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慕承之
字數:5126 加入書籤
李祐事件後,李世民很是頹廢了好幾日,兒子企圖造老子的反,難道是因為自己平素對他們太好了
崔瑾表示,主要是生得太多,順利生下來的含早夭,一共十四個兒子二十一個女兒,這些都是有名號的,說不得還有史書沒有記載的。 vw如此多的兒女,做多是關注幾個最顯眼的,如嫡子,如最出色的,如最搗蛋的,但凡稍微平庸一些,很有可能連麵貌都記得清楚。以此為戒,崔瑾覺得自己一定必須得少生孩子多種樹,四個小媳婦兒,即便是一人生倆,也有八個了,兒子要娶媳婦,女兒要嫁妝,若是平常百姓,哪裏養得活最擔心的是兄弟鬩牆,如宮裏那位嶽父。曆史,或許是李世民帶頭帶得太好,從他兒子輩開始,幾乎是代代造反,兒子造反叔伯造反,甚至連媳婦兒女兒也要造反,個個彪悍無。神仙打架百姓遭殃,順便讓一大群野心家起起伏伏。
崔瑾搓了搓手指,還好,有自己這隻來自未來的小蝴蝶輕輕扇了扇翅膀,讓小胖子李泰還沒來得及展開行動便落入深淵。然後又讓未來的唐高宗李治小朋友見識了外麵廣闊精彩的世界之後,再也看不大唐這巴掌大塊地兒。沒有了則天女帝,想必李恪不會被冤死,李愔不會被連累,李貞也不會被忽悠造反。原本過兩年便將英年早逝的李承乾如今活潑亂跳,精明能幹,地位穩固。崔瑾覺得自己很有成感。
李世民並未哀痛多久,便再次提起西征之事。那麽大一片地兒啊,東北部的靺鞨諸部室韋契丹,西部的西突厥鐵勒吐蕃等等,雖然除了草原是高山,但自家小女婿說,那些地兒有不少礦藏,什麽鐵礦銅礦金礦銀礦,想想,都讓人眼饞啊好吧,好吧,朕才不承認是惦記人家的地盤,主要是他們對大唐不敬,屢屢扣邊,主要是他們的人民生活得太苦太累,朕作為天可汗,怎能眼睜睜地看自己的子民吃不飽穿不暖瞧瞧,朕是多寬廣的胸懷,不僅愛護自己手掌下的生靈,還順便將手掌的邊沿延伸了一點點,惠及周邊。
大唐立即開動了戰爭機器,製作軍糧武器軍服帳篷藥物等等,有條不紊,有錢有糧有人,如今大家夥團結一心,連禦史們都眼冒綠光虎視眈眈地盯著那一片廣闊的土地,大家夥兒都是入股了的,或是商行或是礦業或是畜牧業,隻要你有錢,總有你感興趣的行業。當然,也有某些不長眼的人酸溜溜地說什麽與民爭利,說什麽商人銅臭,說什麽士風骨等等,這話剛說出,便惹來一場由目光組成的刀光劍影,差點被口水淹沒。斷人錢財如同殺人父母,居然敢如此大膽,真是不知死活。那些個酸人,不過是出身太低,官職太低,錢財太少,沒法搭賺錢的路子。
崔瑾很想跟著去打醬油,但李世民不許,好不易將他抓回京,哪能離開自己的視線崔崇不許,崔芮不許,擔心他的安全,西征的艱難遠勝於高句麗和新羅。其餘兩個嶽父也找他談心,婉言道,你的功勞已經太大了,從農桑到民政到經濟再到軍事,再立功,便是封無可封,讓旁人怎麽活,讓天子怎麽賞。
小十三郎啊,你才多大,還不到弱冠呢,便已經是國公了,嶽父我跟著聖出生入死這麽多年,也不過是個國公,你還想什麽難道真想成為大唐的第一個異姓王哎喲,這太危險了,會死人的長孫無忌揉著胸口喊心髒病要發作。
盧承慶說得明白,明年五月便要大婚,眼瞧著也沒有幾個月了,難道你還沒到草原返回來這不是瞎折騰麽至於危險啥的,這個不能明說。
崔瑾多方受教育,隻得連連認錯,說自己隻是想見識一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見識一番黃沙幕南起,白日隱西隅,並沒有自不量力地衝鋒陷陣,也沒想過在軍神李靖跟前班門弄斧,自己的兵法還是他教的呢哎,隻是,學了滿腹兵法陣法,卻無用武之地,不過是紙談兵罷了。
