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想收學生
字數:13297 加入書籤
此為防盜章 房裏熱鬧極了。
程素素從乳母手上的碟子裏取了塊梅花糕。一邊咬著, 一邊笑吟吟地看著母親趙氏與一屋子女眷客氣。穿越之後,她過的就是這樣悠閑安逸的日子。七年了,本以為就是過一個小地主的生活。大哥中了秀才, 乃是意外之喜, 如今看來, 倒也不壞。
女眷裏打頭的, 是朱大娘子,娘家婆家都興旺, 她說話底氣也足:“我早便說, 你是個有福氣的,如今果不其然,兒子中了秀才, 聽說將入府學了?以後還有前程呢,你便等著享福罷!”
趙氏人逢喜事精神爽,順口也誇了朱大娘子的兒子:“也不知道哪家姑娘有福氣, 日後許配令郎。”
朱大娘子笑道:“那你把姐兒許給我家那小子,如何?”
一起到來賀的娘子們頓時哄笑了起來:“這話趕話的,怎地這般巧?!倒是門好親。二位就先換了定禮罷!正是雙喜臨門呐!”頗有幾分趁勢就要將此事坐實的意思。
【什麽鬼?】“叭嗒”一聲, 程素素手中的梅花糕落到了碟子裏,仰頭看著努力笑得慈祥的朱大娘子,一時措手不及。
程素素低下頭, 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趙氏心裏老大不樂意。朱家在本地宗族強盛, 凡大家族, 出的人才比小門小戶的多, 而一旦出個敗類,敗家的本事也比小門小戶的更厲害些。十分不幸,三歲看到老,朱大娘子的兒子,就是後者。
且朱大娘子的性情也不能令趙氏喜歡,她兒子的性子倒有一多半兒像了她。施虐致奴婢身死的事兒也不是沒幹過。出了這等事,縱然人人知道是她做的,家族也要為她遮掩一二。趙氏之所以知道,乃是因為橫死之人,終究有人會為她做場法事,趙氏的丈夫、程素素的親爹,恰是個道士。
趙氏微笑道:“這等事,哪是婦道人家就能輕易作主了的?還要問過我家當家的。”
朱大娘子一撇嘴:“這話說的,那指腹為婚的,就心是急了麽?不過是緣份到了。再者,誰不曉得你家程道士什麽事兒都聽你的?你真是好福氣的,我們都不及。我隻要你的實話兒,我家在學裏也還識得些人,到時候,讓他們一起進學。哼哼~”眾婦人又是一番附和。
趙氏一怔,程素素心頭一緊——她聽出來了,朱大娘子這是威逼利誘全使上了,拿她大哥的前程來說事兒呢。程素素她爹是老道士揀來養的孤兒,外婆家從來都隻存在於那麽幾封家書中。
所謂人脈,自然是沒有的。
一個秀才,比起平頭百姓,那是強了許多,並且有著無限的可能。然而,在地方宗族這裏,要下個絆子,那也是容易的。腦筋清楚的人,是有成人之美的,而朱大娘子,顯然不是這樣的人。她會不會因此而報複,還真是難以預料!
最讓程素素揪心的是,趙氏沒有立時反駁,似在思考。若是尋常七歲的小姑娘,大約是不明白這裏麵的意思的,程素素卻是個穿來的偽兒童,趙氏與朱大娘子的態度她卻能猜中幾分。
與朱大娘子同來的一個婦人,也證實了程素素的猜測:“大娘子說的是,以後學裏有什麽人得罪大郎,大娘子也可相幫。”潛台詞便是,朱家或可對在府學裏上學的人施以顏色。
趙氏慢慢開了腔,一字一頓,很慢很堅持:“大娘子,我可不是好勝婦人,專一轄製丈夫。大事,須得問過當家人。”
朱大娘子心道,誰還不知道誰?你這是裝賢惠。口裏卻附和道:“是是是,他們男人的事兒,讓他們自己說去,不過咱們一處說話,我隻有問你想不想。做不了主,總還是有個喜歡不喜歡的吧?”
