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借力打力

字數:4662   加入書籤

A+A-




    吃過飯之後,弘治皇帝把謝至和朱厚照喊至書房。

    好不容易才來雲中一趟,有一些問題,總還是要與他們敲定一下的。

    “馬上便要入冬了,雖有上次與韃靼部一戰,韃靼部最近不敢侵我大明,但一到冬季,牧草稀缺,韃靼入關搶奪糧食過冬卻也是常有之事,對此你二人可有想法?”

    弘治皇帝把問題拋給了謝至和朱厚照。

    這個問題也不僅僅是出現在明朝,更不隻是出現在弘治朝之時,曆朝曆代便已有這個問題了。

    那些靠牧草存活的,到了冬天,天寒地凍加上下雪,牲口不好生活,靠著牧草生活的那些牧民沒了生活來源,隻能往關內劫掠些糧食,以求度過這個難熬的冬天。

    這些人也不會長時間停留,劫掠一地之後馬上便走,等到官府發現出動,早就已經沒有了蹤影。

    所以對這些人,無論哪個王朝一直都是不勝其煩的,方法是找了不少。

    但無論方法找的有多少,最關鍵問題還是缺少糧食。

    對弘治皇帝的問題,朱厚照率先答道“打。”

    打倒是容易,但關鍵是怎麽打,這麽問題可就說明白了。

    弘治皇帝略顯失望,又問道“謝至,你說呢?”

    沉思了一下,謝至才開口道“無論打還是安撫都不甚現實,畢竟他們韃靼他們幾部缺少的是糧食,還要還有一個韃靼人,他們為了填飽肚子,必然選取最近的大明搶奪糧食用以糊口,消滅是消滅不幹淨的,若是安撫,勢必需要的也是糧食,沒有糧食一切都是妄談。”

    道理也就是謝至所言的那般。

    弘治皇帝未作多言,問道“你有何辦法?”

    謝至心中雖有些想法,但也並未著急回答,頓了一下,淡淡回道“臣著實有一法,借力打力。”

    弘治皇帝來了興趣,微微一笑,問道“哦?具體說說!”

    不僅弘治皇帝好奇,就連一旁的謝遷也挺好奇。

    謝至頓了頓,道“可以兀良哈部在大明疆域之處巡邏,有韃靼搶奪之時,他們先以迎擊,為我軍的集結爭取時間韃靼之所以肆無忌憚侵擾一個很重要原因還是因我大明疆域過分遼闊,集結起來不易,等到我大軍趕到,他們多以逃竄了。”

    兀良哈組建朵顏三衛也不是沒為大明護衛過,謝至這個道理並非虛幻。

    謝遷問道“兀良哈雖與我大明較好,編製也屬我大明,但卻也不是對我大明的旨意令行禁止的,讓他們前往巡邏,他們能答應嗎?”

    爹啊,你好歹還是個大學士,想想辦法啊。

    謝至微微一笑,道“兀良哈需要的也是糧食而已,若是兀良哈答應,我大明可提供與我兵丁同等的口糧不久行了。”

    糧食問題一直都是一個重要東西,一聽說又給兀良哈糧食,弘治皇帝和謝遷嘴角抽了幾下。

    若非謝至近些時候表現不錯,謝遷非得抽他了。、

    這敗家子!

    雲中收成不錯,謝至也才有這個底氣。

    謝至扯起一道笑容,回道“陛下,爹你們可仔細斟酌一下,相比較於我百姓性命,糧食又算什麽先熬過這個冬天,有時機,韃靼問題還得是出兵解決的,隻要打趴下,才可讓其知曉我大明實力。”

    謝至停頓一番,馬上又道“陛下,爹其實吧,我大明並非沒有糧食,隻是這些糧食都在世家大族,活著皇親貴戚手中,這些人手中的財富恐已是國庫的幾倍之多了,雲中不過隻是搞垮一個馬家,便養了五千兵丁,還多次解決兀良哈問題呢。

    馬家底蘊能有多大,不過也就是家中有個進士子弟罷了,朝中官員多不用繳納賦稅,他們在鄉中便大肆收購良田,若有這些糧食,養活多少兵丁,有能少多少流民啊。”

