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幹戈玉帛 一
字數:3002 加入書籤
剛開始鏢局因為沒有名氣,接得活都是一些小鏢,還常受氣,要不是季伯豪胸有溝壑能伸能縮,又有足夠威信壓住下麵的弟兄,也許他們就會重新回到山裏做劫匪。也許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半年後遇上一個大布商有個急活,要送一批貨到京城,因為臨近年關,路上盜匪猖獗起來,押鏢的報酬又沒有額外多多少,其它大鏢局就以鏢師都回家過年,人手不足給拒絕了,布商沒辦法找到季伯豪。季伯豪二話不說就接了下來,為了打消貨主擔心他們劫鏢走人的顧慮,還把自己的老婆孩子壓在貨主家。結果他們妥善地完成護鏢任務回到金陵時,布商大為感動,這單貨物雖說談不上挽救了他的生意,但確實避免了他聲譽的損失,感激之餘不僅多給了季伯豪他們許多銀兩的打賞,還在同行中廣泛宣傳。這樣鎮威鏢局就在金陵一炮而紅,從此開始了蒸蒸日上的生意。
耿其峰歎了口氣,都說溫柔鄉是英雄塚,此言不虛啊。看這侄女的做派活脫脫就是鏢局這幾年的氣焰。不就是為了一隻雞嘛,他們師兄妹隻要說點好話,賠點銀子也就過去了,他們卻不肯低頭不說,還要抬出縣令夫人來威脅村裏人。那些鄉下人信以為真,氣憤得招呼全村人來說理。到耿其峰趕到時鏢隊的人和貨物都已經被拿著鋤頭和扁擔的村民圍得水泄不通。
耿其峰汗如雨下,顧不得看自己鏢隊那些被打得受傷的人,連忙上前找村長賠禮。誰知沒等他張口,旁邊被揪下馬來正狼狽地被幾個壯漢夾在當中的季敏就大叫起來:“三叔,他們欺負我們,快報告縣令把他們都給抓起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村民更是義憤起來,衝上來就要打,耿其峰見勢不妙先衝到侄女麵前啪啪給了她兩個耳刮子。不顧侄女又委屈又憤恨的眼光,吩咐兒子:“堵上她的嘴。”然後自己跑到村長麵前又是作揖又是賠禮,陪著笑臉好話說盡。
“小孩子不懂事,你們多擔待。回去我會好好教訓她。”
“您看村裏有什麽損失我們一定照價賠償。”
村長是位白胡子老頭,正氣得麵膛發紅,胡子上翹。“這是不懂事才做下的事情嗎?她要把我們都抓起來呢?騎馬進村也不知道慢下來,連孩子都要踏到了,還不知悔改。噢,有錢有權就了不起啦,抓我們,我就不放你們看你們還想抓誰!你們在朝廷有人,我們就在朝廷沒人啦?也不看看朝廷有多少我們歙縣籍的官員,我們村裏去年還中了一個舉人呢。”
“村長,他們不仁我們不義,把他們都給扣下來,看他們怎麽抓人。”
“就是,扣下來。好好教訓他們一下。”
“先打個痛苦,看他們怎麽囂張。”
“對,他們無禮在前,即使到了縣城衙門我們也有理。”
“就是。教訓教訓他們,下打再說!”
“打,打!”
說罷,情緒激動的村民湧了上來,幾個鏢局護衛被挨了幾下。護衛雖然有武藝,但架不住對方人多,早已被村民圍在了當中,見村民衝了上來,亮出了手中的武器。鏢隊的反應更激起村裏人情緒激昂,紛紛舉起手中的扁擔鋤頭……
耿其峰心裏咯噔了一下,壞了!一場血戰在所難免,他痛苦地閉上眼睛,但又不得不隨即張開,他還想做最後的努力,他朝村長大喊道:“村長,如果發生性命大案,我們誰也承擔不了,讓你的人放下武器。”自己隨即大聲喊叫讓自己人放下武器。
村長顯然被這局麵驚得目瞪口呆,失去了反應能力,被耿其峰這一嗓子叫回了一絲理智,隨即明白了耿其峰的意思,拳腳相加的打架和械鬥是兩種性質,拳腳頂多讓人鼻青臉腫,而械鬥卻容易傷人性命,後果就是人倫慘案,最後落得個兩敗俱傷誰都沒有好下場。他隨即也厲聲嗬斥自己人,放下武器不要動手。
但他們的嗬斥隻能控製一時的行為,卻不能消弭仇怨。嘴裏被塞上手絹的季敏因為剛才身上被人乘機捏了幾下,又羞又憤嗚嗚嗚地直叫,村民們以為她又在謾罵,氣憤得又舉起武器。
就在這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時候。
“叮咚叮咚,”人群後邊傳來一陣悅耳的鈴鐺聲,一隊馬車一悠一悠徐徐而來。馬車上的人好像沒有看到他們這裏緊張的氣氛,仍舊雲淡風輕地朝他們悠閑駛來。間或還能聽到馬車裏的說笑聲。
一個十來歲秀氣的男童跳下馬車,在前麵開道,“對不住,借過,借過。”
“……?”
耿其峰認出這些人就是他們鏢隊剛才超越的馬車,懊悔地想自己怎麽把他們給忘了?心裏不由地燃起了希望。
外圍的村民都是些老人和婦女,看著眼前這個像仙童一樣可愛的孩子,下意識地不忍傷害他,在懵懂之間下意識地就放下了武器,讓出道來。小童一直走到中間最核心的人群中,這裏的人仍然怒目而視相互膠著著推搡怒罵。
小童仿佛渾然未覺他們情緒的高漲,走到他們身邊,拉拉這個袖子,甜甜地叫聲:“大哥”,或楸住那個衣角仰頭笑著招呼道:“大叔”,“麻煩讓讓道好嗎?對不住,我們要趕路呢。”
他的聲音稚嫩清甜,如天籟一般。盡管有的人被小童扯著衣裳從爭鬥中回過神來麵色不好,不耐煩地推開小童,“去,去,一邊去。”但大部分的人卻下意識地不忍傷害這個孩子,放下了自己武器,雙方的人麵麵相覷有些不知所措。
耿其峰心裏一動,對村長叫道:“先讓人家過道,再理論我們的事情。”說罷讓自己人放下手中武器,自己率先退後了兩步。但他們自己人中卻有人偏偏不聽他的命令,那個鏢隊中的領頭護衛吳貴顯大聲叫嚷道:“三叔,不能退,我們一退就完了。要退也是他們先退,他們人多。”轉頭罵起那個小童,“滾開,誰知他們是不是一夥的。”
聽到他這一說,已經放下武器,或退後兩步的鏢隊護衛又重新拿起了武器,列隊上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