趙氏作沉思狀,她顧忌朱家,也心疼女兒,未免要將利弊、後手都想清楚,因而沒有立時回絕。
————————————————————————————————
沉默得令人窒息。肚子裏像是被人塞進了一大盆冰,程素素慢慢地將梅花糕在碟子裏擺好,緩緩抬起頭來。
朱大娘子越看她越合意,她可不隻是愚蠢暴烈,相反,她肚裏有一本賬。程家人口少,根基淺,原本朱大娘子是看不上的。程素素的大哥今年十四歲中了秀才,這就不一樣了。
秀才不算什麽了不得的功名,但是——
少年進士,能有幾人?中進士者,多是三、四十歲,至於五十多歲的進士,也不是沒有——這些人早便成家了。縱有少數年輕未婚者,也被高官顯貴家搶了去,是無論如何都輪不到我們尋常人家的。想要進士女婿,就得拚眼光,趁早下手,陪著他從秀才、舉人一步步走過來。”這是朱大娘子父親早年講過的話,隻可惜,朱大娘子運氣不好,丈夫到現在,也隻是個秀才。
朱大娘子自家沒閨女,沾不上這一宗好處。可她有兒子,別人不識貨,想找個家世也出色的兒媳婦,略難。更兼娘家哥哥不肯親上做親,便把主意打到了程素素的身上——程家這一宗倒是很劃算。
且看程素素,小小年紀,就是個美人胚子,皮膚白嫩,見人也不怯。大紅的綢襖,頸子裏掛著赤金嵌寶的項圈兒,手上小金鐲子,一看就是家裏精細養著的嬌兒。家裏人喜歡她,將來她夫家有事兒,就不能不管她。早搶早好,等到程素素的大哥哥程犀真個發跡了,再想結親就難了。
這麽一想,便要將手上一對赤金的竹節鐲子褪下來,往程素素的手上遞。口裏說:“回去便教我家那個央了媒來,再正經下禮……”
趙氏伸出手來要攔,她心裏亂了一回,終於被朱大娘子這土匪搶親的模樣給激怒了。
程素素卻不敢再將希望放到趙氏身上了,她今天受驚不小,七年來,趙氏養她,自是沒得說,凡事無不順遂。弄得程素素便以為人生便是如此,一帆風順,平安到老。經此一事,她才發現,自己的麻煩,多了去了——這位親生母親,也不是很靠得住。
程素素掛著一背的冷汗,決定靠自己度過這個難關。然而七年安逸生活,讓她的心理年齡不增反減,腦子也鈍了一些。一時之間,竟想不出個應對之策來。眼見這鐲子便要遞到跟前了,程素素的臉,終於變色了。
說得李巽也有一絲期待了。紫陽真人已經十數年不開口了,弟子個個少言寡語,不知道這一個是什麽模樣?
主仆好奇之中,程玄緩緩登場。
程玄的臉不冷,可也不熱,帶著一股飄飄欲仙的氣息。李巽心道,紫陽真人還藏著這樣一個徒弟!帶到京裏,包管再沒人搶得過他!道一陪侍在旁,李巽這回倒能鎮定麵對他的冷臉了。
口上客客氣氣問觀主好。
李巽肩負著李丞相給予的任務,要他考查五行觀。略一寒暄,便要出語試探。
程玄向來隨性,說話從來沒有重點。其性情之純樸,比李六更甚。隻因生得太好看,才沒有被打死。
昔年還在紫陽真人麵前時,大師兄廣陽子畫符總也畫不好,以“我想死”的口氣說:“師父,給我把刀吧!”
