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魯羽有約(3)
字數:8280 加入書籤
“這,就是真正實現了高中的【大學預科】功能;”
“所以,你會發現,西方社會裏,但凡私立高中出來的,報考高校和專業具有極強的目的性,畢業後,大部分也會從事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其畢業生的用工契合度,可比咱們華夏高多了;”
“而事實上,咱們華夏的高中,基本上都是頭兩年就教完了所有的知識點,剩下的一年,不過是在反複刷題而已;”
“或許,我們可以嚐試一下,在高三的那一年,至少花個半學期,在複習知識點的同時,也順帶誘導一下學生們的真正專業興趣方向?”
“這裏,插一句題外話,我知道目前網絡上有許多取笑西方人數學不好的梗,而且自認為華夏人數學天下第一,基礎學科也是世界頂尖;”
“我不否認這是事實,”
“但是,我們似乎應該去探尋西方教育的真相,把好的東西學過來,而不是一味的片麵;”
“或許,他們的數學或者曆史、地理不好,完全是因為他們的中學生涯裏,分到了與這些內容完全不怎麽沾邊的定向班級呢?”
“要知道,西方那些發達國家,是把人才細分化做到了一個相對極致程度的,這裏麵的弊端自然很多,但未嚐沒有值得我們學習和引鑒的地方!”
魯羽聽完,不由地對這個小姑娘有些刮目相看,雖然不太清楚這番言論究竟是不是她自己總結出來的,但是當著鏡頭說這番話,其勇氣就值得敬佩。
當下抱著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趕的心態,想著既然話題都開始有些敏感了,那不如就放肆一把,追問道“那藍煙,你對華夏高校目前的諸多問題是怎麽看的呢?”
藍煙微微回憶了一下,然後苦笑了一下
“咱們的高校問題很多,但最要命的是兩點;”
“第一,被地產綁架後,逐漸的產業化運營;這已經嚴重影響我們華夏高校的教學氛圍了;”
話音剛落,就看見魯羽私底下拚命地打眼色,連忙停頓了下來,
一旁的魯羽則是出了一身冷汗;
心想,我是想讓你自由發揮一下,但是小姑奶奶,您老人家能不能別提這麽敏感的事啊?
她自然猜出來藍煙接下來要講什麽,事實上,這個話題目前在學術圈已經有隱隱的流傳了,但是事關地產行業,為了不沾染大麻煩,這事還是不提為妙!
藍煙被打斷後,有些鬱鬱,她正在興頭上,這種一腔吐槽憋在肚子裏不能說出來的感覺,委實難受,但她略一冷靜,便知道魯羽其實也是為自己好,
於是隻得笑了笑“對於華夏高校的話題,問題有些太多,時間也不太夠,那我就隻講一個小故事吧。”
頓了頓,喝了一口魯羽貼心推過來的礦泉水,用一種略顯低沉的聲音說道
“很久以前,一隻小樹懶和一隻小海燕生活在一座孤島上,”
“島上的植物很豐沛,環境也很好,從來沒有大風大雨;”
“小樹懶整天懶洋洋的勾著伸手可及的樹葉往嘴巴裏塞,然後小海燕整天拚命地撲騰,隻有累極了才在草叢裏叼幾顆草籽吃;”
“有一天,小樹懶不耐煩了,問小海燕,這島上食物如此充沛,你整天折騰來折騰去的幹啥?”
“小海燕隻是看了看臉上充滿譏諷的小樹懶,一句話也不說,繼續爬到樹上,朝下撲騰著躍下來;”
“後來……”
“某一個冬天,一道雷忽然劈下,在海島上引起了熊熊大火,所有的植物都被燒的幹幹淨淨,”
“樹懶隻能絕望地在地裏翻刨著,看自己能否走運挖到尚未被燒盡的草根,然後苟延殘喘。”
“而海燕則早已長出了羽毛,學會了飛翔,在大火燃起的那一刹那,飛向海麵,優雅而篤定地尋找起魚群來……”
魯羽聽完後,若有所思“所以藍煙,你是想給尚在高校的小夥伴們一個建議,讓他們自強不息?”
