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華人、華裔和留學生(1)

字數:6518   加入書籤

A+A-




    時間就在楊鑄整天裏晃晃蕩蕩的悠閑中過去了兩天,

    終於,到了第三天,楊鑄的“臨時學生”們到了。

    “楊大大,好久不見,想死你了!”剛到酒店大堂,林圖就給了楊鑄大大一個擁抱,

    自從楊鑄去了阿富汗拍電影以來,兩人足足有將近四個月沒有見麵了,這對於林圖來說,是兩人熟稔以來,罕見的空窗期,弄的他很不習慣,總覺得做事都少了點底氣。

    兩人分開後,楊鑄看著林圖身後足有二十多人的團隊,滿意地點了點頭,這票子人臉上都或多或少帶著點戾氣,一看就知道絕對不是什麽老好人;

    事實上,這些家夥大部分是從大華投資外圍的一些物業公司、中介公司篩選出來的“精英”,不但要求形象氣質合適,口才也得過關,

    說實話,在這兩個行當裏,第一條很容易達到,但兩條都能達標,卻不是那麽容易,因此,中間也費了不少功夫,這也是林圖他們晚到了兩天的主要原因。

    嗯?

    貌似這群人裏有兩小隻異常突兀的身影?

    楊鑄眼神掃過笑吟吟的林可染,這隻跟屁蟲,向來跟她哥哥黏在一起,楊鑄見到她也算不上意外,

    不過……

    楊鑄看著一臉矜持,站在人群旁邊的司馬青措,皺了皺眉,然後盯著林圖,露出詢問的眼神。

    林圖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楊大大,讓青措跟過來漲漲見識,是司馬阿姨和我爸共同的意思,”

    “嗯……今年年底我們就要訂婚了。”

    楊鑄恍然,合著這意思,林雄那隻老狐狸要把一部分的產業交給自己的兒媳婦打理了?

    楊鑄怒其不爭地剮了林大太子一眼,瞅瞅你混的這熊樣,分明是你老爸覺得你丫的就是個扶不上牆的爛泥,這才打算讓你未婚妻幫襯著點產業;

    要不然,以那隻老狐狸的作風,又知道自己向來不怎麽瞧得上司馬青措,怎麽可能幹巴巴地把她送過來當學生?

    林圖看懂了楊鑄的眼神,訕訕地笑了笑,然後趕緊從箱子裏取出一個盒子,遞了過去“這是司馬阿姨給你的束脩!”

    楊鑄接過盒子一打開,卻是把紫光檀為骨,緙絲為麵的折扇,頭尾花嵌銀絲,扇麵用蜀繡工藝繡了一副“滄海月明圖”,委實精致無比;

    楊鑄撇了撇嘴,果然終究還是個女人,這玩意花哨是花哨了,但終究脂粉氣息太濃,哪裏適合我這麽一個大老爺們?

    看在這把扇子價值不菲的情況下,楊鑄勉為其難地收下了,眼睛卻瞥了瞥一旁毫無自覺的林可染,心想,老狐狸夠摳的啊,人家司馬素華同誌都知道送束脩了,你同樣加塞了一個拖後腿的家夥來,怎麽什麽表示也沒有?

    ………………

    晚上,長途跋涉的其他人由於需要倒時差,匆匆吃過晚飯後就回房休息了,惟有林氏兄妹和司馬青措兀自強撐著疲憊,跟楊鑄來到了八樓的會客間,虛心地請教起下一步怎麽個走法。

    楊鑄點燃一根煙,慢悠悠地把自己的第計劃全盤托出;

    大半個小時後,對麵三人用一種複雜難明的眼神盯著他,

    林圖有些糾結“楊大大,這麽做,是不是有點……太那個啥了?”

    司馬青措則是一臉厭惡與鄙視“楊鑄,你這手法也太下作了,你還是不是華夏人?”

    楊鑄笑了笑“你們確定你們能分清華僑、華人、華裔之間的區別?”

    三人皺眉,頗有些不忿楊鑄竟然如此看輕自己,

    林可染撇了撇嘴“你當我們是三歲小孩啊,這個都分不清?”

    “所謂華僑,不就是因為種種原因暫時住在別國的華夏公民麽?”

    “華人,則指原來是華夏公民,後來放棄自己的華夏國籍,加入別國的人,”

    “至於華裔,一般是指華人的後代,雖然長著華夏人的臉孔,但一出生便擁有了外國國籍,嚴格意義上來講,人家從小打到在國外長大,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外國人。”

    楊鑄點點頭,這個解釋基本上把三者之間的核心區別說了出來,於是說道“既然你們能分清三者之間的區別,那為什麽對我的計劃有這麽大的反應?”

    林圖猶豫了一會,小心翼翼地說道“楊大大,你的想法我們清楚,你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項目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盈利,”

    “說實話,對於那些華人下手,我倒是沒什麽心理障礙,畢竟按照咱們國家這幾十年的情況,除去極少數特殊情況外,一個肯主動放棄自己祖國國籍的人,不值得同情;”

    “但是對於那些華裔下手,我覺得有些於心不忍,”

    “一來,他們自出生以來,便擁有了別國國籍,這個事畢竟由不得他們做主,其中一些人打小不認為自己是華夏人,也不是他們主觀意願造成的;”

    “二來,楊大大,你可別忘了,有些華裔的祖輩和父輩,可是在咱們華夏遭受危難時候,貢獻過自己的一分力量的!”

    “對這部分人下手,我實在有些過不了心裏這道坎。”

    司馬青措和林可染也紛紛附和,事實上,最後一點也是她們最難以忍受的一點。

    楊鑄倒是並沒有因為林圖的反對而生氣,這家夥說出這麽一番話來,至少證明了人家還保持著一個華夏人的基本美德——滴水之恩,十世不忘!

