是並沒有禁止吃雞,所以馬周並沒有犯錯。

    唐朝漁獵風氣很盛,釣魚很常見,而且盛行“切鱠”,即後世的生魚片。

    打獵得來的獵物,諸如鹿、兔子、野豬、熊,也經常出現在唐人的菜單裏。

    風流天子李隆基就獨創了一道菜式叫“熱洛河”,就是用狩獵時獵獲之物當場烹製成的。

    至於蔬菜,後世很常見的西紅柿、土豆、青椒、紅薯、洋蔥、辣椒、玉米,唐朝都沒有。

    即使現在常見的大白菜、菠菜都不算是常見的蔬菜。

    白菜是因為品相不佳,菠菜則是剛剛引進價格太貴。

    秋葵叫“冬莧菜”,在唐代身為流行,而後世卻不太常見了。

    唐代有一種很常見的蔬菜,叫做薤,後世這菜叫“藠頭”,但同樣也很不常見了,隻在南方部分省市還有。

    至於唐代的烹飪之法,相對後世比較單調,基本就是煮、蒸、烤三種,真正的炒菜要到宋代才有。

    說到調料。

    當時辛香料還是蠻多的,常用的花椒、胡椒、豆蔻、桂皮、陳皮都有了;也有些比較複雜的調料,諸如豆豉、豆醬,蔥薑蒜也都有了;不過辣椒當時卻也沒有。

    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後世大清朝有“滿漢全席”,唐代有燒尾宴和曲江宴等各種大型主題筵席。

    燒尾宴是新官宴請同僚或大臣進獻皇帝而舉辦的宴會。

    舊唐書蘇瑰傳載:“公卿大臣初拜官者,例許獻食,名曰燒尾。”

    關於“燒尾”的含義,有三種說法:一說是人之地位驟然變化,如同猛虎變人一般,尾巴尚在,故需將其燒掉;二說新羊初入羊群,會因受羊群幹犯而不得安寧,隻有火燒新羊之尾,它才會安定下來,人從平民進到士大夫階層,如同新羊初入羊群一樣,一時難以適應新環境,故需“燒尾”;三說是鯉魚躍龍門,必有天火把尾巴燒掉才能變成龍。

    三種說法都有升遷更新之意,故取名“燒尾宴”。

    燒尾宴的形式有多種,喜慶家宴、皇帝禦賜宴席都是其重要的形式。

    燒尾宴之所以出名,除了它的含義以外,更主要的還是因為它的規模,其奢華程度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韋巨源官拜尚書令左仆射時,曾在其家中設燒尾宴宴請皇帝,並將那次燒尾宴的菜單記錄在案。

    食單中所列食品,水陸八珍,應有盡有,既有飯、粥、糕餅、混沌、粽子等粥飯糕點,又有魚、雞、鵝、兔、羊、豬、牛、鹿、熊、狸、驢、犢、鱉等肉類烹飪的菜肴。

    從菜點品種看,葷素兼備,鹹甜並陳,奇異者就有五十八樣,其中有乳煮的“仙人臠”,生烹的“光明蝦”,活炙的“箸頭春”,冷拚的“五生盤”,籠蒸的“蔥醋雞”。

    油炸的“過門香”;有的菜點還運用了鏤切雕飾工藝,如印花的“漢宮棋”,擠花的“湯浴繡丸”,雕花的“玉露圓”等;有的配料及花形各異,如“二十四氣餛飩”,即花形、餡料各異的二十四種餛飩。

    而“素蒸音聲部”,以蓬萊仙人為形象的蒸麵糕,可見唐代飲饌水平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