藍煙點點頭“高校教育的話題太多,我無法一一贅述,”
“但是我隻想說,前麵已經談過,學習是一件貫徹人生的過程,”
“大家都是成年人,隻要你有心,任何時候都不算晚,”
“而學習也是人這一輩子,最值得投資的事情;”
“在這裏,我隻想告訴那些被【讀書無用論】的小夥伴們一組數據;”
“第一、”
“華夏恢複高考以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已經超過一億,”
“但是,對比華夏14億的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隻占了一成,”
“而在這一億多的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裏,接受過本科教育的人數,僅占全國人口的4不到,985/211等重大大學的畢業生人數,更是連1不到;”
“咱們整天看各種新聞和影視劇,總會產生【本科不如狗,碩士滿地走】的錯覺,認為讀個大學真沒什麽價值;”
“但是,我想告訴你們的是,咱們看的電視劇裏,基本拍的都是北上廣深,掌握輿論話語權的,也都是原本精英匯聚的媒體行業,”
“這些東西反映出來的,其實都是因為城市人才虹吸效應和行業幸存者偏差給觀眾們帶來的錯覺;”
“事實上,咱們國家今年攏共才1030萬人參加高考,錄取比例雖然高,但總數也才820萬人;”
“在這820萬人裏,約有一半人能上本科,裏麵含有37萬的【雙一流】高校生,”
“所以……”
“即便以1990年,2500萬這個曆史峰值的新生人口為基準,與這個高校生錄取數字做個簡單的減法,”
“你就可以得知,”
“隻要你能上大學,不管是一本還是三本,你就可以超越近七成的同齡人!”
“所以,那些考上了高校的小夥伴,你們完全沒必要對自己過於輕視,”
“從受到高校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開始,你們已經站在了【準精英】的起跑線上,所獲得社會認可度和普世資源攫取能力,已經遠超其他的同齡人!”
“二、”
“咱們國家的高校畢業生攏共才占總人口的10不到,”
“參照西方的社會發展曲線來看,【大學生越來越廉價】的論調,隻是個偽觀點;”
“就拿咱們國家一直看齊,且在某段時間內,社會經濟曲線頗有類似的美國來說,”
“1980-2000年,他們大學生參與社會勞動的比例從19上升到了25,”
“按照剛才的理論來說,他們的大學生比例比咱們國家可要高多了,大學生貶值情況應該更嚴重是吧?”
“可是事情恰恰相反,美國這些大學生隨著那段時間社會經濟的上行,其收入與非大學生群體的收入越拉越大,從1980年的超出36,漲到了後來的超出66;”
“如果美國的情況不能完全讓人信服,那麽經濟不斷在萎縮的日不落,其情況也高度相似;”
“日不落的大學生占比從最初的5,上升到了17,”
“同樣的,在他們國家,大學生群體和非大學生群體的工資差距,從最初的46,上升到了64!”
藍煙嘴巴如機關槍似的掃了一會,微微喘了喘氣,繼續說道
“根據眾多的西方學者研究表明,在一個經濟功能健全的城市,從小學教育開始,其參與勞動的人口受教育時長每增加1年,勞動者工資就會增長10左右,”
“而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口如果增長1,這一群體的平均收入就會提高07~075,”
“即便咱們國家的國情和現下的發展曲線與西方國家略有不同,但整體的趨勢應當是大體相似的,”
“所以……”
“請務必不要輕視教育,也請務必不要放棄學習!”
“隻要各位小夥伴能堅持主動學習,學習那些對自己視野和專業有關的知識;”
“即便你現在的境況並不如意,但你的收入就至少會以10的增幅,不斷上漲,”
“直到你的知識儲備達到一個量級,形成可以實現財務自由的質變……”
一番話說完後,藍煙瞟了瞟牆上鍾表的時間,竟然已經差不多一個小時了,於是壓抑住自己說話的,閉口不再言語。
而一旁的魯羽則有些許無奈,這算做是自己做主持人以來,為數不多的插不上嘴的時刻吧?
整期下來,自己出了一開始的基本介紹和適時引開敏感話題外,竟然全部成了眼前這個小姑娘的演講會。
不過,作為一個高知分子,她還是蠻享受這種過程的,
至少比起那些娛樂圈的破事,
這種有些內涵的探討,有趣多了……
……………………
ps回答一下某位書友關於前麵“繁體漢字”的問題;
1簡體漢字的確對於提高識字率有所幫助,畢竟字變得簡單了;但是至於幫助有多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至少在我看來,作為以象形和象意為基礎的漢字,隻要你學習了文字基礎結構和書寫邏輯,少那幾筆未必當真有多少意義。
2對於你說繁體字這麽複雜有儒家為了讀書人的特權,而有惡意在裏麵,說句實話,雖然我對儒家也有諸多不爽,但這事你還真冤枉人家了;
事實上,從甲骨文開始,每一種字體的演化,其實都在做減法,而不是刻意讓它變得複雜(如果非要用【女書】這種當初明顯帶有性別歧視的字體來做例子,當我沒說),
當然,這種減法基本是在字體的形體上,而不是在它的結構上做文章——這個與簡體字的做法,有本質上的不同;
我最詬病的,是簡體字把華夏文字的內在邏輯性給削減了大半,這個問題其實很嚴重,我曾在書裏說過,文字才是一個文明的t0級要素,遠遠比語言要重要的多;其中的關聯,多次進小黑屋的作者菌不太敢展開,如果有興趣,可以讀一讀周有光先生的《語言探秘》,做一個大概了解。
3延續上個話題,我之所以強調繁體字的重要性,是因為繁體字集合【形】和【意】為一體,具有直觀且樸素的邏輯——這才是真正的“一級文字”!