    謝至之所以經常性的說這個問題,就是想讓弘治皇帝能夠在將來有朝一日下定決心產出這些擁有著土地的官僚貴戚而已。

    往後新的富裕階層絕不再是以土地多少論成敗了。

    隻要解決了土地問題,那謝至提倡的興國策略便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了。

    謝至這麽說的意思是什麽,弘治皇帝還是能夠明白一些的。

    對謝至這番話倒也沒多說,隻是道“你之言,需要為兀良哈提供多少糧食”

    謝至沉思片刻回道“也就是幾千石而已吧,我大明邊境線也長,至少得需兀良哈兩千人,想要他們能夠真心實意賣命,還得是讓他們的肚子填飽的。”

    兀良哈的兵丁也不是說隻巡邏便是,遇上韃靼那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最關鍵的還是得讓他們能夠先做一些抵擋,為大明軍隊的集結爭取到時間的。

    緊接著,弘治皇帝又問道“雲中可還有餘糧”

    謝至扯起一道笑容,回道“有,徐經轉了銀子後,臣便遣他從各處買糧,皇親貴戚,世家大族的有了新糧,他們便要賣出舊糧,這些糧食倒也比新糧便宜一些”

    養活那麽多人,不弄些存糧怎麽能夠。

    謝至趁著這個問題,又道“正因為臣買了糧食,所以也才知曉拿些人手中的糧食到底有多少,有些人糧倉的糧食甚至趕上一州縣之多了,陳糧太多,吃不完,放在倉中腐爛發黴,而外麵的流民卻是成批成批的餓死凍死”

    這個問題弘治皇帝或許隻是在奏折中看見過,朱厚照一直都在雲中,他可是清清楚楚的見到過流民的。

    流民口中的淒慘故事,他也試聽了不少的。

    隨之附和著謝至道“是啊,父皇,那些流民逃到此地,誰家不死人都不叫逃荒了,能來到雲中的,皆是命大之人,有人全家都死在了路上”

    謝至和朱厚照一唱一和這麽說,弘治皇帝總不能下令當下就把那些人的家抄了吧,轉移了話題,道“兀良哈之事便由你們去做吧,先以此試試,朕也會下旨給遼東,大同等衛所,一旦兩方交戰,會盡快出兵馳援”

    弘治皇帝同意之後,謝至又在這個問題之上說了一些其他的想法,道“陛下,為防兀良哈陽奉陰違,還得是遣人時長巡視才行,另外未避免,兀良哈也有掠我大明百姓之意,還得是遣我方少量人員在的”

    謝至意見之後,朱厚照恍然大悟,道“你的意思是,在韃靼入侵之後,讓兀良哈死戰以拖延時間。”

    知道也就是了,說出來作甚。

    謝至不置可否,弘治皇帝點頭道“嗯,謝卿,你看呢?”

    謝遷想都沒想,便回道“臣附議。”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回道“那便遣張永邊關吧,至於出兵,便以雲中衛出人遣人去吧,希望今日朕不用再次聽到邊關百姓收擄掠的消息了”

    這個事情謝至可就不敢保證了。

    不過,當著弘治皇帝的麵,謝至還是回道“是,臣盡力。”

    所以派遣之人皆是謝至的人,足可以證明弘治皇帝對謝至的信任。

    商量完畢這個事情後,弘治皇帝和謝遷便紛紛準備睡了。

    畢竟一日都沒歇息了,疲乏自是會有的。

    兩人睡下後,朱厚照則是追在謝至後麵,興衝衝的道“謝五,本宮今日表現如何?”

    表現如何,謝至說了能算嗎?

    謝至瞅了一眼朱厚照,糊掉“這個問題臣很難回答,不過想來陛下應該是滿意的。”

    朱厚照得意洋洋,道“父皇滿意便是。”

    這是不在意謝至的態度了,既是如此,那還來問他幹嘛。

    謝至給了朱厚照一個白眼,道“臣睡了,殿下自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