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曲高和眾

字數:3237   加入書籤

A+A-


    顧娘子把繡片也分了類型,適合前襟的繡片、適合袖口的、適合裙擺的、適合腰封的......然後各挑了兩樣開始給她們講構圖和針法。“好的繡片其實就是一幅畫,它也要講究布局,均衡疏密,畫龍點睛。”她拿出一長條幅纏枝牡丹紋的繡片折了幾折,“你們看,這個纏枝牡丹圖樣看上去很複雜,但是把這個枝葉和藤蔓遮去是不是就是一幅繪畫?這個可能看的不太清楚,”顧娘子又拿起另一幅西番蓮纏枝繡片折了一下,說:“這個看上去簡單清楚些,其實結構都是一樣的。”她拿起筆來在紙上隨手畫了一個太極的雙魚輪廓,“這個構圖就是在太極的雙魚形構圖的基礎上,經演變而發展豐富起來的。這裏起伏回轉的枝莖和花朵葉片構成了雙魚形,這裏是雙魚形,這裏也是雙魚形。這牡丹紋纏枝紋樣看上去複雜,再給它分解開來,其實就是藤蔓型卷草紋的延續和深化。還有再複雜一些,是品字型,其實就是太極的雙魚均衡分成三魚形,你還可以再複雜均衡分成四魚形,表麵上它是以波浪形、回轉形或蝸旋形等枝莖樣式進行扭轉纏繞,實際上就是以花朵和果實為表現主題,用枝莖和葉片為陪襯的穿插圖案。”

    杜玉清的腦子嗡的一下炸了,這……這,這世界原來就是這麽簡單?可以分化成一個個最基本的構成嗎?就是這樣簡單的結構,然後不斷組合構成了連綿不絕,生生不息的世界嗎?那麽上下四方之為宇,古往今來之為宙,宇宙也是這樣構成的嗎?它最終也可以歸結為一個個基本分子的組成嗎?不對,不對,這是人工的構成圖案,不能說明自然的構成也是如此。但真的嗎?聖人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剛柔相摩,八卦相蕩後才有了天地間的變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它隻是不同地方不同形態而已,豈不是亦是同理?

    “好,下麵開始講針法。我們從最基本的平針繡開始。”顧娘子正坐在繡架前,開始演示平針的繡法,如果是過去,姑娘們肯定會議論紛紛了,平針繡,誰不會啊?可是經過了前麵顧娘子的講解,刺繡的世界宛如一幅美妙的畫徐徐在她麵前展開,她們不得不心懷敬畏,屏住呼吸,靜心駐足欣賞。

    隻見顧娘子一雙細長白皙的手隔著繡布上下接應穿針引線,動作優雅的如同手指的舞蹈。她一邊給她們演示著平針繡的針法一邊講解要領。講解的時候她時不時地會抬頭注視姑娘們的表情,觀察她們的反應,同時手上的活技也沒有停止下來,迅速地上下翻飛,不僅左右手準確地銜接,還針針平整地刺在上一針的連接點上,仿佛她還有一隻看不見的天眼清晰地看到眼前的一切。姑娘們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顧娘子的動作,仰慕之情溢於言表。

    美妙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的,不知不覺一個時辰便過去了,大家意猶未盡。可顧娘子卻沒有拖泥帶水,收拾好包袱就離開了教室。杜玉清把她請進自己在這裏的書房,顧娘子抿了抿剛端上來的熱茶,杜玉清趕緊上前為她揉揉肩膀,錘錘胳膊。剛才的上課顯然讓她累壞了。杜玉清有些重的手勁讓顧娘子覺得很舒服,不由自主地閉上眼睛。

    “您覺得她們如何?”杜玉清趁機問。

    “還行吧,”顧娘子不苟言笑的表情有了一絲鬆動,她睜開眼睛擰眉看了看杜玉清,“我沒想到你的心倒挺大的。”

    杜玉清自然知道她在說什麽,經過半年多的相處,顧娘子從開始隻是授課其它沒有多餘的一句話,每天到點來,到點就走的冷若冰霜的師傅,到現在成為杜玉清已經能夠倚重信任的先生,她們之間經曆了多次的試探、較量和確認,顧娘子不得不說是一位技藝高超且麵冷內熱的好師傅。於是涎著臉說:“還不是憑仗著有先生的支持嘛。對這些可憐的姑娘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您還是多費些心思。”

    顧娘子白了她一眼,“你就使勁差使我老太婆吧。”

    “嘿嘿,師傅,您再努力個二十年再說這句話吧。”杜玉清難得在別人麵前會這樣貧嘴,“您看有沒有順眼的?如果能帶出幾個徒弟做幫手,今後您也能輕鬆一些不是?”

