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丟人現眼的麻煩
字數:5599 加入書籤
在觀賞過火炮的威力之後,又查看了燧發槍的發射。
幾輪射擊之後,謝至得意洋洋的介紹道“陛下,這個燧發槍射程提升隻是一方麵而已,最關鍵的是,取消了火繩結構,會極大提升實戰之中的效力。”
這個燧發槍雖然還做不到連射,但較之火繩構造也是方便了不少。
弘治皇帝親眼見識自是比坐在深宮看幾眼折子更直觀一些。
自見識到火炮威力之後,弘治皇帝便頗為滿意,臉上帶著淡淡笑意,又道“既是上來了,去書院瞧瞧”
兩狼山書院,程敏政正帶著五十餘個士子分析今年春闈的策論試題。
畢竟這些士子是為下一場春闈準備的,自然是得多訓練些有關策論方麵的內容。
在五十餘人的考桌之前來回轉悠的程敏政瞧見門口站著的弘治皇帝大吃一驚,隨即快步走出。
走至弘治皇帝身邊,正要見禮,弘治皇帝便道“卿莫要多禮,朕微服出來,不必太大聲勢。”
弘治皇帝既然製止,程敏政也未再做堅持。
弘治皇帝緊接著便出言問道“這些士子來年春闈可有希望高中?”
程敏政如實回道“有十幾人應當是差不多的。”
程敏政進士出身,好歹也是做過主考,對這個判斷多多少少的也都是有幾分把握的。
不過,程敏政所言的這個數字還是有些保守的,最起碼在謝至看來,是如此的。
弘治皇帝點頭,溫和道“兩狼山書院不過才五十餘人罷了,若是真能高中十幾人那可真算是不易了。”
聊了幾句,弘治皇帝又看了這些士子先前所做的策論才離開了書院。
在離開書院之後,弘治皇帝便道“朕本是準備自己在雲中轉瞧瞧,在茶肆中卻是沒成想發生了那般事情,走吧,再去其他地方轉轉。”
雲中如今的治下謝至還是很放心的,弘治皇帝說是要再去轉轉,他倒是也未有擔憂,問道“不知陛下,要去何處?”
這個問題可是得問清楚的,不然的話,還以為是謝至專門挑好地方過去呢。
沉思一下,弘治皇帝並未給出一個具體之處,回道“先走著”
說著,弘治皇帝便命一旁的蕭敬,道“吩咐護衛走遠些,莫要跟的太近”
若是距離太遠,弘治皇帝這裏有事可就不能快速反應了。
蕭敬有些為難,但瞧著弘治皇帝如此堅定,不得不應了下來。
蕭敬照旨安排之後,弘治皇帝又與謝至吩咐道“把你的人也遣遠些。”
謝至雖說對雲中的變化有自信,但卻也不敢保證,不會哪個賊人知曉弘治皇帝的行蹤,做出刺駕之事來。
弘治皇帝在雲中若是有個三長兩短的話,謝至可吃罪不起。
謝至滿是為難,勸道“陛下,還是差衙役跟著吧,禁衛也撤走了,若再沒了衙役”
弘治皇帝既然出來,就是想把雲中的情況看個明白的,自是不想帶著官府之中來招搖過市,板著臉,沉聲道“是對你雲中治安不信,還是對你自個兒不自信,若真有險情,你沒能耐顧朕與謝卿安危?”
這個險能冒嗎?
弘治皇帝躊躇又有些為難,還是謝遷出言道“聽陛下旨意,遣了衙門的人吧!”