盧承慶眼睛一亮,忙道:小十三郎,這幾句詩可是你新作的可有全詩
崔瑾眨眨眼,這可是王昌齡和陳子昂的詩,咱不小心又盜取了,隻得回道,不過是殘句,還沒補全,請嶽父大人見諒。
盧承慶很是遺憾地哼哼兩聲,又將話題轉回到原點。雖然他也知道自家女婿挺有本事,但戰場的事兒哪裏能預料得到。不理會崔瑾,隻是與崔芮商議一番,讓崔家這開始準備確定日子,自家也要最後清點嫁妝。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也開始籌備女兒出嫁事宜。唐人出嫁甚是麻煩,若無嫁妝,無豐厚的嫁妝,那是會被人瞧不起的。好在,幾個嶽家都不窮,算是稍微單薄一些的盧家,也是有幾代底蘊,加這些年有海的路,還有礦山的份子,真是不差錢。現在,他們苦惱的是,如何將這些嫁妝裝進這小小的箱子裏這是小箱子麽一人都要高,能夠躺進去兩個成年人。主要是好東西太多了啊,不少是崔瑾從海外搜刮而來的。至於房契地契,瓦片代替便是,金銀全都存進銀行,薄薄一張紙,不占地兒,誰會傻乎乎地讓旁人看到呢還有旁人嫁女準備的啥布匹,有必要準備那麽多麽,花樣啥的,今年流行明年過時了,意思意思便是。最重要的是,得多準備些古籍字畫,這才是女婿最喜歡的。
公主出嫁,原本是有定製的,但是,李世民偏偏要按照平常百姓的規矩來。兕子小朋友表示,自己不會刺繡,不會縫衣裳,不會做鞋子,隻要是提針拿線的事兒,統統不會。李世民大手一揮,沒關係,你家聘婷表姊也不會,讓繡娘們做好,你最後提針繡一下便是。
說來除了盧節,其餘三個小媳婦兒沒有自己繡嫁衣的。長孫聘婷和晉陽公主是沒有興趣加天分,武珝是嫁得匆忙完全沒準備好,隻有盧節,性子溫柔沉靜,又愛好女紅,所以她的嫁衣是一針一線自己繡出來的,包括被套帳子枕套荷包等等,簡直是工藝品。
從西山回城,崔瑾便沒有再見過盧節等人,連小兕子也被拘在宮備嫁。他又開始了五日一休沐的日子,領著小兒郎們在三省六部學習。
一轉眼,又是一年,進入貞觀十六五年642年。徐惠為李承乾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澤,自然是李世民親自擬的。此次,李承乾對李澤的態度李象李醫好多了,不再是冷冷淡淡,而是每日回東宮都要在小床前瞧幾眼,甚至僵硬著手腳抱了幾回,讓徐惠暗自捂著嘴笑。從武珝口得知徐惠對李承乾甚是滿意,好像兩人關係還挺和諧親密,崔瑾終於大大地鬆了口氣,心情一好,便送了不少玩具給李承乾的幾個兒子,對了,有個姓張的昭訓替他生了個女兒,取名蘊。算來,便是三子一女了。如今,李承乾虛歲不過二十四歲。
崔瑾暗想,等李世民駕鶴升天之時,李承乾的兒女會不會他的老子還多呢
若是李承乾知道崔瑾的想法,必定要反駁,本人並不好美色,你瞧,前幾年不是隻有兩個兒子出生麽,後麵娶了太子妃後,其他妻妾那裏很少去了,除了徐惠那裏,便是在自己的寢宮或書房歇息,至於那個庶女的出現,咳咳,很意外,是因為某一日忘記了徐惠不太方便,便到張昭訓那裏去了,其實,那些妻妾,若不是自己記性好,都差點想不起長啥模樣了。
在外人眼裏,太子與太子妃琴瑟合鳴鶼鰈情深。徐惠對武珝提起太子時,臉的幸福甜蜜是不能作假的,原來想象還要好。
既然人家小兩口情深意長甜蜜美滿,崔瑾便不再側麵關心了。這夫妻之間的感情是否和睦,也得夫妻雙方精心經營。