彼時程玄隻有十二歲,難得勤快一回,真的跑到廚房拖了把菜刀出來。一臉真誠地說:“大師兄,刀來了。”
萬年難得想撒一次嬌的廣陽子,橫握菜刀,很有同室操戈的想法。二師兄丹虛子十分懷疑,紫陽真人將程玄打發去看家,是怕放到一起,大師兄有朝一日練成五雷符,頭一個劈糊小師弟。說實話,丹虛子自己的手,有時候也癢。
凡此種種,罄竹難書。
二十五年過去了,程玄於此道,功力愈發深厚。
然而臉太好看,誰也想不到他內裏是如此……實在。總要將他說的話,多繞幾道彎來想。越是聰明人,想得越多。李巽在兄弟裏算聰明的,想的就更多,隻覺得這位五行觀主真是高明,雲裏霧裏,反正是將他克得死死的。
心道,道觀裏外整潔有序,確是得力。至於品性,知府與我說過一些,都是讚譽。今日一看,果然是值得多多探尋的。
因笑問可否常來,又定下自家修墳時請程玄給算吉日,做法事。程玄莫名其妙:“道士,不就是做這個的嗎?”
對著這張臉,實在發不起火來,李巽啞口無言,訕訕地道:“是是,您說的是。”
更邀他們師徒“端午節時,一同看賽龍舟”。
程玄想了想,道:“好。”紫陽真人有話,這些事兒,他是不可以躲懶的。燈節可以不看燈,端午節一定要過。
李巽此時的口氣,已由好奇變作恭敬:“屆時還請同行。”
此時此刻,道一索性袖手,反正……這樣的情況,他師父應付得來。另一廂,李巽得了程玄首肯,大大出了一口氣,覺得道一的冷臉,也變得可愛了起來。
————————————————————————————————
端午轉眼即至。
何家的案子,知府還在辦。其時考核官員政績,發案率比破案率重要。發生忤逆不孝的案子,地方官麵上也是無光的。雖要巴結丞相,雖有丞相書信,知府還是十分仔細,斟酌著措辭,力圖將自己的責任減到最小。
趕在端午之前,將文書做好,請李巽過目,再發去京中。這才揀回一條命似的,請李巽過端午節。
李巽祖籍雖是此地,卻生長在京城,於本地風俗並不十分了解。隻聽祖父李六說過,家鄉過端午堪比過年。李巽並不很信,今日親臨其境,自然要眼見為實。
本地端午要連著過上七天,從五月初二開始。除開五月初五正日子,要縛五彩線、吃粽子、賽龍舟等等。初二這一天,許多人家便使毛竹搭起牌樓,城裏幾條大街,隔數丈便是一座。又要祭江神,這就是李六吩咐孫子一定要多燒紙錢的事情了。
一直初八日,才算完。將搭牌樓的毛竹拆開,粗者紮作竹筏,細長作行船的撐篙。傳說這樣的竹子,可保渡水風平浪靜。
這一節,無論貴賤,皆是重視,府學裏也放假,私塾裏也放假。程羽早早掰著指頭算著日子,就等著到初二,開始痛快玩上七天。程犀見了,也不在此時掃他的興,隻恐到時人頭湧動,會有踩踏,不許他硬擠。
又張羅著安排家中門鎖,又誰侍奉趙氏,誰看帶程素素,以防走失。還命背幾張凳子,好踩在上麵,方便看賽龍舟。他自己自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以防有變。端午過節是在白天,照往年的情形,這樣的安排,是足夠的。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
朱大娘子便是那個意外。
【都是在她家活見了鬼,我才走的背運!】這樣的話,日日夜夜,無時無刻不在腦子裏亂躥,躥得朱大娘子腦仁兒生疼。自己受到驚嚇,不是因為手上有人命,而是別人描述得太可怕。丈夫被革了功名,不是因為家中出做了虧心事,而是被帶的壞運氣。兒子死了,更是別人的錯!攛掇姑父生事失敗,還是因為對方太狡猾。
一樁樁、一件件,燒得朱大娘子雙眼通紅。
近來又有官司,何老大自身難保,隱約聽到風聲,說內裏有她攛掇。朱大娘子心一慌,愈發遷怒起來。
命心腹婆子到街上,雇來三個無賴,許了一人十貫錢,隻要他們做一件事:“程家那樣窮酸,他家丫頭也不過一個婆子一個小丫頭跟著。看賽船的時候,趁著人多,你們一起擠上去,將她與人分開,一推,讓她去見龍王!”
