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平定青州

字數:4277   加入書籤

A+A-




    房良接任濟南國相,非常高興。

    原濟南國相被調到樂安郡做太守,算是平調,沒有不滿。

    交接完畢,房良便接到高順的信件,對此,房良非常重視,調一位初級文官和初級武官整頓東平陵的防務,隨後他便緊急趕往曆城前線。

    一個多月的圍城,讓渠帥卜己非常難受。

    房良采取的措施是,黃巾軍可以從城外進入曆城,卻不能從城內外出;即便進城者,也會被搜身,不能攜帶任何物資。

    不過渠帥卜己也從中看出一點倪端,那就是幽州軍並沒有對他們趕盡殺絕。

    房良到達曆城後,不再安排騎兵每日圍繞曆城巡邏。

    第二天,閏七月初十,房良把所有的兵力安排在城東門,雲梯、井闌、衝車等運到城下,做出要攻城的樣子。

    房良親自登上井闌最高層,對著城上的黃巾軍連續射出幾箭,幾名倒黴的黃巾軍士兵中箭身亡。房良的箭術高超,力量極大,箭箭穿胸而過。

    城頭上發出一陣驚呼。

    黃巾軍本身缺乏弓箭手,對房良無能為力,隻好向後撤退到安全距離,遠遠的看著井闌。

    還好,幽州軍沒有進攻,嚇得渠帥卜己出了一身冷汗。

    其他守城人員也感覺僥幸,對手實在太厲害了,這麽遠的距離都能射殺。

    城外的官兵也在為房良呐喊助威。

    震天的呐喊聲,讓城頭的黃巾軍心驚;幽州軍士氣高漲,黃巾軍士氣更加低迷,形成非常明顯的對比。

    隨後,房良命令收兵回營。

    連續3天,皆是如此。

    黃巾軍的士氣被打壓到最低。

    第3天晚上,房良悄悄派一位初級文官,從西門進入曆城。

    被帶到卜己麵前。

    卜己身邊隻剩下張伯和梁仲寧兩位親信。

    “說吧,你是誰?什麽事?”

    “渠帥,我來自城外,希望你帶領人撤出青州,否則我們要攻城了。”

    卜己為難的說道:“這麽多人,怎麽撤離?你們的騎兵一個衝鋒,他們還有活路?”

    “渠帥,你隻能帶走城內一半的人口,至於帶走誰,留下誰,我們不管,明天晚上務必撤離,後天一早我們會接收城池。”

    “你們不會追趕?”

    “你們晚上撤離,騎兵不方便追擊,這是你們最後的機會。”

    卜己心中大喜,忙說道:“好,我們考慮一下再給你們答複。”

    “我們不需要答複,隻看結果,若如此,以後可以秘密的做些交易,給予你們力所能及的幫助,否則,你們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卜己對對方的霸道有些不喜,不過對方能與他們以後進行一些交易,卻讓他非常興奮,這等於有了一個秘密靠山,以前的猜測果然不假,幽州軍對他們沒有太多的仇恨,並不想對他們趕盡殺絕;於是問道:“留下的人你們如何安置?怎麽做交易?”

    “安置條件參考冀州,會給他們分發土地,在下一收獲季前會分發一部分糧食,維持他們的生活;至於交易,我們隻要黃金、寶玉、銅錢、古董等物資,你們可以購買糧食、食鹽、布匹、皮甲、武器等物資,必須指定專人與我們接觸。”

    卜己考慮了一下後說道:“好,我們這邊的聯係人為徐和,就是這位,怎麽聯係你們?”

    來人看了一眼徐和後說道:“我們會在曆城西南馬鞍山下建立一處莊園,我就是莊園的管事,趙進,到時候派人聯係我便可。”

    “是,趙管事。”

    “此事務必保密,否則的話我們隻能殺人滅口,把你們剿滅幹淨。”

    卜己立即保證道:“趙管事放心,我會派最忠心的教徒參與這事,絕對保密。”

    趙進又說道:“這次你們隻需帶走武器、糧食和布匹,至於其它的物資,便當做我們安置剩餘人口的費用了。”

    卜己感覺那些銅錢等物資對黃巾軍沒有多少價值,還不如糧食和布匹實惠,且重量不輕,不方便運輸,便爽快的同意了趙進的要求。

    “好了,告辭,記住了,我們後天早上接收城池。”

    趙進返回後把經過向房良做了詳細的匯報,房良非常滿意。

    閏七月十三,部隊照例到曆城東門列陣,房良照例到東門巡視一圈,現在黃巾軍已不敢露頭了,全部躲到垛口後方,就怕被命中。

    渠帥卜己與幾位大將商量,隻帶走精兵和正規兵以及他們的家屬,其他人全部留下。

    決定帶走大部分糧食、布匹和食鹽,銅錢都不帶走,黃金帶走大部分。

    決定閏七月十三晚上撤離到徐州茌縣,冒險一賭,賭幽州軍不會追擊,賭幽州軍不會越境清繳他們,否則他們隻能被困死曆城。

    房良對卜己這麽識趣的離開,內心非常滿意。

    十四日,順利接受曆城。

    曆城內的黃巾民眾心中充滿恐懼,他們被渠帥拋棄了,不知道官府會如何對待他們。

    接下來的事情便由初級文官處理。

    首先選出5000戶作為將來莊園的雇農;剩餘人員安置到各縣落籍。對濟南國來說,現在最缺的就是人口了,隻要熬過今冬,明年夏季收獲小麥後形勢便有改觀。

    徐晃帶兵駐紮在曆城,並暫任曆城縣令,積極安置人口,首先種植蔬菜等作物,然後預備秋耕和過冬的房屋。

    從幽州帶來的7屯騎兵和8曲步兵前去支援廣宗之戰;在曆城駐紮的官兵是在青州招募的10屯騎兵和8曲步兵;3屯初級騎兵、輜重曲和2屯高級步兵隨房良進駐東平陵。

    隨後,房良在濟南國以低價賣給3位初級文官各幾萬大畝的土地,讓他們組建大的莊園;其中一處為趙進的馬鞍山莊園,麵積3萬畝,由於靠近州邊境,價格特別便宜;另外一處莊園設在鄒平縣,地跨濟水南北,麵積4萬畝,緊靠樂安郡;最後一處設在著縣,靠近平原郡,麵積為5萬畝。

    三處莊園呈三角分布,可以相互支援,且都靠近濟南國的邊界,便於與外郡聯係和貿易。

    隨後派人去齊國和東海國購買莊園,每處莊園都很小,花費卻不少,讓房良很心疼,最後決定隻在東安平縣購買了一處1萬多畝的莊園;這處莊園地處北海國最西北部,向西離臨淄很近,向北與樂安接壤,被齊國和樂安郡夾在當中,非常方便以後行事。

    徐晃大軍駐紮濟南,阻擋兗州和徐州的黃巾賊。

    濟南國王劉康既害怕房良的大軍,又害怕兗、徐的黃巾賊來攻,所以對房良言聽計從。

    房良大刀闊斧的整頓當地官場,安置流民,取締廟宇,發展工商,使得濟南國的局勢迅速穩定下來。

    高順又來信,要求房良繼續擴軍,凡合格的騎兵和優秀的步兵皆招募入營,並建議到泰山郡募兵。

    青州刺史黃琬因平亂有功,遷任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