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裏通外國

字數:4844   加入書籤

A+A-




    中秋節之後,朱厚照便趕回了雲中。

    回到雲中,見到謝至便得意洋洋的與謝至炫耀,道:“謝五,你可知道?本宮這趟回京賺了多少銀子?”

    這廝就不知道淡定兒子怎麽寫嗎?

    不等謝至有所表示,朱厚照便伸出了三根指頭,興奮道:“不是三十兩,不是三百兩,也不是三千兩,而是三萬兩,三萬兩知道嗎?”

    謝至吸了一口涼氣。

    看來,洪武帝所製定的官員俸祿,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堪稱最低,那些官員出手卻依舊闊綽的很,短短一日時間,便能籌集起三萬兩銀子用來買香膏。

    謝至心中詫異,麵上卻沒有過多的表現,笑了笑問道:“殿下可還記得答應臣的。”

    朱厚照身上毛病真的不少,但唯一一點兒就是真的大氣,絲毫沒有逃脫,直接擺手道:“放心吧,本宮記著呢,所賺利潤的兩成給你,本宮是不會賴賬的。”

    不會賴賬便好。

    朱厚照忙著配置香膏,顧不上再去雲中衛。

    馬上就要秋收,王守仁也得負責收稅糧,入庫縣中糧倉之事。

    在糧食入縣中糧倉之前,還得是嚴格檢查了糧倉,保證糧倉萬無一失才行。

    若有漏雨之處,還得及時修補,發黴之事自是萬不可發生的。

    謝至也不能閑著,他把各村村正召集於縣衙,嚴格叮囑他們要監督著每家每戶都能把糧食收回去,儲存好。

    這個事情是與縣中沒有多大的關係,但糧食受損,百姓無糧可吃,卻也還得是依靠縣中來救濟的。

    “各位為村正,有的還是族長,望各位督促每家用心收糧,交足朝廷稅收,剩下的務必要細心保管,靠天吃飯,今歲收成好,不見得每歲收成都能如此。”

    幾個村正附和之後,謝至又道:“本縣會派人陸續往各村收稅糧,望各位能夠叮囑各村鄉民認真交糧,誰家若有摻假,甚至估計交劣糧之情況,裏長,村正一並承擔,本縣定嚴懲不貸。”

    這個關若是把控不好,還真就會有人造假的。

    畢竟那麽多人呢,一旦混在一起,想要找到誰是誰家的可就不容易了。

    在收了官田之後,謝至便遣徐經帶著何三友等十幾個差役押了一千石糧草送入了兀良哈。

    送這些糧食的時候,謝至並未藏著人,一路之上不算高調,卻也被不少人瞧在眼裏了。

    京師之中,為此事暗流湧動。

    聞風而動的禦史正磨筆霍霍,準備書寫彈劾奏折。

    另一邊也正有幾波人,想要借著此事搞垮謝至。

    最為活躍的便是周壽,自謝至到了雲中之後,雖隻是一小小縣令,名氣已是傳至了京中。

    周壽一直都在瞅準機會,給謝至致命一擊。

    放眼整個大明,有哪家敢欺負到他周家的頭上,謝至打了周平,周壽心中的那口惡氣,怎能那麽快就過去。

    弘治皇帝的案頭所放的幾乎放滿了彈劾謝至的折子。

    盯著一堆折子正心煩意亂之際,蕭敬又抱著一遝走了進來,報道:“陛下,又有彈劾謝知縣的了。”

    弘治皇帝隨便拿了一份,隻瞧了一眼,便扔在了一邊,冷哼一聲,嘴中怨怪道:“這些人拿著朝廷吩咐,卻不想強我大明,富我百姓,一有風吹草動,便上折彈劾,天下不公之事多得是,怎不見他們上一件給朕。”

    弘治皇帝雖很少發脾氣,但一旦發起脾氣來,那可還是很嚇人的。

    蕭敬在一旁不敢多言,這個時候,無論說什麽,弘治皇帝都得挑些毛病出來的。

    片刻,弘治皇帝問道:“彈劾謝至的這些折子,謝卿都清楚吧?”

