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縣衙待客

字數:5073   加入書籤

A+A-




    謝至收了兩槽豆腐腦,張全和李雄之間的爭端也算解決了。

    可李雄卻是仍舊嘮嘮叨叨的為自己辯解著清白,“謝知縣,著實不是小人不願收,隻是這小本買賣,兩槽豆腐腦小人實在是賣不出去。”

    這個時候說這些還有用嗎?

    謝至也未見生氣,淡然微笑著道:“無妨,本縣理解,此事固然是張全的錯,你也有錯,明知曉張全不識字,為何還以書信相告,口耳相傳不好嗎?”

    李雄張嘴正要辯解,謝至依舊帶著淡淡的笑意,抬手道:“原因自是有的,無論是何種原因也當把此種情況考慮到,今日本縣恰好碰到,能幫著你收了這兩槽豆腐腦,下次呢?如此這般僵持,對李掌櫃這信譽也是有所影響吧?生意人講求一個和氣生財,對吧?”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謝至好歹也是得盡一下一縣父母官的責任,自是不能直接收了豆腐腦就算是完事。

    李雄經營的酒肆雖然不大,但好歹也算是見過三教九流不少人,變臉能力也還是有的。

    對謝至一番言論無論是否認同,反正開口便是應承,“小人知曉了,下次一定注意。”

    下次注意與否的不重要,反正現在把麵子給他了就成。

    謝至頷首點頭,又與張全道:“李掌櫃固然有錯,你卻是要付主要責任的,不過,不識字總歸也不是你的錯,這樣吧,本村不是有學堂嗎?在每日孩童授課結束,在個村學堂中展開夜學,教授識字,不論男女婦孺,皆可去學,多認幾個字,此類事情往後就不會發生。”

    張全倒也不是不願意學,隻是對自己能去學有些不太相信,詫異反問道:“小人也可去學?”

    對張全的詫異,謝至扯起一道笑容,回道:“怎不可?聖人尚且提交有教無類,讀書識字部分高低貴賤,隻要你願意去學。”

    去除文盲也是民富國強的一種必要途徑。

    不過,謝至的心是好的,去學之人必然會是寥寥無幾。

    畢竟,在現在人看來,讀書是為了科舉入仕,那些已在田間地頭勞作了半輩子之人,還指望科舉入仕不成,既非如此,何必浪費那個時間?

    提早開辦夜學,謝至也是解決此事的一種方式,是給弘治皇帝看,也是給雲中百姓瞧的。

    在謝至收了那兩槽豆腐腦的時候,這個事情已是解決了。

    現在後續所說那些其實也沒多大用處。

    事情解決了,李雄和張全紛紛邀請謝至去他們那裏吃飯。

    若隻是謝至一人的話,說不準他也就去了。

    現在身邊還有了弘治皇帝,他還想好生表現一番呢。

    在拒絕了二人的邀請後,弘治皇帝也不再往下微服私訪了,隻去了糧倉看了糧食儲備問題,便隨謝至回了縣衙。

    謝至敢吸收那麽多流民,又擴建了雲中衛,糧食的事情自是會儲備好的。

    回了縣衙的時候,張全已把豆腐腦送去了。

    縣中的庖廚已在賀良的操持之下宰了羊,各種口味的羊肉都做了一份。

    羊雜,羊湯,紅炒羊肉,清蒸羊肉

    在這些東西之中,謝至最喜歡的還是要屬羊雜了。

    除了一桌羊肉之外,主食還有油糕。

    自然,也是離不開豆腐腦的。

    不是碰到張全和李雄的這個事兒,為招待弘治皇帝,謝至都得去弄幾塊豆腐吃了。

    這豆腐雖說不算稀奇,但口感絕對上佳。

    在回縣衙不久,正要開飯之際,朱厚照回來了。

    朱厚照好歹也是做兒子的,自家老爹來了,怎麽著都是得來見個麵的。

    至於王守仁和唐寅,沒有弘治皇帝特殊旨意相召,他還得是堅守在自己崗位上,不能輕易離開的。

    大概是謝至的嘮叨起了作用,朱厚照回縣衙之後與以前完全就是兩個人。

    恬然穩重,知書達理,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像是別人家的孩子。

    弘治皇帝臉上的笑容就像是一直就沒消融過。

    雖說沒有當麵誇過朱厚照,但看得出來,那笑意是源於朱厚照身上的。

    “陛下,吃豆腐腦,薛莊的豆腐在是十裏八鄉中最為有名的。”