我們都知道,科學早已有定論一副圖像裏麵含有的信息量,遠遠超過一組文字,而且更加易於被大腦接受完整信息;
請注意,這裏的“文字”默認指的是英語,而不是繁體漢字,如果把它換成繁體漢字,邏輯是要出問題的!
為什麽?
因為中國的繁體漢字,尤其是以草書和篆書為代表的繁體漢字,其本身就是一幅畫,
這裏就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繁體漢字的價值來,所謂“熟讀唐詩五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長期在高度濃縮的“審美”、“邏輯”、“自然現象”、“人類行為”幾大要素的繁體字熏陶下,我們形成的這些方麵的基礎素養,要少去多少工夫?
還有,請仔細思考,為什麽國際學者公認,東亞人的智商普遍要比其他地方的人高,思維也更靈活,難道你沒去思考裏麵的“應激因素”是什麽麽?
4做個簡單科普,儒家在傳承文字方麵是有大貢獻的,記得樹人先生怎麽說孔乙己的不?一個“茴”字有七種寫法,大家小時候看了隻是覺得這人迂腐而好笑,但事實上,我們看問題過於偏頗了,在以前,最正統的學習方法是要把每個漢字的釋義演變從頭到尾給背下來——因為“為尊者諱”,許多漢字在某一個時期,都有著一定的含義變遷或者忌諱,偏偏這些東西是不能留諸於書;
這實際上連帶著曆史和政治知識一並傳授了,裏麵的信息量,大的可怕;在古代,所謂的“識字”,可遠遠不是會讀會寫那麽簡單,要不然,以古代人們對於知識的渴求,官府那麽多告示和碑刻,那些普通人,難道不會照著練習?
舉個簡單例子,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版道德經甲本”,顛覆了大家對於道德經的認識,上麵開篇寫的就是“道可道,非恒道”,而不是我們以前學的“道可道,非常道”;是不是一下子就覺得道德經的內容清晰了許多,沒有那麽多故弄玄虛了?
還有第40章的內容,我們通行本寫的是““大方無隅,大器晚成”,而馬王堆的乙本上寫的則是“大方無隅,大器免成”,是不是中間的哲理截然不同了?
那為什麽中間會有這麽大的差別?
“大器免成”變成“大器晚成”的中間的緣故我雖然不知曉,但“非常道”變化的原因很簡單,馬王堆出土的道德經甲本,是至少成書於劉邦登基之前,那時候根本就沒有“漢恒帝”,因此並沒有發生因為為尊者諱,把那個“恒”字替掉。
因此,缺了最正統文字傳承訓練的我們,現在看許多古籍,完全是一頭霧水,各種亂七八糟的釋義到處在飄,根本理會不到那些經典的真意。
如果換做以前,但凡真的有一個傳統大儒級別的學者在,這些東西他就能夠很輕易地給我們解釋出來。
5最後,做個延伸,為什麽當初西方社會聽聞我們打算用漢字為基礎,開發自己的編程代碼時,會這麽如臨大敵?
原因很簡單,漢字單個字體的獨立性太強,但偏偏隻要兩個字一組合,就能呈現詭異的完整邏輯性,這裏麵的便捷性遠遠超過英文代碼,但蘊含的信息量卻遠超現有的英文代碼,這種極具顛覆性的代碼法則一出來,他們怎麽混?
而且,中國有近十萬個漢字(對,不是你以為的一萬多個),如果把這套東西用在信息加密和國防安全等地方,那些國外的黑客和網絡安全專家,99999都要失業——要想真的學懂漢語,不在中國深入學習個二三十年,根本不可能,他們從哪找這二三十年去?
況且,數千年的華夏文化滲透成果寫在曆史書上,在我國經濟實力愈加恐怖的現在,他們敢放任漢字通過種種手段,成為真正的世界語言?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