此事不難。每逢大節,不丟幾個婦人童子,不有幾場毆鬥,不踩傷幾個人,反倒稀奇了。三個無賴互使了個眼色——十貫錢,不算少,沉甸甸的得使包袱來背。五行觀雖靈,抵不過一人十貫錢。
又不是要程道士絕後!作惡不大。喝完了酒,剩的錢再作場法事,也就得了。無賴們這樣安慰自己。
幹了!”三人裏麵的頭兒接了話,“大小是條命,要先與我等十貫定錢,買些酒來壯行!”
————————————————————————————————
五月初二,牌樓紮起。
往年程家都是與鄰裏合湊一座牌樓,今年也不例外。因程犀是個秀才,今年還得了一個在進士街上不錯的位置。全家去看了一回,路過自家置下的一個小鋪子,還與租鋪麵賣絨錢的掌櫃說了幾句話。
程素素記得這是趙氏與李娘子說的“王二”,趙氏不發話,她也就裝啞巴。
到了初五這一天,萬人空巷,齊往江邊。程素素一大早處被叫醒,換上了新衣,縛了五彩絲線,聞著粽香,被盧氏牽著手,隨趙氏出門。
平素極講究的趙氏,此時也無法多講究——路上太擠,知府來了,鳴鑼開道,興許能行。尋常人家的車轎,是沒人讓路的。
盧氏怕程素素被擠壞了,將她抱起,囑咐小青:“你拽著我裙子!”
程玄在城裏有些名氣,程犀是秀才,家中便在兩邊圍出來的空地上得了個靠河堤頗近的位置。程玄師徒陪著李巽、知府,在高台上坐著。旁人沒這個待遇,隻好站著,抻著脖子看著。
有經驗的、腦子活的,就扛著張矮凳,踩在上麵看。程素素的腳下,就踩著一張。
又有□□的,搖著小旗兒,喊人偷偷下注。鑼聲響起,十餘條長長的龍舟箭般往前衝。看熱鬧的仿佛自己也在船上,加油呐喊,下了注的人更是激動不已,拚命往前擠,想看清楚自己押沒押中。受這氛圍的感染,程素素也激動起來,跟著喊:“快、快、快!”
押了注的開始在空中揮舞手背,恨不得替自己押的隊伍出一把力。不多會兒,看台上許多人便被擠散了。
程素素踩著凳子,原是與小青兩個,一人踩一半,互相扶著肩膀。看到龍舟要決出勝負的時候,也是激動不已,忽然覺得不對——小青姐呢?
道一雙眼望遠,沉聲道:“兩派依舊不諧。”
程犀問道:“師伯信裏說的?”
嗯。”
道門也分許多流派,各派之間的較量從未少過。若隻是見解分歧,頂多打打嘴仗。奈何今上崇道,道士猶尊,道統之爭又夾雜著權勢,也是一潭渾水。又佛道兩教聖前爭寵。四下打架,小師妹難免要受波及。最不能容忍的是,拚命去爭,果子還就那麽大一點兒!
程犀原先所慮,也有此因。祠部司的管事官員,全不用僧道!僧道修成朝廷承認的大德,或許得贈衣飾,再進一步,得賜號而已。國家製度,便沒有令僧道做高官的。至若因聖上篤信而得的其餘好處,師兄弟都看得真真的,暴利,或有加官,也要有命拿才是。
雖說師祖師伯現在京中支持,然則程素素一個女孩兒,卷進去做什麽?就算師祖一係贏了,於她有什麽益處?
如今道一又鄭重說出來,可見事態愈發嚴重,更是覺得妹子授籙不是個好主意了。稍作思考便問道:“師伯打算爭一爭了?”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世人皆道神仙好,神仙也要打架了。”
師祖……依舊是失語症麽?”