    蕭敬回道:“應當清楚,謝公就在內閣,這些折子是要率先送於那裏的。”

    弘治皇帝點頭,道:“謝家滿門忠烈啊,謝卿為我大明殫精竭慮,謝至卻是以大局著想,甘願被天下人誤解。”

    弘治皇帝表彰謝家父子,一旁的蕭敬有些吃醋,也沒做多言。

    就在此時,門口一小太監一個勁兒的往裏瞭望,一看就是有急事。

    蕭敬抬腳走至門邊,那小太監伸頭在蕭敬耳邊言說了幾句。

    蕭敬臉色有些變化,揮手遣走了那小太監,快步走至弘治皇帝身邊,道:“陛下,朝臣在奉天殿外請旨,請陛下嚴懲裏通外國的謝至。”

    弘治紅底起身,一巴掌拍在了桌上,憤憤道:“他們既願跪著,那便跪著去,不必搭理。”

    秋天的太陽,雖說不像夏天那般了,卻也還是頗為炎熱的。

    一群身著朝服的官員,跪在奉天殿之前,不住的擦著臉上的汗珠。

    從早上,一直到中午,最後到了晚上也沒能等到弘治皇帝的旨意。

    有人一開始陸續倒下了。

    事情原委如何,內閣中的三人多少也是能夠猜出一些來的。

    謝遷在內閣中,一日都有些焦躁不安,這個事情若是別人的,他完全不用擦手,隻需等著弘治皇帝那裏的決斷便是了。

    但這個事情好歹也是與自己兒子有些關係,謝遷不做發言,好像有些不太可行了。

    將要下值之時,謝遷去暖閣見了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一見謝遷來,黑著的臉色馬上帶起了幾分笑意,笑嗬嗬的道:“謝卿,來了?看坐。”

    謝遷並未坐下,回道:“陛下,此事全因犬子而起,陛下不必為難,請陛下嚴懲犬子,以儆效尤。”

    弘治皇帝正要端起茶杯的動作遲疑了一下,問道:“謝至送兀良哈一千石糧食原因,卿家可知曉?”

    謝遷頓了一下,道:“臣身處內閣,具體原因不得而知,但大致原因,多少還是能夠猜一些出來的,此事應當是與遼東之事有關吧?”

    內閣之中解決的本就是朝堂大事,謝遷若說不知,那才是撒謊了。

    弘治皇帝點頭,說了具體原因後,道:“謝至所言是有道理,不可絕了與兀良哈的交往,不然隻會給韃靼填力,遼東李杲之輩雖當誅殺,但若因此事誅殺於他們,倒是能夠緩解他們的怒氣,但丟的卻是朝廷的臉麵。”

    謝遷了然,心中有些異樣,他家不成器的兒子這計策倒也還很高明的。

    接著,弘治皇帝便道:“謝至既扛下這些,朕豈能再把他退出去,卿家回去吧,此事卿家不必多想。”

    謝遷該做的的已經做了,既然弘治皇帝如此堅持,謝遷也不再多說了。

    謝遷從暖閣出來後,便準備出宮回家了。

    才剛出宮,不知從哪跑出一個黑影,直接一棍子敲在了他腦袋上。

    半晌之後,蕭敬慌慌張張的把此事報給了弘治皇帝。

    “陛下,謝公才出宮,便被打了,巡邏的五成兵馬司發現後,送回家去了。”

    弘治皇帝麵色森然,道:“敢毆打朝廷命官?傳旨錦衣衛,東廠給朕查,還要再查奉天殿外請旨之人是何人組織,朕倒要瞧瞧,這是真為朝廷著想的請旨,還是有預謀的邀功。”

    能來這麽齊的,不是有人組織,鬼都不信。

    弘治皇帝把重點放在這方麵上,可見是要動真格的了。

    蕭敬沒多言,回道:“奴婢遵旨。”

    弘治皇帝在派出人手之後,並未歇息,一直等著消息。

    快要子時的時候,蕭敬和牟斌終於到了。

    牟斌率先道:“陛下,打了謝公之人乃是幾個落魄士子,這些人曾多次出入過慶雲侯府”

    蕭敬在牟斌又要開口之際,很快便道:“陛下,奉天殿外,吏部侍郎張彩曾多次拜訪過很多朝臣,奉天殿請旨之事與張彩應當有些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