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沐王府風波

字數:3700   加入書籤

A+A-




    人和人終歸不同。

    朱由檢,並非一個沒有容臣之度的君王,事實上,任何剛愎自用的君王,到最後的下場,都是眾叛親離。

    他還隻是猜忌了一下耿如杞,但是並沒有在任何的時候,表現出對耿如杞的不滿,也未曾對耿如杞的行動,做出任何的幹涉,並且在大明和朱家,朱由檢的選擇也是大明,而不是他們老朱家。

    那兩個他見都沒見過的晉王和代王,朱由檢跟他們的確不熟。

    他隻是內心有一些對耿如杞不理解和必要的提防罷了。

    若是人比人,那就真的是氣死人了。

    朱由檢隻是個人性質的防備,甚至於被防備的對象耿如杞,還在漫天的風雪中,帶著不到百騎的錦衣衛,向著歸化城而去,壓根就不知道大明皇帝其實心裏有疑慮。

    對麵建奴主的黃台吉,那已經不是防備那麽簡單了。

    建奴的兄弟鬩牆的大戲,正在一步步的走向不可回頭的局麵,範文程如喪考妣,因為主要責任都要歸結於黃台吉,代善隻是在自保而已。

    但是權鬥,哪裏來的對錯?隻有立場,範文程也隻能尋找法子,來解決掉兩個人的隔閡,否則真的鬧起來,最後肯定是覆水難收,進一步削弱後金汗國的力量。

    相比較大明的戰爭潛力,建奴這方麵欠缺太多了。

    朱由檢用力的坐直了身子,對於耿如杞之事不再談起,他對耿如杞隻有一個立場,那就是隻要是對大明好,他愛做啥做啥,肉爛在鍋裏,比便宜了外人強。

    哪怕哪天耿如杞高舉清君側的大旗,來到京師,朱由檢也認了。

    “議和之事,推進緩慢,不過最近來了些好消息。”朱由檢小聲的將黃立極的挑撥離間的計劃,前後說了一遍。

    袁可立和孫承宗麵麵相覷,黃立極焉兒壞,這個,他們倆和黃立極共事了很久,自然再清楚不過了。

    黃立極是一個完全沒有下限之人,但是今天這出在建奴挑撥離間的大戲,實在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袁可立有些猶豫的問道:“那範文程沒想過賄賂黃立極嗎?”

    朱由檢點了點頭,據他所知,黃立極算是貪官汙吏中,那種屬於主動貪墨的人,而非同流合汙被迫貪墨,這一點上,黃立極愛財,京師連稚童都是知曉的。

    還有人將黃立極比作是宋朝的蔡京,為了斂財無所不用其極。

    “這件事奇怪就奇怪在這裏,範文程的確是想賄賂黃立極,讓黃老仙收了神通,但是黃立極把吳孟明留在身邊,不給範文程接近的機會,這行賄一直就沒成,也不知道黃立極是想坐地起價,要的更高一些,還是要做甚。”朱由檢奇怪的說道。

    黃立極是貪戀權力、喜歡榮華富貴之人,朱由檢當然以為黃立極在坐地起價,逼迫範文程出更高的價格。

    可是黃立極連牌都不看,怎麽知道範文程出的價格不夠高呢?

    “萬歲爺,臣倒是覺得,黃師父,平日裏是貪財了些,但是在大是大非上,還是拎得清楚,這事,咱們再看看?”王承恩又為黃立極說了句好話。

    袁可立才訝異的看了一眼王承恩。

    大明的權力分為三大塊,集中在大明皇帝、文淵閣、司禮監的手中。

    而文淵閣的首輔已經換成了徐光啟,但是萬歲也以徐老師父年歲已高,萬事黃立極多擔待,算是定了黃立極次輔之位。

    王承恩是司禮監的大太監,自古宦官和文臣那就不對付,稍有機會,就是互相攻訐。王承恩為黃立極說話,是袁可立萬萬沒想到的。

    不過袁可立的目光裏,滿是擔心,他擔心王承恩此番舉動,意在收攏人心,學那魏璫一般。

    幸好現在的大明皇帝十分勤勉,即使王璫做了魏璫,也做不長久。

    這才讓袁可立稍稍安心。

    “也是,那就再看看。”朱由檢點了點頭,滿臉笑容的說道:“近來大明朝可是忠臣賢良輩出。”

    一時間有點不習慣的朱由檢才猛然發現,自己身邊聚集了一大群人,袁可立、畢自嚴、徐光啟、孫承宗、孫傳庭、盧象升這些本來就彪炳史冊的人物不說,最近來黃立極和耿如杞也越來越有能臣之相。

    這些個臣子們,忠心多少猶未可知,但是都是在竭力盡能的為大明做事。

    “明君出則良臣顯,自古如此,萬歲。”孫承宗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說道。

    這馬屁拍的,朱由檢一時間有些不適應,而王承恩皺著眉頭看著孫承宗,這讒言都讓孫承宗說了,他說什麽?

    他這個宦官,失職了。

    北方的太陽病懨懨的沒什麽力氣,但是南方此時可大不相同,此時的川中已經有了幾分熱意,各種山花爛漫,一片生機昂揚蓬勃而發之意。

    大明唯一的女官,秦良玉,看著京中來信,麵色十分凝重。

    “拱明,你帶七千狼騎馳援京師,皇上組建班直軍,結果遇到了征兵難事,朝中決議由山外九州軍卒為主。但是翼明分析,山外九州之民遠遠不夠,所以你帶川騎前往勤王。”秦良玉放下了書信,對秦拱明說道。

    秦拱明是戰死塞外的秦邦屏的次子,而起長子秦翼明駐紮京師未歸,這封書信就是秦翼明由京中來信。

    秦翼明在書信中提到,不僅僅是萬歲組建新軍要人,薊門火炮局同樣要人,京營二十六衛清冗也要人,而錦衣衛更是缺了三萬餘丁,這麽多的缺額,僅僅靠山外九州組軍,怕是萬萬不夠。

    七千川騎,也不過是杯水車薪,但是這是此時秦良玉唯一能夠拿出的軍隊了。

    川中並不平靜,連年大旱,早已是餓殍遍地,離京千裏的川中,如同一個隨時可能點燃的火藥庫一樣,指不定什麽時候,就哄的一聲,徹底炸裂開來。

    而且剛剛結束的武夷夷亂也讓狼騎疲憊不堪。

    秦良玉領大明皇帝諭旨,安川之職在身,這七千川騎,已經是最後的家底了。

    “可是姑母,川中……”秦拱明雖然年紀尚幼,但是卻不是什麽都不懂,川中的形勢,他自然是知曉幾分。

    “我知道,必要的時候,我會前往柳營找黔國公幫忙,你不要擔心。”秦良玉示意秦拱明莫要擔心這個事,川中還有可以借力之地,那就是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