    楊鑄伸手製止了三人嘰嘰喳喳

    “我隻問你們一個問題,不管是華人也好,華裔也罷,這些炎黃一脈,在他國最大的痛點是什麽?”

    這一問,三人頓時沉默了下來,他們又不是小白,自然知道這些炎黃一脈在國外過的什麽日子,或許其中有一小撮還過的不錯,但大部分的人,其實過得非常憋屈。

    楊鑄見他們不語,冷笑一聲“你們不好意思說,我來說!”

    “第一,收入或許不錯,但社會地位極低,特別是在西方社會,幾乎處於鄙視鏈的最底端;”

    “第二,人數或者很多,但非常不團結,沒有自己的發聲渠道和維護自己利益的手段;”

    “第三,人身安全普遍堪憂,在西方社會更多表現為被打劫和勒索;而在東南亞的某些國家,哼哼,那每隔數十年就重新上演一次的慘劇還少麽?”

    看到三人臉色難看的緊,想必是回想起了那些不堪回首的曆史資料,楊鑄繼續冷笑道

    “所以,凡事要著眼大局,所謂長痛不如短痛,比起咱們炎黃一脈的長久安全,一時的小小委屈算得了什麽!?”

    林圖有些啞然,然而兀自妄圖說服楊鑄“楊大大,我知道你的想法是好的,”

    “但是……”

    “咱能不能手段更溫和一點,慢慢地去影響和滲透,想必也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楊鑄搖搖頭,歎道“時不我待啊!”

    卻是想起了十多年後,那場半個世界對華夏的圍剿。

    三人一愣,還沒想明白楊鑄這話的意思,楊鑄卻轉移了話題

    “我必須告訴你,林大太子,你這個想法很幼稚!”

    “且不論咱們有沒有這個時間和資金去慢慢滲透;即便是有,你覺得能在十年裏成功?”

    “你們畢竟不是在國外長大,許多東西都了解的並不深入,”

    “我之前就說過,咱們國外的炎黃一脈,之間的關係複雜度,遠超三國!”

    看著三人好奇的目光,楊鑄組織了一下語言,娓娓道來

    “裏麵的東西太多,如果全部說完的話,一天一夜都不夠,”

    “那咱們就以美國的炎黃一脈為例,粗略地說說吧;”

    “概括來說,咱們需要從曆史緯度來分析,把美國的炎黃一脈大致分為【曆史移民一脈】、【舊移民一脈】、【新移民一脈】三個群體;”

    “咱們先說【曆史移民一脈】;”

    “這一個群體,主要是清末到民國初期,為了討生活,主動賣身為【豬仔】過來的那些沿海居民的後代構成;”

    “這一個群體,由於當時文化水平不高,隻能靠著三把刀和挖礦討生活,處於社會最底層;”

    “由於他們跟美國的其它移民截然不同,隻想來美國賺錢寄回國內養家,並不喜歡在美國消費,也從來沒把美國當做自己的國家,再加上他們足夠勤勞,搶了不少人的飯碗,因此逐漸被白人抵製和仇恨;”

    “隨著美國排華法案的通過,這些人經曆了無數次慘案後,這些人及後代逐漸抱團和轉型,”

    “幹脆默認了自己在美國邊緣人的身份,也認可了美國把自己定位為【底層行業工具人】的社會共識,以餐館、洗衣店、雜貨鋪、成衣店為基礎,逐漸自成一套生態體係,最終形成了各地赫赫有名的唐人街。”

    “事實上,這些人由於長期固守在一個圈子裏,再加上外界的排斥和自己的自卑心態,逐漸形成了一個類似於【社團】的生態關係;”

    “在咱們華夏遭遇國難的時候,這些人的確踴躍捐款,甚至其中的有誌青年,紛紛投身於救國事業裏來,委實可歌可歎,”

    “赫赫有名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就有許多人是這些人的後裔;更別提抗戰時期那些紛紛捐出自己所有賣肉錢的底層妓女,和隻留一口勉強能熬粥的小米,剩餘的錢糧全部捐出來的苦工了!”

    “這份恩義,每一個熟讀曆史的華夏兒郎都不應該忘卻;”

    “然而,咱們也必須意識到,到了最近幾十年,這一個圈層的人,在這個長期的封閉生態環境中,思想形態已經大不一樣了;”

    “抱團取暖固然是好的,但是他們這一脈由於一開始的某些封建糟粕,抱團地卻過於狹隘和畸形了;”

    “嘿嘿,要知道,隻有進入了抗戰,大家的腦子裏才真正普及了【國家】這個概念的;在辮子王朝的時候,大家講的都是【家國】!”

    “其中的意味,你們可以自行體會;”

    “正是由於這種思想下延伸出來的狹隘【同鄉理念】,使得這群人竟然逐漸隻在觀念上接受說著台山話和粵語的人老鄉為【自己人】,其餘地域的華夏人幾乎融不進這個圈子,也就談不上什麽真正的團結和幫持了;”

    “知道麽,在幾十年前,混紐約唐人街的,竟然把不會台山話和粵語的華夏人,統統成為【外國人】;”

    “雖然我知道,人在異鄉,往往就會特別強調自己的特質;但這種充滿狹隘和糟粕的詭異群體劃分原則,我也是醉了!”

    “而事實上,原本以【社團】為主幹的網狀管理模式,也催生了許多類似於【人蛇】、【宰熟】,甚至更過分的產業鏈;”

    “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現在這群人很有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