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刀工考核
字數:4483 加入書籤
又喝了杯茶,外麵工作人員進來報告說東西都已經準備好了。
白會長左右看看,招呼道“時候也不早了,既然後頭準備好了,那咱們抓緊開始吧?”
眾人聞言紛紛起身,楊振興跟著另一位工作人員,去更衣室換衣服。
等換好衣服來到培訓中心的廚房,打眼一瞧,發現陣勢還真不小。
原本中間的操作台全部撤下去,隻留下一個擺在那裏。
正對麵是幾張桌子拚起來的主席台,五位評委依次坐在那裏。
旁邊還圍著一群培訓中心的老師,和有關單位食堂的廚師。
看樣子應該是過來長長見識,順帶取取經。
見楊振興過來了,近處的人給讓開道口子,等他走進去,又立刻圍起來。
知道的這是在進行特三級廚師考試,不知道的還以為進行什麽公審。
白會長作為這次考核的主評委,詢問過另外四位評委意見後,直接說道“那咱們就正式開始吧。
第一個項目是刀工,要求肉切片兒、胡蘿卜切絲兒、土豆切條兒。”
楊振興看了眼麵前擺著的三個盤子,點頭說道“明白。”
說完,他先把菜刀、砧板洗幹淨,檢查過毛巾沒問題後,這才開始動手。
如果早個十年,這些項目對楊振興而言沒有任何難度,手起刀落閉著眼就能完成。
但隨著後來各種事情變多,他在自家飯店站灶的時間也少了許多。
難得動手,基本也都是指揮著幫廚,監督他們準備材料,順帶還能指點指點。
就跟前段時間去國賓館製作佛跳牆似的,除非關鍵環節,不然都會把機會讓給年輕人。
自從得知要考試後,這段時間他沒少私下裏撿起曾經的手藝。
有時候去外地出差,應酬完了,總會接廚房練那麽一個小時。
因為不喝酒,加上手藝也斷斷續續沒有徹底放下。
所以現在即使沒有年輕時那麽利索,蒙著眼就能操作,但睜著眼正兒八經的動手,水平還是沒問題的。
首先楊振興先從蘿卜下手,其次是土豆。
這兩樣相對簡單,不需要耗費太多精神頭。
蘿卜絲切成可以穿針眼的細度,土豆條都切成火柴棍一般粗細。
不是他不能繼續往難度高的程度切,而是切成這樣,是做菜最標準的要求。
收拾利索,把菜刀和砧板再洗一遍,他這才將煮好的五花肉拿起來,橫著擺在砧板上。
五花肉切片,最高水準是肉片不斷,保持完整,切完後薄如蟬翼、透亮,放在報紙上能夠清晰看到下麵的字。
想要做到這種程度,就必須刀快、手穩、精力集中。
這也是為什麽楊振興要把切肉放在最後處理。
其實說是切肉,更多的還是片肉。
一手持刀橫切,一手隔著肉,輕輕壓著刀麵,讓肉能夠固定不跑,還能通過感覺,判斷切的時候,刀有沒有跑偏。
尋常家裏切肉,下刀時是瞄著垂直下去的,但切下去就發現大多數時候依然會跑偏。
導致切好的肉片,上麵窄下麵寬。
一個原因是刀不快,發力的時候歪了,另一個就是沒有在切的過程裏隨時校準。
一邊壓著,楊振興一邊用適當的力氣往裏麵推。
切完一片後拿起來瞥了一眼,心裏估算了一下,有數後,接下來速度開始加快。
幾位評委見多識廣,擔任評委的經驗豐富,對此沒太多感覺,隻覺得楊振興動作利索標準。
可其他過來開眼的廚師就不一樣了,瞪大了眼睛盯著不動,生怕錯過某個細節。
還有人一邊瞪眼看,一邊外頭和旁邊人小聲嘀咕。
平時一直都在自己一畝三分地上,偶爾彼此之間來個切磋交流。
能見到大師傅動手,基本也都離不開炒菜。
這些基礎的東西,除非表演,一般還真難看到。
不是他們做不到,後廚主案也能做到。
但是像楊振興這樣,速度這麽快,每一片厚薄一致,就跟機器切出來的似的,就很少有人能見到了。
這種水平,跟京城一些火鍋老字號裏,專門負責切羊肉的大師傅,還是上年紀的大師傅,幾乎相當。
廚師考試,要求展示刀工,你切的越薄,那肯定越好。
可是有些廚師就會走入誤區,以為切得薄的數量越多,得分肯定就越高。
其實看你切的好不好是關鍵之一,更多的還是看你切出來的質量。
一百片肉,有五十片超薄的,五十片厚薄不一的。
最後算分的時候,肯定沒有一百片大多數厚薄都一致的得分高。
看難度不假,是否標準化更重要。
這也是為什麽國內廚師數千萬,站在最頂尖的就那麽一小撮人的關係。
因為很少有人能夠做到高難度下,還能保持大多數一模一樣。
不要以為這樣很簡單,做菜每個人前後做出來的同一道菜還不同呢。
但人家有本事的大師傅,在保證狀態的情況下,無論連續做多少道菜,味道、口感等方麵,都能做到一樣。
這才是真本事,其他的隻能說活還沒有練到家。
一塊肉很快切到底,楊振興把盤子往前一送,洗完菜刀和砧板,就等著評分結果。
白會長五個人坐在那裏,看完服務員遞過來的幾個盤子。
點點頭後,旁邊立刻有工作人員拿著尺子開始測量,旁邊還有一個書記員,搞的跟在記錄什麽實驗數據一樣。
測出來的數據沒有藏著掖著,測完一個,工作人員就會大聲報一個數。
結果隨著報數越多,整個廚房沒了動靜,隻剩下報數的聲音。
不是因為別的,那些圍觀的廚師都嚇傻了。
要說蘿卜絲和土豆條,能做到大多數數據基本一致的話,他們也有人能夠做到。
可是肉片厚薄數值誤差能保持在一兩毫米以內,就是培訓中心的主案師傅,都不敢拍胸脯保證自己能做到。
這精密度幾乎跟機器沒什麽兩樣,哪裏是人能夠做到的?
原來都聽說許多老師傅手藝多麽多麽厲害,手底下活水平多麽多麽高。
可那都是聽來的,都被大家當成了傳說。
現在親眼看到楊振興能夠做到,一切都發生在眼皮子底下,這衝擊力不是一點半點。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