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〇章 煮出一座金山
字數:4863 加入書籤
耀州防禦使何人?
曹儀,是也!
曹皇後、曹國舅的堂兄,曹家人。
好端端的茶葉怎麽就受潮了,除了天氣外,想必是曹儀動手腳的緣故吧?
卻不知是曹儀個人之舉,還是曹家的授意?
離開東京,已經算是避禍了,怎麽曹家還是陰魂不散?
不過見韓琦不動聲色,楊浩也便沒說什麽。
畢竟證據不足,而且人家是後族,將門世家,輕易招惹不得。
這一遭,算是給曹家個麵子,如果次數多了,一而再,再而三,那就休怪不客氣了。
楊浩在涇陽待了幾日,將受潮的茶葉全部處理,製作成磚茶。
韓琦的意思,為了穩妥起見,將兩種茶葉一起運送到鎮戎軍,讓黨項人自己來選。
否則萬一黨項人不喜歡茶磚頭,可就麻煩了。
而且磚茶之事,還需上報朝廷,自作主張容易貽人口實。
楊浩自然不會反對,當即與韓琦一起押送銀絹茶,前往鎮戎軍。
對於頗為新奇的磚茶,沒移阿旺瞧了半天,有些好奇,也有些遲疑。
黑漆漆,瓷實沉重的磚頭能飲用?
楊浩的回答是不妨一試,再做定奪。
後世磚茶在西北之地,草原上大行其道,成就為了晉陝商人,也留下了傳奇的茶馬古道。
事實如此,定有其道理。
磚茶比之茶葉在草原、荒漠之地更方便,或許也更符合遊牧部落的口味,故而楊浩很有信心。
沒移阿旺並不反對,表示對上報再做定奪。
大宋這邊由韓琦前來交割,西夏方麵肯定也會派出位高權重之人前來,卻不知會是何人。
雖然黨項人尚未反饋,但茶葉危機算是暫時過去了。
楊懷仁不由嘖嘖稱奇,難怪弟弟懷玉、範仲淹等人都對其多有讚譽,楊三郎果真非同小可。
等待的過程裏,楊懷仁派去延安府的人回來了,帶回來數百斤鹽礦石,楊浩見到之後,立即如獲至寶。
“三郎,這東西當真有用?鹽礦苦澀,人畜食之嚐毒發而亡。”
楊懷仁滿腹疑惑,莫名其妙。
楊浩卻隻是淡淡一笑,鹽礦之中有磷鉀硝一類的物質,一同食用,中毒甚至死亡不足為奇。
但倘若將這下雜質分離出去,乖乖,偌大的鹽礦與一座金礦有什麽分別?
“懷仁兄,幫我準備點東西,讓你看看什麽叫點石成金。”
“點石成金?”
“是啊,一座看似隻有不起眼石塊的金山……”
楊浩越是故弄玄虛,楊懷仁越是心癢難耐,自然也乖乖準備好需要的東西,對楊浩所謂的“點石成金術”甚是好奇。
甚至連韓琦聽到消息,也好奇趕來一探究竟。
“三郎,你要作甚?”
楊浩搖搖頭,怎麽就沒有一丁點耐心呢?
“韓公,如果我告訴你,往後陝西路地界上,會源源不斷產出白花花的鹽,其質地不亞於青鹽,你覺得……”
不等楊浩說完,韓琦的臉色就變了,楊懷仁徹底明白過來之後,神色也古怪的厲害。
“楊三郎,果真?”
“我可與韓公開過玩笑?”
韓琦正色道:“但凡陝西路有鹽池、鹽井,西夏青鹽何至如此泛濫?可惜……”
“三郎,你說的莫不是……”
楊懷仁顯然想到了什麽,卻將信將疑,有些難以置信。
“沒錯,延安府,一座宛如金山的鹽礦。”
“可是…”
“等著瞧就行了,我要的東西呢?”
“哦,都準備好了。”
韓琦隻見一群士兵搬來了鐵錘、石磨石臼,麻布、木炭、木桶、水瓢、鐵鍋、以及許多清水……
楊浩揮了揮手,幾個膂力強悍的兵卒上千,用鐵錘將鹽礦擊碎,打成細小碎渣,然後放進石臼和石磨中,打磨成細粉狀。
然後倒入木桶,用木棍不斷攪動,等到石粉與水飽和,然後取來蒙有麻布和篩子的木桶。
石粉水從此桶到彼桶,麻布篩子上便留下了厚厚一層殘渣,色澤烏黑。
取下麻布之後,桶裏的水不再那麽渾濁,反複傾倒過濾之後,越發清澈,但依舊泛著紅褐色澤。
韓琦看在眼裏,直覺告訴他,這與蜀中井鹽裏的鹵水相似,但依舊不能食用。
隻見楊浩名兵卒將木炭碾碎,用細麻布包裹,塞進了木質的大漏鬥裏,然後將鹵水從上麵澆下去。
“見證奇跡的時刻。”
楊浩喊了一嗓子,眾人跟著瞧過去,但見漏鬥下流出的液體越發清澈,泛著一股淡淡的青色。
這個色澤,與西夏青鹽十分相似。
韓琦與楊懷仁瞧在眼裏,一顆心砰砰直跳,他們都清楚,這可能意味著什麽。
楊浩反複過濾幾次,綠水越發清澈,蘸了少許嚐嚐,已經沒有苦澀的味道,完全可以食用。
將過濾的水倒入鐵鍋之中,架起大火猛燒,沸騰之中,水汽不斷蒸發。
等到燒幹之時,鍋底凝結出一層泛著淡淡青色,接近白色結晶物。
楊浩鏟起一勺,在風中晾了片刻,遞上前去。、
“韓公、懷仁兄,嚐嚐!”
韓琦與楊懷仁一臉疑惑,都遲疑了片刻,方才伸手捏了些許白色顆粒放在口中。
片刻之後,兩人臉色都是一變,眼睛裏射出精光來。
鹹的!
鹽!
沒有苦澀味道,比之西夏青鹽,有過之而無不及。
楊懷仁有些難以置信,喃喃道:“楊三郎,鹽!”
“沒錯,我不是告訴你了嘛,一座堪比金山的鹽礦。”
鹽在這個時代意味著什麽,有怎樣的價值,不言而喻。
鹽礦等同於金山,倒也並非無稽之談。
尤其是在西北這片土地上,還有非同一般的戰略意義。
“楊三郎,鹽礦經此法即可食用?”韓琦麵色低沉,格外凝重。
“韓公,你也看到了,可有假?”
韓琦拳頭緊握,目光灼灼,低聲吩咐道:“懷仁,此處所有人等隔離,今日之事,嚴格保密。”
“是!”楊懷仁省的輕重,立即安排。
韓琦拍了拍楊浩的肩膀,悠悠道:“三郎,你又為我大宋挖了一座寶藏啊!”
“嗬嗬,舉手之勞,不成敬意。”
“不過……這座寶藏如何開啟,何時開啟,還需從長計議。”
楊浩明白,封建王朝,鹽本就敏感,尤其是西北這等複雜的局勢下。
韓琦悠悠道:“且等著,將這鍋鹽送去東京,讓官家來決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