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回到家中
字數:3004 加入書籤
一 回到家中,杜玉清被母親好生責備了一番,當初杜玉清突然隻身離家就留書一封告訴自己的去向,把全家人都給嚇了一跳,要不是杜淵之趕緊派人跟蹤而去,確認杜玉清確實是在雲棲寺清修,他們全家上下恐怕就得亂成一團了。
杜三夫人獲知消息後,不由地就埋怨丈夫:都是他對阿杏太嬌寵了,學武、經商任意她而為,現在都無法無天了,說離家就離家。朋友林瑩玲死的這麽淒慘讓她難過的想躲著靜一靜,她也理解,但好歹給家人說一聲再走啊,給外人知道了好像她這娘不通情理似的,還弄得雞飛狗跳的。杜淵之嗬嗬笑著安慰說:“阿杏重情義,這點還不是像你了。”
杜三夫人歎了口氣,“那林四小姐真是個可憐的孩子,那麽個漂亮聰慧的人兒,說沒了就沒了。”但丈夫借著題稱讚她重情義,她心裏還是很受用的,不由地含情脈脈地瞟了一眼丈夫,夫妻二人和諧與共了一回。
但在母親麵前鎮定自若的杜玉清在父親麵前就沒那麽好騙了,在書房裏被父親層層盤問下,杜玉清差點忍不住地把自己刺殺徐法尊的事情脫口而出。她趕緊轉移話題,說了自己經蓮池大師介紹拜普照庵堂的覺明師太為師的事情,但她並沒有說出蓮池大師和覺明師太的關係,雖然夕照師兄沒有交代她不要往外說,但他曾經說自己是唯一知道這種關係的人,言下之意還是不希望外人知道,自己就有義務為他們保密。對於接連向父親隱瞞真相,杜玉清感到很抱歉,但這是必須的,是她對其他人的承諾,她不得不遵守的信守。
“普照庵的覺明師太?”杜淵之果然被成功地轉移了視線,“那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得道高僧。當初看破紅塵抱著孩子出家,還散盡家財修建普照寺,硬是把一個小小的庵堂變成如今香火旺盛的大寺廟。聽說她的書畫俱佳,尤其是畫的菩薩像神形兼備,世人出千金而不可得。你能拜她為師成為她的俗家弟子,一定要好好珍惜。”
杜玉清乘機把覺明師太所托拿來請教父親,並把自己的猶豫和考慮都告訴了父親。
杜淵之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沉吟片刻突然問道:“阿杏,我們為何要學武?”
杜玉清一愣,怎麽又是這個老問題,難道是要不斷拷問初心嗎?隨即回答道:“止戈為武,是為了具有止戰屈人的能力,是為了建立我們頭腦和身體的危機意識。”
“那什麽是無極?什麽太極?”
“無極者混沌也,是未形未見者也。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萬物之生,負陰而抱陽,莫不有太極。莫不有兩儀,絪縕交感,變化不窮。”
杜淵之頷首,然後又問:“天地間萬物不斷變化,唯一不變的是什麽?”
杜玉清答道:“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陰陽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以風雨,日月運行,變化出焉。”
杜淵之頷首,說道:“不錯,天下之道常變而已,風雷激蕩才是宇宙常態。唯知常而後能應變。‘雷風,恒。君子以立不易方。’人世間的紛爭逃是逃不掉的,你與其逃避,還不如迎頭趕上。要不然你學武和讀書是為了什麽?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既然覺明師太信任你,你不妨放手一搏,重要的是你心裏坦蕩沒有私心。”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杜玉清不禁苦笑,“可是我怕我能力不足,辜負了師太的期望。”
“有誰的能力是天生的?還不都是從不會到會一點一點做起來的,保持覺知,多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就好。”好吧,杜玉清不情願地想,她已經沒有退路了。她的清靜、她的自得其樂都保不住啦。
這時候杜淵之已經沒功夫搭理她了,聽說蓮池大師和覺明師太都送了她幾幅書畫,連忙讓她去拿來給他欣賞一下,平時溫文爾雅的人這時竟然抓耳撓腮地急的不行,還派自己的小廝去請姚先生來,麵對佳作必須有知音共同欣賞那才叫痛快。
杜玉清回到父親的書房時,姚先生也到了,後麵還跟著一個範斯遠。範斯遠向杜玉清微笑致意,杜玉清也點頭回禮,讓範斯遠喜不自禁,阿杏終於願意搭理他了。
說實在的,範斯遠現場看到杜玉清留下的血腥畫麵還是有些發怵的,一個女孩子怎麽能就這麽殘忍呢?心裏多少有些膈應。但第二天得知杜玉清離家去寺廟清修時,他愣了一下,他發現自己還是沒有真正理解阿杏心裏的痛苦。後來隨著社會對徐法尊惡行日益的聲討,對刺殺他的刺客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叫好聲,都覺得他是衝冠一怒為紅顏、有情有義的真漢子。範斯遠心裏的不舒服也漸漸平複了,是啊,撇開對男女的偏見,單以行為來看,阿杏的舉動就是殺伐果斷有情有義的行為,也是為民除害。
隨著杜玉清離家的時間越來越長,範斯遠心裏的擔憂也越來越甚,要不是目標太大,他真想立刻就上山去找杜玉清了,即使她還是不理自己,隻要看見她一切都好,他就心安了。所以剛才聽說杜玉清回來了,便迫不及待地跟著先生一起過來。看一眼,隻要看一眼就好。他對自己說。沒想到阿杏對他點頭了,這怎麽能不讓他喜不自禁呢?
除了覺明師太送給杜玉清的五幅畫,這次蓮池大師也送給她一本自己年輕時抄錄的經書,是《佛說大乘戒經》。杜淵之和姚先生兩個腦袋湊在一起品評研究,大師年輕時的字跡還有些塵世間的俊秀貴氣,結字由扁入方,神清氣和,透著溫潤如玉的祥和之氣。
杜玉清經過他們的介紹才知道,蓮池大師遠比她以為的聲名遠揚。原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弘慧大師,蓮池乃是他的號。他出生世代望族大家,少時受過良好教育,享受著仆從如雲錦衣玉食的生活,青年時家庭遭逢變故,父母接連去逝,三十二歲時看破紅塵與妻子訣別出家,成為一代高僧。他擔任雲林寺方丈時,一直致力於弘揚淨土法門,主張禪淨融合,定十約科律,言傳身教接引無數佛徒同歸淨土。前兩年把方丈之位傳給弟子,自己在雲林寺峰頂閉關修行,功成身退不顯於世。是世人敬仰的大和尚。
蓮池大師的字少時有名師指點,字體俊秀雅致,出家後把心性證悟融於字中,字體漸由俊秀到精嚴淨妙,又到散淡靜穆,由韌健雄邁,到疏朗恬靜,飛白蒼茫,一派天機佛心。據說他的字在市麵上已是千金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