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字數:8423   加入書籤

A+A-


    第九百四十三章;軍情緊急

    公元640年深秋。

    薛延陀部落的夷男可汗,基本上統一了大草原。

    曾經被殺的大敗的吐穀渾,跳的最歡,拿出全族實力,出動七萬大軍,配合薛延陀行動,兵臨城下, 殺到了肅州城外三十六裏處安營紮寨。

    夷男也不是傻瓜,聯絡了九姓鐵嘞部落,八姓一起出動,分出兩姓勢力壓製住李鈺的女人,回紇公主塔吉古麗。

    將回鶻部落四方包圍,弄得塔吉古麗不得動彈,又著急萬分, 她連續派出三批探馬,想要去往長安和嶺南給自己的男人送信求救,都被鐵嘞的人馬斬殺的七零八落,隻逃回去四五個活口,訴說四麵被圍的凶險。

    算是把李鈺的援軍切斷了聯絡,等於提前打掉了李鈺的一隻胳膊。

    吐蕃國主親自帶兵出行,大軍十三萬分出五萬,直接殺到李鈺的結拜兄長阿史那社爾部落的百裏之外,現在的阿史那社爾自顧不暇,寢食難安

    吐蕃又分出兩軍,直擊雲州,鬧騰的雲州附近十幾城,緊閉城門,切斷來往商客,避而不出,躲其鋒芒。

    薛延陀的珍珠可汗夷男,對著長生天發誓,要趁著大草原一統的千載難逢的機會,掃平中原, 一統天下。

    帶著統一大草原的威勢, 夷男氣勢如虹,親率二十萬大軍,從正北方步步緊逼,

    李唐朝廷邊疆告急,正北,東北,西北,三方麵的官道上,經常有八百裏家裏,紅翎信使奔馳來往於長安。

    是夜!

    八百裏加急,紅翎信使接二連三的到來,長安城的幾處城門,這些天都不敢關閉,因為信使太多了。

    “快快快,讓開,竹哨響了,三處, 一共三處竹哨。”

    深秋!

    長安城!

    亥時七刻!

    尖銳的哨聲, 混合著馬蹄聲, 接近了長安城光化門!

    守門的兵頭正在吩咐手下;

    “徹底打開正門, 不能耽誤紅翎信使來報信,否則咱們就是延誤軍機的死罪,神仙都保不住咱們的。”

    “唯!”

    “放心吧頭兒,都幹了七八年了,俺們啥時候叫您吃過鞭子?”

    “就是就是。”

    紅翎信使經過的地方,必須走正門,這是規矩,不能走偏門的。

    城門打開沒多大一會兒,一個騎著快馬頭插紅翎的兵卒奔馳進城,沒有片刻停留。

    馬上的騎兵一路飛奔進皇城。

    李世民早就收到了一路上的哨子傳音,早早的站在太極宮前的空地上。

    騎兵也發現了火把下的皇帝,一路打馬過來。

    “報。”

    “報皇帝陛下呼哧呼”

    “不著急,慢慢說,天塌不下來,你有甲胄在身,不用行禮。”

    “呼是,謝皇帝陛下,啟稟陛下,吐蕃國主親自帶兵,番兵八萬出頭,侵犯到雲州外不足百裏,駐守雲州城的大將軍緊閉城門,不敢亂來,八百裏加急,送來軍情。”

    “好知道了,你且下去歇息,朝廷會處理的。”

    “唯!謝皇帝陛下。”

    李世民剛要拆開火漆,又一匹馬快速跑進來,肩膀上風哨的相聲,催人心魄!聽得人毛發直立。

    “報。”

    “報皇帝陛下,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派人求救,被吐蕃國左路將軍帶兵五萬殺到了家門口,請求朝廷發兵解困。”

    “知道了,退下歇息。”

    “唯!”

    “陛下,可以拆了。”

    錢得海小心翼翼的勸說著皇帝。

    愣愣出神的李世民隨口應付;

    “不著急,還有一個,再等等吧,一塊拆開,一塊查看也不晚的。”

    “是,奴婢多嘴了。”

    “多嘴?倒也沒有,去吧,派人出去,所有文武都來朝會。”

    “陛下,剛天黑沒多久,距離朝會還有幾個時辰呢”

    “這會兒了,還要講究時辰嗎?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朕都沒有心情睡,他們要是還睡得著的那就是畜生了。”

    “是是是,奴婢這就安排。”

    “慢著。”

    李世民扭過身子,狼一樣的眼神盯著錢得海;

    “李鈺呢?”