有自家老爹這句話,謝至也算是放心了些。
有自家老爹與他一道承擔這個責任,他好歹也算是有了一些底氣,拱手回道“臣遵旨。”
隨之,隨手朝十幾步開外的李甲喊道“爾等回衙去吧,本縣這裏無需爾等跟著了”
李甲也不知曉弘治皇帝的身份,對謝至在縣中轉悠的事情也沒什麽好擔憂的,立即領命便走。
在沒有了隨行的隊伍,隻剩下了謝遷父子以及弘治皇帝和蕭敬,簡簡單單的幾人,倒也更像是來雲中考察的客商。
是弘治皇帝想要親眼見識一下雲中的變化,往哪裏走,那也得是弘治皇帝說了算的。
弘治皇帝順著官道一直往南走,謝至等人跟著便是。
今天,謝至怕是自雲中上任以來,走的最多的一天了,快要把整個雲中都饒遍了。
馬上就要冬日了,田裏也什麽需要做的活兒,一路之上自是找不到幾個行人。
“陛下,陶器作坊和油坊都能招納不少人,冬日無活的時候,百姓也能去那裏做工掙些銀子,有了銀子日子也就能夠寬裕些”
謝至一路邊走,邊做了介紹。
在走至城北一家酒肆之前,門口吵吵嚷嚷的圍觀了不少人。
一路祥和,謝至原以為一切就這麽過去了,也走了不少路了,弘治皇帝也快走累了,帶回去吃上一頓飯,事情也就解決了,卻是沒想到,臨了還出了這麽一個狀況
遇到這麽一個狀況,謝至好歹也是個知縣,又是當著弘治皇帝的麵,不出麵解決好像也有些不太合適了
謝至朝著弘治皇帝尷尬扯起一道笑容,回道“臣去瞧瞧”
謝至要去瞧個清楚,弘治皇帝自然也是要跟著上前的。
蕭敬扒拉開圍觀的人群,幾人擠了進去。
擠進去之後,謝至才瞧見圍觀之人如此之多的大致情況。
一人旁邊放著扁擔,身旁放著一些豆腐腦。
另一人則是雙手叉腰,一副氣哼哼的架勢
“怎麽回事?”謝至開口問道。
叉腰那人一臉的鬱悶對謝至也沒什麽好感,凶巴巴的道“關你屁事?”
特麽的,謝至來雲中也幾月了,沒發現這裏還有這般民風呢。
當著皇帝和他家老爹的麵,能否給些麵子?
倒是抓著扁擔那人有些眼光,抬頭掃了一眼,隨即起身驚呼,道“知縣老爺?”
竟還有人認識他?倒也不都算是刁民嘛!
謝至直了直腰杆,回道“正是,某謝至。”
頃刻之間,圍觀的,當事的,跪了一大堆。
謝至咳嗽一聲,瞟了一眼弘治皇帝開口道“先起來吧。”
待一眾人起來後,謝至問道“怎麽回事?說說吧!”
叉腰那人剛開始還橫眉冷對,對謝至汙言穢語大罵謝至呢,現在卻是一臉堆笑,朝著謝至笑嗬嗬的道“知縣老爺,小人實在不知”
謝至抬頭打斷了此人的道歉,謝至需要的是解決問題,不是這個道歉。
“說事便是!”
那人尷尬一笑,笑容不減,回道“小人李雄,經營這家茶肆,小本買賣,小人這不覺著冬天就要到了,想買兩曹豆腐弄成弄豆腐嘛,哪裏想到,他送來的卻成了豆腐腦,小人小本買賣,這麽多豆腐腦,小人如何賣的出去”
拿著扁擔那漢子耷拉著腦袋,也不否認。
看來,李雄所言不虛了。
盡管如此,謝至還是朝那漢子問道“李掌櫃所言可否屬實”
漢子臊眉耷眼的,回道“不知知縣老爺還記得小人,知縣老爺在薛莊吃飯之時的那豆腐就是小人負責的,小人張全,以前與小人預定豆腐之人皆是口耳相傳的,李掌櫃這次非要搞什麽信件小人也不識字,誤把豆腐弄成了豆腐腦
小人想著,李掌櫃好歹有酒肆,收上一部分,小人的損失就不至於太大了,可惜李掌櫃,死活都不答應還讓小人把定金皆都退了小人的錢買豆都用了,哪有錢”
原因謝至算是搞明白了。
此事的關鍵還是張全的過失,總不能因為人家換了訂購方式,就把人家的貨給弄錯吧。
不過,具體如何,還得是看證據說話的,總不能因為他們兩人的一眼辯解,就斷下了此案的。
“信件何在?”
張全從懷中拿出鄒鄒巴巴的書信。
謝至展開,上麵寫的倒是真挺清楚的,兩曹豆腐。
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也能瞧錯。
謝至把書信還了回去,朝李雄道“這豆腐腦你真要不了?”
李雄大概是看在謝至的麵上,回道“小人最多也隻能要上三十碗,這也是最大極限了”
李雄這酒肆卻是不大,這麽多豆腐腦著實也銷不出去。
這張全也是傻,李雄這酒肆能要上這麽多豆腐腦吧。
謝至也不好借特權強人所難吧?
謝至大手一揮,幹脆道“把這些送於縣衙,去衙門銀子去。”
不過就是幾兩銀子的事,謝至也能拿得起。
況且,衙門的衙役也能消耗了這些豆腐腦,也不會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