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雪上加霜

字數:3163   加入書籤

A+A-




    “代善所率六旗軍,在老哈河附近開始分兵三路紮營,前軍已至寧泉附近,我部已經晚了對方一天,若是在七月六日之前,我部無法趕至大黑山和黑山,那麽敵人就比我們多一分先機。”

    “孫傳庭,你部任務,極其艱巨,大黑山和黑山,是寧泉出山之必經之途,若是我軍處於被動,隻能固守青龍關隘,十數萬大軍根本無法在狹小的關隘展開,而對方反而可以繞過青龍關,襲擊我大安口和龍井關。”

    袁可立手中一根長長的木條,在巨大的堪輿圖上,不停的點著幾處關隘。

    此戰大明皇帝禦駕親征,但是想要完全戰而勝之,卻是一個極其艱巨的任務,這場戰役,說白了就是一場爭分奪秒的硬仗,唯有在大小黑山站穩,才有一線勝機。

    朱由檢看著堪輿圖,他能夠看得懂堪輿圖上的所有標記,袁可立講解部署任務,十分詳細,他當然也聽得懂。

    朱由檢舉起手來,疑惑的問道:“朕有一個疑問,勇字營萬餘人為先鋒,從三屯營出發,至青龍關,再至大小黑山,搶占有利地形,這條路朕初步算了下,三百七十五裏的山路。”

    “其中三屯營至青龍關一百五十餘裏,青龍關至大小黑山,將近二百二十裏,這沒錯吧。”

    “萬歲的算學是極好的。”袁可立點頭,計算的沒有什麽錯誤,直線距離雖然隻有二百裏,但是蜿蜒的山路,曲曲折折,就能夠折出將近四百裏路的路程。

    “兩天,不對,不對,是十三個時辰!”朱由檢伸出手來仔細算了算,隻有十三個時辰的趕路時間,朱由檢不敢置信的說道:“十三個時辰,趕路二百二十裏路,可能嗎?”

    從三屯營到青龍關要將近一天的時間,而剩下隻有十三個時辰,要趕到二百二十裏外的大小黑山,而且很有可能與敵部的先鋒營撞上。

    這個戰略是極其冒險的。

    “萬歲,可以趕到。”孫傳庭絲毫沒有客氣的回答道,信心滿滿,他對自己帶出來的兵很有信心。

    “勇字營一萬軍,雖然有數千騎卒,但是自青龍關至大小黑山皆為山路,馬匹反而是行軍的累贅,你確定可以嗎?”朱由檢眉頭緊蹙的問道。

    這不符合常理。

    大宋的禁軍一日行十裏,大明的軍隊厲害些,一天也就是二十裏路到三十裏路,就是徐達和常遇春,洪武年間的出征,也是一日將近四十裏。

    盧象升的天雄軍已經足夠精銳了,但是從京師趕往陝西也用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一日三十裏的行軍速度。

    這十三個時辰二百二十裏的山路,這不是癡人說夢,是什麽?

    “可以。”孫傳庭不再多說什麽,隻是打了包票。

    跟萬歲解釋常態梯隊行軍,和急行軍之間的區別,是一件很複雜的事,糧草輜重才是常態行軍的難題,急行軍最多三日口糧兩口袋水,兩條腿撒開腳丫子狂奔。

    朱由檢隻好點頭,笑著說道:“好吧。”

    他是真的不懂行伍的事,但孫傳庭既然說可以,朱由檢自然無不信之理。

    袁可立看出了場麵有些尷尬,年輕的天子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發出了自己的疑問,而年輕的臣子覺得這種事無關緊要不必要解釋,這就是讓氣氛顯得十分的失和,袁可立曆經四朝,人老成精,自然知道此時該怎麽辦。

    “當初開平王常遇春,在洪武二年四月於通州,擊潰了自開平府南下的元順帝軍隊約八萬餘,當日,開平王率領將帥誓師,自通州長途奔襲開平府,用了正好兩天的時間。”

    “自通州至開平府六百裏,兩日就到了。”

    袁可立講的是舊事,但他其實親身經曆過另外一件事更能說明問題,那就是在萬曆四十六年,自三屯營出發的戚家軍兩萬餘人,從三屯營趕至沈陽,九百裏路,三日就趕到了。

    袁可立之所以不說,是因為這個例子,實在是離得太近了,此時的大明並沒有如此強軍,說很早以前的事,大家都有麵子。

    “原來如此。”朱由檢滿意的點了點頭,示意袁可立繼續安排。

    軍事會議一直持續到了黃昏的時候,才瀕臨結束。

    “以上,就是此次至平泉之前的部署,下麵開始表決。”袁可立說完之後,開始了表決。所有的總兵以上的指揮官都將參與表決。

    此言一出,除了知情的朱由檢和袁可立以外,其餘人都有些奇怪的看著大明太保,這表決之事,從未有過,一時間議論紛紛。

    朱由檢伸出手來,示意大家安靜,他十分坦然的說道:“大家不要有什麽心理負擔,有什麽想說的就說什麽,百無禁忌,隻要是合理,就在會上提出,若是心理有想法,在這裏不說,出了大帳的門兒,就不要有任何的抱怨,有任何的怨懟之言,軍法論之。”

    “臣有個想法。”孫傳庭是個直來直去的性子,既然萬歲都說了百無禁忌,他也不在藏著掖著,直接說道:“某以為,可以派騎卒從老墳陽坡出發,走龍頭溝,過南山隘口,至大北溝,一旦接戰,這支騎兵可直接從敵軍後路殺出!”

    “鏵頭溝深數丈,這條路哪裏有那麽好走的?”袁可立看著堪輿圖搖頭,他想過大迂回在敵人後軍殺出,但是龍頭溝和南山隘之間,有一條深約十丈餘的深溝,這條溝很難走,別說騎卒了,連步戰通過都需要費很大的勁兒。

    孫傳庭伸手拿出了一本奏疏,打開之後找了半天,說道:“騰驤右衛、武驤左衛配有三個工兵營,可以填溝造橋,也是可以過的。”

    工兵營?

    袁可立拿起了奏疏,看了半天,才撓了撓頭,說道:“隻要能過鏵頭溝,不失為一條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