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慎密不出
字數:5878 加入書籤
杜玉清穿上外套往外走去,發現兄弟們看她的眼光除了驚異之外還有些忿忿不平了,她剛才把大哥的麵子下得太厲害,讓大家都跟著難堪了,但她也沒有辦法,一個是大哥逼人太甚,一個是祖父要給他教訓的交代,於情於理她都無法退縮。
“三妹妹,等等我們。”後麵傳來杜文勝的聲音,杜玉清會心一笑,還是友善的四哥最能理解和包容她的行為。杜玉清停下腳步,杜文智和杜文勝趕了上來,杜玉清問:“大哥最近是不是遇上什麽事了,怎麽這麽沉不住氣。”
杜文勝說:”你看出來啦?待會跟你說。“杜玉清也知道眼下場合不合適,默契地點點頭。
有人從他們身邊走過,杜文智立刻機靈地問:“你剛才最後一個動作是怎麽用的,是小擒拿的招數嗎?”
杜玉清會意,說道:”嗯,是耿師傅教的一些小技巧。很簡單但很實用。是朝人體關節、骨骼、肌肉的反方向作用從而使對方身體產生劇痛而達到控製住對方的效果。來,“她讓杜文智擺出姿勢,然後如法炮製示範給他們看,果然杜文智一下就痛得唉唉叫喚倒在了地上。過路的兄弟們也好奇地停下腳步,各個上來躍躍欲試,也無不痛得叫喚起來,根本沒有還手之力。這下大家看杜玉清的眼光沒有了剛才那些情緒了,一個個好奇地向杜玉清請教起來。杜玉清做了詳細說明和示範,兄弟們便倆倆一對地練習起來,樂此不彼。
杜文斌一下坐在石墩上,剛才的落敗讓他覺得丟臉。老三杜文錦、老五杜文靖以及一幹一起練習的隨從圍上杜文斌。“大哥,你別在意,剛才你又沒有輸。三妹妹她就是取巧罷了。我們下次贏回來,”
杜文斌沮喪地坐著,兄弟們的安慰並不能讓他釋然,即使拋開最後一招,他知道他都不能算贏,比較他落在杜玉清身上的幾拳,杜玉清給他的幾拳更主動更有章法,而且,也隻有他知道,那更有威力。更糟糕的是他覺得自己一舉一動都在對方掌控中,這讓有種無力感。他明白這不是他加強鍛煉下次就一定贏回來的。
前麵傳來一陣喧鬧聲,三妹妹顯然在教那些兄弟們剛才那最後一招了,大家玩得不亦樂乎。這不是在打他的臉嗎?杜文斌更為羞愧,臉上火辣辣的。
杜剛堯走過來,兄弟們紛紛站立起來招呼:“父親”,“大伯!””大老爺!”
杜剛堯看了看素來引為驕傲的大兒子,問道:“今天怎麽啦?打的這麽沒有章法!你平時的自信呢,氣度呢,哪裏去了?”
杜文斌耷拉著腦袋不做聲,“已經成親的人了,怎麽還這麽心性不穩的,還不趕緊回去,明天的運動量要加倍!”
“是。”杜文斌垂首離去
望著這個外貌和性格都最像自己的兒子沮喪的背影,杜剛堯也有些疑慮,明明長子的力量和速度都遠勝過阿杏,為什麽卻處處掣肘?三弟上次說功夫裏追求速度和力量是最低的層次,更高的層次要精氣神的合一,是天人的合一,是內外的合一。自己當時口頭上讚成,心裏卻覺得有些玄乎,莫非三弟說的真有道理不成?
“你別怪阿杏,是我讓她教訓教訓文斌的。”杜剛堯聽到身後父親的聲音,“文斌哪火氣跟你似的一點就著,心性太不夠沉穩了,還把生活上的氣都帶到了武場,這氣不平心也就亂了,還怎麽沉著應對?“
杜剛堯苦笑,怎麽又說到自己頭上了?轉而有些驚異了,”您是說,您讓阿杏來教訓文斌的?您覺得阿杏現在的功夫比文斌高了?“
”高不高的眼下還不好說,但起碼憑著她現在的氣性是不會輸的。”看著長子還不服氣的樣子,杜老爺子生氣地說:“你呀,到現在還沒看明白嗎?這兩年你真是白瞎了,真是讓我失望。”
杜剛堯更不服氣了,嘴裏嘟囔了一句,“父親,您也太偏頗了。我不一直在練習,一天都沒有落下嘛!”