    謝至隻是開口後,朱厚照笑吟吟的起身,從蕭敬手中拿了碗,道:“蕭公公,本宮來”

    朱厚照給弘治皇帝盛飯,但謝至便要給謝遷也盛了。

    謝至是想做個好伴讀,但不是要讓朱厚照淩駕在他身上的。

    朱厚照和謝至同時為自己老爹盛了豆腐腦。

    兩位老爹在品嚐之後,自是少不了說上一個好字的。

    在吃了豆腐腦之後,謝至又夾了一個油糕到弘治皇帝碗裏,道:“陛下,此物雖不是新近之物,但臣改進了一下食用油,所做出來之物,口味可是好了很多陛下嚐嚐”

    沒想到,朱厚照那廝卻是那般小氣,竟道:“謝五,雲中之物本宮也清楚,你招呼好謝師傅便是,父皇這裏本宮來。”

    真是,他表現一下怎就不可了?

    算了,今日便給他這個麵子,懶得與他計較了。

    謝至笑吟吟的扯起一道微笑,回道:“是是是,那殿下招呼好陛下”

    為了給朱厚照麵子,謝至招待自家老爹的時候都不敢過分熱情,等到朱厚照表現完之後,才會給謝遷介紹一下。

    桌上之人那都是些老油條了,豈能看不出來,謝至是在給朱厚照麵子。

    固然,朱厚照今日表現不錯。

    但謝至這個慢動作,卻也是為他加了不少分的。

    吃到一半,弘治皇帝便開口問道:“這羊肉總不能也是雲中特有的吧?”

    謝至停頓了一下,朱厚照搶先回道:“不是,這還是兀良哈送的。”

    等了半天,朱厚照不再說話了,謝至才道:“草料不是很充足,臣也不敢大規模繁殖,不過雖如此,現也有三百餘隻了。”

    一個雲中的草料能有多少,即便是夏天,也養活不了多少,更別說,還要熬過青黃不接的冬春兩季了。

    能把三百頭養好,已是不易了。

    弘治皇帝又喝了一口羊湯,問道:“這湯倒是極好,比宮中的要強太多了。”

    宮中的飯菜聽起來好像是珍饈美味的,豐盛至極,但吃起來卻不一定是那回事了。

    曆朝之中的負責皇帝飲食的無論是哪個部分,所作事物都不敢太好。

    做飯那些人一來擔心養刁皇帝口味,將來做不出皇帝所需要的,造成殺身之禍。

    另一方麵,也是擔心皇帝會迷戀美食而耽誤了朝政大事。

    所以說,當個皇帝還真不是那般自在的。

    朱厚照那廝急於表現,脫口而出,回道:“庖廚乃是雲中郡王給的,手藝著實頗為不錯。”

    朱厚照此話一出,弘治皇帝手中的動作停下,把碗放了下去。

    一連串的動作足可證明,對此,弘治皇帝介意的。

    這也不能怪弘治皇帝,朝廷官員與封地王爺走的太近本就不是一個好事。

    更何況,謝至來此是被寄予厚望的,即便他與雲中郡王沒有其他特殊牽扯,隻迷戀於美食總歸是有些不太合適的。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眼看著,飯局已經進行了一半,馬上就要吃完了,吃完結束後,弘治皇帝在雲中歇息上一日也就回去了。

    弘治皇帝隻要一旦離開雲中,他們也算是應付過去了。

    對於朱厚照沒事找事惹出來的麻煩,謝至隻得繼續解釋了,道:“臣在剛來雲中之時,楊泰和所留人手不可用,雲中郡王幫忙之後便留下了這個庖廚,用習慣了,臣也就沒還回去,那庖廚並非奴籍,他也願留下,雲中郡王也沒非做為難。”

    謝至這番解釋之後,弘治皇帝倒也沒多說,隻是道:“吃吧,吃吧,莫要辜負了謝至一番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