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航海
字數:4872 加入書籤
徐經在量了尺寸後,便興衝衝的朝謝至炫耀道“知縣,在下得了一件寶貝,你要不瞧瞧?”
徐經門路廣,寶貝什麽的他也是能夠接觸到的。
徐經這麽一說,謝至倒也真有些好奇了。
隻是沒等謝至開口,一旁正量衣的朱厚照便急切的開口詢問道“何寶貝啊?”
徐經這些人若不知曉朱厚照身份,還可開個玩笑,現已得知朱厚照身份,利益尊卑的也得是計較一些的。
對朱厚照的詢問,規規矩矩的回道“海圖?”
“海圖?”謝至脫口而出詢問道。
徐經臉色掛著笑容,回道“航海圖,是當年三寶太監下西洋時的航海圖,與之一塊的還有航海日誌,沿途各地的風土人情皆有所記錄。”
徐經這麽一說,朱厚照也興趣更濃了,幹脆也不量衣了,直接跑過來,問道“鄭和的航海圖,這海圖不是被劉大夏那狗東西給毀掉了嗎?”
既然沒人量衣了,那裁縫也就很懂事的退了出去。
那些文官在當初朱棣遣鄭和下西洋之時便一直存有反對意見,也就是朱棣武人出身,不鳥那些文官,要不然下西洋之事肯定是不可能實現的。
朱棣駕崩,即位的朱高熾最先廢除的便是鄭和的下西洋。
可惜,朱高熾在位不過才十月時間。
在朱高熾之後即位的朱瞻基,對鄭和下西洋之事倒也不是那麽反對也不是那麽讚成。
在其在位時,鄭和率船隊又走了一趟。
當時鄭和也老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後來,這些航海圖以及航海日誌便收在了宮中。
那些文官從始至終都對這東西心有芥蒂,擔心有哪位繼任的君主一時興起,再搞出一次航海。
終於熬到了弘治年,被劉大夏搞到了這個機會。
幹脆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弄沒了,打架都放心。
謝至抓起一本航海日誌,瞅了一眼,字跡很新,也不像保存了百年的,更不像是累年積月所寫,倒像是短時間之內一下子就寫成的。
有懷疑就要說,謝至說出了字跡的懷疑
徐經微微一笑,解釋道“這個著實不是三寶太監當初航海之時的原圖,是抄錄本,據說這是宮中小吏偷抄出來的,在下也是從一番商手中買來的。”
徐經解釋的不急不緩,謝至倒想把這人找出來好生痛打一頓了。
無論當初鄭和下西洋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的,但這東西好歹也算是民族的財富吧?
為了一己私利,就這麽賣了出去?
更有甚者,甚至還打著為朝廷好的幌子,直接把這麽一大筆財富毀於一旦。
謝至冷哼一聲,罵道“都是些何物,是誰偷出來的,這個事得好生查查了”
徐經完全沒想到謝至的情緒會這麽大,頓了一下解釋道“此物也不是今日才從宮中流出來的的,在下在得到這物件之時不知轉易過多少次手了,偷盜之人早就無從查起了,即便是能找到人,那人恐早就已不在人世了”
徐經這麽一解釋,謝至的情緒才平穩了一些。
著實也是他有些過分激動了,類似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他都這麽生氣的話,那還得能生氣過來
謝至扯起一道笑容微微一笑,道“此航海圖可否準確”
若是隻憑抄錄的話,失誤肯定是會出現的。
徐經信誓旦旦的回道“應當是準確的,若有錯誤,也就是在一些微小的。”
徐經如此積極,可見他對航海之事也是有所期待的。
謝至抬頭,笑嘻嘻的問道“怎麽?你有此心思?”