道一瞥了他一眼,點點頭。
很長時間的靜默,程犀緩緩開口道:“我已中了秀才,預備來年考舉人,若是走運,後年便考進士去。”
這麽巧就會有科考了?”哪年有科考,全看上頭的意思,有時一年一考,有時數年一考。開科也不相同,並不知曉當年要開哪幾科。
程犀道:“早作準備,總是不會錯的。若我考上舉人,你便還俗,如何?”
我做慣道士了。”
程犀低聲道:“我心裏,總當你是大哥的。”
道一笑笑。
程犀道:“既道門混亂,我又得中,你們何必再陷在其中?便是師祖,也不是戀棧之人。也……不虔誠……”
你看好家裏就是。”
我對爹娘說去。”
本朝律令,同姓不婚,異姓不養,養,男童必不過三歲,師父師娘揀到我的時候,我已經五歲啦。時也,命也。”
那也……”
師祖曾對師父下了死令,要他看好五行觀,師父……唉,還是我來看吧。”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難兄難弟都是一聲長歎。程玄萬事不管,使他們得到了磨練。在同齡人在為“我已長大,為何還要管我,不令人作主”鬧別扭的時候,他們已經當家作主了。
然而,他們偶爾也會感到困頓乏累,也想累的時候有一雙遮天羽翼可以庇佑。一回頭,看到這樣一位師父,一個爹,又隻得咬牙挺下來。
程犀嘟囔一聲:“忙不完的事兒。”
累了?”道一微笑著張開雙臂,“來,大哥給你靠。”
程犀哭笑不得,仰麵看他:“哥,別鬧,說好了,哪怕我隻是中個舉人,你也還俗來。”
道一雙臂一振:“就要去府學了,機會就這一次。”
程犀掙紮一下,也張開雙臂。
兩人用力擁抱了一下,心裏覺得安寧了許多,覺得自己不是在孤軍奮戰。程犀道:“說定了。”
道一沒有答允,隻是說:“幺妹那裏,我來說吧。”
兩人愈加用力擁抱一下,正要分開,忽爾覺得不大對勁兒,一齊回頭看向房門。
程素素大半身子掩在牆後,雙後死死扳著門框,隻將腦袋露在外麵,兩隻眼睛瞪得滾圓,嘴巴也張開了,蠢蠢地看著他們……
————————————————————————————————
被師兄和大哥留在屋子裏,程素素過了好大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她被扔在一邊晾著了。從未有過的待遇,讓她又多呆怔了一會兒。這要怎麽應對呢?跟出去?他們已經說完了吧?
那就……出去看看?
程素素猶豫半晌,剛才二人一齊看她的眼神,讓她到現在還有點怵。左等不來,右等不來,終於,好奇心壓倒了顧忌,程素素跳下椅子,奔向門外。心道:他們要凶我,我就接著耍賴!
現實永遠是挑戰想象力的存在!
青年的道一比少年的程犀高出半頭,皆是勁瘦身形,一高一矮,錯落有致,陽光透過樹冠,投下斑駁的光,灑在他們的身上。
程素素倒吸一口涼氣,拍著小胸脯,倒退三步,退回了門內。想想又不甘心,扒著門框往外偷窺。
哪知道一與程犀都是警覺的人,幾乎在同時發現了她。
程素素尷尬極了,也失語了。
程犀與道一心底坦蕩,見她這副模樣,不覺好笑,順勢放開彼此。程犀揚聲道:“要出來就出來,有話問便問,遮遮掩掩,反顯得小器了。”
【你想要我問神馬?!!!!你還想要我問神?!!!】程素素僵在了門框上!
隻見青年與少年,並肩而來,程素素的腦子一時還是轉不過彎兒來。程犀皺著眉,將妹子從門框上摘下來,放到地上,擺正:“你這是怎麽了?”
【你還問我怎麽了?】程素素尷尬極了,沒話找話:“你們說什麽呢?”
道一又恢複了冷麵:“不行。”
咦?”
你授籙的事,不行。”
程素素急了:“憑什麽呀?”
