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為難的甜點作品設計
字數:2032 加入書籤
其他人沒了問題,葛師傅這時候卻突然問道:“那麽甜品作品上,該如何做取舍?”
這個問題,的確有些棘手。
因為不管是冷菜還是熱菜,中餐和西餐,都有很大程度相似的地方。
比如某些烹調技法方麵,又或是在食材選擇上,有很多可以互相取代。
但是中式麵點和西式麵點,完全是毫不相關的兩碼事,幾乎很難在這兩者身上,找到相通的地方。
中式麵點,在行話裏,又被叫做‘白案’。
一般提到麵點,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麵團做的食物,其實這是片麵的認識和理解。
飲食形式上,可以說是多種多樣。
既可以是人們不可或缺的主食,亦可以是調劑口味的補充食物。
最常見的不外乎是糕、團、餅、包、餃、麵、粉、粥等等。
日常生活裏,麵點有作為正餐的米麵主食,也有作為早餐的早點茶點,有的是宴席的席點,有的是調劑飲食的小吃、糕點。
當然也包括了喜慶或者是節日禮物的禮品點心等等。
製作中式麵點,原料多以糧食、畜禽、魚、蝦、蛋、乳、蔬菜、果品等等。
再配以多種調味品,經過蒸、炸、烤、烙等技法,加工製作而成。
反觀西式麵點,平時都稱呼為‘西點’,在西方通常被叫做‘烘焙’。
西點製作,原料多以麵粉、湯、油脂、雞蛋和乳品為主,輔以幹鮮果品和調味料。
經過調製、成型、成熟、裝飾等工藝過程製作而成。
許多材料在製作過程中,都會提前進行做熟處理。
比如先把黃油和牛奶煮熟,然後加工成奶油,許多水果製作成熟果醬,冷卻後拿來使用。
由此西式麵點也分成常溫點心、冷點心和熱點心。
這是定義上的不同,在製作時,技術特點上,兩者同樣南轅北轍。
中式麵點選料精細,由於我們國家幅員遼闊,物產都十分豐富,所以在花樣上非常繁多。
北方和南方的麵點完全不同,其中北方各個地區,和南方各個地區的麵點同樣完全不同。
京城麵點多為小吃,晉省就多是主食。
南方有江南水鄉蘇式麵點,一樣有兩粵地區的粵式點心。
至於成型技法,中式麵點的技法,一點也不必中餐做菜少。
大致上分成十八種技法,通過各種技法,又可以形成各種各樣的形態。
楊振興以往出國參賽時,就分別製作過荷花酥、龍須酥、馬蹄糕、蝦餃等等。
但缺點是,對廚師的技術水平要求比較高,標準上要靠著純手工製作,所以很難做到一致。
西式麵點,用料也同為講究。
他們跟中式麵點最大的不同,便是大多數原料,都要求稱量準確。
不像國內廚師或者老菜譜那樣,說什麽調味品用多少,隻會說‘適量’、‘適中’這種模糊的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