    顧娘子示意杜玉清再幫她捏捏肩膀,然後閉上眼睛好好享受,這個阿杏的手勁大,現在自己習慣了她的勁力,害得她回去時已經不適應她家的丈夫的拿捏了。顧娘子心裏惋惜阿杏的心思不在刺繡上,要不然可以把自己所有的技藝都傳給她,她不僅能承上啟下,甚至能夠開一代先河,阿眉當然也很好,但比較起阿杏的開闊和靈動,她的安靜有時候是一種局限,隻能守成,不能開拓。

    “你看人的眼光倒還不錯,那樊娥娘我看還有些可造之材,雖然在刺繡技藝上的發展已經太遲了,但管起人是一把好手。其他人得再看看。”

    當然,杜玉清心裏說,樊娥娘能在那樣的環境委屈求全而不失本心,的確有一個強大的內心。自從杜玉清救了樊娥娘後,樊娥娘言語行為上對她不可不謂恭敬和感激,但在她眼神的深處杜玉清還是看到了一絲戒備和不安,杜玉清也沒有在意,諒誰在那樣的環境下死裏逃生都會分外警覺。

    樊娥娘在杜玉清吩咐之下被叫進房間,別看樊娥娘在杜玉清麵前能夠鎮定自若,但在顧娘子麵前卻戰戰兢兢恭敬異常。顧娘子放下茶杯挺直脊背,眼睛直視樊娥娘,也是威嚴感十足。顧娘子最新想出一種繁複的月華裙式樣,問樊娥娘做的如何了。

    所謂“月華裙”就是采用多片裙幅拚接成的襦裙,每幅裙片顏色略有差異且褶襇細密,微風吹來色如月華,遂被人稱為“月華裙”。因為裙幅皺褶越漂亮,自然是裙幅越多越漂亮,但因為工藝複雜繁瑣,現在市麵上見到最多是十幅的裙片,再多裙福下去,就會變得累贅堆砌,反而不美了。而顧娘子設計的“月華裙”采用的是十二幅的裙片,不僅沒有堆砌累贅之感,反而因為利用了巧妙的折疊和省位之法,在華貴的同時更顯得曼妙婀娜。現在還未完成,都已經讓多年的老師傅們都讚歎它的美來。更讓樊娥娘帶著的一幫姑娘們充滿了驕傲。

    樊娥娘猶豫了一下,問杜玉清:“如果‘雲裳’的衣服都是這樣講究法,費時費工,萬一我們做出來沒有人買,豈不是虧大了。”

    杜玉清和顧娘子互相看了一眼,相視而笑,杜玉清說:“你能脫離生產的角度而站在整個商鋪的高度來考慮成衣的生產,我很高興。”顧娘子也讚許地點點頭說:“大小姐和我已經商量過了,這十二幅的月華裙隻是一件樣衣,一個是給你們鍛煉技藝的,一個是為了擺在商鋪中作為樣板的,表示我們技藝之高的,是非賣品。有人想買,自然要量體裁衣交了定金後才做,價格也高,會是普通價格的三至五倍。平常擺在鋪麵售賣的月華裙以六片和八片為主,式樣簡潔一些價格自然也實惠一些。以後我們大抵都是如此的路子,做出一件繁複講究的樣衣,主賣的成衣的卻是簡潔風格,但工藝一定是同樣精湛的,經得起客人比較的。接下來鳳尾裙、百褶裙很快就會陸續出來。”

    樊娥娘鬆了一口氣,原來大小姐和顧先生他們打的是樹立高端形象、瞄準中上端市場的主意,如果真的能成這樣的成衣就不愁曲高和寡,生意不興隆了。她感到了既覺得興奮又有重擔在肩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