    “啟稟陛下,自從那天公爺去左武衛大營裏接了兵權之後,這幾個月一直在三衛大營裏輪流歇息,從來沒有回過大將軍府半次,

    奴婢聽太子殿下說,公爺的衣裳包裹都是大安宮裏送過去的,說是大安宮裏派過去伺候公爺的那些宮人都被趕出了大營不準進去”

    “他今夜在那個大營裏值守?”

    “回陛下,公爺今天輪到了北衙禁軍這邊兒,奴婢吃夜食的時候就打聽的清清楚楚。”

    “嗯。”

    “通傳李鈺,急調北衙禁軍三個千人隊出來幹活。”

    “千人隊?還三個陛下怎麽想到要調如此多的兒郎奴婢會安排的”

    錢得海楞了,傳文武百官來朝會,一直都是自己的活,怎麽還要調動北衙禁軍?難道皇帝不想要自己了?

    李世民嘴角的肉抽動了好幾下,冷笑著回應;

    “你隻能去叫人,安排不了朕想要的局麵,李鈺能,隻有他的手段和狠心毒辣,加不講情麵,才能安排朕想要的東西,懂嗎?”

    “懂”

    “懂?你懂什麽?”

    “額陛下您是怕有些官賴床,所以叫公爺帶人去強製他們”

    “就知道你不懂的,召告三省今夜當值的那幾個,快快寫好行文,蓋上大印,送去兵部,傳到李鈺手裏。”

    “是陛下,陛下這行文怎麽寫?叫人起床參加朝會,還是”

    李世民又扭過頭來,看的錢得海趕緊低下頭。

    “告訴馬周,寫一半,空一半,待明天再補充進去今夜的缺失,國難當頭的時候,為臣子的應該擔君之憂,寢食難安才對,倘若今夜在紅樓青樓裏快活的,全部抓去大理寺的牢房裏,不論他品級高低,也不管他是哪邊的人,更不管他能耐多大。”

    李世民抓著兩個邊疆急報,咬牙切齒的繼續著;

    “李鈺說的對,朝廷裏的官實在太多了,不辦事隻拿俸祿的無能之輩,也太多了,正好是個機會,也該清理清理疏通一下了。”

    “能耐再大也沒用,不為朝廷出力,連心都不在朝廷這邊,要他何用?還不如趁早騰出來位置,留給有用的人坐上去安生。”

    錢得海心裏巨震

    “得!皇帝這是把李家公爺的話聽進去了,明擺著是按照公爺說那樣,一旦遇到機會,就緊緊的抓住,把朝廷裏的那些狗東西殺掉一大半”

    錢得海偷偷拿衣服袖口擦拭汗水;

    “皇帝已經夠狠心了,這個李家的公爺更加狠辣,真按照他說的那樣做,朝廷裏一大半人都要被殺頭的,好家夥這還不天下大亂?那些可都是五姓七望裏的大家族門戶出身啊!皇帝這次是要瘋狂了呀簡直是瘋了,不瘋能聽李鈺那個瘋子的建議?”

    李世民的話打亂了錢得海的思維;

    “今夜沒有去青樓妓院的,卻吃醉酒的,應該也有,這些人全部抓到工部大院裏看著,等明天再說他們的罪!”

    “唯!”

    “同時派人去通傳李鈺,再派人去玄甲大營裏,出動三千人,跟李鈺分成兩隊,從朱雀大街一分為二,西邊一半有玄甲負責,東邊的歸李鈺管。”

    “唯!”

    “你還不去,更待何時?”

    “陛下息怒,奴婢有些話不得不說,請陛下您多多思量,去青樓的那些,抓起來當然是明智的,可是不去的,串個門吃個酒什麽的,也給抓起來,會不會動靜大了?陛下您想象一下吧,要是吃個酒也成了罪,不好解釋啊陛下”

    “解釋?”

    “朕要給他們解釋?”

    “沒沒沒奴婢的意思是動靜太大了國難當頭,正是用人的時候”

    “連你都知道是國難當頭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仔細應對

    滿屋的朝廷重臣,對李鈺這般從容不迫,對應如流的灑脫,不禁點頭讚許,甚至很多都在心裏拿自家的崽子來對比。

    程咬金又轉身看著旁邊的文士介紹道;

    “賢侄快來見過中書令,這是你房叔父,可了不得了,這可是咱們大唐的第一謀士,不可等閑視之”

    隻見杜如晦旁邊一個年齡稍大一些的白袍文官,微笑的看著程咬金和李鈺:

    “老夫智力平平,可當不得知節的抬愛,賢侄莫要聽你程叔父胡言亂語!”