良久,徐經道“在下是有此心思,不過在下也深知若想做成此事並非那般容易,不僅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就是朝廷那裏也不會那般輕易應允的。”
這個心思,謝至早就有了,隻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現在海圖也找到了,機會正合適,隻是朝廷那邊的阻力,有朱厚照一起應對著,根本就不算什麽難事。
謝至扯起一道笑容,笑嘻嘻的問道“殿下以為呢?”
朱厚照大手一揮回道“本宮覺著挺好,正好讓海外的那些蠻夷瞧瞧我大明的實力民間傳說,太宗遣三寶太監下西洋,是為了尋找朱允炆的,太宗皇帝雄才大略,乃天命所歸之人,豈能在乎他區區一個朱允炆”
這廝夠猛的,皇家秘聞想都不想就往外說。
謝至抬頭望著屋頂,對徐經道“衡父,你瞧那裏都起網了,也快過年了,得找人打掃一下,新年新氣象嘛。”
徐經自是也明白,順著謝至回道“那裏也有。”
謝至感歎道“還是某對下麵過分寬容了,平日勤快些,哪還有這些東西”
謝至和徐經一唱一和的,朱厚照自然也清楚原因的,氣呼呼的坐了下去,端起茶杯也沒喝到口熱茶,朝外喊道“穀大用給本宮拿茶水來”
朱厚照既然不再進行這個問題了,謝至也能開口了,道“下海之事某倒是也覺得可行,不過關鍵還是得賺到銀子,另外一點,也要把海外的那些稀罕物件拉回來服務我大明的”
謝至的同意,徐經很是興奮,問道“這麽說來,知縣你同意下海了?”
人徐經問的本來的謝至,一旁的朱厚照倒是急不可耐的回道“你沒聽錯,謝五同意了,謝五,下海本宮也去,本宮還從來沒去過海外呢?”
這廝倒是臉大的很,他沒去過,好像別人去過一般?
謝至無情的瞅了一眼朱厚照,沒好氣的道“殿下若去,此事更辦不成了,殿下還是乖乖待在雲中便好”
朱厚照與謝至也認識這麽多年了,他自是清楚凡是謝至當麵拒絕了的事情,最後基本都會沒戲,也不再言語。
自然心情也好不到哪裏去。
謝至也懶得搭理他,繼續與徐經道“這個事情的關鍵便得是建造大船了,這樣吧,先弄上三艘,試試情況。”
頓了一下,謝至又補充道“這個船不僅要做上船,在需要的時候還得當做戰船使用,因而還得裝填火炮倭寇屢犯我東南沿海,這口氣遲早得出了。”
想起這個問題,謝至更生氣。
倭寇經常犯邊,那些身居在廟堂的朝臣也不知曉幹什麽吃的,不想著壯大自己的實力,反而把經驗累積起來的航海圖毀於一旦。
若是沒毀了這個圖,在當年航海寶船的基礎之上改裝一下變成戰船,區區倭寇還怎敢犯邊?
謝至的意見徐經並未反對。
能充當戰船,那不是更為堅固了。
“知縣,那何時開幹?”
謝至不是喜歡拖延之人,既然答應,早先辦了便是。
謝至開口道“你自己看著吧,冬天也就剩下兩三個月了,這兩三月的時間,你若是能把寶船弄出來,開春之時也就能夠直接下海了”
徐經一笑,道“知縣莫要玩笑,兩三月時間豈可完成”
徐經這也是實話,要在海上經得起狂風,一顆釘子都務必做得嚴絲合縫,任何一個小小的細節都馬虎不得。
謝至笑了笑,道“即刻開幹吧,最近的海港也就隻有天津了,就在天津衛中試用,不必著急下水,要仔細著些所有用工待遇與陶器作坊保持一致每月每人收入超過一貫便得交稅五文”
一千銅板收五文稅收還真就不多的。
這樣的想法,謝至也經常說,徐經負責的就是這些事情所有也就更容易想明白,沒做多問,回道“好”
隨後,謝至又道“過年後,雲中也實行如此標準,每月超一貫便要為朝廷交稅五文”
。