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
字數:152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一樣的風 !
目前有一種論調說,蔣介石沒有襲擊新四軍軍部的精心計劃,事變後亦不曾想擴大事態,破裂兩黨關係,那時的毛澤東主席和中共中央領導集體自然不會相信。
還在皖南事變前,中共中央其實就已經對強硬地推行限共政策的蔣介石國民黨頗多懷疑了。但基於抗日的大局,中共中央對蔣介石的國內政策,還多少存有一些朝好處想的思路。1940年10到11月不斷有國民黨準備“剿共”的消息傳出,中共領導人當時多次做過最壞的打算,毛澤東主席甚至一度懷疑蔣之北移命令包含有與日本勾結,兩麵夾擊八路軍、新四軍的重大陰謀,準備破釜沉舟對抗蔣的這種讓親痛仇快的所謂政策。
但與共產國際反複交換意見的結果,毛主席最後還是認定國民黨的“剿共”可能隻是局部的,而且是“大吹小打”,他高瞻遠矚地判斷:1.隻要蔣介石未與日本妥協,大舉剿共是不可能的;2.,實則蔣介石和以他為代表的國民黨頑固派很怕怕內戰,很怕國共合作從根本上破裂,所以蔣的決心仍有動搖之可能。
正是由於一直相信隻要蔣未與日本妥協,國民黨在抗戰中就不會主動破裂兩黨關係,突然發生皖南事變這樣的慘劇,對毛主席為首黨中央的刺激之大亦是可想而知的。
國民黨發動皖南事變目的何在,是毛澤東主席和中共中央在皖南事變發生之初,必須要做出準確判斷的一個關鍵性問題。新四軍選擇南下,事先顯然報請過中共中央批準。部隊秘密潛往茂林次日,也曾向中共中央通報過具體位置,而後即聯絡不暢。而以項英為首的新四軍軍分會準備是非常不足的,他們把皖南新四軍軍部的轉移,當做了去受“檢閱”,沒有把各種困難都考慮到,甚至在戰場上出現開七個小時長會的“笑話”,而軍長葉挺卻多少有點“有職無權”。
11日經中原局接通電訊後,國民黨第三戰區的聚殲計劃已部署完畢,次日即發起了總攻,新四軍無論糧食、彈藥和地形均已難以堅持抵抗。
有鑒於此,中共中央和毛主席迅速於12日電告重慶的周恩來副主席,要其向國民黨提出嚴正交涉,即日撤圍,以證明國民黨並非有意破裂。中原局劉少奇等也曾氣憤地致電中共中央,提議:請朱德、陳毅、羅炳輝所部準備包圍沈鴻烈,我們蘇北的新四軍準備包圍韓德勤,以與國民黨交換停止圍攻皖南新四軍。
毛澤東顯然認為這是解圍皖南新四軍一個可行的辦法,故13日即複電劉少奇等,表示希望做到以下四點:
1.同意胡服、陳毅十二日來電方案,蘇北準備包圍韓德勤,山東準備包圍沈鴻烈,限十天內準備完畢,待命攻擊。
2.這樣也就是說我黨在全國政治上、軍事上立即準備大舉反攻。
3.以答複還擊蔣介石對我皖南新四軍一萬人之聚殲計劃。
4.如果皖南部隊被蔣介石消滅,我應堅決徹底幹淨全部消滅韓德勤、沈鴻烈所屬部隊,以徹底解決華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