“一天都沒落下?可是你兩年你有進步嗎?”
杜剛堯啞口無言了。確實,他這兩年雖然堅持不懈地練習,但武功卻再也沒有進步,反而有種後繼乏力的感覺。為此,他旁敲側擊請教過很多前輩和高手,都沒有找到症結。相反,他發現許多人和他一樣,功力到了一定程度就停滯不前了,這讓他們都很無奈。
“你看老三,他雖然練的沒你多,甚至沒你刻苦,可我看他的潛力比你大,這從阿杏身上就可見一斑,今天她的氣度和表現,與兩年前相比的變化還沒有讓你清醒嗎?”
杜剛堯也意識到阿杏身上的變化,她不僅動作靈活,進退有度,連整個人的氣質都變得從容淡定。她的拳架擺出的是杜家拳的外表,但明顯內核有了不同。他猛然兩年前自己和三弟對練時三弟那不一樣的拳風,莫非三弟已經摸索出一套厲害的心法,所以阿杏才有這樣的表現?他決定問清楚。
“我決定了,明天開始由阿杏來帶大家練習,這件事你安排一下。”
“是,知道了。”
吃過早飯,杜玉清正在房間裏看書,她準備晌午時先去英國公府找郭誠宇打探一些消息。不料,伯父卻派人叫她過去。在伯父的書房裏,杜玉清看到一個年輕秀氣的女人挺著一個大肚子正和伯父親昵地說笑。
杜玉清一一行禮:“伯父、劉姨娘。”
杜剛堯笑著說:“阿杏,在家就不要這麽多禮了。坐!”
劉姨娘一手扶著腰一手搭在杜剛堯的肩上,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用長輩的口吻讚揚說道:“可不是嘛,我看家裏最懂事最有禮貌的就是三姑娘了,難怪人說知書達理了。我一見就覺得喜歡呢。”
杜玉清淡淡一笑,沒有接茬。這個劉姨娘容貌不算是豔麗,人卻溫柔體貼,說話也十分綿軟。剛才聽四哥說,她就是大哥最近氣性不平的根源。聽說她是伯父下屬家的親戚。下屬邀請伯父到家喝酒,不巧在院子裏撞到了下屬的外甥女,外甥女嬌柔羞澀卻表現得足夠敬仰之色,惹得伯父不由心動。下屬善解人意,伯父就堂而皇之把她娶進家門做了自己的姨娘。為此大伯母狠狠地鬧了一陣子,但於事無補。更鬧心的是自此以後伯父和劉姨娘琴瑟和鳴,完全把大伯母拋在了腦後。現在這個姨娘又懷孕了,大伯母心裏更是如紮根刺一般難受,連強顏歡笑都做不到,因而對大伯母最孝順的大哥也變得暴躁起來。家和萬事興。不和,自然就事端頻繁。
“阿杏,今天叫你來有兩件事,一是你祖父想讓你從明天開始帶著兄弟們練習,你準備準備。”
“我?”杜玉清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連忙搖頭,“呃,我的水平比大哥還差得遠呢。不行不行。”
“你今天的表現我們都看在眼裏了,我和你祖父都是這個意見。”
“今天我是投機取巧罷了,論真正的功夫還是大哥比我強多了。”杜玉清不是在虛偽地謙虛,論功力,大哥勤學苦練這麽多年肯定是比她高出許多,今天自己是仗著對大哥路數的熟悉投機取巧了,尤其最後一招還真是耍了個花樣。
劉姨娘也親昵地過來勸說,連乳名都叫上了:“我也看你行的,阿杏,你就不要推脫了。”
杜玉清看伯父對此沒有什麽反應,心裏頓時不高興,自己待這個劉姨娘有禮貌,是看在伯父的麵子上敬她是位長輩,並不代表同她個人關係親近。況且伯父是在和她商量正事,這個劉姨娘見都沒有見過他們的練習,對功夫也不懂,就斷然擺出長輩的架勢來,這就是她的無知無禮了。這不僅是劉姨娘的問題,更是大伯父的問題。
門簾掀開,從外邊杜文智和杜文勝走了進來。杜剛堯說:“這事就這樣了,從明天開始你就帶著大家一起練習吧,教學相長,對你來說也是一個鍛煉提高機會。”
“要不這樣,還是我和大哥一起帶吧,我給大哥做助手。”杜玉清還想再爭取一下,於是退讓了一步。
”你覺得這樣行就行吧。“杜剛堯覺得這是小事,就不欲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直接說了下一件事情。“坐,今天叫你們來,是關於你們三叔的事情。”
“大伯!”杜玉清輕聲製止大伯說下去。
“怎麽了?”杜剛堯看向杜玉清。
杜玉清的眼神轉向劉姨娘不說話了。杜剛堯抬頭看見劉姨娘委屈的目光,這才意識阿杏的意思是指他們下麵所談的事情不合適劉姨娘在這裏參與,一下覺得阿杏太小心計較了,不禁有些生氣了。
他覺得自從有了劉姨娘後,他才發現了女人的美妙來,她年輕的身體,她的溫柔體貼,無不讓他著迷。每天回來,這麽年輕漂亮的人兒對自己噓寒問暖,溫柔軟語;不論他做什麽,劉姨娘都會用崇拜的目光注視著他,嘴裏還不時發出讚歎。杜剛堯覺得自己回到了二十歲,每天精力充沛不說,生活也變得有滋有味充滿了希望。所以,不知不覺他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和劉姨娘在一起,還讓她隨意進出他的書房。劉姨娘如今已經懷孕了,都是自己人了,阿杏幹嘛這麽計較?