這日,崔瑾趁著休沐,到東市逛街,順便購買一些顏料。在書肆門口,一抬眼,覺得眼前之人似乎見過。那人見到他,倒也乖覺,退到一旁,躬身拱手。
崔瑾的記憶力超群,不過在腦海略一搜索,便想起了此人,原來,竟然是在蘇州偶遇,又混到海船的那個慕承之。要說此人也是相貌堂堂,看去又謙和有禮,即便被自己趕下海船,也僅僅表現得很是遺憾便罷了。不料,兩三年過後,居然在京城又再次遇到。難道大唐的地盤太小
崔瑾點點頭,走了幾步,又停下,笑道:慕郎君何時到的京城
慕承之毫不掩飾的驚詫和驚喜,眨眨眼,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環顧四周,好像是對自己說的,忙道:回齊國公話,某到京已有四個月了,準備參加今科進士考。
哦原來慕郎君已過解試,某在此要祝慕郎君金榜題名,早日在朝堂能見到慕郎君崔瑾提前恭賀。
慕承之謙虛地道:某不過是僥幸得過解試,不值一提。幸虧齊國公不屑於科考,否則,狀元之位還不是手到擒來
崔瑾揚揚眉,其實自己也想過偷偷去參加考試,前幾年是沒時間,現在是沒必要。雖說不敢自詡學富五車,但前世今生兩輩子的見識努力加有虞世南這位大儒的教導,普通學子還是要強不少。依著李世民的話,何必去搶狀元的位置呢,還是給別人一個展露頭角的機會吧
相遇便是緣分。崔瑾便邀請慕承之喝茶。慕承之欣然答應,跟著到了茶肆。護衛們將裏裏外外仔細搜查一遍,這才將崔瑾和慕承之讓了進去。慕承之隻帶了一隨從,讓他留在門外。
慕郎君這幾年可走遍大唐千山萬水崔瑾隨意地問道。
慕承之垂下的眼簾微微顫了顫,恭敬地道:哪裏能說走遍了,不過是四處看看,不齊國公見識廣。
崔瑾知道他是說那次被趕下船沒能一同到波斯灣之事,便道:如今已經有了商船,專門搭乘旅客,若是慕郎君有心,可隨時提前預定,幾條線路,隨君選擇。
慕承之歎道:某如今是無法再有那閑情逸致了,當年答應了家人那是最後一次,隻是沒能如願,隻好在瓊州等地走了走,回到家,便被要求參加科考。雖然過了解試,隻是未能一鼓作氣,隻好再等三年。如果再不能過,不知爹娘要如何生氣呢
這進士得第最是難得,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在考場外,你可以看到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也能見到不少勾腰駝背須發皆白的四五十歲的老頭兒。範進當年不過是成功了個解試,便瘋了,可想而知考進士之難。唐伯虎有沒有才還是解元呢,偏偏與進士無緣。李白有沒有才但是,他一輩子都沒能參加科考,因為沒資格,他是商人之子,祖因罪被流遣至西域煬帝時事。玄宗朝,士族門閥尚未完全衰落,門第之見猶存;李白沒什麽仕宦人脈,隻不過家裏有錢而已,沒有人能為他的仕途鋪路。他最後當了翰林待詔,還是皇帝特批的,因為名氣太大,李隆基愛其才華。隻是,此人不會做官,又太過清高自傲,得罪了不少人,終於丟了官,六十幾歲了,因生活相當窘迫,不得已隻好投奔了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最後病重,賦臨終歌而與世長辭。其實,好多曆史有名的人,特別是才子,都沒得好下場。學問好,並不意味著會為人,會為官。如後世不少名校出來的天之驕子,高不成低不,又不肯放低身段,混得並不如意。曾經不是有啥名校研究生討飯的麽不過是看不清自己的位置罷了
3737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