    李鈺行禮後站直了身子,好奇的看看杜如晦又看著房玄齡,

    這二人果然如史書裏所說,形影不離,如今來秦府做客,都同坐一邊,這房玄齡看起來似乎大了杜如晦七八歲的樣子,卻紅光滿麵,明顯身體更為健康,

    三縷胡須幹淨利落,垂於胸前,一身白袍,塵土不染,說話不吭不卑,禮數周全。

    李鈺微笑著麵對;

    “房叔父大名,侄兒早已知曉,汙泥難掩美玉,叔父善謀,這天下人皆知,複有謙謙君子之風,實是吾輩楷模,叔父又何必過謙。”

    房玄齡手撫三寸美髯,隻微笑不語,隻看樣子就知道,李鈺這馬屁定是拍到了心坎裏去!

    程咬金看房玄齡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鼻子立馬發出“嗤”的一聲輕響,擺出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

    “賢侄別搭理他,瞅把他美得!”

    說完程咬金轉過身看著另一邊陪著秦瓊相坐的兩個武將,

    “這位是兵部尚書衛國公,你要叫李伯父,

    你李伯父可是大名鼎鼎的軍中戰神,你以後出仕定是武將陣營裏的,需向你李伯父多多請教!”

    能叫程咬金衷心佩服的軍方大佬,實在不多,即便程咬金隻提了李伯父,未說名字,李鈺也猜到了,

    這五六十歲的小老頭兒,應該就是隋朝名將韓擒虎的外甥,名震大唐四方的戰神~李靖!

    “侄子拜見李伯父,”

    “賢侄無須多禮,賢侄那三國的故事,可是轟動長安呐,

    期中的各種計謀層出不窮,水攻,火攻,斷糧草,抄後路,當真是叫人大開眼界。”

    “伯父切勿繆讚,不過是說一些奇聞趣事罷啦,當不得真,

    倒是伯父,於行軍之事,進退有據,張弛有度,總攬全局,

    當真是我大唐軍方之中流砥柱,令人欽佩不已!侄子以為,末學後進當以伯父為準,三省其身,以期早日成長,方能建功立業!”

    這李靖戎馬半生,家學源源深厚,又是貴族出身,養氣的功夫爐火純青,且身居高位,什麽恭維的話沒聽過?

    對李鈺一個少年郎的馬屁,自然是無動於衷,不過少年人胸有所學,還能如此恭敬長輩的,確實叫李靖對其好感上升。

    今日不過是私下裏聚會,也不必擺什麽架子,李靖笑嗬嗬的回道:

    “賢侄言過了,老夫半生戎馬,隻占了生性謹慎的便宜,行事不敢貪功,但求無過耳!”

    “來,來,來,伯父與你引薦,這位是左侍郎並州都督,與老夫同為李姓,

    又添為同僚,別看你這李叔父年紀輕輕,一身的本事可甚為厲害,

    尤其對於排兵布陣,研究甚深,汝三國裏的故事,老夫與懋功多有詳談,

    懋功早就想與你辯論一番,用兵之道,快些見過,他日也好互補長短!”

    “伯父嚴重了,侄子不敢和長輩攀比,倒是侄子需要李叔父多加教誨才是,”

    李鈺接過了話茬,順便看向旁邊的中年男人,隻見其人,國字臉八字須,方麵大耳,雙目炯炯有神,

    穿著算是在場幾十個朝廷重臣裏最為樸素的了,一身的錦衣素袍,洗的已經有些輕微變色,年齡隻在三十開外,不到四十的樣子,

    李鈺聽李靖說懋功,就猜到了這人是與李靖同名的軍方又一個大能,徐世績了,

    李鈺記得曆史,這徐世績投靠李淵以後,功勞不少,被拜為上柱國,萊國公,又賜姓李,真真的顯赫一時,

    隻是在李世民宣武門兵變之時,與軍神李靖都保持中立,未曾參與期中。

    不過,雖未公開支援,但也不曾走漏了風聲,又暗自約束各自的手下,

    無形中也算是助了李世民一臂之力了,至少沒有壞了李世民的大事,

    反而還禁止手下參與,叫李世民兵變的成功又增添了一些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