杜剛堯從鼻子發出不滿的哼聲。
作為威風凜凜的京城指揮使,杜剛堯的氣勢十分威嚴,房間裏的氣氛一下變得肅靜壓抑。杜玉清感受到二哥和四哥的沉默中隱忍,他們目光中的同情和擔憂,尤其是作為大伯親生兒子的四哥,他內心的複雜與無奈。杜玉清倒不在意,她無意介入伯父自家關係的旋窩,但事關父親和程羲和的命運,她不得不謹慎小心。
“大伯,我在《易經》中讀‘節卦’時初九的爻辭說:‘不出戶庭,無咎。’我不大理解這是什麽意思。想請教伯父。為什麽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這......”杜剛堯瞠目結舌了,即使他讀書少,《易經》這句因為沒有良好的涵養,說話隨便,會遭自殺身之禍的格言他還是熟悉的。他看著杜玉清凝神注視著自己的堅定目光,又轉頭看了看坐在下首的兒子和侄兒神情鎮定,但分明是支持的態度,他突然意識到杜玉清為什麽會提意老二和老四參與這件事。杜剛堯轉身對劉姨娘平靜地說:“你先下去吧,我這裏有事要做。”
劉姨娘眼睛裏瞬間盈滿淚水,委屈地說:“剛堯,我不會妨礙你們,隻想伺候好你。”
杜剛堯心裏一軟,心裏有些動搖,不由自主看了一眼下麵三個晚輩的反映,阿杏含笑靜靜地看著他,什麽也沒有說,又好像什麽都說了。兒子文勝目光中滿是失望,還一點兒也沒有掩飾。平時最安靜最聽話的兒子現在竟然用失望的眼神看著他,杜剛堯的心裏猛然像針紮了般難受。他揮揮手,厲聲嗬斥道:“叫你下去就下去,囉嗦什麽!”
劉姨娘的臉一下變得煞白雙目含淚,杜剛堯在晚輩麵前這樣駁她的麵子,讓她以後要怎麽抬得起頭來?都是這個三姑娘給煽風點火的,自己和她無冤無仇,相反,自己還處處和她說好話,她為何要這麽針對自己,往後咱們走著瞧!
杜玉清注意到劉姨娘眼中對自己的怨恨,她並不在意,這是她必須做的事情,得罪了就得罪了,也沒有辦法。雖然剛才看不慣她在大伯麵前種種親昵的表現,還有直呼大伯表字的失禮行為,但這都是大伯自家的事情,她無權幹涉,但劉姨娘要想參與到父親的事情來,她就必須製止。
眾人說著話,都沒有在意或者假裝沒有在意劉姨娘的一步三回頭。關上門前,杜剛堯吩咐自己的長隨守在院門,不讓任何人進來。便開始把杜淵之的案子和目前他們掌握的消息,一五一十告訴了杜文智和杜文勝。他發現這兩個小子雖然眼神有些變化,神態倒還鎮定,一直注意地聽他把話說完。杜剛堯一陣欣慰,這兩個小子氣性沉穩應該是有承擔的。心裏暗自吃驚杜玉清看人的眼光。(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