道一慢慢走到東牆邊上,每一步都很沉穩有力。貼牆是一隻大書架,上麵擺滿了書籍卷軸。道一隨手抽了一本薄冊子,再慢慢走過來,程素素隻覺得他每走一步,自己的心就往下沉一分。
道一將冊子遞到她的麵前:“這是我寫給入門弟子的,你識得字麽?”
識得。”
自己看。”
看就看!程素素賭氣接過,憤憤地打開,越看小臉越是煞白——這是□□一手書的、告知欲修道的弟子如何授籙、得度牒、要做何等功課的冊子。
程素素頭一回知道,道士度牒,是要考的!考試,她倒不擔心。讓她膽寒的是,道士授籙,不是授一回就算完的,得一級一級往上考,每升一級,要再考一次!
道士的功課也很可怕,所有的科目裏,她隻會一本《道德經》,其餘莊子、列子,她沒有通讀過。還有一些諸如《三洞法服科戒文》的,更是聞所未聞!道一開出來的書單就有幾十行。
如果這些還能硬扛的話,畫符就讓程素素想逃了。穿越前,她見過某寶賣“考試必過符”,不過豎行字,兩邊勾兩道花邊而已。真正的道符,小者也有一尺見方,筆劃不斷猶如迷宮地圖,上麵沒有一個她能認出來的字符!常用道符,總得有幾十個。至於其他符籙,隻道一知道的,就數以百計了。
程素素看得投入,呆呆地捧著書,不自覺地仰頭問道:“度牒不能買嗎?”
真是能耐了!還知道作弊了!
程犀好氣又好笑,道一耐心地道:“買完了呢?給我翻到最後一頁。”
程素素聞風而動,翻到最後一頁——買了的,要運氣好才好,運氣不好,遇到朝廷清理道士,被認為不學無術,還是會被收回度牒的。
……”
程素素垂死掙紮:“那我爹……”平素也不見程玄張口閉口都是無量天尊,反而引詩書的時候居多。
程犀沉默了,程玄做法事全由道一打點,已有數年,誰都不敢打包票,說程玄是深明道藏的大德。
道一往院外一瞅,巧了,程玄正施施然往院裏來。
程玄算好了時辰,兒子徒弟將正事也該做完了,他過來對徒弟表示一下鼓勵,正好。
道一張開右手五指,罩在程素素頂心,拎著她的腦袋,將她提到了門口。俯下身,用嚇壞小孩子的溫柔口氣道:“你若能生成如此神仙模樣,也行。”
一擊斃命,絕對的!
程素素望著程玄,寬袍大袖,飄逸瀟灑,將小小的庭院襯得如同仙境一般。隨手記他幾條日常,都能湊一篇《容止》。
程素素:……
程玄猶不自知,翩然而至,問道:“在做什麽呢?素素,你怎麽來了?”
程素素心中,五味雜陳:“說我想修坤道的事兒。”
程玄開心地道:“不錯不錯!你想修道嗎?那倒是好……”
道一的臉更冷,程犀的笑也掛不住了。
程犀動身去府學的日子,程素素頗為不舍,眼巴巴送他到門外。這在程家算是一件大事,連已經回家養老的乳母,都過來了。程犀的乳母,正是阿彪的母親、程素素乳母盧氏的堂姐。
這位乳母看著程犀穿著綠綢深衣,戴著幅巾,斯文又氣派,內心激動不已。順手將兒子阿彪拽了過來,叮嚀囑咐:“聽說讀書人裏頭也有壞人,讀書人壞起來,比常人更壞!你要當大郎的眼睛耳朵,當他的打手!有誰對大郎使壞了,你先打將過去,有錯兒,你先頂著!回來我疼你!”
阿彪嘴角一抽,不知怎地,就想起來程犀帶著他去見賴三的事兒了。心道,大郎不欺負別人就算不錯啦!有他在,我也受不了欺負的。
口中唯唯,就怕他娘再囉嗦。
趙氏拿著帕子,輕試眼角,對程犀道:“家裏有我看著,你放心讀書,不會讓雜事分你的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